第955章 憨叟

在慶曆八年時,仁宗皇帝因爲河朔地大兵雄而進行節制,分別設文臣於魏,瀛,鎮,定四路爲安撫使。

如今契丹咄咄逼人,故又讓韓琦,文彥博兩位重臣坐鎮河北。

現在韓琦病重令河北,汴京上下都是憂心忡忡。

在白馬縣渡河前,章越遇到李清臣,天子讓他與章越一起去探望韓琦。

李清臣是韓琦侄女婿,又受到王安石重用主持變法,得知韓琦病重,二人火速北渡黃河前往相州。

韓琦所坐鎮的相州,古稱爲鄴城,也是北齊的國都,北齊被滅後被楊堅夷爲平地。

章越直抵韓琦的州衙。

一路上李清臣對章越道:“韓侍中的威名夷夏具瞻,遼使每到京師即詢問韓琦的近況,顯然對韓公忌憚非常。”

“甚至遼國內有等言語,有此人在未可輕易伐宋,如今韓公一去,國家崩一柱石啊!”

章越覺得李清臣的話略有誇大,不過韓琦的人望和人緣很好,大家吹一吹也是正常。

一旁徐禧則不屑地撇了撇嘴,對黃好義道:“然也,陝西也有‘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言語。”

黃好義聞言道:“對對,還有那個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章越耳尖聽到了他們言語心道,此二人真是酒囊飯袋不成?不過話雖回來,自己最早在韓琦下面爲官時,也頗對他不以爲然,但如今歷練官場久了才知韓琦有多難,這麼多年下來唯有衷心佩服。

至於拿着好水川之事,抓着韓琦過錯不放的人,倒似極了剛踏入官場的自己。

拿無知當個性。

章越想到這裡,也沒有心情批評徐禧,黃好義二人。

到了相州州衙時,韓忠彥及弟弟韓端彥,韓純彥,韓粹顏及其堂兄韓正彥,都在州衙門前相迎。

章越,李清臣與二人見禮。

章越與韓忠彥問道:“韓侍中如何?”

韓忠彥嘆了口氣道:“還能如何……就在這兩三日了吧。”

章越聽韓忠彥的口吻道:“難爲你了。”

韓忠彥苦笑道:“一言難盡。”

章越知道以往在太學之中,韓忠彥便畏其父如虎,此刻見他如此彷彿又覺得怪怪的。

當即章越走入州衙,韓琦的州衙裡是歐陽修爲其撰寫銘記的晝錦堂,作爲族學的存在。

這章得象所建的晝錦堂同名,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抄誰的。不過正如范文正公的範氏族學一般,功成名就後回饋家族,這是一件宰相們人人爲之的事。

族學中還有萬籍堂,堂中有萬卷藏書,與司馬光讀書堂,歐陽修的六一堂皆名聞當時。韓琦晚年時手不釋卷,並將藏書全部點校,頗有老幹部的風範。

章越入內探視韓琦,但見韓琦躺在牀榻面頰消瘦至極,人也是昏迷不醒。

章越探身入帳看了一眼喚道:“侍中,侍中,韓侍中!”

一連數聲,韓琦沒有反應。

章越回頭看向韓忠彥和李清臣,卻見李清臣已是淚流滿面,眼淚滾滾地落在衣襟上。

至於韓忠彥神色沉重,當即上前在章越旁言道:“爹爹,爹爹,章樞副替陛下來看望你了。”

韓琦猶自不答。

韓忠彥當即命人拿了百年人蔘熬的蔘湯給韓琦喝下,韓琦一開始牙關緊閉,韓家的下人想盡辦法,這才餵了一點進去,不少還灑在了衣裳上。

章越見了這一幕,也是非常難過。

仁宗皇帝駕崩當晚,韓琦,歐陽修等人一併擁立英宗皇帝的一幕猶在眼前。當時的韓琦何等英銳果斷,用歐陽修的話來說,就是措天下事於泰山之安。 但如今居然老頹成這個樣子,連口湯都喝不進去。

這世上最見不得的就是英雄白髮,美人遲暮吧。

章越見此退了出去,韓忠彥留在室內,韓正彥,韓端彥等幾個韓琦的子侄正在一旁。

章越看着數人遲疑不定,甚至惴惴不安的樣子,猜到了什麼。

於是章越對他們言道:“英宗皇帝以小宗入大宗,那局勢危機四伏,各方都是暗流涌動。當時我親眼所見,韓侍中不以武力鎮壓,以仁宗皇帝一句遺命扶英宗皇帝登上帝位,不使天下生靈塗炭,功蓋海內莫過於此。”

聽了章越這話,數人露出喜色道:“陛下面前仰仗章相公了。”

“陛下燭照萬里,不勞我多說也明白。”

正言語間,韓忠彥步出道:“爹爹醒了!”

章越立即步入內,但見韓琦已在與李清臣話語,一旁韓忠彥道:“爹爹,章相公來了?”

韓琦神智有些不清醒的樣子問道:“是章希言(章得象)嗎?”

韓忠彥露出囧色。

章越倒上前道:“侍中,在下章越替陛下來看你了。”

韓琦恍然,伸出乾癟的手掌道:“是,度之啊!你如今也是相公了。我記起來了。”

章越道:“侍中有什麼話要我轉告陛下的?”

韓琦搖了搖頭道:“這些年我雖在外,但蒙陛下常常垂問國事。言語都在奏疏中了,沒什麼好說的。”

章越問道:“那可有什麼爲子孫求之的?”

韓琦道:“窮達固有命,吾入朝殆將四紀,孤直自信,從來未嘗求合於權要以求沽進,此事獨人主知之。我韓琦出將入相二十多年,遂至三公,其所持者,唯有忠信與天道是也。不必再求什麼了。”

此刻韓忠彥等子侄聞言都是默默垂淚。

李清臣問道:“那有無話要告訴丞相的?”

韓琦道:“有人道王介甫故作癡愚,以使政敵放鬆警惕,我以爲不然,我雖與他政見不合,但知此乃聰明人不拘泥於外物也。”

“此人日後功業譭譽不定,也不知能否安邦定國。”

章越道:“此古以來擁立新君乃第一功,安邦定國次之。侍中相三朝立二帝兩朝顧命,功莫過於此。”

韓琦平淡地道:“吾不過一憨叟爾。”

章越嘆了口氣道:“侍中保重!”

韓琦這時卻突睜開眼睛道:“度之,吾有一事託你。”

“侍中請吩咐!”

“當年你給我的安國寺塔記,我很喜歡。這墓誌銘也由你代之!”

章越道:“侍中放心,此事着落在我身上。”

韓琦聞言露出一個放心的神色:“我韓琦此生忠於朝廷,不負先帝所託。陛下是知道的。”

說完韓琦閉上眼睛,不再言語。

當日晚上,有人見一大星墜於晝錦堂後。

是夜,韓琦薨。

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6章 抽絲剝繭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91章 釋懷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394章 急變第268章 捉婿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34章 進益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690章 經營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1042章 論孟第160章 見面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345章 韓絳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792章 決戰請假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519章 民望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419章 變革第190章 再辭第438章 改元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350章 大婚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228章 秋夜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262章 官家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547章 比喻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306章 讀漢書第211章 同窗第97章 翻山越嶺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109章 琴聲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224章 表白第81章 初會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58章 考取第118章 真先生第1048章 高樓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355章 夫妻第530章 商議第929章 拉攏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04章 醉漢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300章 官職第263章 真相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131章 佩服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129章 新舍友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11章 孺子可教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892章 送你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