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書樓

第94章 書樓

吳府。

“主母,饒了我們吧!”

當十七娘走到前廳,但見一名使女跪在一名二十餘歲的婦人面前哭泣。

那婦人臉色鐵青。

十七娘見此正要退下,卻聽婦人道:“十七,你來!”

十七娘聽了依言走到婦人面前道:“長嫂喚我何事?”

“十七,你評評理當如何處罰這使女。”

“長嫂慢慢說。”

範氏垂淚道:“以往你哥哥在書房用功最多不過半個時辰即回房安歇,但昨晚卻兩個時辰不回。我還道他長進了,隨便一問哪知……”

“若非你哥哥言語裡有破綻,我還不知她居然趁你哥哥在書房用功之際,勾引他作那沒臉的事。”

十七娘看去但見那婢女臉上雖被掌摑過,但仍有七八分標緻。

“求主母饒命,求主母開恩啊!不要將奴婢打死,給一條生路,來生來世感激不盡。”

十七娘道:“長嫂,若打死了此婢,哥哥難免會在心底責怪,外人也會說我們刻薄。”

範氏點頭道:“十七妹說的是,鞭二十,再給我趕出府去。”

奴婢聞言如蒙大赦,磕頭道:“謝大娘子,謝十七娘子。”

這奴婢走後。

十七娘握着範氏的手道:“長嫂心善,我記得二嫂家中也出這樣的事,結果將那婢女打了半死,再趕出府去。”

範氏道:“二嫂出身臨川王家,他爹爹是出了名不講情面,她的性子中自有三分似他爹爹。更何況他爹爹與咱們爹爹還是契友至交,有底氣如此。”

十七娘道:“說來還是兩位哥哥自己不好,否則嫂嫂們又何必拿使女來立家法。”

範氏道:“我與你二嫂不過都是睜一眼閉一眼罷了,若逼得急了,婆婆那邊說我不能容人,小氣善妒,或你哥哥養了外室,那就難堪了。”

“十七,我與你道,你心眼實,眼底又容不得一點沙子,這性子到了厲害的婆家那怕是要吃虧的。你看二姐與你一般,也是容貌出衆,自幼飽讀詩書,未出閣時那性子多少厲害。”

十七娘道:“我哪裡能和二姐姐比啊!無論哪樣都遜之一籌,我在家只徒個安生罷了。”

範氏笑道:“你在我這就不用自謙守挫了吧。你二姐如今嫁至東萊呂家一年多,她那婆婆也是出身名門大族,沒料到卻如此刁鑽。二姐白日強顏歡笑,卻寫信訴苦幾回,之前在京裡我看着婆婆捧着二姐的信邊讀邊哭呢。你二姐出身嫡女尚且如此……”

十七娘道:“長嫂的好意我也明白,官宦門第之家外頭看來花團錦簇,但也有他的不好,可寒素出身的進士子弟也多有放蕩負義之徒。這還是得看人吧!”

二人把臂閒聊,這時正見吳安詩大步行來。

十七娘見了問道:“哥哥這身打扮,又要出遊?”

吳安詩笑道:“家裡來了客人,要往書樓還書,十七妹你也多陪陪嫂嫂,到處散散心。是了,過幾日章家娘子要來了我們家了,娘子招待一番。”

範氏沒好氣地道:“哪個章家娘子?”

吳安詩道:“他是本縣楊氏,他的夫君原來在蘇州做官,如今方升了兵部職方郎中,他楊家與二伯家乃姻親,但與我們並非如何親近,這一次上門也是過年回家省親,順路過來拜個門,沒什麼大事。”

範氏道:“又是楊氏,又是章家的,誰知道?”

十七娘目光一凝道:“莫非她的兒子就是今科棄榜的章惇。”

吳安詩笑道:“正是,正是。十七妹果真聰明,那章惇當初在縣學時,與我可是莫逆之交。”

十七娘想了想又問道:“那麼還書的又是何人?”

吳安詩道:“說來也巧了,是章惇的親弟弟。”

“親弟弟?”範氏道,“這期間有什麼名堂。”

吳安詩道:“娘子你不懂了,章惇雖也是本縣章家,但卻是旁支,爲了考進士改了官籍,這章三郎是他未改籍前的弟弟。不知爲何改籍後,至今也未相認。”

範氏道:“官人,你要借書還書可以,但別什麼人都往家裡引。”

吳安詩目光一凜道:“怎麼?這章三郎雖是寒門出身,但才學了得,此番縣學公試經生第一,欲推薦至國子監,若有機緣我還想收攏他至爹爹門下呢。”

範氏道:“我道的不是他,而是……”

十七娘道:“嫂嫂,別說了,不是什麼大事。”

吳安詩懵然道:“莫名其妙。”

說完吳安詩拂袖而去。

十七娘道:“我就知道哥哥不會過問那使女一句。”

範氏對十七娘道:“不過問更好,怎地不告訴哥哥,那縣學的何七自上次在書樓碰見你後,總是隔三差五以借書還書之名來書樓轉悠,分明是不好安心。”

十七娘道:“你若告訴哥哥,以他性子豈非壞了人前程,以後若何七在此,我就不去書樓即是。”

範氏道:“這如何行,這等人不將心思放在功名上,還想打我吳家女子的主意,妄圖攀龍附鳳,一朝飛黃騰達,想得倒美。若不讓你哥哥打斷他的腿,怎熄了他的念頭。”

範氏隨即腦補道:“你如此維護他,不會……我方纔雖讓你尋個寒門出身的子弟,但至少也需進士出身方可。”

十七娘……

…………

“沒料到,吳大郎君親至,實在是受寵若驚。”

書樓外,章越從布包裹的三本書,鄭重再三地交給吳安詩道:“大郎君,我已依諾還書,還請你查驗。”

吳安詩朗聲大笑道:“我還信不過三郎麼?”

說着吳安詩將書交給了一旁的書樓管事。

吳安詩道:“聽聞你要去國子監了。”

章越道:“這八字沒有一撇的事,大郎君就莫要嘲笑我了。”

吳安詩哈哈一笑道:“我知道,你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若有了好消息,切莫忘了告訴我。”

“多謝吳大郎君看重,如此我也不客氣了,有一事相求。”章越道。

吳安詩哦地一聲道:“三郎你我相交一場,有什麼事儘管說。”

章越笑道:“那我先謝過吳大郎君了,我明春要去建陽交三篇史策給李學正過目。但史策之事必須熟讀史籍,此並非我之所長,故想在大郎君書樓暫住兩日,允我摘抄些史料。”

“我道是什麼事……”吳安詩正待一口答允,忽想起了方纔範氏對己說得話,沒來由的心底一凜,臉上略有所思。

章越見吳安詩猶豫的表情,立即道:“是章某冒昧了,還請大郎君恕我打擾之罪。”

“不妨事,三郎儘管來就是。”吳安詩笑道。

“那多謝大郎君。”

章越見吳安詩態度如常,沒有多想告辭而去。

吳安詩目送章越的背影對一旁管事言道:“這章三郎上次是幾日來書樓借書的。”

“是上月二十七。”

吳安詩道:“當時書樓有別人麼?”

管事猶豫了下道:“有章家六娘子與十七娘。”

“什麼?”

管事道:“當時此子在書樓下,她們在書樓上,並未見面,只是隔着樓說了幾句話。”

吳安詩釋然道:“那還好。不過此子過些日子來書樓抄書,你可得看好了。”

管事道:“大郎君,這章三郎我看得是規矩人,絕非……”

吳安詩笑道:“我幾時說他不規矩了,不過是叫你多留着點心罷了。”

說完吳安詩拂袖而去。

後日。

章越攜着書袋來到書樓,見了管事行禮道:“見過管事,我方纔去通稟,卻得知大郎君已是出門去了,他讓我來此抄書即是。”

管事見章越有些冷淡道:“既是抄書,你可知規矩?”

章越吃了個軟釘子道:“還請管事指教。”

管事道:“好教小郎君知道,只許借抄三個時辰的書。另有言在先,不得全帙攜取,取一本還一本。最重要是隻許在桌中抄錄,吳家之書未經允許蓋不借出!”

章越大怒,什麼蓋不借出,這不明白着懷疑我會偷書麼?

章越忍着氣道:“我知道了。”

管事點了點頭,當即允章越上樓,同時示意他將書袋放下。

章越當即走上書樓。

書樓前後有十幾個書架,上面都盛滿了書籍。

一走進此地,章越即嗅至滿滿的書香,說白了這就是芸香,可以防蛀防潮。所謂芸香闢蠹自有讀書人的詩意在其中。

書樓正上方上寫着一副字‘清俸買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聖道,鬻及借人爲不孝’。

這是唐朝宰相杜暹寫給子孫之言。

書樓主人寫這幅字掛在這裡,也是公然表示小器的意思。

章越心道,吳大郎君借書給己,也算違背這句話,肚子裡有些氣,也可省得。

章越當即動手找史籍,當即找到了數卷,但想到管事方纔的話,只是攜了一卷下樓。

章越來至樓下,找了桌案於是動手磨墨抄書。

這才坐了片刻,但見又是一人推門而去。

章越見來人倒也是相識的,起身道:“何七郎,你怎地也到此?”

對方正是縣學進士齋的何七。他笑道:“章三郎,不也是在此麼?我向吳大郎君求得抄書而來,你也是麼?”

章越笑道:“恰巧了,正好與何兄一起。”

管事見何七更是沒好臉色道:“何七郎君,你怎地又來了。”

何七好脾氣地道:“課業繁忙,也是迫不得已,還請管事見諒啊!”

“正好了,你們倆一處吧!”

(本章完)

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761章 談判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307章 月影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1012章 投機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392章 改變第376章 好朋友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695章 軍歌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316章 破天荒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130章 齋長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870章 交換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455章 人才第736章 章質夫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30章 用六第930章 表態第273章 論名第705章 姐妹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728章 推恩請假第240章 吳充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122章第288章 賜對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157章 識人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7章 翻案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321章 御試第104章 醉漢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312章 良人第3章 和離第748章 補償第30章 用六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30章 用六第345章 韓絳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586章 籌碼第379章 心底話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72章 食店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761章 談判第1012章 投機第101章 熟人請假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874章 抱負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540章 見皇帝(兩更合一更)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24章 打車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359章 試館職第224章 表白第401章 新差遣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440章 未雨綢繆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808章 書信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