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送你吃劍

宋朝文化之盛,政治之包容,都是封建王朝中難望項背的存在。

宋之文,茶,畫,書,詞等,故有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之說。

更難得似馮京這般政治失敗者,絕非罷相出外爲知州了事。

王安石,司馬光這對政敵,在歷朝歷代的政治鬥爭中肯定是要死一個,不死也是下場淒涼,但司馬光至今日子過得都不錯,在洛陽發牢騷,時不時還批評一下王安石。

有鑑於五代十國易五姓十三君,僅亡國被弒君者八,所以成就了宋一個非常寬鬆的政治氛圍。

政治鬥爭向來都是牆倒衆人推,樹倒猢猻散。

但章越卻可以大着膽子,爲政治失敗者馮京說話,否則他這個時候不落井下石,撇清干係,已經算得非常有良心了。

甚至這時候幫人家說話,還能落份人情,萬一馮京回朝了還感激你,被朝野知道了也會稱讚一句章越你是有風骨的。

韓絳可以不出頭,馮京可以敗,但政治鬥爭輸了,要有底線在。

哪裡可以任由呂惠卿如此抹黑馮京,顛倒黑白的。這個朝堂上還輪不到你呂惠卿一手遮天的地步!

“陛下,禁中語之泄露,臣看來實與內製承製楊永芳有關,此人出入鄭俠之家,故將此泄露給鄭俠由是得知,而並非與馮京有關。”

官家對鄭俠上疏的震怒,就是來自禁中語的泄露及自己披甲登殿之事被人知,所以疑心馮京泄露給鄭俠。

因爲他是宰執中唯一可能泄露給鄭俠消息的人,而鄭俠又力捧對方爲相取代呂惠卿。

章越提出除了馮京,還有沒有人可以泄露禁中消息給鄭俠呢?有,就是內殿承製楊永芳。對方是宮裡的人,又與鄭俠是鄰居,很有可能是他泄露禁中消息給鄭俠。

呂惠卿在殿中反覆強調是,馮京手錄禁中事,使王安國持示鄭俠。

衆人一聽覺得有這個可能,到底是鄭俠爲鄰的楊永芳泄露禁中事給鄭俠,還是馮京通過第三者泄露消息給鄭俠,二者誰更方便一些?

章越說完道:“陛下,馮京爲官謹慎,不可能不知泄露禁中事乃大罪,更別提是通過第三人之口告訴鄭俠?這等大事便是心腹亦不足相托,又何況讓人寫在奏疏上公之於衆?如此對己有何益處?”

章越又提出一個證據,馮京這人很謹慎(公認的),平日過分的話不說,明明反對新法,但也都是爭得差不多就算了,絕不硬頂。

似天子披甲登殿這樣的事,他怎麼可能告訴給王安國?王安國是王安石的親兄弟,又不是馮京的親兄弟。

王安國又怎麼可能再告訴鄭俠?

一般傳閒話,都是看似沒有干係的人知道後傳播出去,比如單位裡的小道消息,一般是保潔保安廚子他們知道後不嫌事大的傳得衆所周知。

當事人的口風都很緊的,因爲有利害關係。

見章越一點一點地維護馮京,呂惠卿奏道:“陛下,章越這是撇清之詞,莫非他是親眼所見不成?在臣看來楊永芳雖在宮中侍奉但地位低微,怎可知道禁中機密事。”

“陛下,臣以爲馮京在朝中有黨!”

呂惠卿言下之意,馮京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一羣人。

章越就知道呂惠卿會這麼說,馮京犯了錯,然後再網絡他人,任何替馮京說話都是他的同黨,正好株連藤蔓,一網打盡。

馮京一直都不說話,他看了章越一眼心道,度之糊塗,這時候還替我說什麼話。

官家看了看章越,又看了馮京,任何帝王都不能容忍有朋黨,馮京已經失去了他的信任,章越反而爲了他說話,怎麼看都是要把自己往馮京同黨的方向去扯。

其實呂惠卿在之前君臣私對中,天子問呂惠卿,鄭俠小官,如青苗,免役等事,道路得聞,但被甲登殿,禁中君臣對面之言如何得知?

呂惠卿當時說的,乃韓絳,馮京收錄禁中事使王安國告知鄭俠。

所以今日呂惠卿殿上說是馮京使王安國告鄭俠,暗中劍指韓絳,沒料到韓絳始終不說話,章越卻站了出來。

章越看了一眼呂惠卿,針尖對麥芒地道:“陛下,當初歐陽文忠在朝時,尚有君子黨和小人黨。”

“但呂惠卿眼底何地不曾有朋黨?凡不附於他的,無論君子小人具是朋黨!”

章越開撕呂惠卿,反正你讓馮京出外後,下一個肯定輪到自己,倒不如今日便與你翻臉,要倒也倒在衝鋒的路上。

章越話音落下,曾布出班道:“陛下,臣以爲馮京無黨!”

章越聞言稍稍鬆了口氣,沒料到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自己的卻是曾布。

曾布果真有種。

呂惠卿不願這麼早與章越翻臉,一直想先穩住對方。但此刻他心底也是一橫,正好將馮京,章越,曾布一網打盡,倒是省去了我費一番功夫。

呂惠卿從容不迫地道:“陛下你看到嗎?馮京之黨盡數在此,章越,曾布二人如此黨護馮京,必是同黨無疑!這等人不知朝堂上還有幾個?”

章越道:“陛下,你看呂惠卿此人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異論相攪乃祖宗家法,呂惠卿卻蔑爲黨護,依臣看來一旦朝堂上無異論,那麼此後黨爭便起了。黨爭之下今日馮京去位不過出外而已,他日旁人去位怕是難逃吃劍!”

章越如同指着對方鼻子大罵了,你呂惠卿他日吃劍!

呂惠卿氣得七竅生煙,大宋宰相去位,混得再差也不至於被吃劍,王安石去位仍在好好地知江寧府。

我呂惠卿今日不過讓馮京出外,你章越居然要他日送我去吃劍!至於嗎?

太傷我的心了。

呂惠卿氣得渾身哆嗦道:“陛下,章越實在逼臣太甚,爲證清白,臣請出外!”

呂惠卿被章越逼到這份上,居然辭相自請出外了。

他以往最不屑於王安石老是拿罷相辭職的一套來威脅天子,但呂惠卿發覺自己在這一刻竟也活成了自己當年最討厭的樣子。

同時他心底也怕,章越比他呂惠卿年輕,遲早要登相位的,他日真送他呂惠卿吃劍怎麼辦?他還有一大家子呢。

呂惠卿這裡必須果斷地慫一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衆宰相們先是看着章越,呂惠卿在天子面前吵得面紅耳赤的樣子,然後看見呂惠卿居然當殿認慫,被章越逼得當殿辭相也是駭人聽聞。

第3章 和離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272章 逛逛第708章 成事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788章 城下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342章 五百貫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879章 殿議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392章 改變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321章 御試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297章 期集三第310章 青松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627章 三舍人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930章 表態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681章 設爲熙州明日更新第912章 返程第223章 圈子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請假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312章 良人第818章 便商貿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19章 擔憂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326章 入對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72章 食店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165章 信約第243章 心意請假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809章 度之第40章 糖霜第125章 改專業第563章 蹀躞帶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349章 學到了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861章 孤勇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230章 交情請假第333章 人情第885章 報復第445章 霸道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944章 探病第687章 廣銳軍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908章 本錢第254章 賦題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602章 決定第578章 齊道德第881章 共識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297章 期集三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01章 熟人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397章 三衙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682章 封賞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