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事情鬧大

宣德門前,身穿一身法服的呂惠卿,目睹了章越拽王中正下車的一幕。

王中正雖是宦官,但此人素有勇力,當初在慶曆宮變時,王中正還射殺了叛軍一人。

卻不料被章越當着百官的面強拽下車。

在場官員們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幕,呂惠卿當初給章越提及王中正時,一是賣一個人情,二也是想看看章越處置的手段。

如今他總算是見識到了。

他本以爲章越會安排什麼人上疏彈劾王中正,但沒有料到對方是正面硬上。

等到章越舉袁盎斥趙談時,呂惠卿想起這則典故,心道章越此事處理得果決漂亮。

趙談也是漢文帝寵信的宦官,當初與漢文帝同車時,被袁盎當着天子的面指責,趙談被迫流涕下車。

這是表面上,若熟讀史書則知還有更深的故事,趙談不喜歡袁盎,曾在漢文帝面前數度進讒言中傷對方。

袁盎知道後非常憂慮,之後袁盎的侄兒袁種告訴袁盎,要對付趙談這樣的小人,你必須在天子面前訓斥於他,讓天子知道你們之間有過節,以後趙談的話天子就不信了。

所以章越用袁盎辦法,如法炮製向天子進讒的王中正。

這等對付在天子身邊進讒小人的辦法,非有膽識者不能爲之,既是不能了事,便將事鬧大自保。

王中正癱坐了半晌,左右人都故意裝着沒看見,幾名內侍要上前去扶,卻給幾名文官攔住罵道:“陛下駕前,不許亂走。”

等天子車駕儀仗完全過去後,方纔有兩名內侍扶起了他,並給對方身上拍去塵土。

一旁內宦給他牽過馬,捧鞍墜鐙的服侍。王中正則惡毒地看了一眼向遠去御駕施禮的章越寒笑了一句:“章端明咱家今日領教了。”

王中正說完欲上馬,章越則道一句:“王都知,官家御駕去,你速追便是?聒噪這些作何?”

王中正大怒,差點沒踩好馬鐙,他此刻氣瘋了道“好教你知道,日後莫落咱家手上!”

真是愚蠢至極……章越道:“王都知,你還是小心墜車又墜馬。”

王中正心想,好漢不吃眼前虧,日後慢慢報復不遲,當即騎馬離去了。

這時章越公然訓斥王中正,整個文官爲之同仇敵愾,文官與宦官是兩個體系,天然的敵對。

但宦官更依附於皇權,故而文官以公然貶低宦官爲清操。

兩制官員們聚在章越一旁,曾布則無不憂慮地道:“端明,這王中正日夜侍奉天子身邊,你要小心他以後對你不利。”

呂惠卿聽曾布之語暗笑,章越本就是公報私仇,王中正早不利於他了。

章越則道:“既是做了,便是做了。能爲陛下身旁明除一奸人,就算身陷讒言而罷官,又是如何?”

呂惠卿冷笑,好了,章越此話一出,不僅讓天子提防王中正向他進讒,萬一他罷官,文官們也以爲是王中正搞的手腳。

這時蔡確道:“方纔王中正跋扈至極,竟敢出言威脅於端明,諸位可曾聽見?”

在場官員雖多,但方纔兵荒馬亂之際,聽到王中正最後一句的不多。

章越對鄧綰問道:“中丞聽到了嗎?”

鄧綰確實聽到了這一句,但他生怕得罪王中正立即撇清關係道:“我方纔沒聽清……”

“哦?”章越伸手托住鄧綰的臂膀,鄧綰前些日子才上門拜會過章越,甚是低聲下氣。前些日子才求的人,如今他翻臉不認人,這未免轉換得太。

此刻鄧綰見了章越眼神不由心底一凜。

但鄧綰早視情面於無物,他爲官之道就是明哲保身:“……若真有蔡御史所言之事,還是查實再說……不過我看或許王中正說得是氣話?”

“氣話?官場之上哪有氣話二字?”

蔡確似打抱不平地逼問鄧綰。

曾布亦幫腔道:“中丞說話要三思啊。”

“中丞是否聽得王中正之言?”

其餘官員也紛紛出聲。

鄧綰聞言求救般地看了呂惠卿一眼,呂惠卿方纔沒聽清王中正說什麼,但他也知道章越以勢迫人,鄧綰已是騎虎難下。

蔡確,曾布都旗幟鮮明地站在了章越一旁。至於一旁宰相們則默然看着這一切,一言不發,似由着章越他們去折騰,神色曖昧地保持着中立。

韓絳,吳充都不出聲,呂惠卿也裝着沒看見的忽略了鄧綰求救的目光。

鄧綰見呂惠卿不給他暗示,於是就堅持說自己沒聽到。衆官員們都無比憤慨,鄧綰身爲堂堂御史中丞居然敢睜眼說瞎話。

蔡確大聲道:“王中正此到底有多跋扈,諸位今日才知道嗎?威脅殿學士不說,連御史中丞也要裝聾作啞,難道唐朝宦官專權之事又要重演嗎?”

蔡確不說,衆官員也是不約而同這麼想到,唐朝時宦官殺大臣如草,皇帝也是說換就換,這都是前車之鑑。

呂惠卿恍然領悟,章越壓根就沒想着鄧綰能出頭主持此事,而是要將事情鬧大,而事情鬧得越大,對他也就越有利。

看着紅着臉質問着鄧綰的蔡確和站在一旁默然不語的章越,他微微點了點頭,這二人倒是站在一起了。

劉庠當初知開封府時,蔡確在庭參時公然給對方難堪,逼得對方辭去知開封府之職,這與今日對付王中正的手段,真是異曲同工。

呂惠卿看着章越,蔡確兩個同鄉,這二人聯起手來着實可怕。他再度打定了若沒有十成把握,不可與章越爲難的主意。

幸好他推出王中正替自己擋了一刀。

……

南郊大典後,王中正感覺到每個遇見自己的文官都遞來一等不善的目光。

甚至有一名年輕官員經過自己時,不僅不向他行禮,還在過路後朝地上啐了口唾沫。

王中正大怒,他身爲入內副都知,幾個相公見了自己都是客客氣氣,恭恭敬敬,如今怎麼連小臣也敢對他無禮。

都是那日章越對自己侮辱所至。

王中正來到官家身旁,垂下頭恭恭敬敬地坐在一旁。官家批改着札子對他說:“這些天外朝對你頗有議論,你也不必委屈,你替朕做事,難免文官會有饒舌。”

王中正感激地落淚道:“陛下明鑑……臣不怕議論,只求陛下高興。”

官家嘆道:“朕明白,不過朕是皇帝,也要擺出個納諫的樣子來,如今外朝都說你在朕身邊會進讒言謀害大臣,下面的文臣則惴惴不安,怕是不肯實心用事。”

“不如委屈你去陝西一趟,將李憲換回來?”

“陛下……”王中正聞言癱軟在地。

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419章 變革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254章 賦題第500章 山居第944章 探病第569章 夜談第694章 首戰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240章 吳充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313章 秘閣第925章 問政第91章 釋懷第934章 臺諫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701章 章黨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223章 圈子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213章 行卷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934章 臺諫第490章 罪己詔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871章 提攜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6章 抽絲剝繭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15章 孝經第226章 盡心第814章 閱兵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687章 廣銳軍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750章 商量第227章 如意郎君單章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663章 底氣第92章 章家子弟第259章 朋友圈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198章 上元夜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98章 上元夜第955章 憨叟第632章 呂公弼第198章 上元夜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130章 齋長第84章 招攬人才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9章 孟子第895章 鬥爭第379章 心底話第90章 策問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256章 審卷第379章 心底話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111章 江賊第929章 拉攏第192章 賠罪第366章 先生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54章 饒我狗命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