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受賀

朕從治平四年正月登基至今熙寧六年三月。

七年有餘。

自熙寧二年二月,朕任王安石爲參知政事,推行變法至今熙寧六年三月。

四年有餘。

此間朕所經歷者,後世讀史者有幾人知之?

“陛下!”

“陛下!”

“陛下!”

眼見官家不言不語,方纔他可以裝作毫不在意,強掩自己的情緒,如今終於消息落地,他已是澄空了腦子中的一切,心中反是平和下來。

現在他的心底有一等徹底的通透清明,這樣的感覺就是成功以後的自信和底氣。

從此以後朕之所爲不必再向人證明什麼。

朕也沒有愧對列祖列宗。朕之功業是要超過太祖太宗皇帝,甚至是唐太宗的!

朕更沒有用錯人,章越從沒有辜負過朕之所託。所以只要朕在位一日,亦絕不負他。

這一番話官家只是念在心底,沒有與任何一人道出。

其實對於官家而言,他對人道出承諾其實未必是真情流露,但放在心底的話卻一定是。

官家看向殿外,目光悠然似望到了踏白城下的激烈廝殺的戰場。

“升殿,朕要接受百官拜賀!”

此刻王安石,文彥博各率文武百官上殿朝賀天子。

文彥博老了走得不快,王安石倒是步伐矯健,故而他不時要停下來等一等文彥博。

王安石的目光越過了文彥博落在了與他同歲,且是女兒親家的樞密副使吳充身上。

踏白城之戰是他的女婿章越打的,可王安石之前卻意屬的是王韶。

他舉薦王韶固然是因其在領兵作戰的能力,在這點上章越就是不懂帶兵的書生,但章越的長處不在如此,這點王安石是不諱言的。

如今章越在熙河打了這麼大一個勝戰,此功勞肯定是王安石與吳充並分。

王安石當初爲相固然是爲了實現政治抱負,但不可說全無私心。

而這一次吳充就要藉着女婿光,從此冉冉升起,逼臨他這個宰相了。

王安石看得很清楚,吳充的政見除了在用兵西北一事與他完全契合,其餘的政見便是更跟隨韓絳一路的。

韓,吳二人都有變法革弊之心,但礙於人情,總想着用着更溫和一些的手腕,來達到所謂的‘中’。

這等‘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之所爲,只能使韓吳二人變法之舉弄個四不像,最後他們只能歸於文彥博,司馬光他們一路,還分裂了變法中的力量。

在王安石眼底二人政見很難相同。

因這一番大功吳充肯定備受器重,肯定是升作參知政事了……

此刻鐘磬齊鳴。

羣臣上殿向官家作賀。

王安石代表羣臣言道:“章越於熙寧六年三月五日,在踏白城外圍木徵,青宜結鬼章部,全殲其二部兩萬人,臣等爲陛下賀!”

百官齊拜:“臣等爲陛下賀!”

官家沒有言語。

章越,王韶第一次攻下河州時,王安石這也是這般帶着百官向他朝賀,但官家卻拒絕了。

王安石道:“陛下當時言,待席捲河湟,木徵俯首後入慶,臣當時尚不敢有把握,故而言待河州城建成再爲陛下賀。”

“如今熙河一戰成功,青宜結鬼章,木徵之母,妻,子皆已被擒,唐太宗時生擒頡利亦不過如此,河州,洮州番部從此不再爲患,臣等再爲陛下賀!”

連一向反對用兵文彥博,馮京此刻亦不得不低頭道:“本朝邊功莫過於此,臣等再爲陛下賀!”

御座上的官家不再坐着,而是起身道:“依諸卿所言,朕受賀!”

從第一次打下河州時,官家尚且忐忑不安,畢竟還木徵,鬼章未服,到了如今章越第二次打下河州,不僅拿下了木徵,鬼章,還殲滅了蕃軍主力全部,連一個走脫的都沒有。

這樣的大捷可謂從開國以來也是罕有的。

最要緊是將熙州河州的番部勢力全部連根拔起了,除了躲在青唐城的董氈之外,近乎可以說三五年內不足爲患了。

這樣的大捷下,官家終於接受了百官朝賀。

羣臣們的大聲朝賀。

面對這一幕,本以爲自己早已經足夠平靜地接受這一切的官家又是幾欲凝噎。

官家親自走下臺階對王安石,吳充道:“這一次熙河大捷,功勞之大莫過於兩位卿家。”

官家先對王安石道:“熙河之費一年四百萬餘,僅這三月便支取了三百萬,若非中外府庫無不充衍,朝廷哪裡有錢糧打這一仗,這都是卿的變法之功啊!”

王安石道:“臣愧不敢當!”

官家又看向吳充同樣是滿滿的感激之情。

“此番朝廷用兵熙河,天下皆疑,百官皆謗,言朝廷用人不明。熙河路經略使遣兵遲疑,乏謀少斷,空耗朝廷千萬貫糧餉。這時候連朕亦是再三懷疑,反覆難斷,若非卿力排衆議,維護至今,朕只怕是不能見到今日一幕了。”

官家說着感慨不已。

吳充亦說得幾乎掉眼淚。

太難了,實在太難了。

從章越出兵熙州,再到最後踏白城一戰,消耗的錢糧無數。

整個朝廷如同是用舉國之力在供着他打這一戰,如此之下懷疑聲,反對聲每天都有。

吳充在樞密院當了不少壓力,天子也是如此。

但沒辦法此時此刻,他們都將一切賭在了章越身上。

要是這一戰敗了,吳充引咎辭職免不了,連天子也是遭到無數批評,甚至變法也要中斷。

可是如今,本是烏雲密佈的天空一下子晴朗了……這峰迴路轉的喜悅實在是高興到至極啊。

從臣子發自內心的敬仰的道賀可見,之前的質疑全部煙消雲散了。

這一刻你們都是錯了,朕是對的。

天子的底氣更足了。

吳充定了定道:“陛下,臣不敢當,臣只知道一件事,木徵,董氈妄圖以一域之力,抗我之泱泱大國,實爲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天子對吳充更是欣賞,這一次加他爲參知政事是肯定了。

參知政事與樞密副使雖同爲執政,但從樞密副使至參知政事視爲升遷。

只是吳充在相位上,如此章越就不可以回朝了。

但如今已不管這麼多了,吳充必須立即加參知政事,立刻馬上。

朕要好好酬謝他們。

生擒木徵,鬼章,這可是堪比生擒頡利的蓋世之功啊!

第146章 學詩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488章 澤國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663章 底氣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成例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188章 詩集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301章 瓊林宴第663章 底氣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255章 筌與魚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53章 茶香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246章 殘信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53章 挑戰第113章 入汴京第848章 問話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242章 玉簪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808章 書信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281章 等次第188章 詩集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210章 暢談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239章 相聚第987章 盜書明日更新第184章 好事第679章 報捷第106章 瀑布第547章 比喻第95章 辦法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668章 福將第44章 寒門貴子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15章 孝經第500章 山居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711章 將兵法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219章 入場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727章 回京?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816章 銘記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427章 化解第143章 詩第625章 御試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239章 相聚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392章 改變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633章 爭執第84章 招攬人才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97章 翻山越嶺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676章 不退第983章 刺殺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468章 同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