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將兵法

第711章 將兵法

半個月後,身爲秦鳳路都轉運使的蔡延慶抵至熙州。

章越,王韶,高遵裕都受拜命,蔡延慶對熙河路也很重視將接任路轉運使的第一站選在了熙州。

同時郭逵與王安石屢有不和,郭逵從秦鳳路經略使任上罷下,改由呂公弼判秦州,以太尉的身份拜秦鳳路經略使。

而韓忠彥也出任秦州通判,他本意來熙河路,但韓琦卻不肯,只好退而求其次。

經略使與轉運使官職誰大誰小,沒有一個定論。

三司的副使,比如鹽鐵,戶部副使從久任的轉運使中出任,一定是要出任過河北,河東,陝西三路的轉運使中選拔。

如果按照朝班來排列,三司使位在知制誥之上,知制誥位在待制之上,待制在三司副使之上,而三司副使在轉運使之上。

雖說三司副使,知雜御史,修撰,修起居注,直舍人院這幾個官職是一檔的,而且蔡延慶也一起修過起居注,還直過舍人院,剛升任天章閣待制,但官位還是在章越之下。

不過實際權力上,章越卻不如蔡延慶。經略使比轉運使多一個的就是兵權,但章越手中的兵權恰恰被高遵裕給分去了,使他這個經略使就有些名不副實,同時在兵糧轉輸上他還要看蔡延慶的臉上。

不過蔡延慶見了章越後,還是以下官之禮見過了章越。

二人都是各懷心思沒有什麼言語,在晚上的接風宴二人屏退左右單獨說話。

蔡延慶與章越對坐,蔡延慶給章越斟了酒,章越也立即投桃報李。

蔡延慶笑道:“這一次出京到秦鳳路來赴任,我專程拜訪過吳樞相,承他指點可謂受益良多。”

章越聽出蔡延慶釋放善意的言語亦道:“當初在舍人院共事,我曾與老泰山提及漕帥的文字出衆,才幹過人,想來老泰山對漕帥是印象深刻。”

不過再怎麼說蔡延慶也是王安石提舉上來的,章越心底還是在揣摩對方打得是什麼牌?

蔡延慶道:“是這樣的,我有一件正事想與度之商量。”

“漕帥請說。”

“此番出京正逢蔡子正(蔡挺)出任樞相,他在崇政殿上講起他教習涇原路兵馬時的經歷,深受官家與王相公的賞識,有意將此法推廣至天下,此事不知章經略可有聽說?”

章越當然聽說了。

蔡挺是什麼人?

他是范仲淹一手提拔上來的,當初范仲淹宣撫河東,陝西時,蔡挺就是宣撫司裡的機宜文字。

不過蔡挺卻不老實,將宣撫司裡的事都偷偷密告給呂夷簡,因爲此事大大敗壞了人品。

但蔡挺這人非常有才幹,在李諒祚南侵時,正是他督軍擊敗了党項的進攻,這纔有了大順城之戰的勝利。

不過蔡挺的仕途卻很坎坷。

熙寧三年時,秦鳳路經略使李師中被罷,當時推舉了蔡挺或郭逵接替李師中出任經略使,可是最後卻用了竇順卿。

之後呂公弼罷樞密使後,增補樞密副使衆人當時商議馮京與蔡挺選一個人接替,結果最後選了馮京。

韓絳罷相之後,推薦了幾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涇原路經略使蔡挺,認爲以對方的才幹可以肩負重任,承擔起整個陝西路對党項的防務來,但王安石反對說授予蔡挺大權,會令他只偏重涇原一路而已,此事又不了了之。

總而言之以蔡挺之才,早就應該升了,但是一直卻升不了,就是因爲朝中無人的緣故。

蔡挺自己也很鬱悶寫了一首詞其中有句‘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

寫完以後蔡挺讓自家的歌女唱,反正每個去蔡挺家裡拜訪的人都會聽到他家歌女唱得這首詞。

這首詞傳來傳去大家都知道了,最後還傳到官家那。官家聽了不由對蔡挺心生憐憫,於是這才召他回京,出任爲樞密副使,還對蔡挺言道‘玉關人老,朕甚念之,樞管有闕,留以待汝’。

不過這不是真正的內幕,蔡挺之所以能出任樞密使,是因爲他與曾公亮結親的緣故,這才走了後門。

蔡挺一升任樞密使,便舉薦他在涇原路上已經推廣的辦事。王安石一聽覺得可以用,也是大力支持,使此法也成了熙寧變法的一部分。

章越對蔡延慶道:“漕帥所言可是蔡樞相當初在涇原路所操演的將兵法?我聽說官家下詔,先在河北諸路試行這將兵法。”

蔡延慶點點頭問道:“經略覺得此法如何?”

章越道:“將兵法所糾就是本朝‘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問題。我聽說范文正公在鄜延路帶兵時,就將禁兵一萬八千人分成六將,每將派人指揮訓練。當時蔡樞相就在他的幕下。”

蔡延慶道:“正是如此,我當時在殿上聽蔡樞相所演,這將兵法的要害便在裁軍和置將。當初他建議先在陝西各路實行這將兵法,將陝西路馬步軍營三百二十七,併爲二百二十七,一共裁掉一百個營。

“裁撤之後,馬軍一營三百人,步軍一營四百人。兵卒分爲入隊和不入隊兵,入隊兵負責訓練,遇戰事征戰於前,不入隊兵,負責炊食,運送輜重,把守關隘。而置將之後,各關軍政,州縣不得干預。”

章越琢磨了蔡延慶的意思問道:“漕帥的意思是在咱們熙河路也試行將兵法?”

蔡延慶一笑道:“還未沒有定,我這初來乍到的,也不知地方人情,故而才先找經略商量,看一看成與不成?畢竟如今朝廷只在涇原路與河北諸路試行。”

“此法若是不便,就當我今晚的話沒有說過。但若我們不待朝廷詔令,主動爲之,也是敢爲天下先之舉。到時候王相公也會對經略刮目相看啊!”

蔡延慶經過吳充的敲打後,從汴京來到秦鳳也是一路上都在想如何處理與章越的關係。

蔡延慶琢磨再三,於是向章越拋出了將兵法。

而章越想的是,將兵法是蔡挺提出的,王安石大力支持的,只要能在熙河路率先實行將兵法,自己與王安石關係也會緩解。

但問題是將兵法是加強了幾個將領間權力,反過來卻削弱了經略使與兵馬總管的權力。

章越對蔡延慶道:“此事且容我考量一番。”

蔡延慶道:“也好,盼經略早日答覆。”

(本章完)

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779章 宕昌城第868章 事先第874章 抱負第301章 瓊林宴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376章 好朋友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750章 商量第95章 辦法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287章 唱名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211章 同窗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163章 恩惠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284章 論名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748章 補償第816章 銘記第301章 瓊林宴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668章 福將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916章 安排差事請假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741章 叔侄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307章 月影第216章 靠自己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127章 說親第310章 青松第415章 暴利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911章 故鄉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79章 報捷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288章 賜對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90章 策問第524章 省元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明日更新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523章 言事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798章 紀念第82章 雪景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403章 鈔鹽法第339章 信第912章 返程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258章 真話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93章 價值第237章 團圓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72章 食店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190章 再辭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292章 贈花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253章 王珪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449章 小人哉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488章 澤國第123章 章府第10章 望族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311章 進卷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