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大戰

第673章 大戰

章越與王韶已率大軍下山抵至平原。

宋軍與西夏軍連戰了數場,宋軍這次終於碰到了硬骨頭。與之前交兵的青唐蕃部不同,党項軍看見宋軍人少便上去騷擾,看到主力來了,就遠遠遁去。

兩軍斥候交戰時,党項騎兵一觸即走,分頭撤退,退至一處又有兵接應,一次宋軍騎兵追得太深,被誘敵深入損失了二十餘騎。

王韶聞之重重抽了領軍將領幾鞭子。

到了午後宋軍開始紮營,王韶,王厚,章越騎馬在高處查看附近的地形。

爲將者必知地利,章越常看見王韶捧着地圖在那看。

王厚道:“照理來說,我軍追着党項遊騎深入,此處應該尋得党項大軍了,但不知爲何一騎都不見着。”

王韶舉起馬鞭一指道:“党項人習戰,出師則鳥散山谷,抽兵則蟻聚塞垣。你看到前方的山谷,眼前黃昏我軍不敢深入,但足可藏得上萬兵。”

章越,王厚順着王韶所指看去,見山谷不僅草木茂盛,而且隨着日落,山谷籠罩在高大山峰的陰影中,此處若真埋伏一支人馬,不小心就着了道。

王厚道:“爹爹,我聽聞党項人迷信占卜機鬼之事,出戰只在隻日,而避晦日,我們不如避些時日,等晦日出戰便是。”

王韶道:“用兵豈能拘泥於此,要覓時而動,而非待時而動。”

“我預感党項騎兵已至我軍不遠埋伏在附近,即便不在山谷中,也在附近。”

章越道:“不一定要戰,牽制党項兵力便是,我們這裡多拖住一人,橫山那邊西夏人便少一個人。”

“據我所知這裡天都山軍監司可非善茬。”

西夏十二個監軍司中最精銳是左廂神勇軍,原先駐守夏州以東明堂川之彌陀洞,後爲了伐宋需要改駐天都山。

李元昊令大將野利遇乞統帥天都左廂(西夏最早兵制),對方因常駐天都山,號稱天都大王。

不過後來左廂神勇軍又遷回銀州,橫山,神勇軍留下一部分設天都軍監司,專門防備宋涇原路。

因爲這天都軍監司是新設,故而不在十二個軍監司之列,而且兵馬也少於十二軍監司。

王韶聽章越所言哈哈大笑道:“舍人,若是不是党項精銳,我王韶又何必覓此而來,這天都山地處五路要害,從這往南便是蕭關(海原縣石峽口),若我軍能在此大破党項,必將威名鎮於四方,揚我赫赫武功於天下!”

王韶一臉自信地言道。

章越聽說王韶打算主動尋求與西夏人決戰,也是吃驚。

對方有時候很謹慎,比如在北渡黃河上,但有時候卻又很大膽,居然帶着一幫青唐蕃部,竟敢硬撼党項精銳。

一日之前,天都山下的南牟城外党項大軍已是點集完畢。

按照西夏律令,士卒分爲正軍,正輔,負擔。

正軍,官馬,甲披,弓一張,箭三十支,槍一枝,劍一把,長矛仗一支,全套撥子手扣。

正輔弓一張,箭二十枝,長矛杖一枝,撥子手扣全套,作爲正軍副手,若正軍陣亡,則補爲正軍。

負擔,弓一張,箭二十枝,劍一把,主要負責爲正軍料理後勤和照料馬匹。

如此爲一軍抄,有的軍抄只有正軍,輔主各一,沒有負擔,有的有兩名輔主,甚至只有正軍,沒有輔主和負擔。

總之豐儉由人,一抄最多不過八人之數,似西壽保泰那等監軍司點檢不嚴,常常出現點集時人數不齊,裝備不齊。

有時點集頻繁,各部首領也會拒絕參戰。

不過天都軍監司前身便是神勇軍,其部衆都是從多次對宋作戰中劫掠無數財富,獲利極多,故而對宋作戰意志與戰鬥力極強。

大帳之內,一名頭戴紅裡氈帽,身穿白衣窄袖,耳戴重環的男子,正在翻閱兵書。

他手中所持乃是《太乙金鑑訣》,所言都是軍事占卜。

類似於讀書人從易經的占卜中讀出治國之道般,當初李元昊等西夏將領在行軍打仗中,也是參考此書來進行決策。

正在翻書的男子,名爲嵬名令達,乃南都軍監司監軍。

嵬名是西夏國姓,爲最早的党項八部之一,李元昊的李是唐朝賜的漢姓,但李元昊建國後,爲表與漢人一刀兩斷,便恢復了當初的姓氏嵬名。

而這嵬名令達正是出自西夏皇族。

大帳之內,他的左右都是軍監司蕃部首領,衆人環坐作一圈,中央滿擺酒肉,卻無一人動刀。

這時一名軍卒入帳與嵬名令達耳語幾句,然後退了出去。

而嵬名令達放下書對左右道:“宋軍騎兵與我們接了數戰互有勝負,我軍的偵騎無法靠近,至今摸不清他們人數多少,只是估摸着有上萬騎。”

“至於從會州那邊知會而論,應在一萬五千騎上下,多是古渭的蕃部……”

衆首領本都是神色嚴肅,但聽說古渭的蕃部都露出鄙夷之色。。

一名姓野利的首領道:“我們也就兩個頭項而已,不過都是精兵強將,一個打十個足夠了。”

西夏五軍抄設一木牌,十抄設舍監,二十抄設小首領,最後一個部落爲一溜,一溜不超過六十抄。

數溜可組成一頭項。

李元昊起兵時也不過五個頭項而已。

衆人議論一番,都是決定出戰,否則讓宋軍再深入,使部落的牛羊牧畜被劫掠了就不好了。

嵬名令達點了點頭道:“乙埋在銀州點集,我本要率爾等去與宋軍爭橫山,但如今點集後,卻碰上另一股宋軍上門,那麼就滅了此股宋軍再去銀州不遲。”

說完嵬名令達起身掀開帳幕看着天邊後言道:“遠處雲彩一片血紅,正好預示着會有大戰!”

衆首領一併點點頭,党項人最信占卜,以雲氣觀是否可以交兵。

然後嵬名令達又令卜者拿出一具羊骸骨在火上燒之,党項首領都盯着看。

不過一會卜者看着被火炙烤後的羊骸,也不怕燙捧在手中,對着四方比劃了一番,然後言道:“宋軍會從西南面來!”

衆首領聞言再次紛紛點頭。

嵬名令達問道:“那何日可戰?”

卜者道:“兩日後可戰!”

衆首領聞之點頭,然後嵬名令達捧出一具裝着酒水的骷髏酒杯,每個首領都刺了臂血入酒,然後一共飲之。

嵬名山連夜率軍出發。

(本章完)

第385章 說辭第712章 庭參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152章 相中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1012章 投機第377章 宮中第193章 價值第428章 出差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142章 宴集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30章 用六第971章 叔侄第155章 意思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498章 離開第493章 公用錢第365章 拜師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482章 大腿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272章 逛逛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427章 化解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415章 暴利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898章 提條件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72章 食店第770章 玉帶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827章 空城計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244章 王安石第359章 試館職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84章 招攬人才第193章 價值第816章 銘記第72章 食店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103章 珍惜請假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160章 見面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123章 章府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415章 暴利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8章 三字經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771章 改變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194章 看人第92章 章家子弟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231章 鹿鳴宴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請假第424章 婚姻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421章 故交第286章 東華門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488章 澤國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78章 知識就是金錢(兩更合一更)第575章 臣附議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179章 買房第60章 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