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

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

章越一聽心想,是誰如此提議的?

他仔細想了想多半是王安石。王安石也是搞笑,自己爲知制誥時,牛逼哄哄的。

王安石知制誥時因在蕭注降官的詞頭中提出修改,之後皇帝下詔令舍人院不得修改文字,王安石身爲知制誥挑頭帶領其他知制誥的官員一起上疏反對。

然後蘇轍制科四等授官,也是王安石封還了蘇轍任命。

結果他當了宰相就要求皇帝廢除知制誥,這不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章越想了想道:“當初漢哀帝欲封董賢,而宰相王嘉封還詔書,後給事中,舍人封駁皆本自於此也。”

“仁宗朝時,官家於舍人封還詞頭多是採納,百官堪稱盛典,可以糾駁人事任用之偏差。”

章越說完,便覺得氣氛凝固,官家對章越的奏對已經有些不悅了。

君臣奏對中直接懟皇帝的幾乎不存在,官員們正常奏對時,早就摸索着皇帝愛聽什麼就說什麼的習慣,故而你稍稍沒順着皇帝的意思說,就相當於普通人講話時,對對方提出批評了。

官家聽了道:“若繼爲知制誥者再如宋等三名舍人這般封駁如何?”

章越以爲官家在問陳襄的推辭知制誥,自己老師他很清楚,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

自己也反對青苗法。

王安石對自己說過,自己對變法有什麼意見可以私下提,但公開裡還是要團結。

章越道:“陛下,此中……此中當謹慎擇人,既是聖心所眷,也要符合公議,同時亦正直敢言,陛下如今行古今未有之事,必須有人敢說話……但是又要言之有度,不偏激直奏。”

……

官家看着章越所言有些好笑心想,你這是毛遂自薦嗎?

官家就是想聽聽章越怎麼答的。

卻見章越言道:“陛下,陳襄其品行端方,當世大儒,確實是知制誥最好的人選。”

官家道:“可是朕已是數起陳襄,他都推辭了。”

章越道:“那是反對青苗法之故。這舍人院兼屬中書門下……”

“那卿的意思,朕是用還是不用?”

章越道:“臣不敢替人答之!”

官家踱步片刻道:“那卿覺得除了陳襄外,還有無其他人可以知制誥?”

章越道:“臣舉一人集賢殿修撰,判太常寺章衡。”

章衡是嘉祐二年的狀元,只是沒有修過起居注,但無論是科名還是資歷都是非常符合。李定選人出身都可以被提拔爲諫官,但爲何當日殿議時討論知制誥的人選,一衆大佬就沒有一個人提及他?

因爲章衡沒有背景。

章衡也是陳襄的學生,但同樣是學生,章衡與章越在陳襄是一個地位?

何況陳襄自己也不是知制誥。

官家確實沒料到,章越突然提及章衡,但聽章越這麼說,他想起了章得象。

章得象作爲閩人第一相,被仁宗皇帝提及稱讚的,便是他是孤臣直臣。

章衡也是如此,並且他還在在上疏中公然支持新法中對於學校和科舉的改革,這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官家道:“朕記得。”

官家自也是知道,之所以無人推薦章衡,恰恰是因他沒有背景。但沒有背景,反而是官家賞識的原因。

這與狀元必出自於寒門的道理是一樣的。

官家道:“除了章衡外,卿還有無他人舉薦?”

章越道:“臣一時沒有其他人選了,陛下……”

“有什麼話直說,無需如此支支吾吾的。”

章越硬着頭皮道:“陛下,臣斗膽求陛下一件事,臣的老師之所以不願任知制誥,非因他故,只要陛下能收回李定爲御史的成命,臣的老師必然相從!”

“卿可知……這是什麼話?”官家不悅之色溢滿。

章越心底一噔,什麼叫雷霆之威,他體會到了。

人生來有等本能,譬如有人看到近在咫尺的老虎,嚇得走不動,這是人本能的反應。

換成人也是一樣,比如百戰老兵的殺氣,久居上位者時那一瞬間的情緒流露。

皇帝也是一般。

章越記得官家初登皇位時,對方的氣場還未如此,還非常的稚嫩。王陶常常擺起當初皇子老師的架子教訓官家呢。

但是如今,登基的第四個年頭……

章越從官家的動怒上看到的不是皇帝的威嚴如何……而是看到其他大臣對皇權畏懼與攀附的折射。

換句話說,女神的高不可攀還不都是舔狗們給慣的……

正如你不能直觀地理解皇威,但可以從其他人的態度中深刻理解什麼是皇威。

官家的這一動怒,也讓章越從參謀顧問這等身份抽離,重新回到了君臣關係中來。

“陛下,臣知罪!”

……

沒辦法,在先帝面前,章越是有恩於人家,但如今反而有些吃人嘴短。

官家怒氣稍稍斂去,但章越卻道:“臣冒死進諫,陛下所要若是一名不行使封駁之權的知制誥,那倒不如罷之不設。但陛下若因宋敏求,蘇頌,李大臨累格任命而罷之,臣以爲……以爲此實爲因噎廢食!”

官家眉頭已深深皺起。

“陛下,臣料想肯定是有官員這麼勸陛下,如今正值變法之際,需要朝綱獨斷,封駁之制雖是好典章,但卻害了陛下的威福,必須收回去。等日後制度已成,法威已立,如此再設知制誥,恢復封駁的制度。”

“陛下雖聽其意,但未必從其論,故而命臣的老師爲知制誥,是因制度之事廢其易,守其則難也。”

官家對章越道:“章卿,今已非當初,此番話朕早就聽厭,還記得當初王安石初拜翰林學士,卿所言足食,足兵,足信以治國安邦,但朕如今所爲的,不正是以變法,求富國強兵嗎?那變了又如何?”

章越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亦是深以爲然。但變也有急變與緩變,疾風驟雨是變,日拱一卒也是變,士庶認識到朝廷用心天下的苦心也需潛移默化,同時人心之事用急易反。”

“知制誥封駁詞頭之事,從仁宗皇帝到如今已是幾十年了,天下官員士庶皆以爲是好典章,但如今驟因三舍人之事罷之,一時之間人心難以理解,過剛則斷,過猛則折。這並非是治理天下的良法!”

官家聽到這裡道:“章卿的意思是讓朕循序漸進,徐徐圖之?”

章越見官家怒色收止,仍謹慎地道:“是,法應當變,但變之當如藕一般,一段接着一段,好似春雨潤物於無聲。”

說白了,搞政治又不是量子力學,不能一下子東,一下子西,必須有一個連續性在裡面。

官家道:“難矣,所以說朕要變這法,此流俗也要顧及麼?”

章越則道:“若無流俗,僅憑仁宗皇帝的一條遺命,陛下又怎有今日呢?”

官家聞言臉色一白。

官家於殿中踱步片刻思索了一番,最後對章越道:“好,朕便從善如流了,不再授李定御史之職。”

章越大喜,沒料到蘇頌,宋敏求,李大臨三人罷官都辦不到的事,都給自己辦下來了。

章越感到了什麼是官家對自己的信任,但他也同時感覺到隱隱有一等的危機感。

什麼是伴君如伴虎,隨着官家權位日益穩固,近來又有如呂惠卿,曾布等人侍從左右,漸漸有了自己的決策團隊,連王安石的依賴程度都已不如從前。

那麼事到如今,自己也當尋求外任了。

章越道:“陛下聖明天縱,早就獨運在心,臣不過略爲補益吧!”

官家笑了笑道:“伱這番話不要提了,不過陳襄出任知制誥,朕還需考量考量,朕看他外任陝西之意甚堅,章卿你於自己是何打算?”

章越一愣心想,官家這話的意思是讓自己也求外任嗎?是了,官家之前就有這個意思,如今自己知制誥之路,就卡在沒有外任經歷上。

官家的意思大概是讓自己將資歷攢全了。

章越明白自己是時候請求出京了。

想到這裡,章越道:“陛下,臣請外任!”

說完這句話章越心底鬆了口氣,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除了皇帝越來越熟練自行決斷國事,自己的決策分量下降外,同時君臣二人相處日久,話無所不談,關係越近難免衝突也會越多,自己也不會事事順皇帝心意說話,趁着二人還沒有真正的衝突。

自己乘着這個時候求一下外任。所謂遠香近臭的道理古今不易,你離官家遠些了,等到日子久了,官家又念起你的好來召你回京。

有了這外任的經歷,自己如此便可順理成章地知制誥了。

想到這裡,章越嘴角不由一勾道:“陛下如今決斷國事愈加熟練,內有親信賢臣,外有王安石,韓絳等謀事,臣如今是當出外了。”

章越說完卻見官家臉上神色似有些意外,等等,天子不是讓自己外任的意思嗎?

官家道:“章卿,可是朕方纔語氣重了些?故你才自請出外,離朕而去?”

???

章越猛吸了一口氣,官家這是啥意思?

“回稟陛下,臣絕無此意。”

官家看向章越道:“那卿可曾想過,朕用你爲知制誥如何?”

章越驚訝道:“臣……臣……沒有外放的資歷,不敢拜領此職。臣的老師遠比臣勝任此職!”

官家會心一笑,他今日正有用章越的意思,但嘴上故意不說破,找章越來故意考驗考驗。

本想先是旁顧左右而言他,最後才一語道出用意。

但沒料到章越一心想推舉的卻是自己的老師陳襄,完全沒有自己出任知制誥的意思。

“你可知朕之前召陳襄覲見何意?”

章越道:“臣不知。”

官家道:“朕召了陳襄,他堅拒知制誥之命,但是他卻恰恰向朕推舉了你。”

老師他推薦了自己?自己今日又推薦了老師?

章越聽了官家說這話時,心底感慨萬千,一時之間真的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官家看着章越,似有些好笑地道:“說來你們師徒之間說話真是一摸一樣,他也是向朕推舉了你爲知制誥,他說你是他看着一路求學讀書爲官的,你的……”

官家想到當日在殿上,陳襄對自己言道:“章越爲人忠直可以守天下之義,亦有磐石之志可應雷霆之變,出任知制誥實是可稱。至於臣老朽迂腐,實是無用於陛下,故請另擇賢明!”

不過官家沒有在章越面前將陳襄對愛徒的評價與對方道出。

官家道:“……你的任用,朕當更改李定之任命後授你知制誥之職。朕說問問你的意思,再與幾位相公商議。”

章越聽到這裡不知如何言語,雖說任爲知制誥是皇帝的意思,還未與王安石商量成爲定局。

但章越已是深感師恩如山,若爲知制誥卻無一事敢於封駁,那麼又何必爲之呢?即爲知制誥,便爲真制誥。

官家道:“至於外任資歷之事,朕連李定尚能進用,卿之才幹忠心十倍於他,又如何不能爲舍人呢?”

章越深刻地明白老泰山之前對自己說得話。

什麼叫朝廷決定不用你,有一百個理由可以反對,但要用你只要一個理由就足夠了。

自己雖沒有外放經歷,算是什麼大事呢?皇帝用你就行了。

章越深吸了一口氣道:“陛下知遇之恩,臣此生亦是無法報答,唯有不辜負陛下厚望!”

官家笑了笑,然後嘆道:“可是如今青苗法難行,有人諫言當斬大臣異議者一二人矣,以立法度,朕如今也是兩難之間啊!”

章越感受到官家的無奈,他也是要用這一次罷三舍人,提拔贊成青苗的李定來樹立皇權,展示朝廷用青苗法的決心。

但是爲了任用自己爲知制誥,他如今又答允了自己罷李定爲御史的要求。

這樣的知遇之恩與陳襄的師恩都令章越在心底記一輩子的。

……

數日後,經筵上司馬光將已是編好不少的通鑑給官家講書。

這一次司馬光講得是賈山上疏。

賈山是漢文帝時的御史,有句話是‘爲人臣者,以直諫王,不避死亡之誅!’

司馬光引用賈山上疏,一個意思是真正的諫官應該是如賈山這樣的,敢於直言君王的過失,而不是整天排皇帝的馬屁,說什麼青苗法好,青苗法妙。

同時還暗諷官家如今的境地就是如同秦皇帝居於滅絕之中而不自知。

司馬光還在接下來的進諫之中點明官家用人,都是諂媚之人日進,忠直之人日疏,官家聞言不悅。

經筵之後,曾公亮,陳昇之,司馬光等人離去,官家則留參政王安石,韓絳二人說話。

其實自司馬光那句,官家豈能以‘王安石,韓絳,呂惠卿三人爲天下’可知,這韓絳與王安石如今纔是正牌宰相,曾公亮,陳昇之不過是擺個架子而已。

韓絳與陳昇之一樣都是韓琦左膀右臂,韓琦離去時唯獨推薦了韓絳作他的接班人。

韓琦反對青苗法時,但韓絳不僅沒有反對青苗法,反而在關鍵的時刻支持了王安石。

王安石,韓絳將韓琦的奏疏一條一條的駁斥,然後頒佈天下。此舉遭到了臺諫官員的圍攻,認爲這不是皇帝對待勳舊大臣的做法。

韓絳爲了支持王安石不僅連韓琦的面子也不賣,甚至他的弟弟韓維的話也不聽。韓維作爲嘉祐四友中唯一一個原先支持王安石,但還未反對王安石的人,現在也出面反對青苗法。

呂公著罷御史中丞後,王安石本要推舉韓維爲御史中丞,但韓維一口拒絕掉,說他與身爲樞密副使兼條例司的兄長韓絳(青苗法)意見不和,若是我身爲御史中丞,如果不說實話那則廢了公議,若是說了實話則兄弟就沒辦法作了。

正是因爲如此王安石舉薦了韓絳爲參知政事,同他一併執政。

韓絳也是非常有鐵腕的人物,在任樞密副使的任上,他作了一件事那就是整頓禁軍。

衆所周知宋朝禁軍如今是外戰外行,內戰(脅迫皇帝討賞)內行。

當初神宗即位面對禁軍討賞,正是韓絳主張不必按照舊例給。如今官家讓他裁減禁軍,韓絳將原先龍衛三十九個指揮裁編爲二十個指揮,宣武二十個指揮每指揮四百兵額裁減爲十二個指揮每指揮五百兵額。

這一裁撤大力減少了禁軍中吃空餉的問題,節約了大量的經費,爲入不敷出的宋朝財政緩了一口氣。

從歷史的角度就知道韓絳此事辦得多不容易,明朝末年號稱二十萬人的三大營幾乎就是架子貨,一點戰鬥力都沒有。無數大臣提議要進行縮編整頓,但無一例外地失敗了。

有個御史今天剛提及縮編三大營,第二天便被兩百名禁軍在街上包圍,隨從都被打成了豬頭。

這樣的結果是李自成進京時,三大營一槍沒發便降了。

韓絳爲裁減禁軍之事,甚至不惜與頂頭上司呂公弼,文彥博翻臉。

官家今日找王安石,韓絳商量便是設審官西院的事。

原來武將升授都是由樞密院負責,韓絳提及將這件事獨立開來,如同文官的審官院,流內銓一樣專門負責文官的升遷。

此事韓絳在嘉祐三年時便向仁宗皇帝建議了,不過此事最後卻不了了之。

可想而知,韓絳的提議一旦提出會遭到樞密使呂公弼,文彥博的如何反對。

故而此事韓絳,王安石都沒同二人打招呼就與官傢俬下商量了。

(本章完)

第319章 擔憂第984章 耶律宏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297章 期集三第189章 相人第23章 回家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895章 鬥爭第728章 推恩第234章 蔡襄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367章 懲罰第208章 蒐集齋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366章 先生第726章 道賀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705章 姐妹第239章 相聚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29章 寓教於樂第254章 賦題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511章 新君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732章 師兄弟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490章 罪己詔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145章 期限第283章 平邊策第394章 急變第408章 改變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696章 出戰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856章 回府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208章 蒐集齋第278章 王者第369章 路線第377章 宮中第239章 相聚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455章 人才第502章 勢第547章 比喻第130章 齋長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127章 說親第406章 商人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238章 商量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285章 御論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165章 信約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851章 抵京第143章 詩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139章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請假下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125章 改專業第868章 事先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89章 看榜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246章 殘信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