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找我何事

第622章 找我何事

熙寧三年省試與治平四年的省試不同。

治平四年稱爲諒陰榜,故而沒有殿試。

但熙寧三年不同,三年之期已過,官家肯定是要親自主持殿試的。這是官家第一次主持考試,故而稱爲龍飛榜。

這一次也是科舉考試改革後第一次考試,如今數千考生已是摩拳擦掌準備赴考。

崇政殿裡官家正與章越說話。

官家道:“此番殿試,朕從王安石之議罷詩,賦,論三題,只以策問定考生高下,章卿於策論二道最擅,朕點你爲御試官如何?”

章越連忙道:“陛下,臣如今管勾國子監,貢士之中不少都是國子監學士,這些人都是臣所熟知,按規矩當避嫌!”

官家笑道:“朕怎不知道,朕便是信得過你的爲人,故纔不計較。這一科是龍飛榜,朕要選材大用的,一切授官,守選皆按嘉祐八年時之制,你幫朕選幾個信得過可靠的人才,至於避嫌不避嫌的不要言他。”

章越聽官家這麼說,只好答允。

官家見章越答允笑着道:“朕之前還道常平新法多由呂惠卿擬定,后王安石奏對方言乃卿所擬,伱爲何一定將此功勞推給呂惠卿?”

“這……”章越沒料到王安石竟會爲自己在官家面前澄清此事,他正欲解釋。

哪知官家卻道:“你不用多說,朕知道你的爲人,呂惠卿嫉妒你,數度爲難於你,朕是清楚的。你不願與他爭,明知他會奪這常平新法之功,你倒不如主動讓給他,反是能示好於他。你的性子太謙退了。”

???

章越心道,官家都是這麼能腦補嗎?

官家繼續腦補道:“但呂惠卿好強好妒,你這般讓給他,他豈能感你的好處,甚至反以爲你看不起他。故而下次千萬不要再作這樣的事了。”

章越忙道:“臣……臣……知道了。”

章越不能說他不同意這常平新法,因爲他與王安石有君子默契,不能在外攻訐新法半句。

章越道:“……陛下,臣這常平新法還不成熟,還是有許多商榷的地方,故而臣不敢居功,並非是其他原因。”

官家自信地道:“朕已多番明察暗訪確認青苗法無誤,又兼你改之兩條,必無弊處。你就不必退讓了。”

官家見章越如此更是欣賞,如此有才幹卻有不肯居功,可惜王安石不讓章越知制誥,否則……如今官家只好提拔章越爲御試官這等恩寵來稍稍彌補了。

官家道:“卿立這麼大的功勞,想要什麼賞賜?”

章越道:“陛下登基後兩度擢拔臣,臣心中一直慚愧不安,常恐年少資淺不能勝任。再說臣微末之功怎敢啓齒,不敢受賜。”

官家笑道:“你與朕客氣什麼,朕就賜你錢財好了,朕記得先帝曾贊你爲官清廉自守。朕記得你雖觸惱先帝,但先帝卻從沒有怪你,反贊你是可用之臣。”

“好了,錢財賞賜稍後會有旨意,殿試之事就勞煩於卿了。”

說到這裡,官家道:“朕從祖宗之意,不看閥閱,唯纔是舉,從寒門之中選拔良才。卿是寒門出身,亦當爲朕求公平於寒家士族!”

章越聽了官家的話,感慨宋朝的官家真是咱們寒門子弟的好朋友啊!

館閣就是從官員中選拔有文才的人,取代了過去看家世背景的選拔方式。

只要你文章寫得好,就能成爲文學侍從,出入皇帝左右,隨時以備顧問。

當然文章寫得好,就能治國嗎?

當然不見得,但這就是唯纔是舉。

歷史上梁武帝與昭明太子也十分重視文學。梁武帝任用士族爲高官卻不給實權,用文才好的庶族來擔任具體職務但官位卻低,這與宋朝官制非常相似。

梁武帝父子崇尚文學,樑朝官學之盛也是前所未有,因此樑朝也被稱作文物之美,兩百年來僅見。

梁武帝詔令天下哪怕你放牛的,放羊的,只要科舉能考得上,一樣任用你作官。

……

章越離開皇宮從街上打馬而過,這時突有人邀他過去一敘。

章越聽了來人的名號,頓時有些詫異。

章越跟着對方來到茶肆,但見是吳安詩站在茶樓下等候自己。

“內兄!”

吳安詩笑道:“三郎隨我來!”

章越隨着吳安詩登樓,但見本可以擺着十幾桌的茶肆幾乎是空空蕩蕩,唯獨是臨軒處一處座位上坐着一名老者。

茶樓下的景色,繁華之極的馬行街。

無數客商正打開門戶作生意,這裡與汴河,大相國寺旁的魚龍混雜不同,此處的商客都是衣冠錦繡,街道整潔乾淨,每個店鋪都是搭蓋了高大的綵樓歡門。

吳安詩引着章越見了這名老者。

對方不是別人,正是集賢相陳昇之。

章越與陳昇之可謂陰錯陽差,治平二年陳昇之拜樞密副使,章越當時剛好辭官。

陳昇之自拜相後,章越與他從未私下打過交道,平日面上見了也只是點點頭而已。

但今日吳安詩在旁,章越面對陳昇之的時候,不由想起了當年自己身在浦城時,陳昇之招攬自己爲書童的一幕。

章越立即道:“下官拜……”

陳昇之伸手一止道:“今日你我私下相見,沒有官場上的上下之分,就是同鄉舊識間敘敘舊而已。”

說完陳昇之示意章越入座,章越自坐在一旁,吳安詩則打了個橫坐。

“天下之事,多是時過境遷。老夫還記得三郎當初辭別時所言,聖賢無常師,身懷童子心,時時勤拂拭,天下皆可師之言。”

童子心?

章越聽了這首詩,一時之間飄了很久。此詩是他從網上摘錄下的,當時心念一動便說給了陳昇之聽。

沒料到對方至今還記得,真是有心了。

章越道:“當時一時遊戲之語,讓前輩見笑了。”

陳昇之笑道:“不笑,是老夫識淺,不知麒麟之物,竟以書童招之,以至於錯過了大才。”

吳安詩道:“陳公當時對度之十分賞識,後因事回朝,但也有叮囑我照顧度之。是了,當時陳公還讚賞你們兄弟和睦,日後家族一定興旺,如今看來果真如陳公之言。”

衆人都是笑了。

章越心想,在自己讀書時,吳安詩確實有照看自己一二。難道是看在陳昇之的面子上?

那麼陳昇之今日找自己來是敘舊的嗎?

(本章完)

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490章 罪己詔第770章 玉帶第737章 面君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678章 凱旋第405章 鈔法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714章 敲打第289章 殿上詩第252章 風雪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422章 豪爽第371章 經筵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226章 盡心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125章 改專業第711章 將兵法第345章 韓絳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516章 面君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219章 入場請假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單章第107章 見識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674章 渡河第686章 燈火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94章 書樓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878章 錢重物輕請假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97章 翻山越嶺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357章 回門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419章 變革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818章 便商貿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849章 潼關道第456章 王韶第241章 執牛耳第519章 民望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342章 五百貫第414章 入股第243章 心意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230章 交情第747章 人選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713章 抓人第401章 新差遣第251章 梅香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733章 獨樂園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905章 事因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639章 功勞第930章 表態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406章 商人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629章 商議第870章 交換第510章 太祖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