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不可用之

第512章 不可用之

面對官家這麼問,韓維沒有立即回答道:“還請陛下先見過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後再說。”

官家不知韓維賣什麼關子問道:“韓先生,爲何要朕先見司馬光後?”

韓維道:“陛下,舉一事用一人,若依王先生所言最好。”

官家心想不過司馬光是王陶舉薦的,可能韓先生此意是讓朕尊重王先生吧。

官家也聽說過司馬光的直名,當初在濮議之中,大行皇帝加幾個宰執都沒有鬥贏司馬光,如今雖被打發去書局修通志,但待遇絲毫不差。

書局力書用御筆,御墨和御用繒帛,膳食同御膳,還有幾十名宦官伺候着,每個編書之人都可從皇家力領一筆薪俸,這待遇可千古以來修書人都沒有的。

這一切都是因爲司馬光有恩於他們父子。

官家要先封司馬光翰林學士,卻爲司馬光拒絕,說是這翰林學士的職務比當初自己擔任的知制誥職責更重大,臣無法出任。

司馬光數度推辭,最後官家命宦官將聖旨塞入司馬光手中。

司馬光這纔不得已上殿還詔。

對於與司馬光的見面,官家是很有期待的,對方之忠貞學識都可稱儒臣楷模,名望重於一時,而且他還是幫自己登上皇位的恩人。

司馬光見了官家後還是要辭。

官家對司馬光言道:“古之君子,或學而不文,或文而不學,惟董江都,楊子云兼之,今日愛卿兼有董,楊之長,不可推卻。”

司馬光言道:“然臣不爲四六文。”

官家失笑道:“卿是進士第六人,如何不能爲四六文。”

司馬光道:“此確實非臣所長,固非愚臣所能堪任,還請陛下掩臣之所短,全臣之所長。”

官家對司馬光正給予厚望,哪裡肯答允。

官家接下來道:“朕剛登基,當遍訪重臣,司馬卿家修身治國皆爲所長,不知有何要教朕的?”

司馬光想了想道:“臣以爲國之治亂,盡在人君,修身爲治國之本。”

“臣以爲修身有三要,仁,明,武。治國之要有三,官人,信賞,必罰。臣昔日爲諫官曾以這六字獻給仁宗皇帝,後又獻給先帝,如今獻給陛下。”

接着司馬光又說如何仁,明,武……

這一番長篇大論說下來,聽得官家滿心歡喜然後道:“朕如何能比仁宗皇帝與先帝,唯有勤勤勉勉學以致用。說實話朕作了這個皇帝,可謂戰戰兢兢……”

說到這裡,官家道:“如今國家歲入並非不夠,實已數倍於唐朝,可民間百姓稅賦已深,實無以再加徵。可冗兵冗官冗費三冗至今猶存,朕聽王先生(王陶)之言要裁減用度。王先生薦了司馬卿家。”

“朕想請卿家置局,看詳裁減國用制度,取慶曆二年之數,比對今日支費不同者,開析以聞。”

司馬光道:“陛下此舉實是大善。如今國用不足,在於用度太奢,賞賜不節,宗室繁多,官職冗濫,軍旅不精,這也就是陛下所言的三冗。”

官家聽了大喜以爲司馬光答允了。

但司馬光接下來卻道:“但此事陛下與兩府大臣及三司官吏商議就好,而非愚臣一朝一夕所能裁減,還請陛下另擇賢能。”

司馬光一句話如同給官家潑了一個透心涼。

此事你不是也贊同,但爲何讓你爲之卻不肯呢?

官家還要再勸,司馬光卻道:“臣卻已老朽不堪任用,還請陛下讓臣繼續在書局修書便是。”

司馬光言語間透着蕭瑟,官家仔細打量見他不過四十歲,但此時已是須發皆白。

司馬光如今連這翰林學士也不要了。

司馬光走後……官家可謂是滿臉鬱悶。

此刻司馬光出殿門正見到羣牧使王陶。

王陶本要爲御史中丞,但有官員站出來反對,便改任羣牧使。

王陶見司馬光問道:“陛下可用君實否?”

司馬光道:“愧對樂道兄舉薦,我實已辭之。”

王陶吃驚地道:“裁減冗費,君實爲何不肯爲之?”

司馬光道:“陛下實在是求治太過於心切……修身爲治國之本,修身的事沒有具體,何談治國。再說裁減冗費之事我也不適宜。”

“那君實可有將此事與陛下爭之?”

司馬光道:“我素來陳力就列,不能則止,官家既對修身提不起興趣,我言再多治國之事也是無用。”

司馬光心底還有一個顧慮,如果裁減各方面的用度,會遇到很大阻力。

范仲淹搞了一年便搞不下去了,自己爲之怕是不能勝任。

王陶道:“我去與你說官家。”

王陶徑直入殿,官家正與韓維議事,王陶一見即氣勢咄咄地問道:“陛下,監察御史劉庠彈劾執政歐陽修喪服下着紫袍,此爲大不敬之罪,何不從重論之?”

官家解釋道:“王先生,朕聽說是歐陽執政入宮後驟聞大行皇帝歸去,不及更衣,只好重之,此並非有意爲之。”

王陶道:“此歐陽修狡辯之詞也,陛下,之前濮議之事,歐陽修得罪的大臣衆多,如今正好藉此罷之。此人一去,如斷韓琦一臂,還請陛下明鑑。”

官家聞言露出爲難之色,他又看看韓維。

韓維一直勸他尊重執政大臣,王陶卻讓他打壓執政大臣,兩個意見自己到底聽誰的。

官家覺得自己似提線木偶般,被王陶,韓維一左一右拉拽着,自己沒有半點主意。

王陶又道:“那陛下爲何不肯用司馬光?”

官家心想明明是司馬光不可幹,王陶則道:“陛下對於這樣的大臣當推心置腹,如此對方方肯盡心。”

官家溫言安撫了王陶後又道:“朝廷用度緊張,司馬光不肯爲裁減用度之事,朕打算想辦法開源理財。兩位先生可有合適大臣舉薦?”

王陶坐在一旁氣呼呼地不說話。

韓維道:“臣薦二人給陛下,他們分別是如今閒居江寧的王安石,以及治平二年罷官的太常丞章越。”

說完韓維給官家獻上一本書道:“這是章太常罷官後寫的,臣與吾兄長看過後,以爲可以進獻陛下……”

官家大喜正將書接過。

卻聽王陶卻突然道:“陛下,章越此人不可用。”

官家疑惑問道:“章越是仁宗皇帝欽點的狀頭與敕頭,爲何不可用?”

王陶大聲道:“陛下,章越得狀頭是因歐陽修,得敕頭是因韓琦,此人黨附於韓琦,歐陽修,阿諛之輩不可用之!”

(本章完)

第303章 三元第731章 佈置第187章 攻心第861章 孤勇第737章 面君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132章 爭風吃醋請假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345章 韓絳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190章 再辭第745章 嫉妒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948章 第三人第345章 韓絳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434章 演講第696章 出戰第511章 新君第69章 來信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639章 功勞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180章 撞見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874章 抱負請假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726章 道賀第1017章 書局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710章 幕下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828章 叛亂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711章 將兵法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908章 本錢第6章 抽絲剝繭第870章 交換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92章 章家子弟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668章 福將第908章 本錢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69章 來信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468章 同年宴第240章 吳充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103章 珍惜第483章 翁婿第59章 潑天富貴第766章 齊家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請假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403章 鈔鹽法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129章 新舍友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625章 御試第267章 念頭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70章 家宴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759章 登門第89章 看榜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881章 共識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176章 階級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206章 成功第104章 醉漢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