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村夫

第196章 村夫

文及甫入內後見了章越。

最早的時候二人匆匆一面,聊了幾句,文及甫還邀章越至府上一敘。

不過章越在文及甫眼裡雖說是翹楚,但畢竟還不在一個‘圈子’裡。

但是如今有所不同了,他聽了妻子吳十五孃的言語,已知章越很可能會成爲自己的小姨夫。而且這小姨夫還是十七早就相中。

如今再度見面,文及甫自是得更親近一步。幾句話後,章越與文及甫自是順利過渡到‘熟絡’這一步。

如今文彥博雖已不在中樞,但已被封爲潞國公,可謂真正的官拜一品。但文彥博八個兒子,文及甫雖是最有才幹的,卻不是最得寵的一人。

官宦人家培養子弟,也是有講究。

才具平庸尚可,最怕得是你不自量力。

歷史上吳安詩與吳安持的兒子,即是捲入了張懷素謀反逆案。

張懷素乃一個方士,見了吳安詩之子吳儲即忽悠他貴不可言,將來是能當皇帝了。吳儲聽了很高興將他引薦給弟弟吳安持之子吳侔,又引薦給親家蔡京,蔡卞兩位相國。

之後張懷素鼓動兄弟二人一起在東南起兵造反,但因事泄被人告發。

吳儲儘管娶得是韓琦的孫女,吳侔還是王安石的親外孫,但犯了謀反之罪一樣難逃一死。

甚至吳侔還牽連他的母親王氏,朝廷還是看在王安石的面子,只將王氏軟禁。

王安石極喜歡這外孫,當初還寫了一首詩贈之,南山新長鳳凰雛,眉目分明畫不如。年小從他愛梨慄,長成須讀五車書。

從詩中可知王安石不僅誇外孫長得好看,而且不願約束他,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是一定要多讀書。

但因爲這逆案,兄弟二人着實坑了吳家,甚至這個外孫還坑了王家。

文彥博雖官拜宰相,潞國公,但對幾個兒子卻是沒一力栽培。

文及甫的幾個哥哥,除了大哥文恭祖,二哥文貽慶有往仕途上汲引外,其他幾個兄弟都只蔭了官卻不給他們出仕的機會,寧可他們在家吃閒飯。

文及甫也有心走仕途,但文彥博卻暫沒有這個打算讓文及甫與兩個哥哥一起出仕。

文及甫自是不願作個閒漢,想要衣食無憂,錦衣玉食地過一輩子,他自是要結交一些人,日後獲得父親的認可,步入仕途。

文及甫與章越道:“三郎的辭三傳出身疏,我已是看過了,實是文采斐然,不少朋友都託我打聽三郎,想與你結識一番。”

章越聽了一愣,能成爲文及甫的朋友肯定是與他身份差不多人的,如此豈非自己的文章已打動了汴京上層。

章越道:“不敢當,是文兄替我捧場纔是。”

文及甫道:“我何曾替你捧場,我都幫你推卻了纔是。”

“文兄此舉必有你的道理。”

文及甫點點頭道:“正是如此,他們賞識得是你的文章,而不是三郎你。我看過不少讀書人寫出幾篇好文章或時新詩詞,然後成爲各家王侯公卿座上客了,沉迷於宴舞遊嬉之中,以至於忘了讀書人的本分之事,最後江郎才盡,漸漸泯然於衆。所以我替三郎你全部推了,並告訴他們待你金榜題名後,再另行引薦。”

章越欣然道:“受教了。”

文及甫聞言笑道:“我就知道三郎與我是同道中人。”

章越看了一眼吳安詩,這二人可是給了自己兩個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章越一貫認爲,對於大佬必須要尊重,而不是巴結。但如吳安詩般的大佬則又是另回事了。

大佬的思維是利益交換,各取所需。好比在文及甫眼底,你如今是吳家的準女婿,有的事我不會免費幫你的,什麼事等考上進士後再說。

不過文及甫話表達的方式可比吳安詩高明多了。

不久吳安持帶章越去內堂拜見李氏。

到了此刻章越不免鄭重其事。

這還是章越第一次見李氏。

唐朝時有五姓七望之說,說得是當時最頂尖的門閥。

後來黃巢,朱溫殺了一波,導致門閥之詞漸漸遠去。到了宋朝取代之的則是韓億家族,呂蒙正家族,韓琦家族這樣的以科舉崛起的世族。

換了唐朝,吳家這樣的門第是很難與隴西李氏聯姻,五姓只在內部通婚。連唐朝宰相都只能惋惜地說,生平所憾,未能娶五姓女。唐太宗李世民認爲這些士族影響到皇權,於是禁止這些士族自行成婚,他們的婚姻必須通過朝廷批准才行。

但到了宋朝科舉改變了這一切。宋朝皇帝不必有唐朝皇帝的苦惱,爲了世家大族間相互聯姻而頭疼。

不僅吳充娶了隴西李氏之女,而韓琦的夫人崔氏更是出自清河大房。

要知道韓琦也是從父親中進士起才步入官宦人家,而且韓琦本人還是庶子,是父親與婢女在知泉州時所生的。

而清河崔氏在唐時有天下第一高門之稱。

這也算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舊的門閥世族終於肯放下身段與新晉科舉貴族聯姻,至於新晉科舉貴族亦與寒門子弟聯姻。

章越見到李氏,是正堂旁的暖閣裡。

暖閣裡旁有一花房,裡面通着地龍,即便是在這寒春之事,花房裡也是百花齊放。

走過花房章越到了正堂旁的暖閣。

暖閣名爲明疏閣,這吳家雖大,但每一處亭臺樓閣都有名字。

章越被引至前先去梢間脫去了外袍,然後去暖閣裡。

暖閣裡溫暖得如同陽春三月般,章越走進去很是舒服。

李太君正坐在堂上,歐陽發,文及甫,章越皆被請至這裡來。吳安詩,吳安持陪坐下首。

在場主要是文及甫說話。

文及甫談吐清雅,不時說個笑話,令李太君臉上始終掛着笑容。歐陽發說話也很是得體,畢竟他是大姑爺在吳府最久。

唯獨章越卻有些拘謹。

這令吳安詩更是不滿,原先此子在浦城時還挺能說會道的,怎麼如今倒是成了悶葫蘆。

自章越言中進士後再成婚起,吳安詩是越發看章越不順眼,後來想修好,但卻給章越拒絕了,這令他對章越的印象跌至谷底。覺得章越一點也不知通融之道,實在是古板。

文及甫,歐陽發說了幾句即尋了個藉口離去,吳安詩,吳安持陪着二人。

堂上終留下了章越與李氏,還有幾個老媽子,丫鬟。

李氏看着章越言道:“我家老爺素來重於官聲,也注重家風門風,故而娶親都留意文雅有清操的讀書人或典章之官族。”

說完李氏笑道:“三郎,你很好。”

章越道:“在下惶恐。”

左右老媽子在旁看了,也是訝異。他知道李氏這人性子自負傲人,實是極難伺候的一個人,即便是最中他意的女婿文及甫也沒見過她如此相待。

不過其他女婿都沒這章三郎君如此俊俏的。

“老爺說他看了後生郎君不少,你並非最出色,但你勝過他人就在一個誠字。這誠字可難得了,什麼花言巧語老爺都聽得膩了,唯獨一個誠字抵得千金萬金了。”

章越道:“三郎只是不會說話罷了。”

李氏道:“能說實話就好。我家的十七雖非我親生,但我生爲嫡母平日也該教的教,該罵的罵,說來也是行止得體,端莊穩重,日後你中了進士絕不至於辱沒你就是。”

“是了,我問你一句之前官家有下旨賜你同三傳出身是否?”

章越道:“回稟夫人,是有此事。”

“那三郎爲何辭了?”

章越道:“因爲纔不配位。”

李氏道:“非才不配位,是位不配纔是,一個三傳出身太低了。你的辭疏我看了,寫得很好,可稱得上理得而辭順,旁人看了必會喜歡。”

“多謝夫人稱讚。”

李氏點點頭:“你如今缺的是一個得力的人在官家面前替你美言幾句,即便官家再有心,也不能輕易賜你一個同進士出身,需有大臣附和方可。”

賜同三傳出身雖是令人羨慕,但也不是爭取不到。

但一個同進士出身那就是難了,特別是不經科舉正途而得同進士出身,除非有大功於朝的宰相子弟。

不經科舉而得一個同進士出身這誘惑章越而言實在太大了。

可能是真的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以李氏之尊肯定不會親詢章越要不要幫這個忙,但她如此問就是有此意了。當然有此意,最後能不能幫得上還是兩說。

問題是章越要不要答允了。

章越道:“夫人,三郎之前聽說三字詩上呈朝廷時,中書裡有官員反對授三郎同進士出身,故而後來官家才改授同三傳出身。中書既有此論,那麼士民之中抱有此心定是不少。”

“也就是說三郎即便僥倖得其名,也必受其議論。至於推舉三郎的大臣,也是要遭人非議的,三郎若因一己之私,累這位大臣清譽受損,心底也是不安。”

“何況不經科舉正途授出身,在旁人眼底也終是異途。三郎不願僥倖而得此功名。”

此刻一旁躲在屏風後偷聽的吳安詩不由低聲罵道:“好村,實村夫俗子也,他還真以爲沒有梯子,自己還能平步青雲,登上天去不成?”

(本章完)

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297章 期集三第256章 審卷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160章 見面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192章 賠罪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632章 呂公弼第438章 改元第733章 獨樂園第146章 學詩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427章 化解第1048章 高樓第657章 西北行第523章 言事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308章 心流第871章 提攜第682章 封賞第95章 辦法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687章 廣銳軍第951章 自誠明第502章 勢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764章 價碼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242章 玉簪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345章 韓絳第1042章 論孟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515章 聽宣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506章 事功難第333章 人情第547章 比喻第710章 幕下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237章 團圓第523章 言事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28章 借書第95章 辦法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502章 勢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445章 霸道第445章 霸道第871章 提攜第256章 審卷第333章 人情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10章 青松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747章 人選第890章 國是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801章 保舉第312章 良人第908章 本錢第933章 指路第827章 空城計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173章 傳頌第173章 傳頌第397章 三衙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540章 見皇帝(兩更合一更)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236章 如何辦第569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