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再辭

bookmark

第190章 再辭

“什麼,韓兄如此看得起在下?”

章越有些意外,見韓忠彥欲與自己修好倒是有些訝異。

自己與韓忠彥之前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雖說偶爾勸誡幾句,但韓忠彥不聽自己也不會當面阻止。

今日見韓忠彥打着自己名義贈些吃食給齋舍倒有些意外,覺得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章越道:“韓兄,此禮還是以你的名義來送,我實是受之有愧啊。”

韓忠彥笑道:“怎麼齋長,難不成不敢收麼?”

章越道:“韓兄,在下平日爲人,凡強過自己的學三分,凡年長自己的敬三分,凡同輩同儕的讓三分,凡不如自己的幫三分,在下對韓兄是學有之,敬有之,讓有之。但此情不敢受之。”

韓忠彥哈哈大笑道:“以往倒是沒發覺三郎說話如此風趣,早知如此早與你結交了,但今日也爲時不晚。齋長,這些禮品是韓某一番心意,你自己處置便是。”

說完韓忠彥放下禮品而去。

章越也是懷疑,這時黃好義從齋舍裡走出道:“三郎,這韓忠彥怎麼轉了性子,屢次三番與你示好?此必有詐啊!”

章越看向黃好義道:“不覺得韓師樸近來在太學裡規矩多了麼?”

黃好義道:“只是對你尊敬少許罷了。至於他人我倒沒見得,上一次我與他在藏書閣相逢,彼此打了照面,他也作沒看見。”

章越道:“這些禮品都是些吃食,還是以韓忠彥的名義贈給同齋吧,每人皆有。”

“我可不吃嗟來之食!”

“隨你。”

黃好義如此說着,還是蹭着偷偷藏了一個在手裡。

這時學諭入內道:“齋長,這是什麼?”

章越道:“是韓師樸贈給同齋的。”

學諭聞言道:“他倒是會作好事,是了,直講,學正一會要來咱們齋舍。”

“好。”

太學直講劉漢廣,太學學正賀宏學二人來至養正齋時,看見齋內同窗正在爐亭讀書。

他看養正齋章越與學諭顏明二人站在一處。

劉漢廣見多識廣,知齋內學生們知道自己要來,故而裝出了這個樣子,自己也不說破。

劉漢廣看見章越笑道:“章度之,朝廷有旨意下來了,官家因你編三字經有功,特賜你同三傳出身。”

爐亭裡的衆人聽了都訝異。

章越心道,同三傳出身。

這相當不錯啊。

何爲三傳出身?

要知道諸科之中有九經﹑五經,三禮,三傳,學究,明法等科目。

三傳就是春秋,左傳,公羊傳三科。

三傳及第的,朝廷會授予三傳出身。

至於同三傳出身,授予三傳考試中次於三傳出身的考生。至於有時候也會授予未經科舉的考生。

之前宋仁宗打算授予自己州長史。

州長史是一個有名無職的差事,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白拿朝廷的俸祿。

如今同三傳出身,也就是說章越雖然不是官員,但可以進入朝廷守選了,將來獲得真正差遣。不是那等吃俸祿不幹事的官員,而是有實缺可以出任的官員了。

當然以宋朝冗官之嚴重,實缺還是極少。

朝廷守選優先考慮的還是同進士出身,其次才輪到同九經出身,下面是同五經出身,同三禮出身,再下面纔是同三傳出身,以及同學究出身。

可能守選要挑個十幾年,也輪不到你。但畢竟有了個守選的資格。

這與之前州長史相比,可是好上太多。

不過同三傳出身做官後,只能歸於雜出身就是。

宋朝正出身有五等。

第一等就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第二是制科出身,第三是諸科之中唯有九經出身才被承認爲正出身,第四等皇帝特賜進士功名的也算,第五等則是明經出身。

沒錯,就是郭林如今在讀的明經。

其餘非進士,制科,九經,明經以外的出身,都稱爲雜出身或是餘人,比如恩蔭,諸科(除九經),攝官轉正,胥吏入流,捐錢當官等等。

雜出身肯定比有出身的爬得慢,而且很難進入高官行列,館職什麼的更也不要想了。

但儘管如此,一個三傳出身,也是令多少讀書人們羨慕的。

章越心知自己確實很想要這三傳出身。

不過按照宋朝當時的規矩,你還是真的不能受,似這般非正途出身作官的,至少要兩辭甚至三辭才行,不然會遭人之忌!

宋仁宗兩度召蘇洵赴舍人院考試,考試合格後直接授官,蘇洵都推辭了,歷史上還是韓琦第三次推薦,天子終於直授了蘇洵一個秘書省試校書郎,不經考試直接做官。

所以不妨賭一賭,說不定更好的在後面。

萬一直接授一個同進士出身,章越直接不考了,咱立馬腰桿子硬了,去吳家提親好了。

就算賭失敗了,對於提升你的名氣聲望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日後對於章越解試省試而言,至少提前讓考官知道了你這個人。

不過推辭必須有正當的理由,否則就是裝逼不成反被雷劈。

故而章越道:“陛下隆恩,草民肝腦塗地亦不能報答,奈何才疏學淺,不敢受之!”

“陛下都知道你章度之的名字了,不必過謙。”直講勸道。

章越道:“非吾不肯,實是……”

章越說了一通理由,自己才學低微啊,此書是乘運而作,一切都歸於皇恩浩蕩,我自己哪裡有什麼功勞。

自己自幼家貧,僥倖從學於太學之中,已是蒙天子厚恩,此生感激不盡了,豈敢再奢望非分之賞,非分之福。

直講見了也是嘆息道:“度之既然如此,你寫一封辭疏給陛下吧!”

直講學正走後,衆同窗們都相章越道賀。有的是真爲章越高興的,也有的是表面高興的。

章越接受道賀之後,則是回房想辭疏如何寫。

雖說這辭疏是表面環節,屬於三辭三讓的一部分,但流程還是要走的。

就好比以往年底寫年終總結,誰都知道滿紙都是屁話,但必須讓領導覺得自己寫得非常誠懇,甚至有得還得將自己罵得狗血淋頭才行。

章越回到齋舍後,揣摩寫給天子的辭疏。

一初始文章沒有靈感,當即章越在椅上打了個盹,睡至天明時,章越忽然心有所感醒了過來。

對於窗外那一抹晨曦,於是章越提筆磨墨寫下了這樣的文章……

草民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本章完)

請假第107章 見識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345章 韓絳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515章 聽宣第32章 學霸第47章 論文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558章 賜字第166章 青花瓷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194章 看人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678章 凱旋第586章 籌碼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318章 打壓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276章 殿試第97章 翻山越嶺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690章 經營第971章 叔侄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690章 經營第312章 良人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150章 相贈第59章 潑天富貴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727章 回京?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788章 城下第498章 離開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278章 王者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192章 賠罪第524章 省元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679章 報捷第135章 答案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31章 暖秋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710章 幕下明日更新第300章 官職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5章 圈套第38章 仙霞嶺第929章 拉攏第586章 籌碼第851章 抵京第31章 暖秋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184章 好事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166章 青花瓷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58章 賜字第198章 上元夜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6章 抽絲剝繭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187章 攻心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47章 論文第774章 喂餅第818章 便商貿第551章 分歧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875章 女色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13章 求學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808章 書信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198章 上元夜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636章 知制誥第775章 入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