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

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

章越與吳安持又到一處廳堂坐下。

此間器物平凡,遠不如方纔坐侯的廳堂來得奢侈,之前女使端的天青色茶盅都是汝窯所出御器,但在這裡不過是普通的瓷碗,頓時富貴氣象一洗而盡。

至於壁上掛着的字畫,也從侍女,宴遊,主賓相宜的主題,一律都換作了山水農桑之類,也皆非出之名家的手筆。

其中有幾幅題字出自主人家濡毫所作。

章越看到其中一句詩。

蘭臺開史局,玉斝賜君餘。

賓友求三事,規摹本八書。

汗青裁仿此,衰白盍歸歟。

詔許從容會,何妨醉上車。

章越猜到這是吳充入史館時所作。

還有一首詩。

全吳風景好,之子去絃歌。

夜犬驚胥少,秋鱸餉客多。

縣樓疑海蜃,衙鼓答江鼉。

遙想晨鳧下,長橋正綠波。

章越心道這首詩倒是上佳之作。

章越轉眼看一旁架上貯書,几案上還置有鴉樹圖紋的符石硯屏。

硯屏旁題着一副字,上面寫着《吳學士石屏歌》。

歌雲‘晨光入林衆鳥驚,腷膊羣飛鴉亂鳴。穿林四散投空去,黃口巢中飢待哺……’

章越看了一眼落款正是翰林學士歐陽修。

吳安持介紹道:“這是嘉祐元年時,歐陽學士修唐書時觀此硯屏書予家父的。”

章越看得出這硯屏是吳充極得意之物,於是笑道:“好硯屏,好詩作。”

章越轉而又看到幾方硯臺,硯色純淨細膩。

宋朝讀書人都喜好收藏名硯,正有句話道‘美人的鏡子,文人的硯臺’。

吳安持對章越道:“此硯乃爹爹知地方時所得,呵氣之可得水。”

章越道:“竟有如此神奇?”

吳安持點頭道:“這是當然,爹爹當初還曾贈予泰山一方,言此之時,老泰山卻一笑道,縱得一擔水,能直幾何?堅不肯收下。”

章越不由失笑,這等呵氣得水的名硯,簡直是寶物,王安石卻道縱你呵得一擔水,又值多少錢。

這王安石真是執拗得可愛。

二人話說到一半,即聽得腳步聲傳來。

章越,吳安持連忙正襟危坐。

隨即一名年近不惑的中年男子挑簾入內。但見他身材中等,面蓄三縷長鬚,氣度絕佳,是一名翩翩的中年男子。

此人就是與章越有過一面之緣的吳充。他如今任京西路轉運使,也是一路的最高行政長官。

吳安持上前引薦章越,章越行禮道:“見過吳伯父。”

吳充點點頭道:“當年吾在朝堂與郇公(章得象)多有交往,見到你不由又念起故人了,坐下說話。”

三人重新入座。

吳充道:“我家二郎多次在我面前提及你。他一貫眼高於頂,少有將同輩往家裡領的,聽他這麼一說,倒是令我有些好奇。二郎能看上的朋友,定是了得。”

章越道:“我與二郎君雖說同齋,但相處時日短暫,若處久之後,恐怕就不如當初了。”

吳安持笑道:“三郎說笑了。”

吳充點點頭,喝了口茶後問道:“度之,家中還有什麼人?”

章越道:“哥哥嫂嫂侄兒,尚在老家浦城。還有一位二哥改籍入了同宗一位叔父家中。”

“哦,浦城老家我中了進士後,倒是多年沒回去了,你哥哥在老家作何營生?侄兒有無讀書?”

章越道:“哥哥在老家經營一間食鋪,月盈有三五十貫。至於吾侄早已發矇,如今亦拜在小侄恩師伯益先生門下。”

說到這裡章越又補了一句:“吾侄天資聰穎,日後學業必勝過在下。”

吳充點點頭道:“你既是老幺了,那麼長嫂即是宗婦,她平日待你如何?”

章越道:“小門小戶不敢稱宗婦,但長嫂自嫁入我章家既操持上下,內外皆井井有條。而且長嫂對小侄極好,之前我上學讀書多賴她拿箱底錢出資助。後來也是她一路操持,方有了小侄今日,說來就是長嫂爲母。”

吳充道:“聽聞你侄兒出衆,即知汝嫂教子有方了。如此賢惠的婦人,甚是難得。既是長嫂爲母,你日後亦當以母親來孝敬。”

章越感激地道:“吳伯父說的是。小侄謹記在心。”

吳充又道:“你說你二哥改籍別宗,又是怎麼一回事?”

章越道:“還請吳伯父見諒,小侄不太願與人談及此中情由。不過齋舍中同窗皆知此中來由。”

吳充點點頭道:“人都有難言之隱,倒是我冒昧了,你至汴京有一年多了,可有去哪裡逛過?”

章越道:“去過大相國寺,金明池,至於其他倒沒怎麼遊玩,太學裡課業繁忙,小侄一直都在齋舍裡。”

吳安持從旁道:“爹爹,此我可以旁證。三郎在太學讀書從未‘感風’,不見他有夜宿外出過。”

章越露出在下慚愧的表情。

吳充道:“這倒是令我想起了董江都三年目不窺園了。”

“古往今來,成大事皆明白何爲主次之分。這讀書最要緊的是靜下心來,不要分心他事。別看都是些小事,這邊分些心,那邊分些心,今日分些,明日分些,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學業就如此日漸怠慢下來了。”

“不少士子入了京見了此地的繁華後,分心太多,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抓,最後顧頭不顧尾,把最本分的讀書之事給丟了。度之此話需引以爲戒啊!”

聽吳充這一番話,章越知道句句都是從自己立場上出發,故而他很是感激地道:“伯父教訓的是,小侄聞此言不覺出了一身大汗。小侄聽了伯父一席話,明白讀書乃最要緊之事,故在考取進士之前,不敢心有旁騖。”

一旁吳安持看了一眼父親的臉色慾言又止。

吳充撫須道:“倒是個有志氣的男兒。難怪二郎在我面前屢屢誇讚你,甚好!我不敢斷言你何年何月中進士,但有此恆心志氣功名早晚可得!”

章越道:“小侄不敢當。小侄身份卑微,又是出自寒門,故而很多時候只得一步一個腳印來。”

章越說出這話後,心底舒坦了許多,也算剖析了心跡。

吳充點點頭道:“我還有要事,二郎你替我好好招待度之,多跟着人學着。”

吳安持稱是。

章越不知吳充聽了自己一席話會如何看自己。

(本章完)

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50章 行卷第438章 改元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235章 結識第129章 新舍友第331章 三舍人第395章 更替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25章 放榜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53章 王珪第36章 不學有術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421章 故交第107章 見識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249章 關撲第870章 交換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239章 相聚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256章 審卷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983章 刺殺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569章 夜談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933章 指路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52章 牧笛第124章 打車請假第492章 除裳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914章 安排第10章 望族第636章 知制誥第69章 來信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865章 會食第272章 逛逛第156章 客人第446章 投名狀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187章 攻心第646章 閒居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445章 霸道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378章 消息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86章 交鋒第7章 翻案第252章 風雪單章第385章 說辭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286章 東華門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676章 不退請假第1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