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俯視

第164章 俯視

劉佐?

這就直呼其名了?

章越上下看了向七。

章越道:“舍長這幾日有事,七郎我們昨日看你被人榜下捉婿,如何?”

一旁黃好義本也是宿醉,頓時來了精神道:“是啊,如何了?到底是哪家姑娘?”

向七淡淡地笑了笑,坐在一旁故意道:“嘴還有些幹。”

黃好義罵了一句,真還給拿了陶罐向七端了碗水,看來是個八卦之人。

向七看着陶罐嘆道:“飲具如此粗劣矣,沒想到這些年也是如此過的。”

章越道:“平日都如此喝的,怎地今日就不同了?”

向七笑道:“三郎切莫這麼說,日後讓旁人見了如此會笑話你的。”

“別閒扯這個了,你到底定哪家的親?”黃好義着急問道。

向七笑道:“這些商賈人家,不過先敷衍着。如今我是進士了,且不到而立之年。最好還是配個官宦家的娘子。說來我沒有門路,若不找得力的岳家,日後在官場上寸步難行。”

“我這般說,你們不會笑話我愛打算吧!”

章越,黃好義也覺得很正常。

章越道:“不過,你這般出爾反爾,不會被那些商賈……”

向七笑道:“我怎會如此沒分寸,即說我甚中意令愛,不過婚姻之事還要父母做主,只得了家信就立即上門迎娶。”

“也是。反正你中了進士什麼說什麼都是。”黃好義道。

向七笑道:“四郎,怕什麼,以後你大可與人說與我同齋,說出去旁人還不高看你一眼。”

頓了頓。

“是了舍長他……怎連鋪蓋都收拾了?”向七皺眉道。

章越如實道:“他辭學了。”

“如此不聲不響地辭學了,何不與我道一句?”

向七臉色有些難看道:“至少他也當恭賀我一二,就這麼走了?”

章越道:“七郎想哪去了,舍長不是這樣的人。”

說着章越取了一個金獅鎮紙道:“這是他讓我轉交給你的。”

向七撫這鎮紙,來回走了幾步道:“他就是見不得我今日的風光,他從未看得起我,打心眼覺得我配不上如今的富貴,可笑可笑,我還一直拿他當最好的朋友知己相待。”

章越,黃好義對視一眼。

向七正色道:“今日還有瓊林宴,期集宴,改日與你們再敘話,三郎,四郎,我向七郎絕非富貴後不認朋友之人。”

說完向七即走了。

黃好義道:“向七這人真是的,我們又沒說他富貴後不認人,倒是他換了個人般。”

章越道:“四郎,人壓抑久了都這般,我倒能體七郎爲何如此,至於舍長也可省得,他是拿七郎當朋友的。”

黃好義道:“舍長,七郎如此都可省得,那還有誰省不得?你也太心胸開闊了吧。”

章越道:“我倒是覺得舍長,七郎都有情由,至少他們想什麼一眼看得出來。”

“但世上有一等聰明人才最省不得。他們不僅要殺人,還要誅心。這樣的人,行事會無端突破底線。舍長,七郎他們再如何,也不會如此。”

黃好義露出懷疑的神情道:“還有這等人,三郎你指得是誰?不會是我吧?”

章越斜斜地看了黃好義一眼道:“我說得是古往今來成大事的人,最要緊是他們言行一致,邏輯自洽,從不覺得自己有半點錯處。”

黃好義看章越道:“說到能成大事的人,我倒是想起子厚這次一甲第五名,也是卡在尖尖上。向七不過五甲算什麼?子厚以後前程才實在是了得。”

章越心知黃好義說得不錯。

進士科頭甲二甲稱進士及第,三甲四甲稱進士出身,五甲稱同進士出身。

按嘉祐二年的進士授官,第二甲爲大縣的主薄縣尉;三甲、四甲判司薄尉(軍訓判官,司理參軍,小縣主薄縣尉);第五甲及諸科同出身,並守選。

二甲到四甲都是選人第七階。

至於頭甲又有細分。

頭甲第六人以下及《九經》及第,併爲初等幕職。

宋朝有府,州,軍,監四個州級行政單位。

州有六等。

分別是都督州,節度州,觀察州,防禦州,團練州,軍事州。

比如水滸傳稱‘四百軍州’,實際上有兩百多個。

這是遺留至唐朝時的官制,節度州由節度使領,觀察州由觀察使,防禦州由防禦使領。

但宋朝吸取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兩使(節度使,觀察使)只是成爲武將榮職,實際並不治理地方。

各州由州通判,書記,推官等幕府職事官來管理。

章越當初考九經科,如果九經及第,就是授兩使初等幕職,比如某防禦州,團練州的推官了。

但九經科本科及第也不過五六人,這就相當諸科中最頂尖數人了。

至於差一些的是九經科出身,及同出身,那與諸科同出身,那就要與進士五甲一起去吏部守選。

遇缺肯定是進士先補。

九經科及第與一甲第六人以後都是初等幕職(選人第四階)。那麼一甲前五人呢?

嘉祐二年進士第四,第五是兩使幕職官(選人第三階),進士第二,第三是大理寺評事,以京官身份出任州通判。

進士第一章衡則是將作監丞。

但到了嘉祐四年因爲冗官太多,改了規則,頭甲前五人待遇變化了。

制科入第五等,與進士第四、第五,授試銜知縣;代還,升兩使幕職官。

如章惇就是出任商洛縣的試銜知縣(選人第六階),但幹幾年就可任兩使幕職官(選人第三階),到時候最少是節度州,觀察州推官,或軍事州判官起步。

制科入第四等,與進士第二、第三,則是兩使幕職官;代還,即可任京官了。

不過進士科第四第五,不出意外,等兩使幕職官任滿也可出任京官。

兩年後再試,章惇不僅得了開封府府元,而且還是一甲第五名。

如果按照前面之前的名次,即便是二甲也只是選人第七階。

黃好義道:“今年過年時,我與哥哥嫂嫂一併去章府上拜會子厚。子厚兄真是沒得說,熱情仗義,還與我說以後有任何爲難之處儘管來找他……”

章越忽道:“四郎,欠我兩貫錢,何時還我?”

黃好義冷不防章越這麼問道:“提這事作什麼?眼下不寬裕,日後再給你。”

“你錢呢?不會還與玉蓮還藕斷絲連吧?”

黃好義惱羞成怒道:“三郎,你怎地知道?”

章越也是服了,黃好義被這女子騙走了一百貫後,又和人家好上了。

中進士之後自有瓊林宴,而後是期集宴。

瓊林宴分兩日,第一日宴進士,請丞郎、大兩省,第二日宴諸科,請省郎、小兩省。

章越,黃好義都是聽着太學裡及第的同窗言,瓊林宴,期集宴的盛況,見到了如韓琦,歐陽修,宋祁,王安石,司馬光等等官員。

一句句言語傳來。

章越羨慕嗎?羨慕,但僅僅也是隻是羨慕而已。

他沒想那麼多,自顧着回到齋舍裡讀書,偶爾也是起個大早出門晨跑。

跑了一圈,章越回到南薰門前的油餅店歇息吃個油餅。

店裡的夥計赤着胳膊忙活着,擀打聲,翻拍聲,和着節奏傳來。章越這時候會要兩塊羊油餅,一碗豆花,聽着旁人的交談,吸溜一口豆花,再咬一口餅子。

南薰門的街上,到處是因生活奔波而忙碌的百姓。

章越在油餅店上如此看來人來人往。

匠人,挑夫,瓦工爭相入市,然後聚在一起伸着脖子,墊着腳尖,只盼着有個主顧來,討個生意。

他們面前行來走去的是大商賈,官宦,豪門貴奴。

豆花剩下小半碗,章越繼續吸溜着,身旁有個人細碎的講着趕車多麼多麼辛苦,每日一睜眼,先要還僱車的錢,不賣氣力就活不下去。

要是能攢錢買上自己的車子,身體好時幹上一日,兜裡的錢就都是自己,身子不好,就幹半日歇半日,也不用擔心。

可惜自己就是攢不了錢,家裡這個病下,哪個又要開支,永遠攢不錢。

章越看着他們,再想想自己上一世,自己也與他們一樣朝九晚五,埋頭辛勤一生,到頭來換不了這城市裡的一間破房。

爲了生計,每日討着生活,作着自己不喜歡的事,見着自己不喜歡的人,說着自己不喜歡的話,從來沒有一刻能爲自己而活,作自己喜歡的事。

章越不由想到如今,總算是衣食不愁,還有個鋪子不僅自給自足,甚至每個月還有三五貫的盈餘。

自己已經給哥哥嫂嫂寫信了,讓他們來汴京了。

若是他們來,自己也要給他們找個生計。

以往都是哥哥照顧自己,如此也輪到他照顧哥哥一家了。

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

章越偶爾也可將日子過得鹹魚一些,但是……這一世可以將眼界放得更高一些。

不僅爲了自己,家人,也爲了爭一口氣。

爭口氣,不是要懟回去,作口舌之爭這個‘爭’,那不過是逞一時之快,憋着這‘口氣’,待有一日站得更高的地方去俯視對方。

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

“一甲第五名!”

章越想到這裡目光一凝,然後吃完油餅豆花繼續回齋舍繼續讀書。

Ps:上了年紀,年輕時發燒三十九度還能扛住碼字的,現在不行了。

大家意見都可在本章說裡提,就是言辭稍稍把握些。本文還是商業文,除固有大綱外,情節仍通過衣食父母們來定。

(本章完)

第72章 食店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530章 商議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334章 二事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172章 成例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154章 買賣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756章 數其罪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428章 出差第967章 遼道宗第515章 聽宣第47章 論文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236章 如何辦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162章 除夕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287章 唱名請假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162章 除夕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649章 辭君第323章 強幹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507章 梯子沒了單章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385章 說辭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252章 風雪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明日更新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736章 章質夫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228章 秋夜第682章 封賞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732章 師兄弟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254章 賦題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207章 不累心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333章 人情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207章 不累心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748章 補償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929章 拉攏第124章 打車第547章 比喻第808章 書信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726章 道賀第490章 罪己詔第673章 大戰第397章 三衙第194章 看人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814章 閱兵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948章 第三人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394章 急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