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以貫之

bookmark

第12章 一以貫之

在彭宅的另一頭。

彭縣尉正好整以暇地喝茶,他所言的衙門差事不過是個託詞,其實他早就坐在一旁。

不是他不願巴結那個老者。一來他不善於詩書經義一道,與老者和吳安詩一起,也是搭不上話,不過是矮人看戲,隨人上下而已。所謂獻醜不如藏拙,彭縣尉就索性等老者他們說得差不多了再出面好了。

而有人偷聽消息,來回報的人告知彭縣尉。

“這章家二郎兄弟居然能與他們聊得如此入港?倒是件稀事。”彭縣尉邊踱步邊言道。

他知道這老者眼高過頂,很少有讀書人能入他青眼,章越年紀不大,聽侄兒說平日裡讀書就是走馬觀花那等。

要不是二人書都讀得極差,否則沒辦法成爲好朋友。

但是正是這章越與老者聊得如此投機,倒是令彭縣尉刮目相看。方纔彭縣尉看了章家送得水禮,還是十分滿意的,可見是花了一定心思準備。

“看來這章二郎章三郎都不是等閒之輩。”彭縣尉若有所思。

一旁來人稟告道:“縣尉他們聊得差不多了。”

彭縣尉點點頭,當即從另一邊走至前屋。

而此刻吳安詩則是向章越拋出了邀請。

章越也正在猶豫之間,但章實已是起身道:“多蒙吳大郎君青眼,此對舍弟而言實是三生有幸,只是……舍弟……他實在愚鈍難堪造就……”

“此事章大郎君不必如此快回答。”吳安詩打斷章實的話,且微露不悅之色。

這時候彭縣尉正踩着這一句,也是趕到算是爲章實章越救場而來,但見他拱手道:“來遲,來遲,錯過了高論,還請諸位恕罪!”

吳安詩笑道:“少公來的不巧,我們也正談完!”

彭縣尉笑道:“那就點湯吧!”

幾名軍漢從左右端着湯來。

事已成定局,章越見兄長拒絕,心下倒是一鬆。

反而心很大的舉起碗先聞了聞湯時,但藥材甘香的味道,一口下肚是可知是用甘草與其他藥材燉好,真可謂是一碗清熱滋補的好湯。

“真是好湯!”

章越喝了口,咂巴了下嘴還要再喝,卻見老者與吳安詩不過虛盞端起,眼也正好看來。

吳安詩的眼神裡分明寫着‘此子心可真大’。而老者眼神中卻帶着笑意。而自己兄長章實也不過輕呷一口。

章越也不好再飲,只好放下湯碗。

章實見此起身告辭,章越亦是如此。

吳安詩開口虛留一二,正要命人送出。

老者突開口道:“章三郎,名聲不過身外之物,譬如劉邦韓信,到了功成之日,誰又記得他們當年寒微之時。需知學海無涯,沒有名師指點,只憑勤奮刻苦,也不亦於以紙作舟!”

“老夫致仕還鄉來,只求保養年壽而已,順便乃見一見後生俊傑的風采,書童不書童的只是個名份而已,你自己是如何考量的?”

身旁的章實也道:“三哥,你自己如何想得?”

章越心底早有答案,但仍是作出左右爲難的神色。說實在若是伴讀而不是書童,自己早就答允了。

最後章越向老者長長作禮道:“多謝老先生的金玉良言。末學是這樣想的,聖賢無常師,身懷童子心,時時勤拂拭,萬物皆可師。”

章越此言一出。

薛縣尉等左右聞言皆是還好,倒是老者露出異樣的神態來。

吳安詩吃驚道:“章三郎,你可知這位……”

但見老者打斷吳安詩的話道:“誒……”

吳安詩向老者行禮,然後退至一旁。

老者似自言自語般道:“聖人無常師,孔子亦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把手更與丈,豈能教出好弟子?”

老者聽章越之言,似解決自己很大的疑惑般。

這時老者看向章越笑道:“三郎說得好,能身懷赤子之心,實在難得難得。老夫在建陽考亭有一座別野,他日有暇你不妨到此,老夫掃榻以待!”

章越聞言一愣,連忙行禮道:“後學如何敢當,謝過老先生。”

老者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彭縣尉暗暗吃驚,對章越更是刮目相看暗暗心道,我得吩咐經義,往後好好結交章三郎,萬萬不可失了聯繫。

“陳公,這章大郎君既是無意讓其弟爲書童,你又邀其弟到別野,是否此人之才真有過人之處?故想收錄門下?”吳安詩道。

“安詩,汝覺得吾以人爲莊田乎?”

“這……”

老者道:“我與尊父,世父爲官至今,榮華富貴不過等閒。吾將汝也視作自家子侄般。但我一句勸你,汝等立朝立身,當如謝玄般,爲蘭芝玉樹立於庭階之下。”

“你以爲你我兩家何所寡有者?昔年孟嘗君令馮諼去薛地收賬,什麼少就買什麼。但馮諼卻一把火燒了契券。而今老夫是缺書童,還是缺伴讀?缺得是禮賢敬士的名聲。”

吳安詩聞言赧然道:“陳公所言極是。”

老者道:“這章大郎君爲人兄長,不肯讓弟弟受絲毫委屈,有何不對?有此兄長,其弟又如何不發奮報答?至於是否才華,一時也看不準,但兄弟和睦,纔是家族興旺之兆。”

吳安詩明白老者借章家昆仲的事,反過來教育自己,於是低頭欣然受教。

“那麼小侄立即去尋這章三郎君,以伴讀之名招入門下?”

說完吳安詩起身欲走,卻見老者擺了擺手道:“誒,這就不必了。”

“敢問此中道理?”

老者嘆道:“此子寒家出身,又不似他二哥名聲在外,吾以伴讀禮遇,那府中其他伴讀,豈肯甘心。他們不甘心,吾不得以師長禮遇,那麼師長又如何甘心。”

“原來如此,”吳安詩恍然,“那就失之交臂了。”

“讀書人難免有傲氣,着急招攬他,他不清楚份量有幾斤。讓他出去碰了壁吃些苦頭,知回頭時再敞門相待就好了。”

章實章越二人回家離去時,兄長一臉心事重重。

章越可以理解兄長的心情,其實書童也是無妨啊,自己作爲現代人心底一時無法接受倒是能夠理解,但古人嘛,卻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比如說宋朝名臣王淑就是主人汪激的書童,侍候主人讀書過程中耳濡目染,與汪激同時考中。

這在當時也是一段佳話。

兄弟二人從城中返家走了許久。直到出了城,章實方纔道了一句:“三哥,你不會惱我吧。”

章越此刻心底確有一點後悔,但大體還是滿意兄長的安排:“多謝哥哥替我出面,不然我也怕當時把不定。”

章實道:“其實你爲他人的伴讀,可以門客之身赴漕試。咱們建州的漕試七人可解一人。而換作解試,一百人不過解一二人。”

章越吃了一驚,心想這錄取比例也太低了。

晚唐時杜荀鶴,因出身貧寒,屢試不中,於是感慨了一句‘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

而宋朝則不同,因有科舉有了糊名制的存在,嚴格打擊了行卷,薦卷等鄙習,使得宋朝讀書人終於可以挺直腰道‘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

宋朝皇帝也喜歡從寒門提拔讀書人來平衡朝堂,這就是‘代閱之家不當與寒士爭科第’。

故而宋朝之科舉比起唐朝,真正有了幾分‘唯纔是舉’的意思。

但是漕試與解試懸殊的錄取比例還是打擊了章越。宋朝沒有秀才,舉人的功名,就算千軍萬馬過殺過解試,直赴京師禮部試,可一旦落榜必須回過頭來再考一次解試。

可是兄長明知於此爲何卻仍不同意自己參加漕試呢?

“那哥哥爲何方纔不願我去呢?”

但見章實道:“你是我自小看着長大,你胸中有幾分才學,我還不知?方纔你不過好採給答上了,若真繼續考校下去,怕就揭了底了。”

章越聞言無語至極,自己兄長居然這麼……瞭解自己。

章實又道:“還有人家的子弟,乃是高門士族出身,怕是平日脾氣不甚好,是個不妥帖的人。給人作書童說是好聽,與安童也是彷彿,不僅心思要八窗玲瓏,也得伏地作小地服侍主人家。可你自幼嬌生慣養,素不知看人臉色,隨人上下,哪是受得住氣,我思量再三還是覺得不妥。”

章越聽了算是明白了,原來兄長真正的意思是捨不得自己吃苦啊。

章越眼眶微紅,用後世的一句話的,有人不在乎你飛得高不高,只在乎你飛得累不累吧。

不想兄長看出自己眼底流露出的感情,章越只是低着頭道:“哥哥,我明白了。”

章實還以爲章越因此有些不高興,馬上道:“你放心,不就是讀書嗎?我一定給你找一個好先生。”

“好啊!”

章實見章越答允鬆了口氣,他看到南浦橋橋亭上有一賣粉羹的攤販問道:“三哥,餓了吧!”

“嗯!”章越很用力地點了點頭,隨即肚子咕咕地直響。

不久兄弟二人蹲坐橋亭的欄杆邊各捧一大海碗,大口大口的嗦粉。

此刻橋下溪水湍流,橋上行人繼續爲了生活波波碌碌,天邊雷聲隆隆,作勢要下雨的樣子。

夏夜,暴雨!

耳旁雨聲不絕,正是躲在被褥裡睡覺的好天氣。章越躺在牀上入睡後,默認進入了另一個天地。

白日的事,如同走馬燈般在他面前放了一遍。

在彭宅時猶豫的事情,到了此間仔細一想,倒是令章越心如明鏡格外清晰。此刻他終於不反對章實替他下的這個決定,甚至慶幸章實替自己拒絕了。

正如當初那個老者告訴自己‘天下事,少年心,夢中分明點點深’。

少年心需要常拂拭。

但拂拭這話,佛家不喜歡,比如那句揭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可這句話一直被認爲功夫未到,於是有了下一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實不然,只要事功,就要用力,用力就要用心至功夫,無心怎麼可能作功夫呢?故而少年心在於一個純字。

純就是不斷自省迴歸他本來的念頭,這就是拂拭。

那爲何說拂拭重要?

就在於一句話‘一以貫之’,反過來說就是‘見路不走’。

人生百條千條路,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

比如當書童固然是大多數貧寒人家的選擇,但對於章越而言,能不能受得住人家二世祖的氣,伏地做小地忍耐個十年,博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算了吧,自己可是被別人踩了腳,都要踩回去的人。真要作了書童,能夠委曲求全?

若真走了這一步,一輩子都翻不過身來。

因此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誘惑,實事求是地問一下自己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不想要的,什麼是自己能得到的,什麼是不能得到的。

故而章越此刻更無比清晰地知道,自己不願走這條路。幸好今日兄長替自己拒絕,萬一自己把持不住誘惑,當面答允了事後又反悔,那就得罪人了。

那既是此路不走,自己又要走哪一條路呢?

章越隨即面前又是一個畫面展開,畫面中不知爲何章越卻夢見了自己的二哥章旭。

章越突夢見章旭進京,經過老師陳襄的保舉,以監生的身份在京考中了鄉試,然後又一路考中了會試,殿試,最後中了進士。最後章旭得到當朝宰相文彥博的賞識,將女兒嫁給了她。

兄長然後風風光光地回到老家中,鄉人都贊他光宗耀祖,那時他不僅贖回了家裡當去的宅子田產,而且縣令,彭縣尉等都改顏相向,爭相跪舔……自己。

趙押司哭着喊着求自己放過他,大人不記小人過。

而自己也因二哥的提攜,也不用如此辛苦讀書,直接成爲一個衙內,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有一日他與七八名紈絝子弟橫行在大街上偶見一名貌美如花,令他怦然心動的民女……

面畫到此就結束了,以至於夢醒之後,章越很是鬱悶了半日。

Ps:求推薦票!

(本章完)

第933章 指路明日更新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8章 三字經第412章 貪婪第469章 青衣第674章 渡河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515章 聽宣第440章 未雨綢繆第745章 嫉妒第983章 刺殺第911章 故鄉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870章 交換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625章 御試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11章 江賊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431章 入潼關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220章 開掛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337章 強幹之法請假下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1034章 重開天章閣第145章 期限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971章 叔侄第784章 復仇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199章 尋覓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請假第438章 改元第282章 上巳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66章 青花瓷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498章 離開第679章 報捷第258章 真話第686章 燈火第418章 董事會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17章 山間歲月第509章 皇太子第563章 蹀躞帶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563章 蹀躞帶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865章 會食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832章 質疑與肯定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326章 入對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296章 期集二第178章 韓相公第456章 王韶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329章 封還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741章 叔侄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請假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500章 山居第675章 擂鼓第983章 刺殺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268章 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