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

這時,有士兵在門口稟報,“王副統和趙使君來了。”

“請他們進來!”

不多時,王貴和趙開先後走了進來,目前趙開出任陝西路轉運使,負責籌辦京兆軍的錢糧物質。

兩人見了禮,李延慶笑着請他們坐下,又讓親兵上了茶。

“王副統,說說現在民團的募兵的情況?”

由於李延慶太原府招募的五萬軍隊交給了張叔夜,他返回京兆府後便着手在陝西路也招募五萬新兵,並籌建十萬民團,招募新兵由劉錡負責,兩個月前已基本上完成了,民團則進展較慢,到現在連一成都沒有完成。

王貴嘆口氣,“還是那個問題,正規軍士兵可以免稅,還有每月六貫錢軍俸,民團士兵心中很不平衡,光給免稅還不行,他們要求至少每月兩貫錢,否則很難招募到民團士兵。”

民團士兵也就是預備役軍人,一旦京兆軍兵力不足,就會抽調從軍,不需要訓練,他們平時就利用空餘時間進行了大量訓練,基本上已經是準正規軍。

如果每月兩貫錢,那十萬民團就是二十萬貫錢,這個數額很大,李延慶又向趙開望去。

趙開面露難色,朝廷已經把巴蜀三路的一千萬稅賦全部給了西北三路,陝西路就獨得六百萬貫,平均每月五十萬貫,但光新招募的五萬士兵,每月就要三十萬貫的軍俸,還有之前的京兆軍,也是每月三十萬貫,這就是每月六十萬貫的固定軍費開支了,陝西路自身的稅賦很低,只能靠幾座銀礦的額外收入,但所有的財政收入不能只用來養軍,還要關注民生,還要基本的官吏薪俸開支和政務開支,還要大筆武器軍備開支,現在就已經入不敷出了,哪裡還拿得出每月二十萬貫的軍費。

趙開只得苦笑一聲,對李延慶道:“這件事只能和朝廷商量,看朝廷能不能每月再支援我們三十萬貫軍費?”

李延慶搖搖頭,“我前些日子和官家進行了鴿信往來,官家說最多給我們一些特殊的權力,但錢糧還得我們自己想辦法。”

“要麼就只能壓榨巴蜀三路,但現在巴蜀百姓的稅賦也很重,壓得他們喘不過氣,若再加軍費,恐怕就會造反了。”

李延慶沒有接話,他沉吟一下道:“今年上半年的稅賦成都府路好像還沒有繳解給我們,我記得沒錯吧!只有梓州路和夔州路送來的。”

趙開點點頭道:“按理應該八月份就送來,我已經連催兩個月了,他們只得答應馬上就送,可到現在還沒有給。”

“看來我得親自跑一趟了。”

李延慶隨即對趙開道:“後來出發去巴蜀,趙使君一起去吧!”

“卑職沒問題,且容卑職先回去把事情安排一下,後天跟隨都統南下。”

趙開的官衙裡還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解決,他便行一禮,先告辭走了,這時,李延慶對王貴冷冷下道:“調集一萬騎兵在藍田縣等候,隨即聽候我的命令!”

...........

兩天後,李延慶踏上了巡視巴蜀的路程,這是他第一次前往巴蜀,當然也是他出任川陝經略使以來第一次南下。

朝廷任命李延慶出任川陝經略使,更多是出於財政上對陝西路的支持,以巴蜀的錢糧來支撐陝西路的西北中心地位,並不是把巴蜀劃入他李延慶的勢力範圍,他只是巴蜀名義上的最高政務官,至始至終,巴蜀的官員也並沒有向他彙報過什麼政務。

一方面固然是因爲路途不便,但更重要是朝廷對巴蜀從未放手,這一點李延慶心知肚明,他雖然主管川陝政務,但卻不能真的把手伸進巴蜀,那就會成爲朝廷大忌了。

巴蜀由於封閉的自然環境,在天下大亂之際很容易出現獨立的趨勢,所以便有天下未亂而蜀先亂,天下已治而蜀未治的說法。

自古以來,中央朝廷都對巴蜀在行政上採取分治的手段,兩漢分爲西川和東川,隋唐則分爲山南西道和劍南道,在宋朝也分爲成都府路、梓州路和夔州路三個大的行政區,就算到後世,也要把巴和蜀分開,成立各自的行政區。

李延慶走子午谷南下,三天後抵達漢中南鄭縣,漢中地區屬於利州路,算是進入巴蜀了。

李延慶這次只帶五百女兵南下,但這只是公開部分,而在此之前,燕青已率領五百最精銳的斥候軍先一步分散進入了巴蜀。

另外和他一同南下的官員除了主薄曹葉外,還有就是陝西路轉運使趙開了。

這次李延慶南下的目的之一也是爲了催促錢糧,要求成都府路儘快把上半年賦稅轉運到陝西路,這也是朝廷定下的國策,以巴蜀三路的全部財力支援西北三路。

另外,朝廷已決定在巴蜀三路推行鹽茶改革,增加稅賦收入,但卻遲遲推行不下去,地方阻力太大,有點不了了之的跡象,新朝廷在臨安剛剛成立一年多,中央權威遠遠不如東京的北宋朝廷,所以地方官府完全可以不理睬朝廷的某些決定,朝廷也無可奈何。

但鹽茶改革推行不下去的後果卻直接影響到了西北三路的切身利益,李延慶就無法袖手旁觀了,這次南下他不僅要催促錢糧,而且還要用強力手段推動鹽茶改革。

趙開卻不看好李延慶的巴蜀之行,當初他就任成都府路轉運使,就是爲了推行鹽茶改革而被巴蜀官場排斥,最終被貶到漢中當個小縣尉,李延慶這個外來戶又怎麼動得了盤根錯節的巴蜀官場利益?況且朝廷並不支持李延慶對巴蜀官場管得太多。

“趙使君能不能給我說說巴蜀鹽茶改革之事?”李延慶和趙開騎馬並肩而行,微微笑問道。

趙開笑了笑道:“經略可知巴蜀有個說法叫做窮廟窮和尚富方丈,這句話怎麼理解?”

“是不是指百姓窮、官府窮,但官員卻很富?”

趙開點點頭,“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不光官員富,還有地方豪紳也富可敵國,巴蜀盛產鹽、茶、生鐵、糖和酒,這幾種物產都是巨大的稅源,按理應該由官府專賣,也就是由鹽鐵司和茶酒司主管,又直接隸屬於朝廷計司,各州府不能插手,但元豐改制後,削弱三司,把計司職權歸屬戶部,各州府的戶曹司也就能名正言順地插手鹽鐵司和茶酒司,年長日久,巴蜀這邊的鹽鐵司和茶酒司已名存實亡,地方主官拿到專賣權,自然會千方百計爲自己攬財。”

“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

“就拿酒來說,官府掌握酒麴,然後酒麴賣給正店釀酒,正店再把酒賣給各家酒館,但正店由誰來指定?當然是官員的三姑六婆開正店,然後官府低價賣曲餅給正店,正店釀酒後再高價賣給各家酒館,釀酒之利大半就被正店拿走了,其實就是被各個官員得到了,鹽也是一樣,少數大鹽商拿走了暴利,官府和衆多小鹽商無利可圖。”

“那當時你打算怎麼改革呢?”李延慶又問道。

趙開苦笑一聲道:“所謂改革其實就是重新分配利益,我當時在成都府路打算髮行酒麴引和鹽引,取消正店和大鹽商的控制權,所有酒館都能直接向官府買酒麴引自己釀酒,所有小鹽商也可以向官府買鹽引後直接去鹽場提貨,正店和大鹽商就無法從中獲利,結果這個方案提出來不到三天,就有人舉報我的手下在糧倉損耗上做手腳,中飽私囊,御史來查了一個月,抓了不少人,卻始終找不到我謀私的證據,但還是彈劾我負主責,把我貶去漢中,我提出的鹽茶改革也就不了了之。”

李延慶笑道:“其實你的想法和我一致,這次我去巴蜀,就是打算重建鹽鐵茶酒使司,把專賣權重新從地方官府手中奪回來,使君覺得可行嗎?”

“方向是對的,可就怕朝廷不力啊!我聽說朝廷也發現弊端,要求巴蜀三路推行鹽茶改革,但地方官府根本就不睬,朝廷也沒有辦法,畢竟太遠,朝廷權威也不夠,對地方官府控制不力。”

李延慶搖搖頭,“我不是要把茶酒司交給朝廷,而是由京兆軍進行軍管,用軍隊的力量強行推行。”

趙開吃了一驚,實行軍管,那朝廷那邊怎麼交代,但一轉念,他便明白了,李經略並不是魯莽之人,一定是已經得到了官家的許可,否則他不會拖到現在纔去巴蜀。

趙開沉思片刻道:“軍管只是一種保護手段,具體實施還得讓文官來執行,以免被朝廷抓住把柄,對經略的名聲不利。”

李延慶微微一笑,“我已經和官家談妥,在巴蜀三路設立都轉運都使司,下設鹽茶提舉司和倉漕提舉司,隸屬於川陝經略府,五年後將都轉運都司交給朝廷,這次官家也會派御史來成都府協助我。”

“原來經略已經和官家溝通好,卑職還白白擔心了。”

李延慶笑道:“正如你所言,軍隊只是保駕護航,具體還得由文官來實施,都轉運使由我兼任,趙使君就出任副都轉運使,負責具體事務,使君能接受這個燙手的職務嗎?”

趙開哈哈一笑,“只要經略把棒子上刺統統削掉,我願意爲經略舞好這根大棒。”

李延慶臉色露出淡淡的笑意,棒子上的刺可不是能輕易削掉的,這次巴蜀之行,恐怕意味着一場血雨腥風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上架感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