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

徐圓跪在二祖父面前,老老實實交代了今天發生的事情,不過他還是隱瞞了關鍵之處,只是說王妃和爭茶館雅室,把他打傷後他才氣不過去報復。

徐處義可是六十歲的老人,當然不會輕易被徐圓一番花言巧語矇騙,王妃是什麼身份,怎麼可能和陌生男子爭茶室。

徐處義立刻將兩名保鏢護衛找來,在他的盤問下,兩人不敢隱瞞,原原本本將徐圓調戲王妃和帝姬之事都說了一遍。

徐處義氣得渾身發抖,指着徐圓大罵道:“你這個害人精,你腦子裡整天除了女人還想什麼?我今天非打死不可,來人!給我拉下去打一百棍,少打一棍,你們就別想活了!”

家丁們知道老爺動了真怒,不敢作假,將徐圓硬拖了下去,片刻,只聽徐圓哭爹喊娘地慘叫起來。

徐處義又將三名心腹家丁叫來道:“從今天開始,將這孽孫關在樓上禁足一年,你們就負責看守他,不準任何女人靠近,如果我知道他違反了禁令,我拿你們是問!”

“遵令!”

徐處義慢慢坐下,他考慮如何善後,上門賠禮道歉是必不可少的,還必須給兄長寫一封信,這件事如果兄長不知道,會影響他的仕途。

傍晚時分,一輛牛車緩緩停在李延慶的府門前,李延慶府宅一般人暫時還不知道,徐處義通過韋璡還是打聽到了李延慶的住處。

徐處義下了牛車,將兩名家丁將躺在牛車裡的徐圓擡出來,一百棍打得徐圓傷筋動骨,左腿被打斷,整個臀部以下被打得稀爛,加上之前他的鼻樑骨也被打斷,整個人奄奄一息,這一次徐衙內爲他的好色輕薄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徐處義報了名,立刻門房跑回去稟報,不多時,李延慶親自走了出來,“原來是徐員外,失禮了!”

李延慶已經從州衙那裡得到事件的詳細彙報,回家後妻子曹蘊也向他說明了這件事,李延慶不生氣是不可能,自己妻子出去喝杯茶都要被人調戲,讓李延慶有點忍無可忍,他在也等徐家的態度,看他們怎麼向自己賠禮道歉。

徐處義上前恭恭敬敬行一禮,“家門不幸,出了一個混賬孽孫,竟然敢觸犯王妃和帝姬,我已經將他重打一百棍,打斷了他的一條腿,並讓他向太尉賠禮道歉。”

說完,徐處義也跪了下來,垂淚道:“我也是我教孫無方,導致他闖下大禍,我也要向太尉賠禮道歉!”

李延慶連忙扶起他,“老員外,這我可當不起,您老快請起!”

“李太尉若不接受我的賠禮道歉,我一個升斗小民怎麼能起得來!”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延慶心中雖然爲這件事很不舒服,但也不想太計較了,便對徐處義道:“您老先起來,聽我說幾句話,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我接受了賠禮道歉,這件事就結束了。”

徐處義心中一緊,究竟還要怎樣?他也順勢被李延慶扶了起來。

這時,徐圓也嚷了起來,“小人長了雙狗眼,今天冒犯了王妃,小人向殿下道歉,懇請殿下饒了小人這一次,下次再也不敢了。”

李延慶沒理睬他,而是對徐處義道:“我瞭解一下情況,這個徐圓是徐相公的孫子吧!”

‘哎!是我大哥的孫子,大哥朝務繁忙,無暇顧及他,讓我替他管教,可是這孽孫,屢教不改,真要活活把我氣死了。”

“其實今天我妻子的事情也不大,徐圓雖然言語不敬,但也付出了代價,我可以不計較,可據我所知,令孫從去年五月到今天已經屢屢闖禍,惹得天怨人怒,錢塘百姓提到徐家衙內,沒有一個不咬牙切齒,你們兄弟若不再嚴加管束,我說句不敬的話,不光徐家名聲毀了,連累徐家其他子弟的仕途,而且連徐家的列祖列宗都不得安寧。”

此時徐處義就恨不得一刀將這個孽孫殺了,他當然知道李延慶說得沒錯,不僅徐家的名聲被孽孫毀了,而且自己孫子也會被他連累,他恨得咬牙切齒道:“我已經決定了,明天就把他送到鄉下囚禁起來,囚禁個十年八年,我就不信磨不到他心中的惡性。”

徐圓嚇得大哭,徐處義怒斥道:“你給我閉嘴,你自己闖的禍,一起都是你罪有應得!”

李延慶倒也佩服這個徐老員外的決心,當然他如果只是嘴上說說,那件事還得再繼續算帳。

想到這,李延慶便淡淡道:“既然徐老員外話說到這個地步了,那什麼恩怨也該解開了,我接受道歉,不過我還得提醒徐老員外,今天安德帝姬也在場,令孫也同樣冒犯了她,他會不會向官家說這件事,我不能保證,我建議徐老員外還是早點給徐相公說清楚這件事,讓徐相公心裡有個準備,免得官家無意中提起來,徐相公還一無所知,這個態度官家恐怕就不會接受了。”

李延慶把事情留了個活套,徐處義怎麼處理孫子他不管,只要徐圓不再出來禍害百姓,那事情就算了,若徐家只是說說,過些日子徐衙內又出來爲非作歹,那徐處仁這個相國也別想當了。

事實上,宋朝皇帝向來低調親民,如果是公主王子和平民發生矛盾,可能受處罰的是公主和王子,而不是平民。

這一點徐處義自然也明白,李延慶不過是找藉口而已,如果自己爲了平息事端而糊弄他,那麼這件事就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發酵。

徐處義深深嘆了口氣,這個孽孫真的把徐家害慘了,也罷,這是大哥的孫子,他不承擔責任,誰來承擔責任,讓他自己處理去,自己不管了。

徐處義向李延慶抱拳行一禮,“多謝李太尉提醒,我立刻給大哥寫信。”

說完,他讓家丁把徐圓擡上牛車,心情沉重地走了。

這時,扈青兒從大門後走出來,憤恨道:“早知道我今天就宰了他,徐家也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李延慶回頭在她頭上輕輕敲了一記,佯作不滿道:“你這個丫頭居然當街殺人,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

扈青兒低下頭嘟囔一句,“他們若不說那些下流話侮辱人,我會不分青紅皁白殺人?”

“這一次就算了,不過我要告訴你,殺了人死仇就算結下了,以後除非是戰場上,我不准你再殺人,只准用飛石,這就是我傳你飛石的原因,你記住了嗎?”

“我記住了!”

“回去吧!告訴兩位帝姬,這件事我已經處理好了,徐衙內也得到了足夠的懲罰,她們明天還想喝茶,儘管去,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大哥,你明天不和我們一起去嗎?”

李延慶搖搖頭,“明天官家和百官都要到了,我可能比較忙,我就不去了。”

“好吧!我先進去了。”

扈青兒轉身回府了,李延慶想了想,便帶領親兵去皇宮了,有些細節方面還需要他再確認一下。

........

得益於江寧府、潤州、常州、蘇州以及秀州官府的大力協調,第二批前往錢塘縣的八萬民衆被截留了大半,最終抵達錢塘縣的民衆只有兩萬餘人,大大減輕了杭州以及錢塘縣官府的負擔。

這時,知政堂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分流方案,劃出兩浙路以及江南東路、江南兩路、荊湖兩路、梓州路等六路的七府三十八州爲接納北方遷移民衆的州府,每戶人家可分得五十畝至一百畝的安置田,免三年田租,但只有錢塘縣沒有安置田,這也是爲了減輕新都的人口壓力。

就在天子趙構抵達錢塘縣的前一天,趙構正式下旨,詔告天下,改杭州爲臨安府,錢塘縣改名爲南京,原本南京的應天府去掉京名,東京汴梁名稱不變,大名府依舊稱爲北*京,洛陽還是爲西京,宣佈大宋遷都臨安府。

與此同時,將蘇州升格爲平江府,將越州升格爲紹興府,李延慶之前任命的各州府通判皆正式任命爲實職,曹儼出任第一任臨安府尹,韋璡安定錢塘縣有功升爲少尹,李延慶平定江南叛亂有功,升封太子太保。

之前趙桓曾任命李延慶爲太子少保,那是從二品官,後來守衛東京有功,升爲正二品太尉,而這次加封的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官,和李延慶郡王爵位同品,距離正一品階只差一級。

當然,正一品不是那麼容易升上去,各家親王是正一品,之前的樑師成任太傅也是正品,目前朝官中只有蔡京和範致虛兩位左右相國爲正一品。

目前正一品的太師、太傅、太保目前都暫時空缺,所以在朝廷百官中,李延慶排位第三。

次日上午,天子趙構的龍舟正式抵達了錢塘縣皇家碼頭。

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聊聊新書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