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

攻打京城的戰役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攻守雙方均傷亡慘重,金兵在修築土山攻城失敗後,又連續發動了十幾場攻城戰,均被守軍頑強地擊退,連續攻城失敗使金兵傷亡已超過五萬人,而宋軍的傷亡也已近一萬,但東京城依舊巍然屹立。

不過連續一個月的攻城也使城內軍民承受的壓力到了極限,京城內連續出現了打砸搶事件,令趙桓龍顏震怒,連續罷免了三任開封府尹,將城內秩序交給了李延慶。

這天上午,金兵停止了攻勢,好容易才停息下來的李延慶又接到稟報,‘潘樓街出事了。’

李延慶無奈,只得強打精神,騎馬趕去潘樓街。

出事的地方是清風酒樓,清風酒樓半夜失火,整座酒樓被燒成殘垣斷壁,夜裡住在酒樓內的七名酒保也被活活燒死。

此時,清風酒樓總店四周已被開封府衙役封鎖,不準閒人靠近,兩邊擠滿了數千名趕來看熱鬧的民衆,指指點點,但目光中卻大多有點幸災樂禍,不過這也難怪,像清風樓這種高檔的酒樓被燒,對於普通的中下層民衆而言,未必會同情。

李延慶趕到潘樓街,翻身下馬,他一眼看見了幾乎被燒成白地的清風酒樓,旁邊清風茶館也被連累,燒掉了一半,說起來清風酒樓最初還是曹家的產業,後來轉讓給了潘家,老爺子聽到這個消息,不定心裡多難過。

這時,新任開封府尹聶山匆匆走上前,躬身行一禮道:“參見都統!”

聶山在李延慶出任開封尹時擔任少尹一職,曾是李延慶下屬,雖然他現在已經高升,但對李延慶還是頗爲敬畏。

李延慶拱手回一禮,問道:“聶府尹,這是怎麼回事?”

聶山嘆了口氣道:“已經查清楚了,昨晚一羣人喝酒到半夜,影響了清風酒樓打烊,和酒保發生了口角,雙方動了手,這羣人喝醉酒打不過酒保,全部被扔到大街上,結果這羣酒鬼懷恨於心,就在半夜糾集百餘人縱火燒了清風酒樓,有人親眼目睹,正好成了人證。”

李延慶眉頭一皺,居然糾集了百餘人,難道是東京的無賴地痞?

“那這羣人抓到沒有?”李延慶問道。

“抓到了十幾個,其他人都躲起來,不知藏到哪裡去了!”

李延慶重重哼了一聲,最近京城治安比較混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官府抓捕不力,對肇事者比較縱容,如果不殺一儆百,京城治安不知還會亂成什麼樣子。

李延慶當即立斷道:“我派五千軍隊進行全城搜捕,一定要把縱火者全部抓獲斬首示衆。”

“全部斬首示衆?”聶山有點愕然,半晌道:“是不是嚴懲首惡就足夠了?”

李延慶搖搖頭,“要治頑疾就得下猛藥,不狠狠震懾一下,京城還會再亂,內部不靖,嚴重影響守城啊!”

“我明白了,李都統是要殺一儆百。”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在幾名親兵的陪同下匆匆趕來,“終於找到李都統了!”宦官激動大喊道。

李延慶認識這名宦官,是天子趙桓身邊的心腹宦官張保廉,李延慶微微笑道:“張公公有事嗎?”

“當然有急事,官家召見李都統,快隨我進宮!”

李延慶點點頭,回頭囑咐兩名偏將配合聶山率軍搜城,他這纔跟隨宦官匆匆向宮內而去。

趙桓的御書房位於紫微殿的左殿,也就是他父皇趙佶御書房的隔壁,李延慶來到紫微殿臺階前,卻正好見到李綱也匆匆趕來。

“李相公,好久不見!”李延慶笑着放慢腳步,他對李綱多少有點歉意,李綱一心想抓住金國情報斥候,卻被自己截胡了。

“李都統是去見官家嗎?”

李延慶點點頭,“李相公也是一樣吧!”

李綱向左右看看,低聲道:“官家最近煩躁得很,說話要千萬注意。”

李延慶頓時想起最近被連續罷免的開封尹,便問道:“是爲治安之事?”

“那個只是官家的發泄,原因不在那裡,而是.....戰爭。”

李延慶頓時明白了,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給京城軍民帶來巨大壓力,連天子趙桓也承受不住了,他沉吟一下問道:“他召見我,就爲這事嗎?”

李綱點點頭,“估計和這事有關。”

正說着,宦官張保廉快步從後殿走出,對他們道:“李都統,李相公,官家召見,兩位請進吧!”

李延慶和李綱走進了御書房,只見趙桓負手站在窗前,看得出他心情十分沉重,說起來這個新皇帝比他父皇勤勉得多,每天早早來到了御書房,很晚才離去,且不說現在有沒有什麼大事讓他決策,但這種態度還是不錯的。

在御書房內還有一人,正是相國吳敏,只是他比較沉默,象雕像一樣站住一旁,一言不發,也沒有和進來的兩人打招呼,李延慶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李延慶忽然有一種直覺,今天趙桓召見自己,一定有大事。

“微臣參見陛下!”

兩人行一禮,半晌,趙桓才緩緩道:“李都統辛苦了。”

李延慶一怔,這話感覺似乎不太對勁,他還是恭恭敬敬道:“這是微臣應盡之責。”

趙桓轉過身,深深看了一眼李延慶,這才嘆口氣道:“太原已經失陷了!”

“什麼!”

李延慶和李綱同時大吃一驚,李綱急道:“陛下,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是今天上午!”

趙桓取出一卷鴿信遞給李綱,“朕在太原有一個聯絡人,這就是他發的鴿信。”

李綱顫抖着手接過鴿信細看,旁邊李延慶心裡卻十分不舒服,什麼聯絡人,分明就是趙桓派去的暗中監視人,說不定自己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人。

儘管李延慶心裡不舒服,但他現在也同樣很關心太原的情況,太原陷落,那他的諸多手下如何了,韓世忠有沒有事情?

李綱把鴿信給了李延慶,李延慶連忙展開鴿信,信中說同知王鼎在城破時陣亡,韓世忠率數千殘軍退出太原向南撤離。

看到這,李延慶稍稍鬆口氣,其實也知道,抗金名將怎麼可能早早陣亡,只是他關心則亂,畢竟他改變了歷史,也改變諸多人物的人生軌跡,韓世忠就是其中之一。

這時,趙桓猶豫一下,低聲道:“金兵攻打京城已有一個月,始終拿不下京城,李都統覺得宋金雙方有沒有議和的可能?”

‘議和?’

李延慶愣住了,就像被人迎頭重重敲了一記悶棍,趙桓昔日做太子時,無論對遼還是對金,都是最堅定的主戰派,登基還不到兩個月,就想和金國議和了。

李延慶心中就像吞了一隻蟑螂般難受,半晌,他強忍着對趙桓的反感,緩緩道:“陛下,雖然金兵攻打京城不利,但他們已經攻下太原府,士氣應該大漲,微臣覺得他們妥協的可能性不大。”

趙桓的臉上頓時有些不高興,半晌冷冷道:“真的這麼肯定?”

李延慶也感覺到了趙桓語氣中不滿,但這種議和之事,他不想讓步,除非金兵自己提出來議和還差不多,怎麼能讓大宋主動議和,何況還是自己已經守住京城的前提之下。

李延慶果斷地說道:“微臣認爲,現在還遠未到議和之時。”

這時,一直沉默的吳敏終於開口道:“李都統,陛下是擔心金兵攻陷太原後,會繼續南下攻佔整個河東路,再向西進攻陝西路,如果太行以西全部失陷,那我們就是大宋的罪人了。”

李延慶沉默片刻道:“京兆府還有三萬精兵鎮守,又有種帥坐鎮,微臣相信金兵攻不破潼關和蒲津關,至於河東路,微臣倒覺得完顏宗翰現在會率軍進河北,無暇顧及太原府以南地區。”

“爲什麼?”趙恆目光銳利地注視着李延慶,“你給朕一個理由?”

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上架感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