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

士兵們很快從船內搬出了幾架用油紙包裹的投石機零件,巨型投石機無法用五百石的船隻運送,只能送來一批中型的投石機,投石機送來的是拆散的零件,需要專門的工匠安裝,雖然大名府有專業的木匠,但大名府本身在一百里外,這一來一去兩天時間就沒有了,李延慶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只能從故城鎮找幾個木匠來幫忙。

兩個時辰後,士兵們帶來了七八名木匠,故城鎮從前有座造船工場,這些木匠都是造船的木匠,爲首是一個六十餘歲的老者,鬚髮皆白,但依舊精神抖擻,紅光滿面。

衆人上前給李延慶施禮,李延慶帶着他們來到已經拆開的投石機零件前,指着零件道:“你們能否將這些投機機拼裝起來?”

“只要有圖紙就好拼。”一名中年木匠道。

“不需要!”

爲首的老木匠擺擺手,“這東西其實很簡單,關鍵是要把它裝結實,榫卯做到紋絲合扣就行了,再用牛皮繩綁緊,而且它們也不大。”

李延慶又期待地問道:“能將它固定在船上嗎?”

老木匠眉頭一皺,“固定在船上沒有問題,但這些船太小了,拋杆長度不夠!”

“不!不!老丈誤會了,我不是說投石機,我是說把火砲固定在船上。”李延慶指着旁邊的另外幾架火砲說道。

老木匠走到火砲旁,輕輕撫摸着粗壯的發射槽,他點了點頭道:“勉強可以安裝,不過我有言在先,這種火砲不是船用火砲,發射時會劇烈晃動,稍不留神船隻就會有傾覆的危險,將軍考慮清楚了。”

“只要能安裝就行,不知需要多少時間?”

老木匠想了想,“一天半我可以裝完!”

一天半時間太長,李延慶又道:“如果只裝三架呢?”

“如果只裝三架,天黑前可以完成!”

李延慶抱拳施禮,“那就有勞各位了,事成後必有重謝!”

老木匠點點頭,他上前翻了翻工具袋,所有的工具都用,倒不用他們回去拿了,他脫去外衣對衆木匠道:“我們動手吧!”

衆木匠紛紛脫去外套,露出結實油亮的肌肉,他們上前拆解火砲包裝,在老工匠的指揮下,先將火砲發射槽豎起,開始安裝支架。

李延慶催馬來的黃河邊,凝視着茫茫河面,就不知道對岸的船隊到了沒有........

梁山軍的二十艘船是在黃昏時分抵達陽谷縣黃河碼頭,梁山軍沒有千石大船,最大隻有五百石的貨船,都是以前繳獲的官兵運糧船,五百石的貨船一次能運送百人,但黃河風大浪急,不能滿載,所以一艘船最多隻能運送八十人過河,二十艘船一次可以運載一千六百人,分三次便可以將五千支援軍隊運過黃河,增強莘縣的防禦兵力。

但黃河夜裡不能渡河,只能等次日天明後再開始遠送士兵。

次日一早,低沉的號角聲吹響了,五千臨時駐紮在陽谷縣城外的梁山軍士兵列隊奔到了黃河碼頭,以八十人爲一隊,開始列隊登船。

船帆掛起,纜繩解開,第一批五艘滿載的士兵的船隻離開碼頭,緩緩向對岸駛去......

與此同時,莘縣也接到了援軍將到的消息,但莘縣守軍卻不敢輕易出城來接應,他們的探子在西城數裡外的樹林內發現了一支伏兵,戰馬嘶叫暴露了他們形跡。

張岑站在城牆上,遠遠注視着西北方向五里外的大片樹林,他的探子發現樹林內埋伏着一支騎兵,約千餘人,這讓張岑心中緊張,同時也讓他左右爲難,如果他去接應援軍,軍隊派少了,會被騎兵伏擊,若軍隊派多了,莘縣恐怕就危險了。

目前梁山軍最大的劣勢就是情報不對稱,對方知道他們有多少軍隊,而他張岑卻不知道對方的底細,李延慶到底率領了多少軍隊?他只知道有一千騎兵,那步兵呢?步兵有多少?如果按照宋朝軍隊步騎一比五慣例,那應該有五千步兵。

張岑怎麼也想不到,李延慶原本只有一千騎兵,並沒有步兵,只是他自己實施改革,重騎兵變成輕騎兵,輔兵則變成了步兵,這才形成一支步騎混合營,和宋軍五比一的步騎搭配完全不是一回事。

“將軍,要不要出兵去碼頭接應?”一名部將忍不住問道。

張岑嘆了口氣,“外有伏兵,沒有我的命令,不準輕舉妄動!”

在西北方向五里外的樹林內確實埋伏着一支千餘人的軍隊,不過並不是像探子發現的一千騎兵,而是隻有兩百騎兵,八百步兵,騎兵在外圍,步兵在中間,每名步兵騎着一頭馬騾,這些戰馬和騾子都是在博州繳獲的梁山軍運輸隊,騾子的品種都是體格高大的馬騾,目前給玄武營揹負糧草,暫時冒充戰馬,遠遠看起來就像一千名殺氣騰騰的騎兵。

而玄武營的騎兵主力卻部署在碼頭附近,李延慶無論如何不能容許梁山軍的增援軍隊進河北。

........

今天河面上風不大,非常適合渡河,第一批五艘運兵船已經駛過黃河中線,遠處北岸黑線已經依稀可見,這時,三艘和它們同樣大小的運輸船迎面駛來,船伕揮舞旗幟,示意對面的船隻注意避讓,他們此時並沒有意識到來者不善。

三艘船上都安裝了火砲,不過火砲暫時被油布掩蓋,遠遠看起來就像一艘堆滿了貨物的運輸船,船隻並沒有避讓,直接駛向梁山軍的運兵船,當兩船船頭相距只有百餘步時,油布撤下,露出了黑黝黝的火砲,火砲已上弦,一隻近五十斤重的震天雷就安置在彈倉內。

一名扮作船伕的士兵點燃了震天雷上的引線,引線嗤嗤地燃燒起來,冒着白煙,迅速向震天雷彈口蔓延而去,這時,士兵大喊一聲,“放!”

“砰!”火砲發射,將震天雷彈射出去,船隻劇烈晃動一下,船隻隨即掉頭,可惜這枚震天雷沒有擊中船隻,飛越過了船隻,落入船後的水中,只見一股水柱騰空而起,頓時白浪滔天,船隻劇烈晃動,嚇得船上的士兵大喊大叫起來。

第二艘船的震天雷擊中船舷,也落入水中,不過震天雷剛入水便猛烈的爆炸了,強烈的衝擊波掀起了巨浪,船隻頓時傾翻,彈片同時擊穿了船底,大量河水灌入船中,士兵們紛紛落水,哭喊着救命。

這時,第三艘船卻成功將一枚震天雷射入對方船中,震天雷在船中爆炸了,河面上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烈焰迸射,濃煙迅速籠罩在河面,整艘船被炸得粉碎,一船八十名士兵加上幾名船伕全部死絕,待白煙散去,水面到處是船隻和士兵的殘骸。

其他三艘運兵船嚇得魂不附體,紛紛調頭返回陽谷縣,後面出發的十五首大船也停止了前進,不得不暫時返回南岸。

北岸上,王貴對李延慶笑道:“其實我覺得不應該嚇唬他們,索性就讓他們上岸,千餘人正好是咱們的一盤菜。”

李延慶淡淡笑道:“這道菜你會吃到的,他們只是暫時被嚇唬,很快又會捲土重來。”

王貴若有所悟,他聽懂了李延慶的意思,牛皋卻一頭霧水,撓撓頭後腦勺不解地問道:“爲什麼還會再來?”

王貴回頭敲了他一記,“你這個不開竅的牛頭,這和攻城是一回事,士兵擅自逃回去,難道主將就要收兵了嗎?”

李延慶笑道:“阿貴說得不錯,除非宋江改變命令,否則對面主將還是得硬着頭皮繼續運兵!”

王貴臉一紅,向兩邊瞄了一眼,小聲對李延慶道:“我覺得還是叫王將軍好聽一點,就別叫阿貴了,士兵聽到會有失體統。”

牛皋撇了撇嘴,“你叫我牛頭就不失體統了?”

這時,忽然有士兵指着河面大喊:“它們調頭回來了!”

衆人向河面望去,只見已經遠去的十幾艘運兵船又調頭向黃河北岸駛來。

“將軍,要不要再炸掉幾艘?”

李延慶搖了搖頭,“既然他們不懼警告,那就讓他們再感受一下切膚之痛!”

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