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

宋朝的一丈是三米一七,兩丈就是六米三左右了,將一支箭投入六米以外的小碗口內,若不苦練上兩三年是辦不到的。』』『

但對於王貴和湯懷而言,這卻是他們能夠表現的唯一機會,兩人都爭着要答這道題。

貧文富武,作爲孝和鄉兩個大戶人家的嫡孫,兩人在讀書的同時,也在家中跟隨護宅武師練武,射箭是他們必修之課。

王貴挽起袖子道:“我在家中射箭,五丈外可中箭靶,十箭能射中七箭,這道題非我莫屬。”

“胡說!上次你在我家射箭,還輸給了我,當然由我上。”湯懷不服氣壓住了王貴。

這時,李延慶笑問岳飛道:“五哥不也練了武嗎?”

岳飛是王貴和湯懷的鄰居,三人一起長大,他也跟隨兩人一起練武,但他天資聰明,武藝遠遠強過王貴,不過進學堂後,岳飛便沒有時間去王貴家後院射箭了,而是在自己的小院裡蹲馬步,綁鐵沙袋夜跑,基本功非常紮實。

岳飛苦笑一聲道:“別的可以試試,但射箭我比不過這兩位。”

“那就別爭了!”

李延慶叫停了王貴和湯懷的爭執,對他們道:“我是主答,當然是我上!”

“你不行!”王貴和湯懷異口同聲反對道。

李延慶也不和他們爭,他將兩張紙捏成小團,其中一團放在岳飛的桌上,他隔着王貴和湯懷,將手中紙團拋去,精準地擊中了七尺外的紙團。

“要不你們也來試試看。”

王貴和湯懷同時閉上了嘴。

.......

一隻四尺高的細頸圓肚銅壺放在牆邊,兩名衙役量出兩丈後,畫了一條線,箭是標準的銅壺箭,約七寸長,重八兩,手感非常好。

李延慶是在劈柴時現自己有這種特殊的本事,這是從前傻二的天賦,出手疾快,而且數丈內打飛石,百百中,頗有點象沒羽箭張清的獨門絕技。

根據父親的描述,從前的傻二應該是自閉症,自閉症的兒童大多會有一兩種特殊的天賦。

他反覆琢磨體會,已將漸漸將這種天賦融匯到自己身上,今天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現。

這時,甲乙兩個賽場的辯試都已結束,羑里鎮學堂和湯北鄉學堂都毫無懸念地戰勝了對手,士子們涌到兩邊窗前觀戰,這裡居然生了童子會五年來的第一次競射。

更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公認最弱的鹿山鎮學堂竟然連得兩分,在最後一道決戰題中還佔據了上風,就不知這位學子的最後一擊能否改寫鹿山鎮學堂的‘光輝史’。

同時他也會成爲湯陰縣文射的第三人,兩丈外文射,不知這是誰出的題,簡直太牛了。

知縣劉禎和縣丞馬符也坐在了主臺上,兩人各坐一邊,劉禎坐在主審官身旁,主審官用筆指指李延慶,在紙上寫下三個字,‘神童也’,連着那幅對聯一起呈給知縣。

劉禎看完了對聯,眼中露出驚訝之色,他對李延慶頓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坐在另一邊的馬縣丞和何振迅交換了一個眼色,何振用眼色告訴馬縣丞,如果這一箭投進了,那衛南鎮學堂就出局了,馬縣丞可是答應過自己,擂臺賽保他們進入前三名。

馬縣丞的承諾是用三百兩白銀換來的,承諾沒兌現,銀子怎麼辦?

馬縣丞避開了何振的責怪的眼光,慢慢喝茶,眼皮一挑,銳利的目光盯在李延慶稍顯稚嫩的後背上,兩丈文射,這個小學童辦得到嗎?

李延慶站到線後,他深深吸了口氣,慢慢閉上眼睛,讓自己平靜下來,尋找感覺,他忽然睜開眼睛,手一揮,銅箭毫不猶豫地出手了。

但就在他剛剛一出手,身後的‘砰!’的傳來一聲脆響,這是杯子摔碎的聲音,李延慶的手不由自主的驚抖了一下,不過這聲脆響還是來晚了一點,銅箭出手後聲音才傳來,雖然稍微手抖,但並沒有影響到銅箭。

銅箭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咚!’的一聲,精準地投進了兩丈外的箭壺內。

兩件事幾乎在同一時刻生,縣丞馬符滿臉尷尬地望着地上的碎瓷片,他手中茶杯不小心落地了,知縣劉禎斜睨着看了他一眼,什麼也沒有說。

主審官更是滿臉驚訝,他不明白縣丞的茶杯爲什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落地。

何振的臉刷地變得蒼白,衛南鎮的四個學子都難過地捂住臉哭了起來,他們出局了。

就在這時,房間爆出一片歡呼聲,王貴和湯懷一躍而起,激動得又蹦又跳,岳飛站起身快步上前和李延慶緊緊擁抱,他們贏了,連姚鼎的臉上也綻開一個大大的笑容,五年了,他第一次嚐到了勝利的滋味。

......

李延慶暈暈乎乎回到了客棧,他被王貴和湯懷的嘰嘰喳喳吵得頭昏腦脹,剛走進院子,便被客棧的冬瓜掌櫃一把抱起,跑進了大堂。

“慶哥兒可給我們孝和鄉長臉了,今天晚上要好好犒勞!”

“好了!好了!大家冷靜下來,聽我說幾句。”

姚鼎的聲音很大,大堂內頓時安靜下來。

“今天只是初賽獲勝,我們只邁出了童子會的第一步,現在給我靜下心來想想明天怎麼應戰,我希望你們第二步也走出去。”

“師父,我們明天和誰對陣?”李延慶舉手問道。

這時,湯正宗走了進來,沉聲對衆人道:“和湯北鄉學堂。”

“什麼?”

衆人一下子呆住了,湯北鄉學堂連續三年奪魁,去年只是因爲中了暗算,提前退試才落到最後一名,可就是這樣,他們去年的擂臺賽也是第一,竟然是和公認的第一強隊對陣,他們心裡都沉甸甸的。

湯正宗又對大家道:“就在剛纔,知縣抽了堂位籤,由甲堂對丙堂,乙堂對丁堂,你們是在丙堂,湯北鄉在甲堂,所以複賽你們兩家遭遇了。”

“不要再沮喪了。”

姚鼎提高嗓音對衆人道:“另外兩家是羑里鎮學堂和湯陰縣學小學堂,對你們來說都是一樣強隊,遇到哪家都難過,爲了保持體力,掌櫃中午專門給你們做了飯,吃完飯上樓寫詩,題目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

這時,掌櫃從飯堂走出來拍拍手笑道:“飯菜已經好了,大家來吃飯吧!”

“掌櫃大叔,有什麼好吃的?”王貴摸了摸快要餓扁的肚子問道。

“中午就隨便一點,吃肉包子,喝臘八粥,配菜是蜜漬豆腐、小雞元魚羹和醬羊肉,晚上再好好吃一頓。”

聽說有肉包子,王貴和湯懷爭先恐後地衝進了飯堂,各抓一個就往嘴裡塞,李延慶和岳飛卻有點漫不經心地坐下來,兩人都在豎耳聽屏風裡的對話。

姚鼎和湯正宗坐在被屏風包圍的雅座內,姚鼎用勺子舀了一勺他最喜歡的細白魚羹品了品,便對湯正宗道:“今天要留意一點。”

湯正宗心中一驚,“出了什麼事情嗎?”

姚鼎冷冷道:“也沒有出什麼事,不過今天馬縣丞的茶杯也摔落得太及時了。”

湯正宗也聽說了馬縣丞有故意干擾比試之嫌,便點點頭說:“果然被我說中了,昨晚何振去拜訪馬縣丞是有深意的,不過衛南鎮已經出局,我想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他畢竟是縣丞啊!”

姚鼎沒有吭聲,他慢慢喝着杯中酒,從屏風縫裡瞥了一眼李延慶,這才緩緩說:“慶哥兒的父親就是李大器。”

湯正宗驚得張大了嘴,又驚慌地回頭看了一眼李延慶,半響纔回過神,“不會吧!幾年前的事情馬縣丞還會記得?”

姚鼎不屑地哼了一聲,“要看是什麼事了,這種事情我估計某個縣丞一輩子都記得。”

“說得也是啊!”

湯正宗若有所思道:“本來他就要升知縣了,就是因爲那件事鬧出了替考醜聞,雖然髒水都潑到李大器身上,但他還是受了影響,升職的機會沒了,要是他知道慶哥兒是李大器的兒子.....”

停一下,湯正宗又道:“不過縣裡都在傳聞劉知縣和馬縣丞不和,姚師父有耳聞嗎?”

姚鼎淡淡一笑,“我在偏鄉僻壤教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哪裡會知道這些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

“這件事還真不是捕風捉影,去年我們河北西路轉運使王相公途徑湯陰縣時,有人投了一封檢信,告劉知縣利用疏通永濟渠的機會坐贓三千貫,聽說這件事劉知縣走了汴京的關係纔不了了之。”

湯正宗聲音越來越低,身體也越來越靠近桌子,就彷彿他在說一件被官府聽見就要滿門抄斬的大事,卻沒留意到自己袖子捲進了桌上的魚羹之中。

姚鼎眉頭一皺,連忙將他**的袖子從魚羹裡扯出來,又心疼地看了看才喝了一口的魚羹,這可是湯陰縣最有名的細白魚啊!冬天要賣一貫錢一條。

“啊!真抱歉,我讓掌櫃再做一份,算在我的帳上。”湯正宗向掌櫃招招手,準備去給掌櫃解釋。

“不用了!”

姚鼎拉他坐下,又繼續剛纔的話題,“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說,是馬縣丞投了知縣的檢信?”

這時,掌櫃過來收拾魚羹碗,湯正業連忙閉上了嘴,待掌櫃走了,他才壓低聲音道:“如果劉知縣倒了,那麼就是馬縣丞接任,他是最大的得利者,反正從那以後,兩人的矛盾就有點公開化了,我想劉知縣一定知道了什麼。”

wωw ▪тт kдn ▪℃o

其實姚鼎倒很清楚劉馬二人的矛盾在哪裡?這裡面涉及黨爭,劉知縣是王荊公晚年的門生,而馬縣丞是司馬相公的同鄉,蔡京立元祐黨人碑後,劉馬二人就很難在一起共事了。

不過這兩人在朝廷人微言輕,鬥歸鬥,上面卻懶得管,倒並不是湯正宗說的那樣爲了爭權奪利。

只是姚鼎並不關心湯陰縣的官場內鬥,反正就算知縣或者縣丞被免職,他兒子也升不了官,相反,他潦倒半生才遇到一個佳徒,他可要將李延慶保護好了。

“我想慶哥兒只是一個六歲的孩子,馬縣丞雖然不是宰相,但也不至於器量小到連六歲的孩子都容不下吧!退一萬步說,真有什麼小鞋之類,我們退賽回鄉下就是了,犯不着和他們爭這個虛名。”

........

【老高用心寫書,也懇請大家多多投票,老高謝謝大家了!】

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誠摯道歉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月初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