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階梯

“封爵?”

朱厚照顯得有些猶豫,抿了抿嘴脣試探着問道:“先生真的覺得這樣可行嗎?”

謝慎恭敬道:“陛下有沒有想過爲何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一直被人詬病?”

謝慎如此直言不諱的點出這個頑疾,讓朱厚照的面上掛不住了。

少年天子面色通紅,支支吾吾了半晌仍是沒有給出答案。

“先生覺得呢?”

“陛下,依臣之見,是因爲我大明的軍人覺得沒有奔頭。”

謝慎不疾不徐的說道:“大明的軍人地位很低,別說是讀書人,便是普通種地的百姓都不如。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太祖制定了軍戶制,父親當兵兒子就必須當兵,故而他們自然是抱着混日子的態度得過且過了。這也是爲何衛所官兵一代不如一代。臣力推兵制改革,也是因爲看到了這點。大明的軍制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新軍沒有老軍戶的顧忌,但要是讓他們看不到希望,很快也會同化成那些衛所官軍。”

“先生是說朕封賞這些有功將士爵位便是給天下人展示一個態度,告訴臣民們凡是爲大明上陣殺敵即有機會封侯拜相?”

朱厚照似乎有所頓悟。

謝慎很滿意的點頭道:“陛下說的不錯,要想振興大明軍隊,唯有此法。”

當一個人無慾無求時,那就是行屍走肉;當一隻軍隊無慾無求時,那一定是一隻烏合之衆;當一個國家無慾無求時,那距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謝慎相信大明還有的救,要想富國必先強軍,只有軍隊強了腰桿子才硬,說話纔有底氣。

而要強軍必定要先給軍人承諾,要讓他們相信流血流汗後不會被文人踩在腳下,當作一無是處的奴僕。

“先生真是朕的知己!”

朱厚照一直想提高武人的地位,卻被一羣文官圍攻不得不作罷。但他的骨子裡其實是不服的。

現在謝慎毫不猶豫的站在了他的一邊,讓少年天子感到十分感動。

“陛下,這才只是第一步。要想真的讓軍隊忠於陛下,忠於大明還得給他們入閣的機會。”

出將入相,從來都是臣子的最高追求。

出將自不必說,入相自然也是這些武官垂涎已久的。

自打胡惟庸案後大明正式廢除了丞相,內閣也就代替了丞相成爲了替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

內閣首輔就相當於宰相,是百官之首。

別說是內閣首輔了,就是不加大學士頭銜只入閣參與政務也不可能是武官能做到的。

正德皇帝雖然答應提升武官地位,但沒想到謝先生獅子大開口一下就要把武將拔到這麼高的地位。

“先生真的覺得此舉可行?”

內閣不是一般的機構,入閣也不是說着玩的。自打成化朝以來便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傳統,總不能到朱厚照這裡就斷了吧?

皇帝的猶豫自然在謝慎的意料之中。畢竟朱厚照不是來自後世的穿越者,他再離經叛道也不可能跳出歷史的侷限性。

“當然可行。唯有此法可以讓軍人真的和陛下一條心。”

封爵只是權宜之計,入閣纔是穩固軍心的最好辦法。

人活着不就是爲了爭一口氣嗎?都是爹生娘養的,憑什麼你們文官就能跨馬遊街,翰林當值。憑什麼武將就得刀口舔血,馬革裹屍?

受這些苦也就罷了,偏偏還得不到公正的對待。換做是謝慎,心中也會有意見。

“嗯,朕都聽先生的!”

朱厚照朱同學到底是少年心性,十分意氣用事,聊的開心了怎麼都好說。

“至於王卿,不知該如何封賞?”

對於王守仁,朱厚照有些犯難了。

照理說,他剛剛封了王守仁南直隸巡撫,叫其全權負責平倭事宜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再加封難道要封總督?

作爲下屬,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替領導分憂。

謝慎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陛下,王巡撫雖然有功,但可不立賞。等到王巡撫真的剿滅倭寇,平定東南陛下大可一併封賞。”

王守仁和那些新軍官兵不一樣,沒有那麼迫切的升官願望。

究其原因還是身份地位的先天差距。

王守仁是才子,是詞臣,官運亨通根本不必擔心前程。何況他已經是巡撫一級的大員,稍稍壓一壓也是應該的。

以他的勢頭,以他的功勞,將來入主六部甚至入內閣都不是什麼難事,這種時候王守仁當然不着急了。

但這些新軍官兵卻必須立刻封賞,只有讓他們嚐到甜頭,纔會更賣力的爲朱家爲大明效力,也會讓其餘官軍爭相效仿。

“陛下,還有一事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厚照大手一揮道:“先生有什麼事但講無妨。”

“陛下,臣以爲要想徹底蕩平倭寇,應該從內部下手。”

“哦?先生說說看。”

謝慎便將倭寇如何與當地富商勾結,甚至和當地官府勾結一一說與朱厚照聽。

朱厚照聽後直是怒不可遏。

“竟然有這種事,他們真以爲朕不會殺人嗎!”

倭寇雖然可惡,但那畢竟是外族。可如果是大明的百姓殘害自己的同胞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這些大族是當地的納稅大戶,便是當地官府也不敢輕易招惹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見當地官府態度軟弱也就越來越囂張,最終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陛下要想根除倭患,必須先對這些人動手。”

“恩,朕這就授予王卿王命旗牌,準其立斬五品以下官員。”

朱厚照也是來了勁頭,攥緊拳頭道。

王命旗牌就是後世戲文中常見的尚方寶劍,有了它便等於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面對違抗命令者,可以當即拿下斬殺,對主帥立威很有幫助。

“陛下英明,既如此王巡撫在東南便應該沒人掣肘了。”

這是謝慎能爲王守仁爭取到的最大程度了,接下來就要看王守仁自己的了。

沒有了作內應的沿海富商,倭寇就是沒有根的浮萍,可以輕易被剪除。

......

......

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四十八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過河卒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十一章 拜師教諭第五百零七章 餌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殺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八章 弘治駕崩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樑第十四章 一詩既出,誰與爭鋒!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開市場第六十四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二十四章 國法要殺你第一百九十八章 碩鼠(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自有風骨第五百五十三章 徭役、隱戶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別樣的孔教諭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親了第九十章 風華絕代杭州府第四百六十七章 賊酋來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囂張的壽寧侯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與縉紳交鋒(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一百八十二章 灘塗種棉花(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二百九十七章 連鎖反應(第三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斷第九十一章 東廠的殺機第四百四十八章 陰謀論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六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謝旭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謂儒學第二十章 水芸姑娘第五百章 你對權力一無所知(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三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六十章 內閣更替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殺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王守仁坐而論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否第四百四十七章 欽賜田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十四章 一詩既出,誰與爭鋒!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官啦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第一百八十九章 劇本不對啊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樂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試這個攔路虎第四百五十七章 恨入骨髓第一百一十二章 姚江詩會(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謝遷被參第六十章 拜謁座師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與邸報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堂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徭役、隱戶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騎牆的錦衣衛第三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辦案第三百九十四章 過河卒第八十三章 洞若觀火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寧員外的執念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與邸報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姚三傑第二百七十章 願得一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四百二十八章 錦衣晝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入股書坊第四百三十一章 訓學第二百零一章 修築堤壩,改造海塗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開市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言上疏刷聲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華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