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鎮守太監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大家的推薦票支持,萬分感謝!)

“恩師,學生這裡有一封陸大人寫好的書信。陸大人囑咐學生一定要將信件親手交到恩師手上。”

“哦?”

陳方垠顯然來了幾分興致,陳方垠取出信紙不疾不徐的看着,看罷後連連笑道:“好啊,好!”

“謝慎,你可知陸大人在信中說什麼?”

謝慎心中暗暗腹誹道,您老人家拆看的信我怎麼知道內容是什麼。

“還請恩師明示。”

“劉公公要來杭州赴任了。”

劉公公?

哪個劉公公?

謝慎第一反應此人應該不太出名,印象中弘治朝好像沒有什麼太出名的劉姓太監啊。

“就是劉文劉公公!此次前來杭州任鎮守太監的便是他!”

謝慎微微一愣,這陳方垠陳老大人也太不把他當外人了吧?

不過也不難理解,畢竟是陸淵叫自己來送信的,陳方垠一定以爲陸淵已經將事情的原委悉數告訴了自己。

可問題是謝慎完全不知道信裡寫了什麼,就這麼被大宗師交了底實在算是誤打誤撞。

若說忖度人心的本事,謝慎也算是中上。可他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爲何大宗師要給他交底。要知道鎮守太監可是宦官中比肩巡撫的存在,是天子安插在各地代爲監視羣臣的耳目。

天子最擔心的情況莫過於臣子居心叵測,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

鎮守太監看着沒什麼實權,實則他們都是暗中行事,且一出手就要人命。

若是鎮守太監發現有官員貪贓索賄,或者對朝廷陽奉陰違,便會立刻寫好奏疏,命人加急送到京師,請皇帝御覽。

從邏輯學的角度分析,天子設立鎮守太監的初衷就是制衡地方官員,說白了就是分權。

巡撫的設置也是異曲同工之妙,但巡撫是外臣,宦官是家臣,便是最不喜歡宦官的弘治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宦官更爲可靠。不然他也不會那麼寵幸傳奉官李廣。

當然後期巡撫權力太大,又設置總督制衡。故而明代中後布政使之類的官員實在是雞肋。但至少在弘治朝布政使還是有一定權力的。

這麼看來這位鎮守太監劉公公看來在宦官中資歷屬於中上。

以謝慎的推斷,這位劉公公應該屬於宦官中的第二梯隊。

第一梯隊肯定是司禮監那一票太監,這些人伴駕左右,肯定是深得天子信任。

像劉公公這種應該也是天子看好的,只是因爲內廷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若想要重用這劉公公只能放到杭州來了。

相對於外臣圈子中京官排斥地方官,宦官圈子裡司禮監卻是並不太排斥這些鎮守太監。

畢竟都是天子家奴,沒準皇爺一句話那些司禮監大佬就被貶到南京或者去守陵了。

比起文臣,宦官的顯貴更依賴天子,故而他們也對天子更忠心,這也符合人的本性。

可問題是陸淵怎麼會得到這個消息的?

陸淵讓他把消息帶到陳老大人這裡又是爲了什麼?

一連串的疑問讓謝慎腦子發脹,不待陳方垠發問便拱手道:“既然如此,便恭喜恩師了。”

陳方垠聽後皺眉道:“你這是什麼話,老夫有什麼好喜的,你不要亂講!”

“恩師教訓的是。”

謝慎腦中拼命檢索,卻對陳方垠的光輝事蹟沒有太多的印象。

也難怪,大明那麼多官員,他也就對各朝閣老尚書有些瞭解,哪可能對每個人瞭如指掌,那不是網絡小說裡面的主角光環嗎。

謝慎暗自想道,是人都會有私心,沒有私心的那是聖人。

聯想到之前在紹興府時陳老大人和陸淵同遊翠湖,交談甚歡,現在想來應該不是同年敘舊這麼簡單。

陸淵的性格頗是沉穩,即便他得到了劉公公出任杭州鎮守太監一職也沒有理由立刻把消息散佈出去。

那麼便只有一個解釋,他是想用這個消息向陳老大人傳遞一個信號。

至於是什麼信號,謝慎卻是一時難以琢磨出來。

唉,官場上的人都喜歡話說一半,讓人自己去參悟,真是惱人。

“陸大人真是煞費苦心啊。”

陳老大人搖了搖頭喟然一嘆,繼而轉向謝慎道:“這封信上說劉公公是十日前啓程的,老夫掐指一算,應該也快到杭州了吧。”

從京師乘船到杭州遠遠比走陸路便捷,像鎮守太監這種級別不用換船會更快,除非他貪圖享樂在路上耽擱了。

“你這幾日也正好在杭州,屆時隨老夫一起去城外迎接劉公公吧。”

陳老大人這話說完謝慎直是目瞪口呆。劉公公再怎麼說也是一個閹人,而陳老大人是一省提學官,是全省讀書人的師尊。即便杭州城其他官員欲媚於劉太監而出城迎接,陳老大人也不能這樣做罷。

何況提學官也是堂堂四品官,品級也不低了,這麼不顧身份出城去迎接一個太監叫杭州士林圈子怎麼想,陳老大人就不怕被人揹後戳脊梁骨嗎?

見謝慎這般模樣,陳方垠冷哼一聲道:“怎麼,你以爲老夫是爲了奉承那劉公公才決定出城迎接的嗎?”

稍頓了頓,陳方垠拂袖道:“老夫便告訴你,不光老夫要去,便是巡撫劉大人,按察司陸大人,並着一衆杭州大小官員那日都會出城迎接!”

什麼?就連一省巡撫、布政使、按察司副使都要去出城迎接一個太監?

陳老大人的這句話徹底讓謝慎無語了。

“鎮守太監雖然是閹人,可他代表的卻是陛下。鎮守太監到杭州赴任,做臣子的難道不應該前去拜會嗎?”

陳老大人的這番解釋聽着倒是有些道理,可謝慎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也許這就是大明朝以閹人制衡文官的弊端吧。

文人若是失去脊樑骨,反而向一個太監諂媚那便和行屍走肉沒有什麼分別了。

謝慎現在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跟着大宗師陳老大人一起到杭州城外迎接這位新任杭州城鎮守太監?

......

......

第九十一章 東廠的殺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刀子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師水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一百六十二章 寧員外的執念第二百零五章 驗封司主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三百章 西域局勢(第一更)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護國寺行刺 【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三百六十三章 謝遷被參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八章 拿你來做墊腳石第三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監也有溫情時(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汝目無君父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五章 餘姚米貴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第三十三章 試帖詩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監也有溫情時(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邊防第五百零六章 全城搜查(第十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獻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謝狀元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國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對才子(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王守仁坐而論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解蠱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誰說太監不如男!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報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來是俠女啊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七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八十一章 破局人第五百六十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五十四章 別有一番風味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小蘿莉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酒樓計劃提上日程第三百四十章 齊人之福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禪(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碩鼠(五)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八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狗咬主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與沈娘子的合作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謹矯詔第四百零五章 博弈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鳴和第一百零六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五百零七章 餌戰!第一百零七章 煎餅煎餅!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賢侄要代筆嗎?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風疾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而來的客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問題是頑疾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蘇州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難料(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詩會(五)第四百章 借勢分寵第五百四十章 謝遷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京獻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