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尤黛公主順利地產下了一位皇子。捷羅的去世給尤黛的打擊和心理陰影是沒法抹去的,給尤黛的身子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皇子的出生比預產期提前了十來天。
牛弘給自己的第四位皇子取名劉喬。現在洛水河上正大張旗鼓地修橋,喬橋同音。另一層意思是牛弘希望,自己的這位皇子將來能成爲連接大漢帝國中原地區與周邊遊牧部族的橋樑和紐帶。
董氏真是很喜歡小孩,已經有三位皇子五位公主了,牛弘以爲董氏現在肯定沒有小劉達出生那時的那種興奮了,誰知董氏那興奮勁一點沒減,就象又撿了個大寶貝似的。跑來跑去,樂呵呵地忙碌着。
美人徐芸和宮人郭儀的肚子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她倆反而不着急了,都奮鬥了兩年了,要是命中有,早該有了,命中沒有急也沒用。既然如此,就應該好好地享受人生。她倆在情緒上這一轉變,與牛弘平時的安慰多少有點關係。牛弘把自己的女人個個都當成寶貝,希望她們都快樂。
還是鄂兒善解人意。挺着個大肚子,跑到徐芸和郭儀那兒,分別認她倆爲自己肚子裡孩子的乾孃。徐芸和郭儀自是滿心歡喜,肚子裡的孩子更是得到了格外的關懷,還沒出生就寄託了三個女人希望。
這也說明鄂兒心地善良,心裡沒有權術的概念。這兩年,牛弘的後宮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卻掩蓋不住時時暗潮洶涌。在其它嬪妃眼裡,徐芸和郭儀因爲肚子不爭氣,已經被邊緣化了。起碼董氏心裡不再會關注她倆了。
在衆嬪妃裡面,鄂兒與牛弘交往的時間最長,所以兩人之間也就更隨意。有時牛弘去看鄂兒,覺得鄂兒挺着個大肚子也別有韻味,把鄂兒從頭看到腳,邊看邊笑。鄂兒發覺後會嬌嗔一聲,“陛下”,惹得牛弘哈哈大笑。
這一陣子,帝國書局忙的不可開交。新編的大漢帝國稚學和初學課本要刻版印刷。任務集中,工作量出奇的大。
牛弘對這一事很重視,多次召見帝國書局局長張昶,查問印刷進度。看來這次幾乎不可能完成,印刷量太大了。
牛弘要建立大漢帝國基礎教育的方案,得到了全國上下的積極響應,在辦學經費上,豪族和大戶出資達到六成,由此可見帝國民間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按田豐他們科教府預計,大漢帝國按新的規定適齡兒童有五六百萬人,既使按二成上學的比例,開年以後就有一百萬以上的兒童要上學。這是一個很保守的數字,因爲不收學費,第一年就有四五成適齡兒童上學都是有可能的。
特別是稚學課本的需求量奇大,因爲按新的教學大綱,算術、數學方面的知識是循序漸進的,沒有學過算術,數學就根本沒法弄懂。所以連初學的學生都要補稚學的算術課。
科教府經過反覆的討論,初步確定開年需要的課本數量起碼是四百萬冊。
爲了這次的課本印刷,帝國書局已經在帝國各地設立了分局,其中有九江的江南分局,彭城的中原分局和清河的北方分局。但還是忙不過來,大量工作卡在刻版上面。
等到牛弘弄明白後,笑了起了。
“陛下,你笑什麼?”張昶問道。
“朕也沒料到帝國的印刷業發展會這麼快,早就應該採用一種效率更高的印刷製版方法。”牛弘說道。
“什麼方法?”張昶問。
“活字印刷。把每一個字事先制好,一個個拼起來就可以印刷了。這樣不僅效率高,印刷用的字還可以重複使用。”牛弘說道。
“好辦法!微臣馬上回去叫人刻活字。”張昶大概是被逼急了,還沒等牛弘把話說完,就急着跑了出去。
“等等,朕的話還沒有說完。”牛弘笑着說。
張昶又跑了回來。
牛弘說,木製活字容易變形,排版印出來的書筆劃不清晰。活字要用鉛來做。這一次印課本怕是趕不上了,帝國書局可以先去試驗,成熟後先要製造大量的活字,以後印刷效率就高了。
張昶一聽就傻了眼,原來遠水救不了近火。不過對於用活字排版替代刻版的這種新方法還是有着濃厚的興趣。
牛弘對張昶說,事已至此,就盡最大的努力來印。起碼要保證每所學校有幾套課本。不足的部份,明年接着印。
對於牛弘的通情達理,張昶更是感恩。教育是大事,現在全帝國上下都動起來了,偏偏卡在自己這裡,他心裡也是不好受。估計這一段時間,這位書法家再也沒有心思去練書法了。這位偏愛書法美學的大師,甚至巴不得漢字越簡單越好。
說起金屬鉛,早在商代就已經用還原法冶煉出來了。早期的鉛用於製作酒器,後來發現鉛對人體有毒性,就棄用了。在大漢帝國,現在鉛一般用來製作燭臺一類的東西,因需求量不大,所以鉛的治煉不是很發達。冶煉方法一直流傳下來,所以製作印刷用活字的用鉛是不成問題的。
張家與衛家聯合的紙業是越做越大。大漢帝國出臺了基礎教學方案後,他們在全國各地的造紙作坊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紙張準備到是很充分。張家除了造紙外,還向文具方面發展,做出了一些書寫用的筆。
太尉張奐還拿了一些到宮裡來,牛弘試用後,感覺不錯。這一下省得自己動手做簡易的筆了,以後要用就賴上張家了。
張奐對牛弘說,他已經跟衛家商量好了,爲了支持帝國辦教育,他們在全國的作坊都在抓緊製造這種新式的書寫筆,準備在明年開學後,每個學童送一支。
這話讓牛弘都大吃一驚。起碼說明兩點,一是張家與衛家的產業現在已經做的很大了,二是他們懂得回饋社會。這樣的豪族正是社會需要的,光知道賺錢不懂得回饋社會的富人是不會長久的。
不要以爲這是張家在做廣告,學童用習慣了以後就非用張家筆不可。這種筆的結構很簡單,大漢帝國又不實行專利或知識產權什麼的,如果銷路好,天底下很多人都會去做,是沒法壟斷的。家境貧寒的孩子甚至可以自己做。
正是這種無心,這種不斤斤計較,使得張家在大漢帝國的名聲越來越好。
後世的晉商生意做的很大,記得有一家的家傳經商秘訣竟是四個字,“學會吃虧”。常言道“無商不奸”,是指商人以贏利爲最終目的。而事事計較,筆筆算計的奸商是發不起來的。
別人跟你打交道時如果覺得吃了虧,下次就不會理你了。如果能讓別人相信,能從你身上佔到便宜,那他下次肯定還會想着你。做生意做的就是人氣,每次少賺一點,如果人氣能很快旺起來,生意就能越做越大。
牛弘知道張家是不大會做生意的,而衛家是生意場上的老手。衛家能與張家合作,而且很多事情都依張家,說明張家的做法深得經商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