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章 沒有帝師的日子裡

bookmark

“太傅,好好休養,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牛弘說道,說話有點哽咽。

“老臣的時間不多了,有幾句話要交待一下,老臣走的安心。”太傅說道,中途還停下來喘了一口氣。

“說吧,學生聽着呢。”牛弘說道。

“陛下天縱奇才,定能成爲不世帝王。老臣臨走前,想要陛下答應兩件事。”太傅說道。

“說吧,學生答應。”牛弘說道。

“其一,請允許老臣在墓碑上書‘帝師’二字”。太傅說到“帝師”時,眼睛亮了許多。

“這是自然。”牛弘點頭道。

“其二,老臣舉薦盧植……咳……接替太傅之……之……位……”說到這裡,太傅陳蕃顯然用盡了身上殘存的力氣,整個人軟了下來。

看到牛弘點頭,太傅安祥地閉上了眼睛。

“太傅!”牛弘大喊一聲,知道太傅走了,還想把他喊醒,多說上幾句話。但人死不能復生,既使貴爲天子也不能如願。

回宮的路上,牛弘既悲痛又感慨。穿越三年多來,如果沒有太傅,牛弘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宦官與外戚的夾縫中尋得時機,乘兩者鬥得兩敗俱傷之際順利執掌皇權。太傅與自己既有師生之誼,還有父子之情。

在輔佐牛弘這幾年中,太傅心中只有牛弘,而從來沒有想爲陳家謀點什麼。臨走前還考慮朝中各方力量的平衡,舉薦盧植接替“太傅”之位很可能在太傅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早已考慮了。

太傅走了,牛弘覺得自己自己失了依靠,以後的路全要靠自己走了,真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應該振作起來,牛弘相信自己能當好這個皇帝。親政後,大多數決定都是自己做出的,太傅做的是輔佐和心理上的依賴。

想明白了這一點,牛弘就開始考慮下一步,也就是沒了太傅陳蕃帝國的高層怎麼安排。

讓平匈奴中郎將盧植出任太傅能鎮得住那些高官嗎?橋玄、李膺、劉寵、張奐、曹嵩、陽球、段潁等,個個都比盧植資格老,在帝都的根基也深厚。而劉洪、田豐、董奉等人還沒有形成氣侯,不可能馬上給盧植以援手。

本來朝會上還有幾個事情要議一議,都是這個橋玄鬧的。

對呀!現在帝都洛陽都在說太傅是讓橋玄氣死的,其它勢力就會乘機排擠橋玄,乾脆就逼橋玄離開帝都,與王允互換。這樣一來,差不多可以形成新的平衡。

牛弘現在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回到宮中,自己一個人先比劃出一個初步的方案。現在非得獨斷專行,否則以後就沒法弄了。

第二天一早,牛弘就召集帝國高官開會。

橋玄背上了個氣死太傅之名,大概一夜沒睡好覺,眼圈有點發烏。他知道,以後在帝都不好混了。所以一開始就向牛弘提出告老還鄉的請求。

劉寵大概也聽說了太傅陳蕃臨死前舉薦盧植接任太傅的事,知道朝廷要用新人了,所以也接着橋玄提出了要告老還鄉。

“橋老劉老身體還不錯,多幫朕些年,好不好。”牛弘說道。

“老了,不中用了。”兩人幾乎同時說道。

“要不這樣,橋老辛苦一點,去把王允換回來,品秩不變,怎麼樣?”牛弘說道,與其說是打商量,不如說是旨意。

“老臣謹尊陛下旨意。”橋玄鬆了一口氣,儘管一下子離開帝都,但比告老還鄉還是體面多了,在帝國目前的高官裡面,他只比李膺大一歲,算是小字輩,還不到告老還鄉的時侯。

“太傅輔佐朕登上帝位,理順帝國機構迎來政治清明,現在勞累而去。朕準備賜封太傅爲汝陰侯,食秩二千戶。各位以爲如何?”牛弘說道。

“太傅爲帝國柱石,身前早該賜爵。現在追賜,足可告慰太傅在天之靈。”參議劉寵說道。其它人也表態贊同。當然,爵位肯定是太傅的獨子陳逸繼承。

“恩師臨走前舉薦盧植接任太傅一職,各位有沒有別的提議?”牛弘說道。

“太傅慧眼識英才。盧將軍文武全才,是少見的後起之秀,定能勝任帝國首輔之職。”張奐先表了個態。

其它人也知道,太傅的臨終舉薦,牛弘肯定照準。問他們是給他們面子。也紛紛表態贊同。

“今天就議這些。走,一起去送送太傅。”牛弘說道。

牛弘知道,要是自己不組織他們去,起碼橋玄不好意思進陳家的門。現在既然把人擠出帝都,也讓他走得舒服一點。不管怎麼樣,君臣一場,這幾年,橋玄也是鼎力輔佐自己的老臣。

橋玄知道牛弘的意思,看牛弘的目光中還帶一點感激。

太傅陳蕃在帝都陳府憑弔三天後,就要舉靈回汝南陳家墓地安葬。牛弘昨天還專門寫了“帝師陳蕃之墓”幾個字,送給陳家刻碑用,算是了了太傅的心願。太尉張奐以前說過,字寫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牛弘的字,就是榮寵。

太傅之子陳逸儘管是右中郎將,但太傅只有一子,只能棄職扶靈回汝南盡孝三年。

從陳府出來,牛弘留住了劉寵。

“陛下有何旨意。”劉寵知道牛弘要他私下去做什麼事。

“去告訴李鹹,讓他主動辭職,告老還鄉。”牛弘說道,完全是一付不容商量的口氣。

“老臣這就去落實。”劉寵說道。李鹹是劉寵的親信,這次朝會上也太不動腦筋了,冒失地把矛頭指向太傅,牛弘不翻臉直接免他的職算是給他面子。

回到皇宮後,牛弘直接去了尚書檯,擬定了賜封太傅爵位的詔書,由傳旨太監去陳府宣旨。還讓擬了兩份信函,令護匈奴中郎將盧植,南方開發總指揮使王允,快速回帝都。

忙完了這一切,牛弘回到建章宮。回想起與太傅商議帝國機構改革時太傅獻的策略,趕鴨子上架,溫水煮蛙。這次也算是煮蛙,只是煮的層級有點高。

耶律虹和陸園在同一天爲牛弘添了兩位公主。牛弘心裡想着太傅陳蕃,在給公主取名時就把蕃字拆開,給自己兩位公主取名劉米和劉苗。已經有了兩位皇子,對於兩位公主的出生牛弘也甚是開心。

陽安公主劉華算是賺大發了。這下有了兩個侄子兩個侄女,她這個姑姑當得興致勃勃。成天穿梭於四個地方,讓還不會說話的小輩喊“姑姑”。只有小劉達笑着嘴裡吐出了“喔喔”聲,劉華也開心的又是叫又是跳的。

尤黛公主和宮人吳惠也有了身孕。現在嬪妃懷孕在後宮就變得稀鬆平常了,按正常程序護理,牛弘也常去探視。這世界上萬事都講個先,能夠爭先就能獲得格外的重視,後宮女人懷孩子也一樣。

到了三月上旬,牛弘想到零陵到永昌的官道因四郡的鬧騰已停了,影響帝國南下。就不等盧植王允到位,把這事繼續做好。

牛弘召集帝國高官商議,爲了安撫橋玄,牛弘讓潘岳出任平南護撣路橋曹從事。李膺舉薦季高隨工程監察。對於建寧留下來的空缺,劉寵舉薦翟超任建寧太守。

這事鬧得,帝國的築路勞役是被潘岳組織逐出西南的,現在正在零陵待命。現在又要潘岳去接回來,擺了一個大烏龍。勞命喪財,預算是肯定要增加的了。有了郭泰那事,還有季高隨行監察,潘岳肯定會做的很謹慎。

李肅就象消失了一樣,不知所蹤。這傢伙就是會跑,西郡那事還沒暴露就跑了,這次也不知跑哪兒去了。

一零七章 南下潮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一四二章 公主鍾情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一三零章 北義侯第九十七章 四郡平復 潘岳解套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第三章 夏門亭一一八章 段殺神請戰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國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一五四章 人才的爭奪與培養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一三二章 頂級運動場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九十二章 驚變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第五十六章 鑄幣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一四八章 竟賽的邏輯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第五十二章 世事無常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一三章 父子親情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一五四章 人才的爭奪與培養第十四章 日食陰影下的倒黴蛋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第九十九章 地震一二二章 又要讓豪族放血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一三八章 歸化第七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一三零章 北義侯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一四八章 竟賽的邏輯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約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一一一章 情爲何物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四四章 張家紙業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第四十六章 問責制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第二章 初入漢末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第十二章 甘於平淡的學者第十七章 鉅鹿張角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約一二五章 不認輸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一二七章 梟雄末路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第二十七章 劉氏擺鐘和馬鈞定律一零九章 英烈祠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熱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