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

揚州廬江郡,治舒縣,下領十四縣。北面是汝南、九江;東臨丹陽;南接豫章;西連江夏。境內河網縱橫,西北多山,東南有大江貫穿而過。此時劉備就站在盧植身後,看着城門處出來迎接的一大羣人。江南風物果然又與北地不同。不說風景氣候,單看人物衣飾便知。北人多高壯,南人稍矮小。衣物上北地多簡樸,南方卻偏好華服。

晚上,廬江全體官紳爲盧植一行接風洗塵,宴席上,歌舞不絕,觥籌交錯,賓主皆歡。

太守府,宴罷歸來的盧植更了衣,與盧敏劉備相對而坐。劉恪暈船,一路吐得昏天黑地,目前還在調養身體,並未出席今晚的宴會。

盧植面如止水,輕聲道:“今晚宴會,你們如何看?”

劉備不禁暗歎,自己死活跟着盧植的對策簡直太對了。老師這是無時無刻都在面提耳命的指導自己啊。這一路行來,從盧植的行爲處事,思維方式等等,劉備可謂是收穫頗多了。

盧敏有些小激動:“大人,廬江全境亂成一團糟,百姓人心惶惶,而地方官吏卻依然無所事事,坐觀勢態敗壞。今日宴會之上,鶯歌燕舞,靡靡之音不絕。懇請大人明日發文斥責,以正風氣!”

劉備暗想,盧子達少年熱血,是非觀非常之強烈,對廬江官場看不過眼自是應該,只是官場之上,迎來送往,乃是慣例,若拿這個說事,只怕要犯衆怒。老師久歷官場,又豈能如盧敏之願。

劉備目光微擡,便見盧植搖了搖頭,看向自己。劉備想了想便道:“老師,您履任廬江,官紳前來相迎,乃是常例。不可責之。且老師首要任務乃是平定叛亂,其他諸事,可聽其言,觀其行,緩緩行之。”

劉備此言,深得盧植之意。他一心想回洛陽編書,哪裡想管廬江這許多破事,且官場上有許多不成文的慣例,只要在他眼皮底下不太過份,他也樂得睜隻眼閉隻眼。當然,平叛乃是當前要事,如今叛亂已經呈席捲之勢,諸多黔首流離失所,他可不能坐視不管。

第二日一早,盧植便在公廳喚來郡丞僚屬,調集文檔細看。郡丞乃佐貳官,秩六百石,負責一郡之民政,除了太守就他最大。廬江郡丞孫海,乃益州人,也是新任,到廬江後不久,就發生叛亂了,他還沒搞清楚什麼狀況,前方噩耗又傳,太守戰歿於陣。盧植問他,他對廬江局勢也是兩眼一摸黑,也只能撿自己知道的說了。

“太守,據某的調查瞭解,禍起灊縣,當地大族黃氏欺壓山民,強搶山貨,致數人死,而後山民聚衆圍黃府,黃氏派人報官,縣令便遣了縣尉發兵鎮壓驅散。結果起了衝突,各有死傷,山民一怒之下便縱火焚了黃府。六安、龍舒等地山民聞訊,便也反了。

一月後,襄安大族與山民再生嫌隙,於是襄安、臨湖等縣山民皆反。他等與龍舒諸縣亂賊相互呼應,一上一下直逼廬江城。是以前太守陳使君徵發健兒,臨陣而戰,豈知被流矢射中,不幸而去。。。。。。”說到此處,孫海不禁唏噓不已。國朝郡國也止有百餘,太守乃一郡之軍政長官,位高權重,百餘年來,戰歿於陣的寥寥無無。無怪天子與四府委了盧植來,又擔心再有閃失,還遣了支北軍做盧植部曲。

局勢有些不大妙。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廬江全郡十四縣,從東北到東南,依次排列,組成了個有趣的類似“>”的圖案,而西北與西南,除了西南尋陽外,再無一縣。概因中西部地區多山,大別山脈就在此處。是以人煙稀少,不如東北東南,乃丘陵平原地帶,適宜人居。此時六安、灊縣、龍舒,臨湖、襄安等數縣皆反,真是讓人大傷腦筋。這數縣皆爲廬江上縣,富裕之地,此番亂起,不知多少人喪命,又不知多少人成爲流民。盧植想到戰後境內一片蕭潦,心中不禁大爲頭痛,對引起禍端的黃家也是極度憤怒。

盧植起於微末,對掙扎於社會底層的黔首深爲了解。他們要求甚少,只求不缺衣少食,不顛沛流離,能有個穩定的居所,過着穩定的生活便好。不是把他們逼得沒活路了,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幹造反的活?這可是條不歸路。是以自古以來,只有官逼,纔有民反。

東漢末年,土地兼併日益,無數的自耕農變成佃戶,流民。社會矛盾也進一步尖銳。很多有思想且正直的官員都發現了這個問題,其中就包括劉備的老師盧植。他們一遍遍的向天子上書進言,希望革新政治,釐清吏治,慰撫地方。以達到緩解社會矛盾的目的。可惜天子只知親任宦官,四處斂財,攪得四海雞犬不寧。且西北羌亂數十年,因爲政治混亂,導致西北勢態來回反覆,浪費錢財無算。甚至導致朝廷國庫爲之一空。而後來黃巾亂起,張角一聲號令,天下響應,四海震動。而當時朝廷竟然沒有財力進行平叛,天子只好下令讓地方諸牧守自行募兵。從此,朝廷權威日喪,而有了募兵權且把持一地軍政自行養兵的地方諸雄們,便開始不把朝廷當一回事起來。這也是黃巾之亂後,諸侯分割天下的一個原因了。

盧植與孫海又聊了數句,把一郡之政事悉數託與孫海,又命孫海遣人往叛軍處打探消息。這才結束公事,退回內廳。

盧敏與劉備兩個閒來無事,把廬江輿圖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如何引誘,如何設伏,討論得甚是激烈。盧植回來見他們爭得面紅脖子粗的,不由好笑,道:“何需引誘,何需設伏?吾堂堂之精兵,豈懼無序之亂民?”

一句話震住師兄弟兩個,盧敏還好,盧植一發話,他就不敢吱聲。劉備卻是道:“老師,我等形勢不明,而賊勢甚衆,萬萬不可大意啊!”

盧植笑着點點頭,道:“言之有理。不過吾乃官,彼乃賊。吾之部曲乃天下精銳,而彼卻只依仗人多。賊**亂廬江,官府威信大喪。吾便更欲以堂堂之軍陣擊破之。使之領略大漢之軍威,從此不敢再犯。且細作已經遣出,不數日,必有消息傳來。。。。。。”

盧植說了一大堆,大概意思就是戰略上要藐視對方,戰術上則精心準備。劉備前世不懂軍事,但見識還是有的。不禁覺得盧植說得好有道理。我態度上不把你當一回事,自然就會提高士兵的鬥志,若是小心翼翼,縮手縮腳,士卒反而會覺得悲觀。這是一個心理上的問題。看來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啊,劉備想道。又思及自己方纔按着《三國演義》裡的故事,準備和盧敏討論火攻,水攻,奇襲等計,不由臉都紅了。

數日後,消息一一傳來,北方三縣賊兵蟻集於龍舒,龍舒縣令正召集城中人馬,防守縣城。而臨湖賊衆卻是繞城而走,連破當地大族塢寨數座,賊兵進寨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臨湖百姓已經是死傷無數。大批亂民正扶老攜幼,往廬江而來。

這一日,盧植於太守府宴請城中諸豪紳,酒過三巡。盧植道:“承諸位之情,今日前來赴宴。吾已決定,剋日募兵,前往平賊。”說到此處,盧植頓了一頓。衆人聽見太守說馬上要去平賊了,紛紛叫好。一個個把酒持觴來勸,以壯太守行色。

盧植善飲,也不多話,來者不拒。一輪酒喝過後,又道:“只是府中錢糧頗有不足。吾欲向諸君暫借軍糧,以賞壯士。如何?”

頓時,剛纔還轟鬧的宴席上,鴉雀無聲。媽的,居然敢把主意打到我們身上。有人心中暗罵道。筵上,無數眼神在相聚,碰撞,然後達成默契。而盧植卻一手持杯,面帶微笑的看着這一切。

其實盧植也是沒辦法,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前太守徵發大軍去破賊,結果自己死了不說,一應錢糧財簿也損失殆盡,現在府庫中不僅缺少錢糧,還全都是糊塗賬。再往朝中請糧卻又來不及,時間緊急,盧植沒時間去一一釐清,只能把主意打到廬江各大地主身上。

半晌後,一個老叟出席一禮,道:“盧使君,我李家願獻糧食百斛,錢一萬,以供軍資。”此人盧植認得,廬江李家家主李著。李家田林山地無數,光良田就不下萬畝,又經營數支商隊。乃廬江數一數二的豪紳,如今卻只願捐糧食百斛,錢一萬。哼,當自己是要飯的麼。

有了帶頭大哥,於是一個個紛紛出來表態,你捐一百,我捐八十,反正在座十數人,就沒一個超過李著的糧百斛,錢一萬的。盧植面上仍然在笑,但這笑意卻漸漸冷了,他如何看不出這些人,在聯合抵制他。

盧植不動聲色,笑吟吟的舉杯感謝大家爲廬江爲朝廷做出的貢獻。衆人見太守言笑如初,心中一顆提着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落了下去。要他們出錢糧着實是心痛。不過盧太守還蠻好說話的,看來不用再加碼了。衆人想道。卻不知道盧植在想着打算秋後算賬。

ps:廬江郡,領十四縣:郡治舒縣,陽泉,蓼縣,安風,六安,安豐,灊縣,龍舒,雩婁,襄安,臨湖,居巢,皖縣,尋陽。“國朝”一說,指當前朝廷,在漢時,已出現該詞。

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