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不歸

雍州,三輔,長安。

長安作爲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

秦建都咸陽,古代咸陽的地理位置在渭河兩岸,地理位置涵蓋今天的西安和咸陽部分區域。

咸陽是秦孝公十二年商鞅變法後秦國的都城。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都仍在咸陽。

當時的秦都咸陽規模宏大,包括渭河兩岸的廣闊地域。

以咸陽爲中心,東迄黃河,西達千、渭河之濱;北起九山和林光宮,南至秦嶺北麓,東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範圍內,都建有離宮別館。

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闕、咸陽宮、蘭池宮及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渭河以南有舉世聞名的“阿房宮“,供皇帝遊玩的甘泉宮和上林苑。

渭河穿流於咸陽城的宮殿間。一座寬6丈、長380步的木橋把渭北、渭南聯在一起。咸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秦末漢初,長安其地時爲秦都咸陽的一個鄉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長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稱爲“長安“。

漢初,高祖劉邦下詔,相國蕭何主持營造都城長安,開啓了漢帝國的宏大基業。

在西漢的200餘年歷史裡,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通商道,長安城成爲連接歐亞的橋樑、“絲綢之路“的起點,繁盛一時。全盛時期如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時,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

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國,長安改稱西京。及至漢末,漢獻帝曾遷都回長安。兩漢時期,長安一直作爲都城存在。

多年的戰亂,加之多年的休養生息,長安恢復了不少往日的盛世景象,但是要回到西漢時的盛景,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今的長安,也可以說是晉朝的西都,秦雍之地,有沃野千里,更是與西域交通的要道。

重要性不言而喻。

晉朝如今在這幾個地方有駐軍。

鄴城,長安,宛縣,洛陽。

鄴城原本是曹魏的中心,後來遷都之後,鄴城的地理位置也極爲重要,屯兵於此,可以有效的防範北方的匈奴鮮卑人。

鄴城如今是成都王司馬穎的勢力,鄴城駐軍多是百戰之師,其中不僅有漢人軍隊,還有專門的胡人軍隊。

這些胡奴軍雖然忠誠度不如漢人軍隊,但是論起勇猛程度來說,卻是要超過漢人不少的。

當然,是一般的漢人軍隊,像是駐守在北營裡面的中軍,恐怕就比不上了。

長安居秦雍之地,自漢以來的故事,秦雍之地的異族人格外多,若是沒有駐軍的話,恐怕齊萬年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不止一次。

如今的長安,是河間王司馬顒的駐地,而在天下外封諸王之中,河間王司馬顒的實力,可以排進前三。

宛縣在荊州,如今是長沙王...

現在還不能說是長沙王,在前幾年的動亂之中,同母兄楚王司馬瑋被賈后殺死,長沙王司馬乂也被貶爲常山王。

當然...

封國與駐地,是不一樣的概念。

譬如司馬穎是成都王,爲什麼是在鄴城,河間王是河間王,不是長安王,爲何他在洛陽。

駐地不在封國,正是爲了防止諸侯王尾大不掉。

然而,即便是駐地不在封國,只有手上有軍隊,便就會尾大不掉。

齊王,長沙王,河間王,新野王,成都王...

在各自的駐地之中,與皇帝無疑。

他們掌握軍權,間接掌握政權,還有一定的任免權。

有這般軍隊,這也是八王之亂的隱患。

有了權力,便會想着更大的權力。

人皆如此。

此時長安,河間王府邸。

偌大的主堂,與皇宮沒有多少區別。

長安其他的東西或許沒有,但是地方是有的。

宮殿也是有的。

除了主殿羣之外,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成了河間王府。

司馬顒此時端坐在主位王座之上,在他下首,主殿之中端坐了上百人。

其中一列是文官,另外一列是武將。

長安駐軍十萬,但其實這個人數不止十萬。

十幾萬,接近二十萬。

雍州,秦州,涼州,皆是河間王要統管的地方。

偏偏這些地方又是最亂的。

譬如在雍州,便有了齊萬年的起義,河間王是嫌齊萬年麻煩,纔沒有去理會他。

若是他想管,恐怕在齊萬年萌芽之際,就徹底胎死腹中了。

要滅齊萬年很容易,但也要付出代價,而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河間王不會去做。

在長安盤旋了十多年,河間王是徹頭徹尾的秦雍之主。

“諸位,洛陽那邊來了消息,要我等與朝廷中軍裡應外合,將齊萬年剿滅在潼關之處,諸位有何看法?”

司馬顒正值壯年,常年戎馬,也讓司馬顒生得壯碩,與洛陽的王侯在皮膚上就有了直接的區別。

相比於趙王東海王他們來說,司馬顒更像一個軍人。

“大王。”

武將一側,主位之上站起來了一個披甲將軍。

他身長八尺有餘,滿臉鬚髮,身上的肌肉如爬在樹上的藤蔓一般,盤虯臥龍,整個人散發着嗜血之氣。

僅僅是一眼看過去,便知道他非是常人了。

“這齊萬年現在已經成了氣候,要想除去他,可不容易,朝廷說不定是借這個機會削弱大王,我看,此事還是得從長計議。”

前鋒張方,乃是河間王司馬顒手上最鋒利的兵刃。

“臣下覺得不妥。”

文官一列,也站出了一個人。

此人身穿官袍,與張方比起來不僅人矮上一頭,身形也要瘦弱不少。

不過他的氣勢,卻是與張方不逞多讓。

“參軍有何見解?”

此人正是河間王參軍皇甫商,是河間王的核心謀士。

“既然是朝廷的命令,陛下的命令,大王自然不得違抗,若是亂了事,恐怕陛下也會追究責任,這一點,與大王來說可是不利的,況且之前大王以齊萬年之事不去洛陽,如今不管此事的話,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正是因爲齊萬年的事情,司馬顒才得以特赦不回洛陽。

“也不一定。”

在文官一列,又走出了一人,此人正是河間王長史李晗。

“大王也可出工不出力,而且,留着齊萬年在弘農郡,對大王可是有好處的。”

養寇自重...

齊萬年還是有些作用的。

諸臣之中,張方算是第一個出來說話的將領,也是唯一一個。

參軍皇甫商與長史李晗開口之後,文官一列,那些謀士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比起成都王來說,河間王司馬顒經營多年,手底下的人才也更多一些。

聽着臣下的意見,司馬顒的眼神也微微縮了縮。

第二十六章 救人從來不簡單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鄭古城殺縣令第一百七十二章 蟄伏佈局算天下(一)第七章 大蘿莉與小蘿莉第一百一十一章 懾服四將第六十八章 從皇帝手上搶飯吃第九十五章 長秋宮第四章 諸王請辭第一百五十四章 厚恩重賞入臺省(上)第二十四章 侍女紅袖第一百五十八章 前方敗績帝震怒(4)第六十四章 在下王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5)第七十八章?意外的訪客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百五十章 利益分配第八十七章?收服張光第一百二十章 讓公主開心的招式第二百二十二章 夜談第七十章 司空張華第四十一章 後續風波第三十五章 命婦第一百四十五章 纔出洛陽流言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到死時不罷休第一百零四章 王生回洛(下)第六十四章 宮中劇變第八十一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三十二章 酒鬼劉伶第九十二章 火雷天降第七十四章 畫堂第十章 潁川士族第一百章 洛陽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色之夜衆生相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五十三章 禍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世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潛龍在淵將欲行(5)第一百六十五章 運籌帷幄退爲進第九十四章 釜底抽薪與屠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色之夜衆生相第五十七章?李特的困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郭彰出手第一百三十章 高門俊彥來立威第一百四十一章 王家小妹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中比試出猛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7)第十六章 閒適第三十四章 影樓第一百一十章 重文輕武第一百一十章 重文輕武第一百九十七章 憤怒的郭彰第二百三十五章 空白詔書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入宮第一百七十章 合聚議事難同心第六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寒門難配第三十七章 動亂起第一百零五章 宮中宮外第五十四章 廣元侯,朕罩了!第四十九章 法護比丘第二十五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二章 洛陽城中風波起第一百零六章 天下局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徙戎論(上)第四十章 事情越多越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雷霆震潰雨絲細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6)第一百零八章 劉聰來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事,忠誠,歡喜第一百二十章 讓公主開心的招式第三十九章 陷阱第一百零一章?生死自求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第一百零五章 被紅袖教育的衛階第七十一章 函谷關外風雪兼程第二百三十五章 空白詔書第九十三章 西征軍終至第一百一十九章站隊存疑第二百一十三章 出手第三十九章 陷阱第二十四章 世家之才第三十五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的信第三十五章 命婦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脈至親第九十七章 唯一的失敗者第一百零五章?征伐掛帥第一百七十二章 蟄伏佈局算天下(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忽悠皇后第二百零七章 落棋第九十章 邙山異址第一百九十章 宮裡來人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潛龍在淵將欲行(6)第一百五十八章 前方敗績帝震怒(5)第二十四章 侍女紅袖第一百二十章趙王暴怒第一百零四章?齊潑髒水第五十二章 密會第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謀臣第九十九章 坦誠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