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第二架FC-31骨頭鷹原型機

骨頭鷹戰鬥機取得首筆國外訂單,這讓中航工業高層大喜不已,投入必須要加大了!更何況國外客戶,還要拿出資金來參與研發,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北所和沈飛的參研人員,更是喜出望外,幹得更加的賣力了,很快第二架FC-31骨頭鷹戰鬥機原型機便到了下線的日子。

這一次不但有中航高層,軍方高層前來參加下線儀式,國外訂單客戶代表也被請了過來。

第一架骨頭鷹戰鬥機,算是技術驗證機,現在這一架可就是妥妥的原型機了!這一架骨頭鷹採用了更加完善的航電設備,連有源相控陣雷達都裝上了。

當然發動機還是採用先進中推發動機,渦扇十九,這款發動機的加力推力達到十一噸,對於不要求超音速巡航的骨頭鷹來說已經足夠了,畢竟這可是先進中推,與那些十一噸推力的早期大推相比,它的重量和尺寸都要小得多,推重比達到九點五,非常接近十了。

孫總師是最激動的了,因爲骨頭鷹戰鬥機,是他親自主持設計的一款隱身四代機!北所的希望就寄託在這款先進的隱身四代機身上了,要是這款戰機不能大批量生產,那麼北所的吃飯問題,恐怕就會和八九十年代那會兒的南所一樣,非常困難,甚至面臨被合併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好了,終於有了國外的訂單,而且客戶還願意出資參與研發,不但如此,軍方似乎也對骨頭鷹非常的感興趣了,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很快就要正式開始競標,孫總師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只要拿到艦載機項目,那麼北所就可以繼續成爲中國三大戰鬥機設計單位之一,雖然可能無法與南所和一飛院相比,但也差不了太多了,畢竟艦載戰鬥機也是重點中的重點。

這一次下線儀式,林鵬也接到了邀請,畢竟他是中航工業專家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而且很快還要提升爲副主任了。

得到這個消息,林鵬也替北所感到高興,畢竟北所也是中航工業的一份子,如果它掉隊了,對中航工業來說也並不是好事,北所和南所,再加上一飛院,構成了中國航空工業三大頂尖的設計所,保持適當的競爭,才能讓中國航空工業得到更良性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

林鵬跟隨唐總師一起來到了沈飛,唐總師自然也是專家委員會的專家,而且還是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當林鵬和唐總師來到沈飛的時候,不少的領導都已經來了,林鵬和唐總師,也受到了孫總師的熱情接待,要知道孫總師和唐總師可是同班同學呢,還有另一個同班同學,揚威總師,這一次自然也來了。

三位同學又聚在了一起,當然還有林鵬這個後輩。

揚威總師呵呵笑道:“老孫,恭喜你啊,骨頭鷹戰鬥機現在終於要迎來跨越式發展了,你期盼了很久的!”

孫總師意氣風發地道:“是啊,你們兩個的隱身戰機,一個服役了,一個也接近服役了,就我的骨頭鷹一直沒有着落,現在好了,總算是有訂單了,雖然是來自國外的,但是我相信有了國外的,國內的也會來的!”

林鵬站在邊上,心裡不由得一陣的激動,孫總師,唐總師,揚威總師,他們可是中國航空工業中年一代最頂尖的三位總師,而且最令人稱奇的他們還是同班同學!

當然這裡面揚威總師是最年輕的,畢竟揚威總師十五歲就考上西工大,真是天才學霸,而唐總師和孫總師也不差,不過少了揚威總師的某種天分。

揚威總師在航電系統方面和飛控系統方面是最厲害的,而孫總師在氣動和結構方面,包括隱身設計方面是很厲害的,唐總師則是比較全面,可以說他們三個,都是中國的國寶級專家了!

恐怕以後,航空史冊上也會將他們列爲飛機設計大師,與國外的圖波列夫,蘇霍伊,約翰遜,諾斯羅普等設計大師齊名!

唐總師笑道:“老孫,接下來我們三個,看來還有一次PK啊,不知道你做好準備沒有?”

孫總師哈哈笑道:“我相信這一次我不會再輸了,我也輸不起了,我必須要贏你們!否則我真是沒法向所裡的同志,沒法向整個沈飛的員工們交待了!”

揚威總師笑道:“老孫看來你是志在必得啊,不過你也要當心啊,我和老唐也是不願意放過這塊肥肉的!”

大家都知道,這塊肥肉指的是什麼,隱身艦載戰鬥機嘛!

當然,在這一塊,北所的優勢顯然是很大的,他們有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的研製經驗,因此新一代艦載戰鬥機,於情於理,都應該落到北所頭上。

但有時候,總是會出現意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無論是三代機,還是四代機,原本都是北所的囊中之物,結果讓南所給搶了去。

這一次也說不好呢,更何況還有一個更加牛逼的一飛院插足。

有了林鵬的一飛院,實力現在比南所和北所還要強大。

孫總師自信地道:“行,我帶你們看看,我們的2.0版骨頭鷹,我認爲它是不輸殲二零和殲轟八的!”

說着,孫總師就帶着兩位老同學還有林鵬,一起來到了總裝車間內。

現在總裝車間,還有幾位中航和軍方的領導正在圍着骨頭鷹原型機看呢。

其中有一位就是中航工業掌門人林明棟。

看到孫總師他們來了,林明棟呵呵笑道:“各位領導,瞧咱們中航工業的四大金剛都到齊了!”

在林明棟看來,唐總師,孫總師,揚威總師,再加上一個林鵬總師,可不就是中航工業的四大金剛總師嗎?每一個都是牛人。

孫總師承擔了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的研製就不用說了,還有幾款非常牛的無人機,更是骨頭鷹的總師。

唐總師不僅是殲轟八隱身四代機的總師,還是運三零總師,殲轟七B總師。

揚威總師更厲害,殲二零隱身戰鬥機總師,隱身梟龍戰鬥機總師,殲十B,C,D,S等幾個型號總師。

林鵬也非常了不得,轟20戰略轟炸機總師,C929-200寬體客機總師!

四位總師上前與領導們打過招呼,大家就一起圍着這架明天即將正式下線的骨頭鷹戰鬥機聊開了。

林鵬發現這架骨頭鷹原型機,確實又有了新的進化,它變成得加完善了,不但機體外形進行了進一步的修形,變得更漂亮,也更隱身了,製造工藝也有了更大的進步,看起來已經殲轟八的製造工藝差不多了,比技術驗證機的狀態,確實進了一大步。

孫總師高興地站在這架骨頭鷹戰鬥機的尾部,指着發動機尾噴口介紹道:“各位領導,咱們的骨頭鷹原型機,採用了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九先進中推發動機,這一套矢量推力裝置與渦扇十五矢量推力裝置是一樣的設計,它們都是全向三百六十度的矢量推力,而且可以很好的降低紅外輻射,對發動機推力幾乎不會產生損失。有了這套矢量推力,我們的骨頭鷹就可以完成各種高難度的超機動動作了!”

林明棟高興地道:“孫總師說得好,咱們的骨頭鷹可以說性能真的非常強,渦扇十九發動機確實也達到了中推發動機當中,最先進的水平,好!”

孫總師笑道:“不但如此,我們的這一架骨頭鷹原型機,還對不少的局部細節進行了優化,比如說全動雙垂尾,上面又融合了綜合電子戰系統的部件,與蒙皮表面形成一體,不會對隱身性能造成任何影響,又能夠大幅度提升骨頭鷹戰鬥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我們的航電系統也是參照最新的架構來設計的,性能達到殲二零的百分之八十是沒有問題的!”

軍方一位領導笑道:“好,在這樣的航電系統,再加上骨頭鷹戰鬥機成本若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它確實是一款非常好的,適合大量裝備的隱身戰鬥機!”

這無疑是在釋放信號了,孫總師和林明棟聽了以後,臉上更是笑得燦爛無比。

孫總師笑道:“放心吧,我們的骨頭鷹戰鬥機,成本一定會是隱身四代機當中最低的,我們要做到比殲轟八這樣的重型戰鬥轟炸機要低,控制在八千萬美元以內,這樣我們的骨頭鷹就以三代半戰鬥機的價格,卻有了四代機的性能,比蘇三五戰鬥機就好多了!”

這會兒,蘇三五戰鬥機,還是很吸引人的呢,毛子還在向中國空軍推銷這款全球最強三代半戰鬥機呢!不過中國空軍顯然是不會看上蘇三五的,因爲蘇三五再厲害也是三代半,絕不可能打得過四代機,哪怕是殲轟八這樣的四代隱身戰鬥轟炸機都可以輕鬆打敗蘇三五戰鬥機。

更不用說以空優爲主的骨頭鷹戰鬥機了,所以中國空軍就算選骨頭鷹也不可能選蘇三五戰鬥機的,但孫總師還是有這樣的擔心,萬一空軍選了蘇三五,那骨頭鷹就要涼了。

那就只能改艦載機了,只是這樣一來又要失去多少訂單?

在孫總師看來,骨頭鷹只有獲得空軍和海軍的陸基戰鬥機訂單,才能夠實現成本的控制,因爲生產數量少了的話,成本肯定高嘛!

雖然說骨頭鷹大量應用殲二零和殲轟八隱身戰機的很多成熟技術,比如說隱身塗料,複合材料,3D打印結構部件等,成本可以得到很大的降低,但是有很多並不能直接拿過來用,比如說航電系統就是需要全新設計的,只不過架構還是沿用殲轟八已經成功應用的架構。

孫總師繼續介紹道:“這一架骨頭鷹戰鬥機,機體又有所放大,這是爲了增加內部容積,除了彈倉設計的需要以外,還可以增加內油,提高航程。現在我們的這一架原型機,內油量增加到了八噸,最大航程可以達到三千五百公里,如果再加上隱身保形油箱的話,超過四千公里沒問題。”

軍方領導驚訝地道:“四千公里,那確實非常可觀了,比蘇三零戰鬥機航程還要遠了,也不輸F15E攻擊鷹!這已經不是中型機的航程,而是重型機了!”

蘇30戰鬥機,內油達到了九噸多,但是內油航程也不過三千公里。這一方面是因爲蘇30戰鬥機的三姨夫發動機油耗較高,二是推重比較低,所以航程不如骨頭鷹也是很正常的。

孫總師笑道:“沒錯,其實骨頭鷹戰鬥機,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重型機了,因爲我們這一架原型機,設計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三十三噸!比F35戰鬥機還要重一些,僅比蘇30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輕一噸多!”

這時候林鵬已經看出來了,之所以放大機體,增加航程,就是爲了上航母!同時也是爲了滿足國外客戶的需要,這樣一款準重型戰鬥機,而且還是隱身的,確實很吸引人,如果價格在八千萬美元,那上艦也非常完美。

畢竟中國下一代艦載機,就是要瞄準F35戰鬥機來的,現在骨頭鷹已經超過F35戰鬥機的重量了,自然是可以具備很大優勢的。

孫總師笑道:“還有我們的內部彈倉也進行了優化,主彈倉可以放入四到六枚中遠程空空導彈,現在我們還設計了一種隱身保形油箱,在油箱上可以加一個小彈倉,裡面可以放一枚格鬥導彈!”

在場的領導和專家們,都無比的震驚,沒想到孫總師還做出了這樣的設計,確實這個設計與M國的F15E沉默鷹的設計是異曲同工啊,F15E沉默鷹採用的保形油箱,一側可以放入兩枚中距導彈呢,不過對骨頭鷹戰鬥機來說,僅需要一側放一枚近距格鬥導彈就好了,更大的空間用來裝燃油,這樣加了保形油箱後,航程就更大了。

這個設計確實出乎意料,保形油箱,中國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設計呢!

林明棟豎起大拇指笑道:“好,好,這個設計很絕!這樣一來,咱們的骨頭鷹隱身戰鬥機,載彈量就達到了殲二零戰鬥機一個級別了,而且加了保形油箱以後,航程也接近殲二零和殲轟八了!”

第九百八十八章 還是中國武直好啊第二百二十章 接過先輩的使命實現航空強國的目標第七百四十一章 戰略運輸機和轟炸機的共通之處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女孩兒賴上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轟七B下線爲偉大祖國生日獻禮第七百六十九章 航空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七十章 運三零起落架惹爭議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造中國自主品牌的信仰車標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高新九號反潛巡邏機下線第五百九十三章 蓉城車展上的中航轎跑SUV第二百七十四章 感人肺腑的獲獎感言第六百三十三章 聯翼佈局的戰略轟炸機第九百三十章 向老一輩航空人告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滑測試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重型機對中型機的優勢第八百三十七章 長江系列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殲轟設計方案(跪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領派310的NVH性能超越同級第二百三十二章 曙光女神和脈衝爆震發動機第一千零六章 殲轟八設計師秒變帥氣飛行員第一百四十五章 空軍試訓基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年阿三就嚐到了C17運輸機的甜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殲轟方案風洞試驗選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打S300防空系統還得殲轟8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可聯合開發AT變速箱第四百四十九章 中航汽車內部的SUV與轎車之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招待宴會第三百三十章 林鵬和葉子的約定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一千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野心第三百零二章 最年輕的重點型號飛機副總師第五百九十章 新梟龍要在航展上一鳴驚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國際國內熱議c929寬體客機第三十五章 發動機控制系統分析第五百七十章 運三零起落架惹爭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首次進入世界前十的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第六百四十九章 戰略轟炸機競標結果出爐第三百四十六章 殲轟七B震撼亮相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十噸推力纔是理想動力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直35重型直升機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輸給一名女飛行員也是光榮的第六百四十七章 中國汽車拉力賽第一百九十四章 成功獵取波音777-200LR客機技術資料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國產噴氣式公務機雙子星第十章 回家第五十四章 成功綁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女同學的豪車夢第八十九章 解決國產戰機心臟病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五章 遭遇P1反潛巡邏機(跪求收藏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轟20戰略轟炸機至少需要五十架第四百四十章 正向開發OR逆向開發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二戰飛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自主陣營向合資陣營發起挑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三百六十章 咆哮的電戰飛豹第五百七十五章 殲轟八的新頭盔很科幻第六百零八章 C929寬體客機改裝加油機很強(國慶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2012範保羅航展開幕第七百五十四章 榮富造SUV下線第一千零二章 夜間超低空實彈對地打擊試飛科目第六十九章 製造驚喜計劃實施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九百八十九章 武直十九取得測試第一第十八章 有一個美麗的女飛行員叫葉子第八百二十三章 C929寬體客機完成總裝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二百五十九章 XX隱身吸波塗料性能超過預期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新飛豹戰機與倚天T530和TX6合影第四百零一章 RB航空隊的隱形戰機計劃第六百五十九章 空地導彈打靶測試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不是首飛,是零飛行(再跪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六機編隊頭上的陰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轟20超音速飛行帶來的震撼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第六十一章 人機合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詳細設計評審正式開始第八百零七章 爲新一代預警機探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第三架FC31骨頭鷹戰鬥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遭遇不明隱身戰鬥機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飛院的艦載機設計方案第七百四十九章 殲轟八也可以玩空中手術刀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通過立項評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二百零八章 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競標結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汽車工業集團第五百一十六章 發展小排量渦輪壓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通過立項評審第二百五十一章 美女間諜對國家的危害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颱風射戰隼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飛豹在巴巴羊國慶日震撼亮相第七百四十一章 戰略運輸機和轟炸機的共通之處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四百七十九章 誰說中國汽車設計師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