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單發隱身中型四代機

不得不說這個方案,得到了在場不少領導和專家的認可。

但是,六一一所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案嗎?林鵬也沒有想到,六一一所的設計師真的個個都很大膽,敢想敢幹!

F35這個氣動佈局確實不錯,而且還有邊條翼,只是這樣大的改動,恐怕和重新設計一款戰鬥機沒有太大區別了。

就好比殲七戰鬥機,進化爲梟龍戰鬥機,其實二者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林新民還在繼續彙報道:“不僅如此,爲了使咱們的殲十E戰鬥機RCS值儘可能減小,我們還將爲它應用更多的複合材料,機身表面也將敷設一層吸波塗料,這樣一來殲十E戰鬥機將會擁有接近F35戰鬥機的隱身性能,但是在機動性方面,它將超過F35戰鬥機!……因此,這個方案,正是我們空軍未來所需要的戰鬥機!我的彙報完了,謝謝大家!”

林新民彙報完畢,領導和專家們也報以熱烈的掌聲,領導們更是在期待着下一個方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揚威總師看着領導和專家們的反應,心裡面也是很開心的!

接着第二個方案的資料也開始發到領導和專家們手上,第二個方案的彙報人也來到了臺上。

同樣的這位彙報人也是非常年輕的一位設計師,看上去也只有三十出頭。

這位年輕設計師走到臺上就朝大家恭敬地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大家好,我是六一一所的黃建新,很高興能夠在這裡向各位領導專家彙報我們的殲十E設計方案!”

接着PPT打開,大家就看到了一架有棱有角的殲十E戰鬥機,它的總體氣動佈局沒有做大的改變,還是鴨式佈局,不過這個方案有點像隱身梟龍的改進,那就是在局部進行修形,並且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機背上加裝了保形油箱。

這又有點類似於F16E/F戰鬥機的改進,加保形油箱增加航程和作戰半徑。

黃建新激動地道:“大家看到的這個方案,是在殲十D戰鬥機的基礎上,通過最小的改變來實現隱身並增加作戰半徑的一種方案。我想我們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都對這樣的隱身三代半戰鬥機有比較大的需求,這也是殲十戰鬥機這個優秀平臺的系列化發展,所必然的結果。”

“這樣的改進,是一種穩步推進的方案而且改進的成本最小,我們預計這個方案的最終採購價格不會超過三點五億。而相較於殲十C和D來說,這款殲十E戰鬥機無論是隱身性能,還是作戰半徑,都有巨大的提升。下面我們看具體的參數!”

隨着PPT的翻開,參數表顯示出來了。

其實專家們和領導們手上的資料上也有。

黃建新接着道:“殲十E戰鬥機,採用自適應DSI進氣道,小面積後掠雙垂尾,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雷達反射面積。鴨翼將採用和殲二零戰鬥機同樣的技術,複合材料製造,這樣對戰機的隱身性能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殲十E戰鬥機B方案,機長十四點五六米,翼展九點五米,機高四點九五米,空重八噸,最大起飛重量二十二噸,最大內油爲四噸,加裝保形油箱後可達到六噸,最大外掛重量七噸,採用一臺太行改矢量推力發動機,最大推力十五噸,最高升限一萬八千米,最大平飛速度二點二馬赫,最大航程三千五百千米,作戰半徑一千三百千米,一臺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探測距離二百千米,十個外掛點,採用隱身武器繭包掛載方式,實現掛載下的隱身!”

領導和專家們又小聲議論起來了。

採用保形油箱,這的確還是有意思的,中國的戰機還是第一次出現這種保形油箱。

M軍的戰機採用保形油箱,早就有了。比如說F15戰鬥機就有保形油箱,後來F16戰鬥機的最新型號,土豪採購的F-16E/F Block 60多用途戰鬥機,就採用了保形油箱。

其實F-16C/D Block 52戰機,也是配有機背保形油箱的,並且在好幾個國家,這種保形油箱都是標配。

雖然說這種何形油箱在一定程度上,對戰鬥機的機動性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它不像傳統的副油箱那樣可以拋掉,而只能在地面拆下來,在空戰的時候就只能揹着它進行戰鬥了。

不過這些F16戰鬥機更多的是爲了對地打擊,才加裝的保形油箱,因爲這樣可以大幅度增加戰鬥機的作戰半徑。

再看M國自己的F16戰鬥機,倒沒有采用這種保形油箱,這是因爲M軍有強大的空中加油機隊,可以不需要這種設計。

保形油箱出現在殲十戰鬥機身上,確實非常的怪異了。

雖然保形油箱的外形完美貼合飛機氣動外形,所以與傳統翼下可拋式副油箱相比具有阻力低、可承受過載大、不佔用翼下武器掛架、不會大幅度增加飛機雷達截面積的突出優點。

但是缺點也同樣明顯,要知道殲十戰鬥機本來就是一款機動性非常好的戰鬥機,如果加裝了保形油箱後,對氣動特性的影響肯定是不小的。

當然保形油箱,增加的載油量確實不小。在殲十E這個方案中,兩個保形油箱增加了兩噸的燃油。當然想比於F15戰鬥機每個保形油箱三千升的載油量來說,小了許多,但也能增加幾百公里的航程了。

F15戰鬥機的保形油箱設計是最爲出色的,不僅僅多了六千升燃油,還在保形油箱底部增加了四個近距導彈掛架和6個炸彈掛架,賦予F15E戰鬥機強大的外掛能力。而且在保形油箱滿油的情況下,F-15E依然可以做出9G最大過載機動。

F16戰鬥機的保形油箱,每個容納一千七百升燃油,也比殲十E這個方案多。不過這是因爲F16戰鬥機內油更少的原因。

並且由於F16戰鬥機是常規佈局,而殲十戰鬥機是鴨式佈局,所以F16戰鬥機的保形油箱對氣動的影響更小一些。

黃建新道:“其實咱們殲十安裝保形油箱的好處是大於壞處的,達索公司也在準備給陣風戰鬥機加裝兩個一千一百五十升的保形油箱,還有颱風戰鬥機也要加裝兩個一千五百升的保形油箱。在我們此前進行的保形油箱風洞測試中,顯示它不會大幅度增加跨音速阻力,並且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機動性。”

“當然,由於安裝了保形油箱,所以機身後方的四個減速板,將會做一些調整以滿足要求……”

待第二個方案彙報完了,領導和專家們也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這第二個方案,雖然沒有第一個方案那麼大的改動,但是改進的代價小,成本更爲低廉,也是非常符合系列發展的要求的。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方案了。

資料也很快發到了領導和專家們手上。

當林鵬拿到資料的時候,也被震驚了一下,爲什麼呢?

因爲這個方案更加的激進,它竟然採用了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設計,也就是類似於F35B戰鬥機那種設計。

當然這樣的改進就比第一個方案還要大了!

中國第一款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竟然是殲十改!

這確實是讓大家震驚。

在領導和專家們的震驚當中,彙報人也走到了臺上。

打開PPT,呈現在領導和專家們面前的是一款造型非常的科幻的戰機,它確實也像F35戰鬥機那樣有點肥了。

這是因爲在它的機身中間有一個升力風扇。

彙報人同樣是一位非常年輕的設計師,他輕輕咳嗽了一聲就開始講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大家好。我是六一一所的顧偉,今天我向彙報的是咱們殲十E的第三個方案,它是一個非常激進的方案,採用了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設計,也就是它可以被認爲是咱們中國的F35B戰鬥機了!”

PPT打開,一幅效果圖展現在大家眼前,確實非常的漂亮!

顧偉激動地道:“咱們的殲十E要瞄準未來中國兩棲攻擊艦的發展,以及航母的發展,我們相信咱們的海軍航空兵,一定會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的需求。”

這個方案讓林鵬不禁想起了前世的時候,確實中國的兩棲攻擊艦和航母都會陸續下水,而且數量不少。

所以對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肯定是有需要的,但是這種戰鬥機的開發難度卻是相當的大。

林鵬想起在一則新聞中,看到過可能是短垂戰機的報道。那是在二零一五年,中航工業成發與中航空天發動機研究院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舉行簽約儀式,簽署風扇部件合作協議,不過這是一個探索項目,也就是技術研究,不是真的立項了。

可是採用太行改發動機,顯然是不可能做出F35B戰鬥機那種結構的!

要實現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發動機必須要給力。

顧偉繼續道:“我們的這個設計方案,採用一臺推重比達到十點五,最大加力推力達到十八噸的渦扇十五峨眉發動機作爲動力!同時我們會設計個升力風扇,佈置在座艙後面,類似於F35B的設計。”

“我們考慮到殲十E戰鬥機不僅要滿足海軍的要求,也要滿足空軍的要求,也就是它的空戰能力也會非常的強。所以它的總體氣動佈局還是鴨式佈局,但是由於加裝了中央升力風扇,所以進氣道改爲兩側進氣!”

領導和專家們紛紛議論起來。

這個殲十E改進方案,真是相當於重新設計一架戰鬥機啊!這個改進幅度太大了。

連進氣道都改了,除了鴨式佈局還是殲十的,其他基本上都變了。

不過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確實是太吸引人了,因爲這可是未來海軍必備的戰機啊!

只是M國現在都還沒有把F35B戰鬥機的開發工作全部完成呢,開發這種戰鬥機的風險確實是相當大。

其實中國早年也不是沒有搞過垂直起降的戰鬥機,當年在殲六戰鬥機的改進型號中,還出現過垂直起降型號呢!

當然那個殲六垂直起降型號確實不成功,因爲它採用的就是四個大升力風扇,由於渦噴六發動機動力本身就不足,所以根本不可能實現垂直起降。連原型機都沒有造出來。

而F35B戰鬥機的設計就非常的牛了,它採用了中央一個升力風扇,後面發動機尾噴口垂直轉彎九十度向下,加上機翼下方兩個小噴口,用來平衡以及姿態調整,這樣就實現了垂直降落和懸停的功能。

機翼下方的噴口,噴出的並不是高溫燃氣,而是壓氣機吹出來的冷空氣,升力不大,但是可以調節姿態,沒有這兩個小噴口,也就無法平衡了。

最牛的還是中央升力風扇,它採用一根長長的傳動軸,連接到主發動機上,由主發動機的低壓渦輪帶動。一個離合器被用來控制升力風扇與主發動機的離合。平飛時風扇與主發動機脫開,風扇不工作,主發動機僅用來提供平飛時的向後推力。而需要短距/垂直起降時,升力風扇上方和下方的蓋板打開,離合器將升力風扇與傳動軸連接起來,主發動機的低壓渦輪的功率直接傳遞到升力風扇上,驅動升力風扇旋轉,從風扇上方的進氣口吸取空氣並噴向下方,提供升力。

很顯然殲十E這第三個方案,也是採用了F35B戰鬥機類似的設計,中央一個升力風扇,兩側兩個小噴口,尾噴部口可以下彎九十度。

顧偉激動地道:“殲十E戰鬥機C方案,機長十六點五米,翼展十一點八米,機高五點一米,採用一臺渦扇十五峨眉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二十六噸,空重十二噸,最大載油量八噸,最大載彈量七噸,採用短距起飛方式可在一百五十米跑道上起飛,可垂直降落及空中懸停!它的最大作戰半徑達到一千三百千米,最大平飛速度二馬赫,最高升限一萬八千米,採用先進的航電系統和有源相控陣雷達……”

林鵬不禁想起了中國航空人在垂直起降戰鬥機領域的不懈追求,或許這次會成功的實現也說不一定!

殲六的垂直起降型,已經過去了幾十年!

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的名字不是白叫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正式立項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八百七十三章 ????申報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隱身戰術轟炸機(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轟20首滑成功第七百四十章 轟20戰略轟炸機推重比更高第八百八十一章 ???負過載對試飛員來說更危險第三百三十七章 殲轟七B首飛第九百零九章 槍挑土雞空軍F16戰鬥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隱身梟龍的第一個客戶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飛向國際航展的殲轟七B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鷹隼系列噴氣式私人、公務飛機第六十五章 想成爲女試飛員嗎第二十五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四百六十四章 自主品牌終於要崛起了第六百五十章 轟20計劃亮相七十週年大閱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垂直爬升竟然超音速第一千零四十章 運30飛行平臺上的渦扇25B第一百二十六章 幫了一個大忙(求訂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航母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九百六十八章 亞洲航展明星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純正中國車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國商飛將成爲全球噴氣客機制造市場第三極第十二章 專家雲集第一百五十章 豹子開外掛逆轉局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隱身戰鬥機之間的空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用寶馬車懟豐田車第五百二十八章 奔馳寶馬一個也不能少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霍伊第二個方案竟然是拍扁了的蘇34第六百六十六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國非常需要魚鷹這樣的傾轉旋翼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走廊上空遭遇UFO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企造車有多難第八百四十三章 正式談判開始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首飛成功的FC31比F35戰鬥機更出色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RC30000燃氣輪機海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阿三軍迷大戰巴巴羊軍迷第九章 殲轟七第六十七章 手把手教老鐵製造驚喜第四百零六章 造什麼車才能挽救中航汽車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鵬汽車收購飛豹汽車第九百六十二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即將首飛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獲取第八代奔馳E級轎車技術資料第六百八十一章 武裝直升機還有用嗎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啊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翼20引起的轟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到時候買架噴氣式私人飛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造一款國產轎跑SUV肯定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鎖定競爭對手F15沉默鷹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轟八動力系統測試第九百六十六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試飛第一千一十四章 榮立一等功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風第九百九十五章 骨頭鷹下線即首滑第九百五十三章 中國的“黑鷹”直升機更強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秘的隱身飛翼無人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九百四十八章 波音737迎來最強競爭對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型客機設計研製的信息化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超越E2D鷹眼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飛豹在巴巴羊國慶日震撼亮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中航汽車正式重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生活充滿樂趣第九百九十七章 三代機,骨頭鷹可以一挑十第九百八十三章 殲轟八有望成爲下一代艦載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九百六十八章 亞洲航展明星第五百二十九章 豪華車簡直不要太多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飛豹的第二個客戶巴巴羊(第五更)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一飛院還是大鵬通用航空第六百零九章 中國航發太給力了(國慶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專家們心裡面也有一個環球霸王夢第九百四十一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完成詳細設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林鵬瞄準了大衆PQ35平臺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攻克高溫渦輪葉片的難題第九百八十章 拳打F22腳踢F35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點八億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殲轟八首滑被衛星拍到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國際國內熱議c929寬體客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獲取奧迪Q5技術資料第九百九十五章 骨頭鷹下線即首滑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空軍王牌女飛行員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飛豹的第二個客戶巴巴羊(第五更)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型兩棲飛機的重要軍用用途第七百五十二章 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殲10D出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空戰王牌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九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又登場第六百五十四章 車聯網開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