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發動機控制系統分析

首先是軍方代表站起來道:“各位,今天事故分析會,主要就昨日發生的殲轟七A起飛階段險情,進行情況通報,並請大家就此次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在會上發表,這次會議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解決問題……”

接下來就是殲轟七A試飛總指揮,田副院長對這次試飛事故的情況通報了。

在情況通報當中,也是有詳細的數據分析,特別是當時殲轟七A兩臺渦扇九發動機猛然爆發的情況,讓在座的人都是一頭霧水。

但監測數據顯示,在那短短的幾秒鐘,渦扇九發動機,的確是以超過了額定最大加力推力的百分之五十推力,讓這次事故變得小了許多,畢竟最終只是造成了兩臺渦扇九發動機的損傷,低空大表速試飛延遲的結果。

田副院長語氣沉重地道:“雖然這一次咱們很幸運,沒有造成機毀人亡的嚴重事故,但是兩臺渦扇九發動機,剩餘使用壽命,經過我們分析,不足五十個小時了,並且這還要經過大修才能再用五十個小時。”

頓了頓,田副院長道:“當然,我們還是對086號機換髮,那兩臺渦扇九發動機,暫時也只能封存起來,待找到原因後,再決定如何處置。今天,我們一定要把此次事故的原因找出來,這其中最關鍵的又是兩點,一是當時的086號機姿態爲何突然失控?第二是在失控的情況下兩臺渦扇九發動機,爲何突然又異常做功,挽救了086號機?下面就請大家暢所欲言,發表建設性意見吧!”

這時候會議室裡的專家們,幾乎都在沉思,這裡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除了姿態異常失控,其中發動機突然增加百分之五十推力的事情,更加的離奇,更讓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渦扇九發動機總師劉大江站起來,輕咳兩聲道:“各位領導,專家,我先來分析一下渦扇九發動機的問題吧!本人負責渦扇九發動機總體設計,對渦扇九發動機的性能是非常清楚的。”

與會的人員,都把目光投向了劉大江。

林鵬也認真在本上子,記錄着劉總師講述的話,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劉大江繼續道:“咱們的渦扇九發動機,剛剛通過定型審查,就發生了這樣奇怪的事情,我本人也有些搞不明白了。從發動機控制系統的角度來說,一般情況下,只有當某個傳感器出現故障,纔有可能導致控制系統無法正常控制發動機,導致發動機推力失去控制,超過標定最大推力。但是從現在的監測數據來看,當時包括後來檢查,兩臺渦扇九發動機沒有任何傳感器出現故障!”

在座的專家們,對航空發動機也不陌生,因爲很多專家,都是國內幾所航空大學畢業,基本上都是學習過航空發動機原理,包括航空發動機控制的。

林鵬也不例外,在西工大的時候,他就學習過航空發動機原理這門課程,其中就有發動機控制的一些知識。

航空發動機的控制包括了很多,狀態控制,過渡態控制等,其中狀態控制就包括了航空發動機啓動控制,加減速控制,加力接通,斷開控制等。

渦扇發動機在工作的時候,推力大小的控制,是靠控制發動機轉速來實現的。

所以發動機轉速控制,是航空發動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控制,發動機推力與轉速的三次方正成比,同時發動機轉速也決定了發動機葉片強度和渦輪前溫度大小,這一次兩臺渦扇九突然失控,爆出單臺推力超過最大加力推力的百分之五十,監測數據也顯示,當時發動機的轉速的確是超過了很多,同時渦輪前溫度也大大超過了正常範圍,事後對發動機葉片的檢查,也印證了當時兩臺渦扇九發動機的狀態。

林鵬認真的記錄着劉大江總師所講的內容,雖然他重生了,但不代表他在發動機方面要比一位總師強,總師們的每一次講話可能就含有很重要的東西,不容錯過。

當然了,控制發動機轉速,就是飛機座艙的油門杆,通過改變油門杆的角度就可以改變發動機的轉速,調節發動機推力大小。

但是油門杆的角度,是被限制了的,也就是推到最大,也只能達到標定的最大推力,而不可能超過百分之五十。

當時,爲了挽救086號機,特級試飛員宋志榮,的確是把油門杆推到了底。理論上就只能爆發出九十八千牛的推力,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超出了百分之五十,接近一百五十千牛了。

劉大江繼續講道:“事發當時油門杆已經推到底,理論上最大也就只能達到額定的九十八千牛推力,但結果不是這樣。我們的發動機轉速控制系統,是以燃油量爲控制量,以發動機轉速被控量。也就是說,當油門杆位置不變,而發動機外界條件發生變化時,控制系統會自動調節燃油量,保持發動機轉速不變。當油門杆位置改變時,自動調節燃油量,使發動機轉速隨油門杆位置變化而變化。油門杆角度相當於轉速控制系統的輸入給定值。”

“當發動機轉速偏離油門杆選定的轉速給定值時,轉速測量元件感應轉速偏差,經控制元件輸出信號,驅動執行元件,調節發動機供油量,從而減小轉速偏差。監測數據顯示,事發時無論是測量元件,還是執行元件,都沒有故障。同時發動機控制系統計算機接收信號均正常,那麼我們就只能從加力控制系統來找原因了。”劉大江總師的分析也很到位,不愧是渦扇九發動機總師,對這臺發動機性能就像自己身體一樣的熟悉。

“渦扇發動機加力控制,主要是復燃加力控制,大家都知道,在轉速最大和渦輪前燃氣溫度最高的前提下,提高渦輪後燃氣溫度,增大噴氣速度,提高發動機推力。發動機加力時,根據外界條件變化控制,以保證發動機不超轉,不超溫,加力燃燒穩定。”劉大江認真的作着分析,與會人員也在認真的聽着,有的還在本子上沙沙的寫着。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殲20和LX7都是中國的驕傲第五十二章 建設戰略空軍的需要第二十九章 飛控問題第一百八十章 西波音的絕殺方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意外總是不經意就發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ARJ21很快就將發展出一百五十座加長型第三百四十五章 空中對抗飛行表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一飛院的方案也很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首架C929-300寬體客機交付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警500預警機服役了第七十一章 報告,空警2000準備完畢只待放飛第六百三十三章 聯翼佈局的戰略轟炸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宋雨晴對大鵬中型轎跑SUV非常有信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運13中型戰術運輸機下線第一千一十章 空軍試訓中心的新兵-殲轟8第一百九十八章 颱風虎式盡入林鵬囊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殲15艦載機首次着艦試驗第八百四十九章 ???運十三中型運輸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待轟20首飛之日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進軍造船業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產大飛機項目呼之欲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比F22先進的殲二零戰鬥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三百六十三章 ARJ21很快就將發展出一百五十座加長型第九百零七章 憋一肚子氣的土雞F16戰鬥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轟二零鯤龍震撼起飛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九十七章 天公不作美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開就是三天的新轟研討會(國慶第八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雙發失效的A340緊急降落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中型機中的王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林鵬的大手筆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海車展落幕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三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B要逼死蘇三零?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寶馬車技術資料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體驗C929客機首航第八十五章 DSI技術驗證機開工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推重比13的新一代渦扇發動機到手第八百三十章 殲轟八夜航試飛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高新九號反潛巡邏機下線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七章 自主設計之艱難第九百零三章 發展私人水上飛機產業第四十九章 又見葉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航工業集團首次亮相亞洲航展第六十六章 選禽獸不如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雲豹戰機的動力渦扇九改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七百三十七章 在家門口能坐上C929寬體客機嗎第一百八十二章 專家們的評審意見第九百九十一章 全向矢量鋸齒噴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打臉的眼鏡蛇機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砂特人來了(跪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衝着新飛豹來的第五十五章 航展進行時第九百一十章 梟龍VS鷹獅第一百零四章 空降兵立下奇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九十五章 葉子在林家的第一個新年第五百五十五章 訂單突破五千臺!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講第七百九十六章 重載着陸成功第八十一章 爭取早日立項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三百零一章 三十噸級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8000千瓦渦軸25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遊獵戰術,送上門來的鷹獅第二百九十六章 看獅燈逛廟會第二百零五章 東海上空的MQ-1無人偵察機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見朱海航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參加朱海航展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豹將成爲戰機家族的不老傳說第一千零六十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新進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巴巴羊空軍盛大的歡迎酒會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九百八十二章 殲轟八彙報飛行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國的圖波列夫?諾斯羅譜?第九十八章 敵機出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千萬美元不貴(跪求訂閱)第一千零二十章 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之一第二百零九章 不要小看了F35戰鬥機這貨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直旋翼槳葉數量之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二戰飛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設計其實是保守的第二百章 空客集團伸來的橄欖枝第八百八十七章 ??躋身世界前四的渦槳十發動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百八十噸級外貿型大型軍用運輸機第九百七十八章 下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呼之欲出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四十七章 小鷹也要首飛了第一百七十章 局座點評新飛豹:優雅,漂亮,帥氣,好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滑測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殲轟八試飛緊鑼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