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設計其實是保守的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採用的電傳操縱系統,也是非常先進的,它將讓飛行員的駕駛變得更輕鬆簡單,同時在,在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爬升或者轉彎等機動動作接近極限的時候,會將信號反饋給飛行員,從而確保飛行安全。

有了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的操縱性能自然是很出色的,飛行品質也肯定是沒得說,雖然它的體積很龐大,但是卻具有流線型的身材,阻力小,飛行速度要比CH53K更快。

專家們和領導們在審查設計資料的,都非常的激動,因爲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的性能太先進了,這是中國的重型直升機,第一款重型直升機,以前還從來沒有過的設計,就如此的好。

對於直升機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大家都是充滿了希望,因爲現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已經是世界第一大防務巨頭了,超過波音公司。

很快就到了中午,領導和專家們也要休息,吃飯了。

當然午飯就是比較簡單的了,領導和專家們一起來到招待所,一邊吃一邊聊了起來。

軍方大領導笑道:“林總,咱們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性能非常出色,設計也是非常的棒,而且我看可靠性應該會非常不錯,我們有先進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這就是直三五重型直升機成功的保障。”

林明棟笑道:“是的,目前渦軸20發動機進展非常順利,航發集團那邊的消息,今年就可以開始進行試車了,明年完成生產定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軍方大領導笑道:“那這樣說來,明年咱們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是有希望首飛了!”

林明棟笑道:“可不是嘛,我們也希望渦軸20發動機能夠早日交付給我們呢,這樣我們就更有底了,現在雖然說起來渦軸20發動機是能夠按節點完成研製任務,可我們還是有一點擔心,萬一到時候不能如期交付,那整個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項目,就要延期了!”

軍方大領導笑道:“不過即便是晚一點,也是值得等的,畢竟渦軸20發動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功率最大的渦軸發動機之一,對三十五噸級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來說,三臺渦軸20發動機總計一萬八千千瓦的功率,富餘也是很大的了,我們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未來還有希望再升級到四十多噸!”

林明棟笑道:“是啊,目前來說,我們的設計也是相對保守的,就是爲了確保成功,畢竟我們是第一次搞這麼大這麼重的直升機,風險還是比較大的,保守一點好,今後升級其實也並不難。”

高明道:“大領導,我們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現在的單位功率是最大的,所以它可以輕鬆的實現三百六十公里每小時的最大平飛速度,即便是在滿載的情況下,功率剩餘也是很多的,可以輕鬆的完成各種任務!”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不但發動機功率比CH53K還要大,而且最大起飛重量還要略小一點,所以自然就剩餘功率大了,米26光環重型直升機就更不用說了,它的功重比是最小的。

要說在重型直升機領域,研製最多產品的還是毛熊了,但是毛熊在上個世紀研製的那些重型直升機,早就淘汰了,只剩下米26光環重型直升機。

要說與直三五重型直升機大小最接近的還是曾經大批量裝備毛子軍隊的米6重型直升機。

要知道米6直升機,生產數量接近一千架,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事情,在幾十年前,毛子就能裝備這麼多的重型直升機,而現在M國也裝備不起這麼多重型直升機了。

當然那個時候的米6重型直升機,性能肯定沒法和現在的CH53K和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相比。

這個沒法比,當然不是指最大起飛重量。

米6重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42噸,比CH53K和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都要高,即便是裝備數量僅五十多架的米10重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也達到了38噸,同樣是不輸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的。

不止是這兩款重型直升機,毛子還曾經發展過一款名爲卡22的重型直升機,只不過它的設計太獨特了,採用了雙旋翼結構,而且不同於CH47支努干,而是在機翼上有兩個發動機和旋翼,更接近魚鷹傾轉旋翼機。

米6直升機雖然是五十年代末的產品,但是它的最大載重也達到了十二噸,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三百千米每小時,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創造了很多世界紀錄。

甚至中國也曾經引進了一些米6重型直升機,米6直升機長度就達到33.18米,旋翼直徑達到35米。

與直三五相比,米6這種老式的重型直升機,落後之處在於,它的航電設備方面,它需要六名成員的機組來共同操作,飛行員、副駕駛員、導航員、飛行工程師、無線電操作員及技術員,而現在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只需要兩人操作,而且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甚至可以實現高度的自動化駕駛。

除了航電設備的代差太大,米6直升機這些老式的直升機,維護使用也是非常貴的,而直三五這樣的先進重型直升機,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可維護性,所以使用維護都是很方便的,而且費用不會太高。

另外在結構上,老式的米6直升機,也是非常笨重的,它的空重就超過二十七噸了,雖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2噸,但是它的動力僅僅是兩臺四千一百千瓦的D-25 V型渦軸發動機,合起來最大功率才八千二百千瓦,還不到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的一半,也不及CH53K重型直升機的一半。

所以米6這樣的老式重型直升機,別看它很大很重,可是飛起來就真的很笨重了,畢竟功率不夠大。

正因爲如此,直三五也好,CH53K也好,並不是在重複幾十年前的重型直升機,而是全新的設計,性能也不可同日而語的。

軍方大領導笑道:“好,希望咱們的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能夠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重型直升機歷史!”

第三百六十三章 ARJ21很快就將發展出一百五十座加長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只要自由不要財產的男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超越殲20的FC31骨頭鷹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轟20首滑成功第五十五章 航展進行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世界五百強高管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轟20和殲轟8萬米高空比翼齊飛第二百九十章 殲轟七B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又一個轉折點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鵬航空上市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希飛國際試飛站驚現隱身戰機!第八百五十二章 ???既可當運輸機又可當加油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飛豹速度是航空史上的奇蹟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企造車有多難第八百二十章 渦槳十發動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國空軍的野鼬小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堪稱完美的氣動設計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六百零四章 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第七百一十七章 殲十五艦載戰鬥機要上航母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購蜀光汽車是個好主意第三百二十章 投彈,讓敵人顫抖吧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C2,A400M和運十五競標第五百六十二章 LX3轎跑SUV首月銷量破三千第二百三十章 軍事論壇裡面又熱鬧起來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開就是三天的新轟研討會(國慶第八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堪稱完美的氣動設計第九百九十六章 軍迷們現身骨頭鷹首滑現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全球最強戰略轟炸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單發隱身中型四代機第五百零一章 震撼人心的殲十B首飛第二百二十一章 過年回家就遇上尷尬事兒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轟七B下線爲偉大祖國生日獻禮第五百六十六章 年的味道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四百一十四章 空中巨無霸A380出場第九百一十四章 全球最先進的軍用渦扇發動機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航母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獲取第八代奔馳E級轎車技術資料第二百一十五章 遠轟項目有可能要提前實施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的中國心第九十二章 我們的殲十不比陣風差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國際國內熱議c929寬體客機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四百四十章 正向開發OR逆向開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擊落四架殲十C全身而退第八百一十章 C929寬體客機快要下線了第九百七十章 C929寬體客機VS空客A350XWB第二百八十九章 殲轟七B詳細設計評審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球矚目的C929寬體客機首飛第四十六章 駕車奔赴空氣動力中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十八章 有一個美麗的女飛行員叫葉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使用推力四十二噸的長江四千發動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2011號殲20原型機下線第二十四章 腦機融合感知第三百四十四章 航展大明星不止新飛豹第三百三十二章 展望遠程戰略轟炸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偉大的3D打印時代即將開啓第十二章 專家雲集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一百四十一章 和砂特人談判第九百三十三章 14米長重直旋翼交付測試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殲轟8飛出國門第一百九十章 八百小時無故障工作時間難不難?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集團未來戰略第十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總師縱論戰鬥轟炸機發展趨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C929客機的優勢在哪裡第九百八十三章 殲轟八有望成爲下一代艦載機?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四百八十八章 中航工業迎來開門紅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寬體客機三足鼎立局面第四百七十三章 殲轟七B雙機編隊表演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鵬汽車第一款緊湊型SUV是什麼樣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C929客機過水門第二百九十章 殲轟七B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又一個轉折點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直逼A400M的運13要首飛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王牌飛行員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轟八戰機脈動生產第七百五十四章 榮富造SUV下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轟20戰略轟炸機隆重下線第七百二十四章 轟20戰略轟炸機雙旋轉掛架第三十一章 成爲引領中國航空工業崛起的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航發集團全面開花結果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二百一十二章 首條飛豹脈動式生產線落成第三百零三章 民企也想參與大客機項目第九百零四章 打造未來飛行汽車第三百一十三章 打造中國的世界戰鬥機第四百章 範保羅航展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總師們的小聚會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一頭老狐狸啊第一百三十二章 用無源還是有源相控陣(跪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