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隱身骨頭鷹戰鬥機頻頻傳出捷報,引起熱議之時,南所設計研製的隱身梟龍戰鬥機也要完成試飛定型任務了。
在土雞國空軍新一代戰鬥機競標當中,獲得第一名的隱身梟龍戰鬥機,早已經名聲在外,不過土雞國卻在不久前宣佈,將自研四代機,不再考慮引進新一代戰鬥機了,所以無論是隱身梟龍戰鬥機,還是歐洲雙風,F16戰鬥機都沒有成功獲得訂單。
不但如此,土雞國還違反合同,宣佈放棄採購中國的紅旗九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又是一筆大單流產!
不過這對中國來說算不了什麼,土雞國竟然想自己研製四代機,也是夠陰的。
西北某機場,這是隱身梟龍戰鬥機,最後一個試飛考覈科目了,夜間對地打擊考覈。
今天揚威總師也親自坐鎮現場,前面所有的考覈都已經完成,最後一次試飛必須順利完成,這樣隱身梟龍戰鬥機就可以投入批量生產,交付客戶了。
隱身梟龍戰鬥機,最大的客戶自然是巴巴羊了,當然還有幾個國外客戶,也訂購了不少。
夜間打擊地面目標,可比白天要複雜多了,這對隱身梟龍戰鬥機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爲對隱身戰機來說,夜間出動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這樣會更加的不容易被敵人發現。
不僅是雷達隱身了,光學上也隱身。
並且這一次還要在夜間進行超低空突防,對地打擊,所以試飛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超低空突防,飛行高度一般在一百米以下,速度卻要達到七百公里每小時甚至更高,這對戰機的地形跟蹤系統,還有飛行員的戰術水平,心理素質也是極大的考驗。
因爲在這個高度,飛到這麼快,無論是飛行員還是戰機,都要承受大過載,同時不僅僅是因爲容易撞到山頭或者樹木,也容易撞到空中飛行的鳥類,引起事故。
在隱身戰鬥機出現之前,超低空突防一直是最重要的手段,那些變後掠翼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都是爲超低空突防而設計的。
這是因爲在超低空飛行時,受制於地球曲率和地形的影響,地面雷達對飛行高度越低的戰機,探測距離就越短。
先進的防空雷達,對非隱身戰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的探測距離都在數百公里,而超地空飛行時,地面雷達對戰機的探測距離會縮小十倍甚至更多,即便是視野極好、沒有遮擋的海上,探測距離也僅有42公里左右。
更不要說在陸上,有各種複雜地形的影響,雷達要從地面雜波中發現超低空飛行的戰機,更是非常困難的。
雖然說隱身戰機,具備很好的隱身性能,可以減小被敵方雷達發現的概率,但是採用超低空飛行,就更有保證了,更不容易被敵方雷達發現。
特別是對於隱身梟龍這種準隱身戰鬥機來說,超低空突防是必須具備的能力。
畢竟它是準隱身戰鬥機還不是真正的隱身戰鬥機,在外掛隱身武器繭包的情況下,也只是比普通的三代機RCS值小了不少,隱身梟龍可以達到0.5平方米以內,但是這只是正面RCS值,側面和後部就要大得多了。
所以在高空仍然有被發現的危險,而採用夜間超低空突防,那就非常的安全了。
但是有一點不安全,那就是容易撞到障礙物或者飛鳥。
軍事強國們都還在進行超低空突防訓練,比如F22戰鬥機都還要經常進行超音速超低空突防的訓練,有一個著名的超音速峽谷,吸引了大量的攝影師來拍攝那些進行超低空飛行訓練的戰機。
試飛院院長田華,正在和揚威總師進行交談。
對於這次試飛,揚威總師還是很有自信的。
揚威總師笑道:“田院長,這次試飛,真是要拜託你們了,我相信我們的隱身梟龍,不會讓大家失望!”
田院長笑道:“是的,我也相信隱身梟龍戰鬥機的性能,完全可以輕鬆完成這次試飛,我們的試飛員也是極有信心的。我們的高度設計在一百米,應該說還是比較安全的,在實際訓練中,很多國家都是採用五十米甚至三十米的高度!”
揚威總師點了點頭道:“是啊,非隱身戰機飛行高度爲1000米時,地面雷達發現目標的概率爲百分之一百,而高度爲100米時,雷達發現的概率爲百分之三十左右,如果達到五十米,那概率就更低了。”
田院長道:“是的,除了減少被發現的概率外,超低空夜間突防,還可以降低防空高炮和導彈的威脅。這是因爲對於地空導彈和大中口徑高炮來說,射角較小,射擊時間短暫,難以發揚火力。”
揚威總師笑道:“超低空突防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讓飛行員觀察、識別和攻擊小目標和僞裝目標。F16戰鬥機可對任何地形保持60米或更低的高度飛行,使飛行員集中精力尋找目標,我們的殲十C戰鬥機可以達到三十米,隱身梟龍戰鬥機也能實現三十米的超低空突防。”
田院長笑道:“是的,這一次也是爲了保險起見,今後隱身梟龍戰鬥機服役,客戶完全可以開展這種三十米超低空突防訓練。”
揚威總師也知道這其中的危險性,不要說夜間,就是白天也是很危險的,比如在一九九八年,M國海軍陸戰隊飛機在著名滑雪勝地進行低空超低空飛行訓練的時候,將纜車的鋼繩撞斷,二十名乘客死亡,飛機也墜毀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空軍飛機超低空飛行撞毀高壓線和墜入大海的事件還不少。
不過超低空突防,只適合比較近的目標打擊,因爲超低空飛行時,阻力巨大,耗油量劇增,作戰半徑顯著減小。通常採用高高高剖面能夠達到一千公里作戰半徑的戰機,在低低低剖面模式時,通常只能達到三四百公里。
很快,隱身梟龍戰鬥機原型機,完成了試飛前的準備工作,四個隱身武器繭包,已經掛載到了機翼下方。
燃油也已經加油完畢,試飛員準備登機了。
揚威總師拍了拍試飛員秦風的肩膀道:“秦風同志,拜託了!”
只是三個字,卻讓秦風感動不已!
這是揚威總師對他的信任啊,秦風連忙道:“揚總師請放心吧,我一定會圓滿完成隱身梟龍戰鬥機的最後一個試飛科目,爲試飛工作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吉力汽車總裁甘明,和宋雨晴說起了三缸發動機,顯然是準備和大鵬汽車合作開發,藉助大鵬汽車強大的發動機研發實力,實現更大的突破。
別看吉力汽車在二零一零年,以大手筆從福特汽車手中,把歐洲豪華品牌沃爾沃買到手,花了十五億美元,看起來是不貴,而且藉助沃爾沃的品牌力量,把吉力汽車也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沃爾沃技術其實是不可以直接拿到吉力汽車來的,因爲這在收購前也有協議的。
這種技術,涉及到國家之間,所以即便吉力控股成爲了沃爾沃汽車的唯一股東,也不能改變,並且吉力汽車老闆表示不會過多插手沃爾沃的經營。
所以技術方面就更不要說了,最多就是偷偷的搞一點邊角的技術過來。其實沃爾沃汽車本身,也是因爲不行了,就剩下一塊招牌,沒有多少頂尖技術了,纔會被一再轉手。
而且吉力控股收購的也只是沃爾沃的乘用車業務版塊而已,其餘的版塊纔是大頭,比如重汽,工程機械等等。
吉力只是收購了沃爾沃的股份權,並沒有實際的運營管理權,這就好比啊裡公司一樣,雖然說大股東是腳盆雞的軟銀集團,但是實際控制權卻在馬芸手裡。
吉力汽車要獲得沃爾沃的技術,也只能通過合作開發,才能獲得。
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所以吉力汽車總裁又找到了大鵬汽車CEO宋雨晴,想要在發動機領域進行合作。
當然大鵬汽車的發動機已經相當牛了,吉力汽車也在購買和使用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聯合開發的發動機產品,不過比例較小,更多的還是自產發動機。
這一使用,吉力汽車就發現了自家的發動機,與大鵬汽車的發動機,技術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換句話說吉力汽車的發動機技術太落後了,無論是動力表現還是油耗,都不行。
事實上吉力汽車是中國第一家民營汽車製造企業,早在二零零一年就獲得生產資質,但是這些年來,在技術方面卻沒有多少進步,吉力的汽車主要還是靠着低價才能賣得不錯,成爲自主品牌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現在第一梯隊也只有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了。
早期的自由艦,優利歐,金剛等車型,做工非常的差,開不了幾年就得報廢,也就是舒服哥所說的,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
不過到了二零零八年,吉力汽車開始轉變了,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成爲了最好的借鑑對象,爲了搶佔細分市場,吉力推出了全球鷹、帝豪、英倫品牌。
不過也就只有一款EC7賣得非常火,最大的問題還是品質和設計沒有提上去,吉力汽車的單車價格非常低,只有五六萬元,還不到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的一半。
所以在今年,吉力發佈全新品牌標識,迴歸一個吉力。並且都懸掛新設計的車標,又在大力的開發博瑞等車型。
聽到吉力總裁甘明說到三缸機,宋雨晴不由得驚訝地道:“甘總,你們吉力準備開發小排量的三缸發動機嗎?”
甘明點了點頭道:“沒錯,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隨着排放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小排量發動機,必定成爲各大車企的選擇。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佈局,在發動機技術領域,你們大鵬汽車實力雄厚,我們也有活爾沃,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合作,打造一個系列的,全球領先的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系列!不知道宋總有沒有興趣?”
宋雨晴笑道:“我們還真沒有發展三缸機的打算,對於三缸機,很多消費者都是避之不及,恐怕用了三缸機,會影響銷量啊!”
的確,三缸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而是早就有的技術了。
確實三缸機在普通消費者眼裡,那就是廉價、低端的象徵,大家都覺得缸數越多的車越高級,動力越好,事實上也是這麼回事。
V6、V8、V10、W12肯定要比L4高端,至於L3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現在隨着排放政策的收緊,確實小排量發動機,已經成爲了各大車企發展的重點,大排量發動機一般只有高端豪華車型才使用。
但是小排量發動機,也分幾類。首先就是缸數,有三缸和四缸之分,也有自吸和渦輪增壓之分。
現在的發展趨勢,自然就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比如1.5T和1.6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當然幾乎都是四缸的。
可是寶馬從今年開始逐步推出1.5T三缸發動機B38來代替原來的N16 1.6L四缸增壓直噴發動機。
這意味着豪華品牌也開始在使用三缸發動機了。
甘明笑道:“宋總,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現在就連豪華品牌寶馬都開發了三缸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我想三缸機肯定是發展趨勢,並且不會影響品牌形象,豪華車都在用,我們爲什麼不能用呢?”
宋雨晴笑道:“這個我們也知道,寶馬發展的B38 1.5T三缸發動機不是一個獨立的產品,而是寶馬全新模塊化發動機平臺的一員。這一全新的模塊化發動機平臺包括B58/B48/B38三大機型,也就是3.0T直列6缸B58,2.0T直列4缸並8,1.5T三缸B38。一個汽缸都是0.5L排量,缸徑行程,燃燒室以及核心結構尺寸都一樣。這種策略可以大大的減少發動機核心燃燒系統的開發,對後面的動力性,經濟性,排放等開發也會帶來好處,這樣可以大大的縮短開發週期,降低開發費用。寶馬將這一模塊化開發策略的優勢總結爲更高效,更靈活,低成本。”
甘明笑道:“對呀,所以我們也是可以借鑑的。我們計劃開發更加高效的1.0T三缸發動機,它完全可以替代現在的1.5和1.6自吸發動機,油耗將會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