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章 進入羅馬
865章?進入羅馬
遙遠的海天相交處,一點白色若隱若現。
是大漢艦隊的帆影還是轉瞬即逝的浪花?站在山岡上的瑞士長戟兵心頭一突,伸手揉了揉眼睛。
很快他就不需要猜測了:海天交界處出現的白點越來越多,三五個、七八個……漸漸連成了一條線,漸漸變成了一大片。
終於,來了嗎?
忠於教廷的瑞士長戟兵趕緊敲響了警鐘,鐘聲傳到幾羅馬裡以外的另一處哨所,那兒也響起了警鐘,一站站接力,很快漢軍來襲的消息就傳到了羅馬城中。
警鐘長鳴,羅馬城又迎來了戰爭,可憐強大的古羅馬帝國的故都,千年以降早就身價大跌,哥特人、匈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一個接一個的蹂躪了它,這座古老的城市早就從聖潔的維納斯女神變成了伊麗莎妓院的婊子,誰都可以上她。
鐘聲迴響,剛剛反應過來的皮貨店老闆,手一哆嗦剪刀差點兒夾到自己的手指,臺伯河邊的洗衣婦端着盆子不知所措,遊民營地的吉普賽女人忙着把鍋底灰朝臉上抹——過去的經驗告訴她們,戰爭中無論誰取勝,最倒黴的往往是吉普賽人。
在過去的幾年裡,教廷對楚風投入了不少廣告,大漢皇帝的形象從最初金光閃閃的“基督之聖矛”、“奧古斯都”,變成了“邪惡的魔王”、“最爲可怕的異教徒皇帝”,羅馬平民雖然不大相信教廷的話,這些倒是寧可信其有的。
只有少數和大漢有商業關係的貴族,以及威尼斯、熱那亞旅居羅馬的商人始終保持着鎮定,其中最爲老奸巨猾的,已經把前兩天加急做出來的金底蒼龍旗綁在了旗杆上,隨時都可以打開窗戶挑出去,就算旗面上的東方神龍被不懂行的裁縫做成了西方式的雙翼魔龍,這倉卒之際做出來聊表寸心的旗子,想必大漢皇帝也不會太過計較吧!
羅馬城陷入慌亂的同時,駐紮在城外的瑞士長戟兵卻鎮定自若,敲響警鐘之後他們就排着整齊的隊形,穿着整潔的軍服,像參加閱兵式那樣向臺伯河口進發。
反而是標榜爲基督最忠誠騎士的梵蒂岡聖騎士團,落在了瑞士長戟兵的後面,而且隊形散亂,人人一副硬着頭皮頂上、隨時又準備掉頭逃跑的神情。
所有的人都明白,教廷對基督世界的統治依靠信仰而不是軍隊,梵蒂岡的軍隊只是維持羅馬治安、鎮壓異端和內部爭權奪利的工具,實際兵力和戰鬥力還趕不上塞爾維亞這些弱國,與英法相差甚遠,他們和漢軍作戰,那就更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一千五百名瑞士長戟兵,五百名聖騎士,也許漢軍一輪炮擊或者一次衝鋒就可以把他們送進地獄,士兵們完全清楚,這一戰鐵定有去無回。
但瑞士長戟兵來自中歐山地,這些性格堅韌的山區居民對教廷有着絕對的忠誠,在很長時間裡他們是梵蒂岡最可靠的戰士,即使本尼迪克特拋棄了羅馬,他們也不會拋棄梵蒂岡。
反而是來自羅馬宗教貴族家庭的聖騎士團,在生死關頭的表現遠不如瑞士長戟兵。
只不過,那些中歐山地的長戟兵們,真的是無所畏懼的走向死亡嗎?警鐘初響時他們臉上那種如釋重負又頹喪的表情,更像已經收到了死刑裁決書,拖延數天之後終於走上刑場的死刑犯,所擁有的那種解脫吧!
即便是最虔誠的信徒,相信爲主而死可以得到天堂的榮耀,也絕對不會天真到認爲留在世間的妻兒能夠得到貴族領主的撫卹照顧。
不,妻子兒女應該交的人頭稅一個銅子也不會少呢,如果失去了來自男主人的軍餉收入,他們也許會……
漢軍已經登陸了,灰色的軍服黑壓壓一大片,無數頂鋼盔反射着太陽的光芒,刺刀的尖端閃爍着懾人的寒光,他們身後的巨大軍艦,密密麻麻的炮窗全都打開,黑洞洞的炮口隨時可以噴吐死亡的烈焰。
明知必死,而且將是一邊倒的失敗,瑞士長戟兵們連加速衝鋒的動作都懶得做了,反正這麼點人的衝鋒也不可能越過那些重炮和步槍織就的火網,乾脆排着密集陣型,不緊不慢的走過去,希望來一個體面的死亡。
大炮並沒有鳴響,預想中毀天滅地的末日審判沒有降臨。
一個瑞士長戟兵們非常熟悉的身影,在漢軍保護之下來到了他們面前。
布雷默樞機大人!
長戟兵和聖騎士都驚訝的睜大了眼睛。
對這位大人他們並不陌生,早在四五代之前的馬丁四世時期,他就是梵蒂岡內部頗有發言權的大人物,而與大漢的合作奪回聖城耶路撒冷和真十字架,更是把他的權勢推到了逼近教皇寶座的高峰。
而之後發生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論政治手腕和支持者實力都不遜於僕立法司的布雷默,在繼任教皇的爭奪中幾乎是自殺性的退出了,令他的衆多支持者大失所望,隨後他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僕立法司的鐵桿盟友,甚至在宗教會議上揮拳毆打不聽話的老資格樞機主教。
當然,人們也發現布雷默大人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都每況愈下,最初不知道原因,可等某些過量服用天堂之藥的信徒表現出同樣的症狀,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時候,布雷默的臉色碧油油的,瘦得和乾屍有一比,兩隻眼睛就像幽幽的鬼火,看上去隨時都有可能一命嗚呼。
但現在呢,他白白胖胖的,臉上的肉也堆起來了,滿臉紅光,如果忽略掉額頭的幾滴虛汗,看樣子簡直健康得可以無病無災的再活個二三十年。
瑞士長戟兵的指揮官越衆而出,恭恭敬敬的朝布雷默行了個禮:“樞機大人,您突然,嗯,‘失蹤’之後,對立的僞教皇僕立法司宣佈您是和大漢皇帝相勾結的叛徒,不過……”
“瓦文薩,擡起頭來!”布雷默的聲音裡充滿了威嚴,“既然是僞教皇宣佈的事情,其真實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沒有經過正式的宗教會議,我仍然是梵蒂岡的樞機主教、基督在人世間的僕人,想必你也很清楚這一點吧?”
瓦文薩臉色一紅,其實從最開始他稱布雷默爲樞機大人,就已經承認了這一點。
當初接到楚風的要求,從梵蒂岡宗教裁判所的監獄裡救出索菲婭等一夥西西里海盜,布雷默就跟着逃走了,僕立法司自然宣佈他是叛徒,革除他的教籍。
但僕立法司很快倒臺,根本不可能召開正式的宗教會議,而出身奧爾西尼家族的本尼迪克特十一世,或許是忙着對付大漢,或者根本就忘了這一茬——畢竟在服食天堂之藥成癮之後布雷默基本上淡出了教廷權力核心,沒有人關注這個失勢的傢伙了,所以本尼迪克特也沒有爲了革除一個毫無威脅的廢人的教籍,而專門召開宗教會議。
現在僕立法司都已經被送上了火刑架烤成了人肉乾,他宣佈布雷默是叛徒,革除教籍,這碼事還能作準嗎?
瓦文薩遲疑道:“那麼,您和大漢,難道真的是……”
古板的瑞士長戟兵指揮官兀自唧唧歪歪,新任大騎長維利埃爾卻急得火冒三丈,暗罵瓦文薩:白癡,難道你還看不出來如今的局勢?你們這羣山地來的石頭腦袋不要命,我們聖騎士團還要命呢!
和聖殿騎士團只有一字之差,梵蒂岡的聖騎士團卻是從不去中東和異教徒作生死搏殺,而長期留駐羅馬城的溫室花朵,更多是承擔梵蒂岡禮儀性的保衛工作,因爲安全、地位崇高、還能享受莫大的榮譽,成爲羅馬貴族青年的首選,可謂不折不扣的八旗子弟。
不像長戟兵是來自中歐山地民族,有着堅韌忠誠的脾性,羅馬貴族青年們有着大好年華和大筆金錢可以揮霍,伊麗莎妓院、馬扎爾旅館和龐貝大劇院的包廂是他們的銷金窟,怎麼捨得在必敗無疑的戰鬥中送掉性命?
窮苦人想上天堂,可對於這些有錢有勢的貴族來說,伊麗莎妓院就是他們的天堂,只要活着就能享用,何必急着去基督的天堂?
如果不是害怕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害怕被本尼迪克特秋後算賬,他們纔不會巴巴的跑到戰場上來呢!
何況勢力強大、自忖能夠應付宗教裁判所的大貴族子弟,今天根本就沒露面,連奧爾西尼家族的也提前溜走了,被逼無奈上戰場的全是中小貴族。
在羅馬,教皇的更迭實在是司空見慣,貴族子弟又比平民更清楚政治的彎彎繞,見布雷默在漢軍保護下公開露面,便也明白了七八分,於是對不知趣的瓦文薩真是人人切齒痛恨,如果目光可以殺人,可憐的長戟兵指揮官早已被射成了人肉篩子。
大騎長維利埃爾當機立斷,打斷了瓦文薩的廢話,驚喜交集的對布雷默道:“仁慈的上帝啊,真的,真的是布雷默樞機大人,再次見到您真是太高興了,這也證明了僞教皇僕立法司對您的污衊是荒謬可笑的——上帝總會保佑虔誠的基督徒。”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相信虔誠的基督徒總會得到上帝保佑,換句話說,災難中能夠平安無事就是好人,倒黴的都是信仰不堅定的,就像東方民間認爲凡是被雷劈的都是壞人。
秉承這一邏輯,歐洲甚至用把人扔進湍急河流的辦法來對嫌疑犯進行審判,能活下來的就是好人,被淹死的就是壞蛋(菲爾普斯、羅雪娟陰險的笑:做什麼壞事都不怕了……嘿嘿)。
同樣的邏輯,火刑架上被烤成人肉乾的僕立法司是壞蛋,平平安安的布雷默,當然是上帝保佑的好人囉,看,他不僅活得好好的,氣色還比離開梵蒂岡的時候好了不少,這不是上帝保佑虔誠基督徒的明證嗎?
有人擡轎子,布雷默自然順杆爬,非常神棍的在胸口劃了個十字,一臉正氣凜然的道:“是的,上帝使我平安無事而僕立法司已經下了地獄,他對我的污衊當然不攻自破,我依然是梵蒂岡的樞機主教,上帝忠誠的僕人。因爲上帝給了我更重要的使命,所以我還沒有得到升入天堂的榮幸。”
更重要的使命?
瓦文薩愣頭愣腦的問:“可您已經是樞機主教了呀!”
這個白癡!維利埃爾很有把腦袋缺根筋的同僚暴打一頓的衝動,忍住發抖的手,他對布雷默鞠躬道:“請允許我享有以您的名義,通知留在羅馬的樞機主教團召開宗教會議的榮譽。”
瓦文薩打了個嗝,就算他再一根筋,此時也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了,不過瑞士長戟兵只忠於梵蒂岡,並不是忠於本尼迪克特或者僕立法司教皇個人,他對此也無話可說。
布雷默用一隻黃金聖盃沾了沾水,手指輕彈把水珠灑向維利埃爾,口中唸唸有詞:“耶和華我的神、我的聖者啊、你不是從亙古而有麼.我們必不至死。耶和華啊、你派定他爲要刑罰人。磐石啊、你設立他爲要懲治人……”
聖騎士團立刻轉變了方向,站到了布雷默身後,一個個臉色堅毅神情嚴肅作視死如歸狀,然而他們和漢軍站在了同一陣線,假想中的敵人只不過是空氣而已。
瓦文薩和他的瑞士長戟兵也想明白了,從隱士彼得到僕立法司,從僕立法司到本尼迪克特,梵蒂岡教皇寶座上的人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反正自個兒只需要忠於梵蒂岡就行了,管它是誰的屁股坐在寶座上呢?上帝自然會選擇最合適的人坐上那個位置。
布雷默三言兩語就說服了人們,前來迎敵的梵蒂岡軍隊反而成了他的追隨者。
楚風正從海上君王號鋪着紅地毯的舷梯走下陸地,梵蒂岡軍隊會有如此表現早在他意料之中,本來就處於絕境、隨時會被漢軍炸成碎片,就算是極其堅定的狂信徒,心頭也不免要打鼓吧,而在這種時候打出布雷默這張牌,就坡下驢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就連以堅韌和忠誠著稱的瑞士長戟兵,臉上也露出了真正解脫的欣慰,而貴族子弟組成的聖騎士團呢,騎士們神采飛揚的跟在布雷默身後,一個個活像剛從聖戰戰場上凱旋歸來似的,叫楚風見了也不免莞爾。
對陸猛招了招手,楚風笑道:“走,帶我們的軍隊送布雷默入城,以壯行色。”
羅馬聖.喬凡尼門,人們站在陽臺上、窗口後面,好奇的觀看由遠及近的軍隊。
並沒有炮聲,也沒有喊殺聲,這使得人們對戰爭的擔心降低了許多,也是他們沒有逃走,而待着家中的原因。
出乎意料的是,首先來到城市的竟然是梵蒂岡聖騎士團和瑞士長戟兵!
難道他們戰勝了漢軍?可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呀!
仔細觀察發現這些軍人並沒有一點點戰鬥的痕跡,身體上沒有血跡,更沒有任何一個人受傷,人們不禁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他們是投降了,還是……
當先的大騎長維利埃爾忍不住吼叫着把喜訊報告給羅馬居民:“安全了,和平了!偉大的皇帝並沒有把戰爭帶給羅馬,他送回了布雷默樞機主教大人!”
人們定睛細看,這才發現層層疊疊的聖騎士簇擁之下,那個騎白色高頭大馬的、一臉慈祥和藹可親的人,不正是樞機主教布雷默嗎?
當初和大漢結盟奪回聖城耶路撒冷,布雷默可是在羅馬城家喻戶曉的,雖然他不像隱士彼得那樣親近民間,但名聲倒還好,比僕立法司和本尼迪克特要強了不少。
和平,人們最喜歡的就是這兩個字了,相對於混亂、燒殺劫掠和戰爭這些聽上去就讓人不寒而慄的詞兒,和平不是最好的事物嗎?
不管是誰,能給羅馬帶來和平,能讓羅馬城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那就是最大的功臣啊!
立刻就有人歡呼起來:“神聖的樞機主教布雷默,上帝的使者,羅馬的救星!”
布雷默身穿樞機主教的紅色法袍,騎着白馬,讓聖騎士們散開了些,朝着信徒們頻頻揮手:“仁慈的上帝,在基督徒絕望的時刻總會帶來新的希望,偉大的皇帝並不是滅亡羅馬的蠻族首領,他是基督徒的救星!”
羅馬人不傻,他們久在教廷統治之下,對政治和宮廷陰謀耳熟能詳,聽到布雷默的話,差不多也就明白了大半,立刻把歡呼轉移了對象:
“基督之聖矛,光榮的奧古斯都!”
此時楚風正率領着數量驚人的漢軍從大路上開入羅馬,一浪一浪的歡呼聲讓他有種難以言表的好笑,要強忍着纔不當場笑出來。
而隨駕的大臣們則對他們的皇帝佩服得五體投地,陳宜中點頭讚道:“果然把耶路撒冷留在十字軍勢力手中是最佳選擇啊,現在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扶立教皇,還讓中東的十字軍勢力不敢動彈,這一石二鳥之計,果然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