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章 騎戰

655章 騎戰

大不里士城東北的沙巴蘭山之巔。海拔高度達到了四千八百米,乃是高加索山脈南緣之主峰,山勢巍峨直入雲霄。

大漢與蒙古交兵的主戰場便在沙巴蘭山腳下的緩坡臺地,雖是緩坡,可大不里士城海拔就有千餘米,隨着蒙古軍節節敗退、漢軍步步進逼,主戰場的海拔高度也就逐步上移到了一千五百米左右。

這個高度說高不算高,和珠穆朗瑪峰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說低也絕對不低了,泰山玉皇頂的海拔也就一千五百多米。

低海拔地區生活的人類,大約會在二千五百到四千米的高度出現高原反應,嚴重的會危及生命,現在漢軍作戰的高度離出現高原反應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將士們也就是覺得戰鬥中體力比平時下降得快,劇烈運動之後略有心慌氣短罷了——只要沒有心臟病、沒有血管瘤,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可騎兵所乘的戰馬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漢軍使用的阿拉伯馬有身高腿長、血熱度快的優點,但它產自低海拔地區,對高海拔極不適應,在這方面可遠遠趕不上行走茶馬古道雲貴高原的川滇馬、青藏高原的藏馬、以及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馬。

騎兵的體重加上鞍韉、盔甲、騎槍、戰刀等裝備,全重過兩百斤,本已吃力的戰馬還要在大負載的情況下來回奔馳。情況就變得非常不妙了。

於是第一軍、金剛軍負責遮護兩翼的騎兵們現,胯下的戰馬呼哧呼哧打着響鼻,不斷掀動的嘴脣吐出黏稠的白泡子,阿拉伯馬尖削的小耳朵煩躁不安的轉來轉去,大而靈動的眼睛裡佈滿了血絲……

偏在此時,蒙古軍中牛角號嗚嘟嗚嘟連續響了幾聲,許多精銳武士斜刺裡殺出,騷擾漢軍兩翼。

漢軍步騎炮配合的方略,就是以炮兵施展遠程打擊,步兵作爲中堅主力,而騎兵則需要掩護前兩者的側翼,避免敵騎突入步兵陣中。

所以現蒙古軍實施中央死守兩翼襲擾的戰術,漢軍騎兵也就針鋒相對的頂了上去人人平端着騎槍,騎兵們組成一長排一長排的陣列,每兩道陣列之間相隔二十步的距離。

衝鋒的蒙古軍抵達五百米距離,騎兵營配屬的牽引式三斤炮就給了他們迎頭痛擊,霰彈的威力很是讓敵人頭疼,經典的鑿穿陣型那鋒利的矛頭也被削平了些許,從尖銳變得圓鈍。

蒙古軍頂着霰彈的殺傷進抵三百米,漢軍騎兵第一排平端的騎槍開火了,就像一長串鞭炮在兩三秒鐘內迅炸響,密集的槍聲互相交迭,音波在空氣中碰撞激盪,以致於足夠遠處大馬士革城頭的人們聽來,就是嗡的一聲大響。

而槍口綻放的火焰,和緊接着噴出的硝煙,就像一片白色的煙霧中突然迸了連片的火海。又如同仲夏夜銀河羣星的閃爍。

騎槍的槍管比步槍短,有效射程也從四百米下降到三百米,但它的威力可不小,事實上由於槍管短,彈頭在空中飛行的彈道,也就比標準步槍更加紊亂,這導致穿甲能力和準確性的略微下降,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可怕的後果:

彈頭翻滾!

定型生產前的多次試驗表明,騎槍射的子彈在接近最大有效射程的階段,也就是兩百米到三百米之間,彈頭的螺旋穩定性大幅下降,那麼它在射入人體之後就不能保證筆直向前的穿透,而是在人體內偏轉、翻滾,盡情的釋放動能,同時將肌肉、骨骼和內臟,攪得稀爛!

被第一輪排槍擊中的蒙古武士,表面上看起來比中了霰彈的傷勢親得多,剛纔的霰彈射的圓球型鉛彈丸,在空中就不停的翻滾,高命中蒙古武士的羅圈甲之後,軟鉛製造的彈丸就像泥巴砸上了牆壁。迅變扁、擴大與障礙物的接觸面積,幾乎在一瞬間釋放動能,倒黴的武士就像被炸開了似的,胸前的盔甲破碎不堪,茶碗大的傷口一團稀爛。

騎槍所用窩窩頭型的子彈有個尖頭,而且爲了保持平穩的彈道,射後彈頭就不能變形,所以在彈頭裡添加了錫、銅等金屬讓它更硬一點。

這樣的硬尖彈頭以螺旋、高的動態打在盔甲上,就像金剛鑽似的一鑽一個小眼兒,外表上看,被射中的蒙古武士只是盔甲上多了個小指頭粗細的眼兒,似乎沒有什麼大礙。

但正在策馬奔馳的蒙古武士,身形突然一頓,然後就和袋沒有生命的麪粉差不多,咚的一下從馬背上栽倒於地,沒有抽搐、沒有掙扎,死亡的過程彷彿閃電一般,還來不及讓人做出垂死掙扎,就迅捷無倫的奪走了生命。

如果戰後有人去做屍檢,他會驚訝的現,在屍體表面那個小手指頭粗細的圓洞下面,是迅擴大的彈傷空腔,空腔裡的肌肉、血管和神經完全被絞成了肉醬,相鄰的內臟也在彈頭釋放的衝擊動能下震成了碎片,如果是胸部中彈,心臟都變成血肉模糊的一團了,這個倒黴蛋幾乎是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間就變成了死人……

第一排的漢軍騎兵射之後,迅撥轉馬頭退回裝彈,而第二排的騎兵迎上。射出第二波彈雨,然後是第三排……循環往復,一旦敵人衝進,騎兵們就調轉馬頭回撤,與敵人拉開距離,然後繼續用騎槍招呼他們。

在蒙古武士射出一蓬蓬的箭雨之前,炮擊和排槍直接導致射出的箭雨稀疏了不少,準頭和力度也有所降低。

蒙古騎兵四處試探想找到突破口,但漢軍騎兵擁有和他們相等的機動能力,蒙古兵跑到哪裡,漢軍騎兵也就睹到哪裡,用騎槍給他們致命打擊,而且漢軍步兵面對蒙古騎兵的衝鋒,在幾波火力打擊之後就不得不端起刺刀肉搏,騎兵卻能憑藉機動力不斷回撤,保持與敵人的距離,令蒙古兵的弓箭無所揮,自己手中的騎槍卻能大展神威。

城頭上觀戰的大不里士軍民,一時間大開眼界,人們熟知蒙古人明的曼古歹戰術,就是以不斷回撤的方法與敵人拉開距離,然後用強弓利箭打擊敵人。這一招對付身披重甲的歐洲騎士,可是大放異彩。令多少公爵、伯爵和國王兵敗身亡,驕傲的蒙古大軍飲馬多瑙河畔。

沒成想遇上具有相等機動能力,武器射程卻大大過他們的漢軍騎兵,蒙古軍倒是嚐到了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的苦頭,紛紛被漢軍射下馬來,自己卻連漢軍的毛都沒沾到一根。

即使偶爾被蒙古軍逼近,肉搏中弓馬嫺熟的蒙古武士也佔不到什麼便宜,他們的大汗彎刀斬不開漢軍的鍛壓成型板式甲,只能朝咽喉、四肢上招呼,或者用戰斧之類的重兵器把漢軍從馬背上砸下去;漢軍的騎術要差一些,但共析鋼調質熱處理的戰刀。卻能輕而易舉的將身穿羅圈甲的蒙古兵一刀兩斷。

表面上看起來,漢軍大佔上風,可是大不里士人沒有望遠鏡,他們看不見漢軍騎兵胯下戰馬血管暴起、渾身汗津津的樣子,更不會聽見已經有不少馬兒,在痛苦的打着響鼻,體力消耗到了很危險的地步……

楚風卻能在高倍望遠鏡中清清楚楚的看見目前的窘態,事實上他已經多次現戰馬突然腿一軟,將背上的主人顛下來情況。

“忽必烈不愧爲華夏最兇惡、最頑強的敵人,歷史上此人能令兩千年來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統江山的夢想成真,絕非幸致!”楚風喃喃的低語着,就算他身邊的陳淑楨,也被炮火連天的戰場吸引,沒有聽清夫君到底說些什麼。

不過楚風馬上壞笑着呲了呲牙,“可你還是逃不過失敗的命運啊!被一路追趕着從大都逃到萬里之外的高加索,還妄想一戰翻盤麼?”

情況很明顯,高海拔的不利因素只能讓漢軍的戰馬不堪重負,但對於步兵炮兵並沒有太大影響,蒙古軍就算成功迫使漢軍騎兵退後,從兩翼切入漢軍步兵本陣,陸猛也能在此之前構建好空心方陣,用手榴彈和刺刀迎接衝刺的蒙古武士。

以往的戰例早已證明,蒙古騎兵無法對嚴陣以待的漢軍構成致命威脅,步兵的手榴彈足以打亂他們衝鋒的梯度波次,而密密麻麻的刺刀森林則是騎兵的夢魘,也許他們能撞飛幾個、砍死幾名漢軍,但隨之失去了衝刺度的騎兵,就會被各個方向遞來的刺刀捅成透明葫蘆。

即便是失去了騎兵的掩護,即便是蒙古騎兵有藉着山勢緩坡往下衝的加,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忽必烈的做法,無非是拉近兩軍的交換比,讓漢軍付出更大的代價而已,即便是什麼也不做,漢軍也將在付出較大的傷亡代價之後,取得一場血戰的勝利。

但楚風並不準備用太多的人命來換取輝煌的勝利,尤其是佔據了上風的前提下。

“揮動金底蒼龍旗,下令撤退!”然後楚風壓低了聲音對陳淑楨道:“以最高統帥名義。給戰馬騎兵總監革職留任的處分!

748章 真實的阿凡提一一零章 我死則國生553章 決勝二奇思妙計決勝負393章 真正的交鋒第10章 玉清郡主729章 禽獸不如439章 死而復生九十九章 助戰736章 他們得習慣139章 王見王十一章 徽商295章 色目人204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726章 分裂700章 計議310章 遲來的懺悔507章 遺老遺少704章 異性相吸二十六章 醉酒771章 獅穴城下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2章 殘酷的現實312章 新政落實466章 七年703章 艱難的突圍309章 蛻變的功臣430章 雙雄會上203章 爲政之道246章 不平等條約一零五章 炮打泉州329章 軍火販子726章 分裂790章 羅馬陷阱535章 決戰八鏖兵209章 烏雲490章 釣135章 鳩佔鵲巢743章 文明之徵服上182章 仁慈的掠奪634章 浮士德與魔鬼558章 決勝七羽檄飛京都356章 天下一家285章 各懷鬼胎858章 鐵騎突進224章 戰後519章 誘惑517章 內政805章 水晶之夜上650章 改變496章 錦州風雪207章 狂風117章 軍議戰略493章 可愛的印刷術116章 發展方向572章 立國自有疆有民斯有土121章 急行軍306章 英雄豪傑453章 花石綱592章 外交戰線下三十三章 老君下凡546章 收官十天機447章 新氣象861章 設內耳大戰796章 元老院52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373章 前途不測320章 裝逼要被雷劈240章 經濟戰793章 離去五十三章 血海281章 廣南東路361章 人爲自戰583章 匠心獨運584章 邦有道786章 再相遇320章 裝逼要被雷劈786章 再相遇871章 會戰維也納423章 日食元軍的崩潰446章 多收了三五斗八十四章 招安的海寇523章 忽必烈南下500章 凱歌高奏入大都446章 多收了三五斗637章 挑戰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749章 毒計858章 鐵騎突進583章 北國之春450章 搶着做狗740章 楚風的驚訝403章 氈房奏對十四章 怯懦310章 遲來的懺悔522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246章 不平等條約481章 山窮水盡九十七章 殖民者502章 居庸關830章 幸與不幸362章 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