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章 制度纔是王道

漢四年六月初,泉州府南安縣爆出大漢建國以來第一員案件。從七品同知南安縣馬本華收受惡霸縉紳黃叔良鉅額賄賂,甘當黃家保護傘,包庇縱容黃叔良殺人、強、綁架、拐賣婦女、強買強賣等罪行,案情觸目驚心,輿論爲之鼎沸。

經縣法司初審,裁定主犯黃叔良、馬本華、胡德彪等七人死刑,從犯二十餘人從三年到無期不等的苦役,宣判之後各案犯認罪伏法不提起上訴,遂於當天由大漢皇帝御筆披紅,綁縛市曹槍斃。

南安法司葛存理案前具文向上級報告,並且謹守律法不肯枉法裁判,得到通令嘉獎,御筆欽賜“持正稟衡”匾額一塊;知南安縣何保國、知泉州府劉身爲主官不能及時查察民情,畏於豪強不敢據實上報,有失職之過,革職留任、官品降一級,三年不得晉升。

案情在大漢國家報上披露,“功臣是怎樣變成罪人的”,這個問題在民間、在官僚中、在漢軍的官兵中,掀起了討論的熱潮。詳細的偵辦過程,還被大戲曲家關漢卿作了藝術加工,編成戲文四處傳唱。

“蒙元的達魯花赤、色目總管們,放羊羔兒息,欺男霸女,還巧立名目收什麼拜見錢、追節錢、生日錢、人情錢、撒花錢、常例錢、公事錢,敲骨吸髓的壓榨我中華百姓。如果我們大漢的官員也把貪婪地手伸向了老百姓,那麼他和漢軍流血犧牲所抵抗的侵略,有什麼本質區別?”

楚風的話擲地有聲,以大號字刊登在報紙頭版頭條,配上馬本華案件的詳情,清晰明確的向全國上下傳遞了一個強烈地信號:如果某些人自恃有功,敢於站到了民族的對立面上,那就別怪皇帝不講情面!各地百姓和清廉的官員,對貪官污吏,你們儘管放心大膽的和他鬥,皇帝永遠站在你們一邊!

與此同時,楚風下達諭令:對外情報工作主要由情報司主管,保安司除防範外敵對大漢的顛覆、間諜、潛伏活動,更多的精力轉入監察百官,一旦接到官員貪污不法的線索,有權秘密偵察,允許使用秘密檢查往來信件、派員竊聽、使用臥底等非常規手段。

出乎楚風的預料,政策在朝會上提出,大唱反調的不是剛剛在南安案件中鬧了個灰頭土臉的匠戶系官員,而是儒林文士、故宋舊員。

“所謂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官爲民之父母,皇上自該用人不疑、用人不,怎能一邊將地方權柄授予他們,一邊卻令保安司暗中監察?豈不是把大漢地堂堂官員,當作了潛在的鼠竊狗偷之輩?”法部長文天祥第一個表示不滿,他認爲用保安司監察官員,無形中暗指大漢的官員都不是宅心仁厚之輩,隨時有可能貪污腐化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嘛!

民政部長鄭思肖從另外一個方面提出了反對意見:“讀書人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得是禮義廉恥,皇上以種種手段監察,置士大夫之顏面於何地?昔年則天女後竊唐,設銅軌鼓勵告,天下騷動人心惶惶,未曾大治而朝野大亂。皇上欲治吏,還須大力頒行新儒,待世道清明人心向善,則天下不治而治,官吏不廉自廉。”

反腐倡廉地措施。居然會遭到正人君子們地反對。楚風鬧了個莫名其妙。顯然。文天祥、鄭思肖絕對不是踢貪官污吏說話。那他們地反對是爲了什麼呢?

忽然感覺桌子底下有什麼拱了拱。低頭一看。是趙筠穿着串珠繡花鞋地腳。芊芊巧巧地伸到了楚風腳旁邊。將他踢了兩下。

琉球夏天炎熱。輕紗羅裙下。露出膚光勝雪地小腿。楚風心旌搖盪。兩腿悄悄一合。將趙筠地美腿夾住。

衆位大臣看着呢!趙筠地俏臉頓時罩上層紅霞。想要縮腿收回來吧。怕呆子死命夾住不放鬆。一用力。反被別人看出破綻;憑他胡鬧吧。楚風竟然在她小腿上磨磨蹭蹭。弄得直癢。想笑又不敢笑。

當機立斷。趙筠乾脆大大方方地把個紙條遞給楚風。

哦。原來是有話要說啊!楚風訕訕地放了趙筠一馬。接過紙條一看。寫着兩句話:“故宋不殺士大夫”。“人之初。性本善”。

怪不得文天祥他們反對呢,原來如此!楚風立刻明白了:大宋朝優容士大夫,而自己讓保安司監察百官,無是在他們頭上懸了一把隨時可能掉下來地利劍,自從科舉科目從獨尊儒術到百花齊放,儒門士子進身的路子變窄了,再以保安司監察他們,儒士地地位自然更低了,當代大儒文天祥、鄭思肖

彈纔怪呢。

其次,儒學講的是人性本善,所以基調是用道德說教讓人遵守社會規範;而楚風信奉地是“不受監督的權力意味着百分之百的”,任何制度都是由人來執行,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貪婪的一面,所以必須把每位官員都置於監督之下。

但人性善惡這種玄而又玄的問題,就是新儒學的《四書新解》和《五經新編》,也沒有涉及到。此時要是在朝堂上辯論起來,楚風並沒有說服文天祥和鄭思肖的把握,正在撓頭,忽見張廣甫躍躍欲試,似乎有話要說。

張老頭子在朝堂上,除了財稅問題,一向裝聾作啞悶聲大財,身爲匠戶系官員,卻很少介入朝爭,大約是因爲他年紀大了,膝下又沒有兒女的緣故罷。今天見他要言,楚風笑道:“老張從來裝悶葫蘆的,難得開口一次,來來來,咱們聽老張說說。”

“諸位,老頭子沒讀過多少書,但也知道《史記》裡有一句‘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天下無數人當中,是言義的君子多,還是言利的小人多?文部長曾在故宋爲相,然則故宋朝堂之上,言義多,還是言利多?”

匠戶系官員當中,張廣甫昔年做過不第的秀才,四書五經讀了不少,這一席話,正說到了點子上。

王大海左手遮住右手,在只有張廣甫能看見的角度,輕輕給老夥計一挑大拇哥;李鶴軒端着茶杯似笑非笑;侯德富看看未來老丈人,左右爲難。

馬本華案,主犯是漢軍負傷退役的戰鬥英雄,不肯同流合污的則是儒門子弟,於是從民間傳出這樣一種聲音:“打天下須得漢軍的堅船利炮、火槍戰刀,治天下還得正途出身的儒門士子。商人、工匠和武夫,不懂得禮義廉恥,不應爲親民官。”

不消說,這個聲音的源頭在哪兒,恐怕官場中隨便哪個人也能猜出幾分。文天祥爲人崎磊落不結黨營私,鄭思肖心地平和老好人一個,他們二位自然不會是傳言的始作俑,但他們作爲儒門子弟出身、在大漢朝的最高品級官員,無形中成爲了儒士官吏的代言人。

“關於反,皇上不管制定什麼措施什麼法令,咱們都堅決支持,否則天下人還以爲咱們工商匠戶出身的官員,真不如那些尋章摘句、百無一用的儒生呢!”這是李鶴軒、王大海、張廣甫等人在本次朝會前達成的共識。

“言利多,言義多?”文天祥反覆咀嚼這兩句,一時癡了。新儒學當中,就有義利統一的論斷,但接受這種論調,不就是推翻了過去的認識嗎?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正氣歌寫的很好,但爲什麼留夢炎、葉李、方回、趙復,這些同樣能寫出堂皇篇章的儒學大師,卻搖身一變投靠了蒙元異族?

即便是寫下正氣歌的文天祥,也不得不承認:“天下之人,言利遠多於言義,不管儒門士子,還是販夫走卒,概莫能外。”他頓了頓,接着說:“正因爲如此,咱們才必須提倡新儒學,用道德文章來教化萬民,皇上垂拱作則,漢軍將士用命,文官盡忠輔弼,終會有天下大治,人心復古的一天。”

理想國,重現三代治世的理想國度,是千年來儒門士子的最高夢想。大漢國富兵強、民間普行教育、天子勤政愛民,正是實現這一夢想的最好時機,身爲理想主義的文天祥,毫不懷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看見這副黃金描繪的畫卷變成現實。

楚風輕描淡寫,卻又一針見血的點在了這個理論的死穴:“但在那之前呢?世道人心的教化,從孔夫子開始,到現在一千多年了,還沒有實現。即使我們能實現,大概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夠解決的,那麼,這十年二十年當中,就任由貪官污吏魚肉百姓?制度建設和道德教化,可以同時進行嘛!”

文天祥笑了,同時進行,就是標本兼治,這無是一個好辦法。最後,他作爲法部長,提出保安司的職權,不能超越律法之規定。

於是定下制度:保安司可以行使各種秘密偵察手段,惟有執行逮捕、抄家之強制方式,須蒐集確鑿之證據,經同級或上級法司許可後方能進行。

以律法制度反腐,以道德輿論倡廉,雙管齊下的反運動,深入而又全面的展開。

———————————————————————————————

一零八章 淮軍十二章 鹽販子626章 願向朔漠同展望且從黃沙拓新天208章 全民皆兵483章 修羅煉獄126 外強中乾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9章 紅拂夜奔212章 柳暗713章 有突厥沒斯坦412章 阿合馬的心計617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171章 玩大象很受傷427章 牆頭草的末日四十六章 危機158章 一劍光寒南九州263章 仁川335章 想跑沒那麼容易518章 庫裡臺828章 華夏金甌曲606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七406章 改變計劃636章 冢中枯骨195章 凱旋451章 三家分高麗803章 李鶴軒的小手術316章 拒婚355章 盧世榮698章 施恩不圖報184章 霸權主義766章 結盟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2章 氣球上409章 以身作則843章 神聖同盟308章 反腐倡廉409章 以身作則308章 反腐倡廉二十六章 醉酒651章 俄羅斯人的煩惱551章 收官十五借東風321章 我不是成吉思汗550章 收官十四曙光300章 豺狼273章 山村親家415章 陰謀的氣息225章 天尊367章 強弩戰術352章 天下一家792章 兵變468章 優勢劣勢805章 水晶之夜上233章 下馬威第10章 玉清郡主784章 劃分陣營425章 三寸不爛之舌267章 改造俘虜291章 鵝車洞子788章 圖和人都要820章 深入瀉湖476章 掌上觀文701章 並不平靜的夜563章 雙雄會一186章 偱州之戰118章 對抗演練322章 似是而非408章 悔恨與新生四十五章 忠奸448章 開京489章 風起阿巴丹870章 宙斯之力631章 代理人590章 叱吒萬戰場匈奴盡奔逃600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上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4章 佛爭一柱香475章 金剛軍318章 聯姻492章 什一稅和聖城151章 大使發威了九十九章 助戰454章 張珪的奸計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459章 日月交輝452章 諜變386章 海盜船145章 開國大典286章 李恆的計劃590章 叱吒萬戰場匈奴盡奔逃135章 鳩佔鵲巢699章 情愫114章 名人啊558章 決勝七羽檄飛京都60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五592章 外交戰線下十七章 殺戮244章 提督的決斷516章 一抓就靈790章 羅馬陷阱161章 火槍火炮196章 天命屬誰387章 黑吃黑722章 嫁人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