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章 飛速發展
大漢元年、宋景炎二年十二月,經略閩廣安撫制置大使陳淑楨,以漢國炮船巡弋九龍江,其侄權知漳州府陳吊眼領兵兩萬守城,自領精兵沿江下寨,爲犄角之勢,敵住元福建宣慰使行徵南元帥府事唆都南下之鐵騎。
唆都故計重施,令其子萬戶、詔討使百家奴分兵三千從九龍江上游渡江偷襲,被宋軍遊騎發現,渡河時遭炮船痛擊,其後陳淑楨親率大軍合圍,陣斬百家奴,三千鐵騎大半淹死江中,唆都元氣大傷,只得退守泉州。
好!唆都,這個雙手沾滿興化、錦田山、南少林、許家巷各地人民鮮血的屠夫,也嚐到了失去親人的滋味!血債要用血來償!楚風看到戰報,爲陳淑楨擊節叫好,同時應她的要求,派出軍官團幫助畲漢義軍訓練。
文天祥仍然沒有消息,明顯是主動中斷了和楚風的聯繫,從蒙古軍中逃出的經歷過於離奇,“漢奸”的罪名一直若隱若現的懸在這位忠貞之士的頭頂,他不想再給行朝以口實了。
陳淑楨以汀州對抗江西的塔出、李恆,以漳州對抗福建的唆都、阿剌罕、董文炳,在閩西將戰線穩定下來。得益於此,文天祥在粵東背靠閩西,能夠慢慢的發展壯大,一時半會,閩廣兩省的戰局暫時停滯下來,進入相持階段。\\\
楚風以軍援換時間的策略取得階段性成功,對陳淑楨的投入,換來了漢國亟需的發展時間,軍事、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漢國,與蒙古軍的全面戰爭越晚一天,形勢就越有利一分。
漢國人口突破八萬,農業生產上,琉球城附近沖積平原的肥沃土地。只有六十萬畝左右,按人平三十畝計算,也就夠兩萬壯勞力,現在已經基本上開墾完了;工業上,雖然修建了水壩,但動力問題仍然制約了工業生產擴大規模。
楚風開始把漢國的疆域向南北兩個方向伸展。
最近派人沿琉球河溯流而上勘察,發現崇山峻嶺間一個美麗的湖泊,楚風才確信琉球河就是濁水溪,那山中湖泊就是日月潭,琉球城便在濁水溪入海口附近。經勘測。琉球城東北九十公里處有一大河,正南面一百八十公里亦有大河,兩條河流水量充沛,下游有肥沃地衝積平原。非常適合工農業生產。
楚風在兩處河口建設新城,兩座新城被命名爲琉北、琉南。撥一條剪式船充當班輪,每四天從琉北、經琉球到琉南,再原路返回,跑一個來回。琉北、琉南間航程二百七十公里摺合一百五十海里,剪式船平均跑十五個小時。\\\第一天從北到南,第二天休息。第三天從南到北返程,第四天又休息,只要沒有風暴,就常年不斷的跑下去,初期哪怕每趟只裝得到十幾個甚至一兩個乘客,也不間歇。
最開始,兩座新城只有負責管理的政府官員和新從福建接到的移民,在楚風減稅的政策鼓勵下,商人們紛紛到新城去開設分店,一些覺得琉球城商業競爭過於激烈小商戶。乾脆舉家搬了過去。政策扶持、土地水利資源豐富、源源不斷的人口紅利,兩座新城。就如同當年的琉球匠戶村一樣,飛速的發展壯大。
漢國不徵農稅,但農產品進入市場流通仍然要交商稅。最初,有“聰明”的農民把糧食囤積起來----你不是賣糧才徵稅嗎?我不賣,自然不用交稅。
千萬別小看農民的智慧,淳樸絕不等於弱智。
不過,糧食價格地迅速回落,準確的說是從戰時緊缺狀態恢復到正常水平,粉碎了他們囤糧惜售的美夢。最初米價每石四貫,早稻豐收後很快降到兩貫,等晚稻上市,就只有一貫了!早賣掉糧食的人笑得合不攏嘴,囤積居奇地氣得抽自己耳巴子。\\
楚風一點不擔心囤糧不售來逃稅,他算過了,每個壯勞力種三十畝地,雙季稻年收米一百石,而平均每個壯勞力供養兩到三個家庭成員,加起來每年最多吃個十來石,剩下的不管你囤不囤起來,終歸要進入市場化環節----終不至農民會讓糧食爛在倉裡。
琉球漢國農業政策地成功,最主要歸結於缺少一箇中間環節:地主。宋代地主一般會收取產出的一半,加上皇糧國稅,農民手上就所剩無幾了,僅能維持溫飽,每逢災年就會在貧困線、甚至死亡線上掙扎。漢國境內全爲自耕農,人頭稅、地畝稅全部免徵,農民生活比之福建,甚至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五倍(^^)
農民富了,就要消費。大規模商業生產導致社會分工細化,農業生產也呈現專業化趨勢,農戶發現,又種田又飼養又紡織的男耕女織小農經濟沒有市場了,比如飼養家畜,如果自己吃,不如買價賤如土的海魚、鯨肉,如果作爲高檔肉類出售,又比不上洪家二嬸大型養豬場、養雞場的價格優勢,那麼,與其花時間養豬,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間,多種幾畝水稻划算。於是有地農戶專業種水稻,有的靠近城市,就專門種蔬菜、種水果,有地人養豬經驗豐富,就到財稅部貸款,也辦起大型養豬場……
分工細化導致了交易活躍,農民出售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買回陶瓷器、牲畜、服裝、鹽巴各類生產生活物資,年輕人還會到城裡喝點小酒、聽聽說書。\\\財稅部在他們出售農產品的時候收了一次稅,當農民們拿錢消費的時候,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間接讓財稅部又收了一次稅。
漢國不徵農稅,但從長遠從全局看,從農業上得到的收入,比封建王朝敲骨吸髓式的拼命搜刮農民,所得更多。
這就是商品經濟的威力。
軍事上,工農業生產對勞動力需求極大,加上開發新城,水師炮船一條也要一百五十個人,於是漢軍陸師的徵兵比例降低到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截止大漢元年、大宋景炎二年、西元1277年底。漢國水師擁有炮船四條、捕鯨運輸班輪各式剪式船十五條,陸師正規軍二千四百人,水陸兩軍總兵力約三千五百。
楚風把從征討山越人莽嶽部落開始,歷次戰爭中受傷、致殘、年紀過大的老兵從一線部隊中退出來,成立新兵訓練營。\\\\新兵不再由各部隊自行培養,而是在新兵營經過兩個月強化訓練後充實到戰鬥部隊。
上次出兵贛南,暴露了步炮協同地問題:炮隊隨軍去贛南,琉球本土和泉州漳州就沒有一門陸軍炮了!
合成化是近代軍隊地必經之路。楚風召集兵部和漢軍高級將領,按後世比較成熟的三三制對陸軍編制進行了調整:
徹底取消弓箭手,步兵全爲長矛兵。每十名編爲一個班,設正副班長,士兵爲列兵,正副班長爲下士。三個步兵班爲一排。正副排長爲上士、中士。
三個步兵排加上一個混編排爲一個連,正副連長爲中尉、少尉。支援排下設兩個炮班、一個輜重/炊事班。每個炮班有雙馬拉三斤炮一門,由五人制炮組負責,雙馬拉彈藥車一輛,由五人制彈藥組負責;炊事班有兩輛雙馬拉輜重車,攜帶全連給養並負責做飯。連部除了正副連長。還有兩名騎馬地傳令兵,全連定員一百二十四人。乘馬、挽馬十四匹,三斤炮兩門。
三個步兵連加上一個混編連爲營。混編連擁有一個能騎馬長途奔襲的機動排,其中一個班是尖兵,可以做偵察遊騎、也能在馬上作戰,另外兩個班騎術較差,只能乘馬機動、下馬作戰;一個輜重/炊事排,攜帶比連級更多的後勤物資;一個炮排,裝備三門三斤炮;一個營部排,包括兩個班的衛兵和一個班的騎馬傳令兵,加上正副營長、軍法官、軍醫官、軍需官。全營定編四百九十七人。正副營長爲少校、上尉。三位專業軍官爲中尉。
二千四百多漢軍,一下子編成了五個營。炮隊、尖兵隊除部分人員到訓練營訓練新的炮兵、騎兵外。其餘打散分到各營。五個營的主官,首先以前的三個隊長是肯定要任用地,解散的炮隊、尖兵隊隊長就成爲了剩下兩個營的主官,黃金彪領了第四個營,法本、仇滅虜領了最後一個營。
這樣一來,軍銜上出現了問題。水陸二師改稱海陸軍,下面領兵的主官最大隻到少校,而楚風設計地制度,兩軍領軍改爲司令,軍銜該爲上將,因爲規模尚小沒有軍師團等大的編制,侯德祿、陸猛兩位司令光禿禿地一個上將,下面直接管少校,有點那啥。
兩位司令自然是高風亮節,委屈就任了中校,他們知道,只要漢王問鼎中原的雄心不變,漢軍就會不斷擴大規模,將來自己莫說上將,就是做元帥也只等閒。
漢軍的黑色軍服,在亞熱帶的夏季熱得死人,於是海軍改作白色,陸軍冬裝黑色、夏裝灰色。漢軍的旗幟也新設計好了,純黑地底子上,一條金線繡成的金龍,張牙舞爪飛撲,海軍旗則在下面加了幾道水波紋。
楚風許各營自行設計營旗,取營號,以增強集體榮譽感。
錢小毛在屠滅莽嶽部落立下殊勳,建起了琉球第一座京觀,他地營旗上畫着一堆骷髏頭,自稱“骷髏營”,但其他的營頭譏笑他們是光骨頭營。
張魁在呂宋島被蟒蛇纏過,是侯德富救了他,於是在營旗上畫了條大蟒蛇,稱爲“毒蛇營”,當然,另外的營頭則叫他們泥鰍營。亦思巴奚戰鬥中,許鐵柱出力不少,還捱了賽爾勒一刀,幸虧被胸甲擋住了。他的營旗上就是一把折斷的大馬士革彎刀,稱爲“斷刃營”,毫無疑問,別人是不會讓他們好過的,外號就成了廢鐵營。
法本想不出什麼好招,就往旗上畫了個降魔衛道的不動明王,自號金剛營,錢小毛張魁顯然看不慣他這麼威風,給他取個外號叫禿驢營。
黃金彪本來也被蟒蛇纏過,無奈張魁搶了先,他想想,自己最大的光榮就是炸開泉州城牆,就把震天雷爆炸的場面作爲營旗,名字也叫得響:震天營。按照取外號的慣例,他也最不幸:圓圓地震天雷四面加上描繪爆炸地線條,看上去就像個驢糞蛋,還在散發臭氣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