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來一場公平的坐而論道吧
關於皇帝劉徹的戰略眼光,楊川從來都不曾懷疑過,畢竟,一個能在後世與始皇帝相提並論、將漢帝國的領土面積硬生生拓展一大半的‘漢武大帝’,豈能與那些小裡小氣的皇帝相提並論?
但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皇帝,才讓楊川覺得有些頭疼。
有那麼幾次,他進宮覲見劉徹,都會恍惚間覺得有些心驚肉跳,即便他明知道只要自己不作死,在巫蠱之禍爆發前,他這個長寧侯應該是安全的,可是,每次見到劉徹,他都會莫名的有些緊張。
沒辦法。
那位中年大叔的氣場太過強大,爲人又太過賴皮,整個人看上去敦厚寬宏,給人的感覺卻如臨深淵,必須要謹小慎微的行事……
“讓羽林軍紮根隴西郡,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楊川分析眼前形勢,“咱們一路走來你也看到了,此地的羌人、氐人、隴西李氏勢力犬牙交錯,名爲大漢疆域,實則朝廷的影響並不深遠。
我本身就出身於隴西郡,我父爲大漢良家子,而實際上,在很多時候都要聽命於李氏家族的調遣,否則,你這個良家子恐怕不出三五日就會家破人亡。
去病,你可知曉當初爲何我能被羌人擄走,淪爲奴隸?
實話告訴你吧。
就是因爲當初我父戰死沙場,當地李氏大戶便要收回我家的那幾百畝良田,我楊氏家族原本也有點勢力,便有人從中阻攔。
然後。
一股羌人騎兵長驅直入大漢疆域三百八十里,突襲楊家山莊,讓那裡變成一片修羅場,所有的男丁被羌人殺死,所有的婦人、孩童皆爲奴隸,在其後的六年間,我親眼看着家人一個個的被虐殺,卻又無能爲力。
去病,對於匈奴人、羌人和氐人的仇恨,是一種天性,是銘刻在骨子裡的一種東西,這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我最恨的,終究卻還是隴西李氏……”
一口氣將憋了十幾年的話說出來,楊川一下子感覺輕鬆了很多,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某種莫名的變化,讓他那張原本賣相極佳的俊俏臉龐,顯出一抹淡淡的、奇怪的微笑,讓霍去病一陣心驚肉跳。
這是楊川想要殺人前的特殊表情。
“楊川,你狗日的別亂來,咱們先辦大事要緊,”霍去病瞅着楊川的眼睛,正色說道:“等到打垮羌人、匈奴人,鑿穿河西走廊,我霍去病必與你一起殺人。”
楊川搖搖頭,淡然道:“你放心,這點道理我還是能想通的,所謂的家仇,我自己去報;咱們眼下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滅殺羌人、匈奴人上吧。”
“這,就是國恨。”
霍去病放下心來,俯身下去,在地圖上指點着,嘀咕着,畫着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的圈圈。
而楊川卻端了一碗酒,向前走出幾步,面對昔日家園的方向,悵然若失,將滿滿一碗十糧液潑灑在地上,低聲道:“你們都安息吧,孩兒回來了……”
……
李敢的十三伯,與李廣爲親堂兄弟,是一個耶耶的孫子,相對來說算是極親近的人了。
故而,當他強行將十三伯拽出門去,一路上不知被那糟老頭子臭罵了多少,但他已然顧不得其他,竟然傳令讓手下幾名羽林孤兒將老頭子五花大綁的捆起來,扔在一架馬車上,逕直向狄道縣而去。
兩千年前的隴西郡,郡府治所名爲臨洮,實爲後世的岷縣、臨洮一帶,並不是在臨洮;而與此相應的狄道縣,卻纔是正宗的臨洮縣,依山傍水,可算是隴西郡最好的地方之一。
隴西李氏中,最爲重要的一支便在狄道。
也就是如今的臨洮。
此外,天水甘谷、北道、清水、武山、甘谷、秦安等地,皆有分支,就譬如後世的詩仙李太白,便是甘谷李氏出身。
而李息、李廣、李敢、李陵一脈的李姓望族,則在臨洮一帶,可算是盛極數十代,名將如雲。
就在當地,楊川曾經聽過一個說法,就說這臨洮李家啊,就連門口栓着的那幾條大黃狗都會耍槍弄棒,若是放在戰場上,不定都能撈取一個校尉……
說歸說,笑歸笑。
面對隴西李氏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劉徹不敢輕舉妄動,楊川更是如此。
此番他估計激怒那李姓老者,便是存心要試一試隴西的水深不深,爾後,他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反應;不料,好巧不巧的,李敢這個莽夫剛好撞上此事,倒也省了一些手腳。
李敢將十三伯押解到狄道縣,第一時間便拜見了族老。
與楊川所預料的分毫不差,李氏家族的幾位族老聽了李敢的話,再一看被五花大綁的‘十三伯’,登時勃然大怒,不由分說,先將李敢摁在地上一頓摩擦。
然後,便帶着五花大綁的十三伯尋上門來。
“新任太守楊川楊大人在家否?”
“請稟告府君,就說李氏族老特意前來,負荊請罪。”
聽了守門兵卒的稟告,楊川隨口吩咐一句:“出去告訴他們,就說本侯正在沐浴,讓他們先在前廳等候便是了。”
然後,他便讓廚房開始燒水,在三名小婦人的侍奉下,舒舒坦坦的開始泡澡,談笑風生,講了幾個笑話,讓三名小婦人笑彎了腰,忍不住撲上來一陣摳掐,算是略作懲戒。
足足一個時辰後。
楊川這才換上一套乾淨衣衫,鬆鬆垮垮的來到前廳:“哎呀,我說今日一大早就有幾隻黑不拉幾的喜鵲在樹上叫喚,果然是有貴人臨門。”
“那個誰,還不給諸位貴客上茶!”
“記住,這幾位都是貴客,大貴客,要上好茶。”
他這幾句客套話,讓那幾名瘦不拉幾的糟老頭子面色不善,紛紛對他怒目而視,但卻沒有任何一人開口說話。
看樣子,人家早已存了尋釁鬧事的念頭了?
再看一眼鼻青臉腫、垂頭喪氣的李敢,和五花大綁的‘十三伯’,楊川一邊打着哈哈,一邊察言觀色,心中已然有了主意:“諸位便是李氏族老?”
一名瘦骨嶙峋的老者淡然開口:“稟告府君……呃,不對,你楊川貴爲咱大漢列侯,小小的隴西郡太守何足掛齒?
這般好了,老夫便稱你一聲長寧侯吧。”
楊川哈哈大笑:“府君也好,長寧侯也好,楊川也好,不過就是一個稱謂罷了,諸位都是先賢大德般的人物,年歲又比本侯長了好幾倍,就算是喊我一句楊川臭小子都行。”
那幾位老頭兒隨意拱拱手,十分慵懶的說了一句:“豈敢。”
楊川也無所謂,指着霍光、楊敝二人端上來的清茶笑道:“諸位老先生,來,咱們先喝茶,其他事情,咱回頭再說好不好?”
一名老者霍然起身,面色極爲慍怒,語氣卻偏生十分和善,淡淡道:“長寧侯,聽說我家中有沒眼色的人尋到你門上,爲百姓生計,勸諫你長寧侯不要輕易在洮河之上搭建橋樑、修築攔河大壩,卻被你羞辱一番後掃地出門,可有此事?”
楊川直接接口道:“有。”
“本侯爲了開荒種田,不得不挑選一些地方修築攔水大壩,卻也是爲了百姓人能種上一塊上等的水澆地,混一個飽飯吃。”
“不料,有一個自稱你們李氏話事人的糟老頭子攆上門來,指着本侯的鼻子破口大罵,還搬出什麼狗屁董仲舒嚇唬本侯,無奈之下,本侯便將他掃地出門。”
“對了,給那糟老頭子捎句話,若有下次,必先打折他的雙腿,再攆出大門……”
楊川的話語尚未說完,那幾位老者一個個的臉色大變,雙目幽幽的盯着楊川。
楊川一看,這幾位糟老頭子的養氣功夫還真不賴,就算被自己如此傲慢無禮的羞辱一番,卻只是雙目含怒,並未開口說話。
於是,他只好再加一把火:“怎麼,幾位族老還不信?”
一位糟老頭子緩緩開口:“長寧侯,聖人云……”
楊川不等他繼續說下去,又一次無禮的插話:“聖人都死了多少年了,誰知道他說的那些話語是不是後來的儒家讀書人胡編亂造的,你就休要動輒搬出聖人嚇唬人。”
幾位族老的臉色又是一變。
這個新任太守太得無禮,離經叛道之言,張口就來,竟是一絲一毫的禁忌都沒有,簡直就離譜。
要知道,在經歷過文皇帝、景皇帝和劉徹登基以來這幾十年的猥瑣發育,曾經被人往儒冠裡撒尿的儒門讀書人的地位,可以說是日益漸增,再加上董仲舒老賊的苦心經營,現如今的漢帝國,儒門的勢力已然初具規模,要不是當年竇太后嚴厲打擊儒門,估計現在已經成爲‘國教’了……
“長寧侯,你看不起儒門讀書人?”另外一名族老冷聲問道。
“不是看不起儒門讀書人,而是看不起一知半解、滿口胡沁的讀書人,”楊川笑眯眯的說道:“你們儒門讀書人,本侯只看得起兩個半人。”
“其中,孔夫子、孟夫子算兩個。”
“至於剩下的半個,本侯覺得董仲舒基本湊合,只不過,他的學問有缺陷,很多東西不能自圓其說,偏生他董仲舒又要強行去說,自然而然的,便成了強詞奪理,在本侯看來,落了下乘。”
這幾句話出說口,那幾位李氏族老終於按不住自己了。
這位長寧侯太過分了。
儒門讀書人那麼多,竟然只說有兩個半人能入他的眼?
一位高高瘦瘦的糟老頭子沉聲說道:“長寧侯,依你看來,儒門讀書人都入不了你長寧侯的眼,來來來,今日老夫便與你說道說道……”
楊川再一次無禮打斷對方話頭:“好了,今日到此爲止,你們可以走了。”
那高瘦老者大怒,斥道:“你!”
楊川風輕雲淡的說道:“你什麼你?跟本侯坐而論道,你還差了一大截,無論是爵位還是官職,本侯貴爲大漢列侯,能與你們幾位平起平坐,不過是看在你們多活了幾十年而已,休要覺得年長就要高人一等。”
“再者說了。”
他頓了頓,臉色突然變得陰沉起來:“放眼天下,能與本侯坐而論道者,恐怕只有董仲舒纔有那麼一點資格,你們,真不行。”
幾名李姓老者齊聲怒斥:“長寧侯,你!”
楊川擺擺手,隨口吩咐一句:“來啊,送客。”
隨着他的一聲令下,數十老殺才轟然搶進門來,對着楊川躬身應諾一聲,便將幽幽目光投向那幾位李氏族老:“請!”
那幾個糟老頭子氣得渾身直哆嗦,滿頭騷亂白髮無風自飄,想要訓誡幾句,卻又實在罵不出口,只能嘴脣哆嗦着拂袖而去。
臨出門,又傳來楊川輕飄飄一句:“幾位族老還別不服氣,若真不信,便將那董仲舒給本侯喊來隴西郡,與本侯來一場公平的辯論……”
……
五日後,董仲舒便來到了隴西郡。
這老賊乘坐一輛極豪奢的馬車,穿一身青布棉袍,在將近三百名門人弟子和近百名李氏族人的簇擁下,氣勢洶洶的來到楊川的臨時住所。
楊川聽聞消息後,忍不住笑了。
董仲舒這老賊能處,有事他真上。
“小郎君,要不要本妾身一同出去,幫你鎮壓董仲舒?”劉滿十分狗腿子的貼過來。
楊川擺擺手,笑道:“鎮壓什麼?此事是我與董仲舒提前商量好的,他專程跑過來,就是要讓本侯鎮壓的。”
大家夥兒一聽。
好吧。
楊川果然憋了一肚子的壞水,就等着李氏族老們上鉤,看看,就這般乾乾丹丹的一件小事,讓他一番小題大做,愣是將‘大漢帝師’董仲舒都給招來了。
“既然要與董仲舒坐而論道,自然不能缺了禮數,少了氣勢,”楊川慢條斯理的換着衣衫,隨口吩咐:“那個誰,司馬遷,這種事情你見得多,就給咱安排一下。
記住,規格一定要高,氣勢一定要大。
還有,輿論宣傳工作一定要做足工夫,不能就讓我與老賊大眼瞪小眼的口頭交流,一定要想辦法折騰出一點新花樣兒。
這樣好了。
司馬遷,你以隴西郡太守的名義,草擬一份請柬,遍邀天下讀書人一起來談詩論道,至於理由,你隨便編一個就行,文辭要華美,態度要誠懇……”
司馬遷點頭應承:“放心吧長寧侯,董仲舒都來了,還怕其他讀書人不來?”
“至於此次論道的內容、勝負,其實大家都不怎麼關心。”
“那些讀書人啊,主要是跑你家來蹭吃蹭喝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