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子義歸天

一場綿綿細雨,迎來了建安十一年。

洛陽城被朦朦雨霧籠罩,恍若仙境之中。

劉闖站在高臺,憑欄而立,鳥瞰洛陽城。這座自董卓之亂後,便陷入困苦災難的都城,而今已煥發新顏。建安十年十一月,劉闖遷都抵達洛陽。隨後,他在正月初一,代漢帝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預示着漢室江山,由此而重新崛起。

如今,劉闖官拜丞相。

而他的丞相府,就是此前南宮所在。

洛陽是一座古都,早在周朝便已經確立。此後,西漢、新莽皆在洛陽建造宮室,道建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5年,漢光武帝定都雒陽,至董卓之亂歷經165年。

漢代洛陽,近於長方形,南北合九里,東西合六裡,俗稱九六城。

城中的街道,也頗有意思。雒陽的主幹道共二十四段,每條街道寬約20-40米不等。分三道並行,公卿尚書走中道,而普通人則走左右道,顯得頗有章法。城中,分爲南北兩宮,中間有複道相連。南宮始建於秦,爲東漢時議政的所在。而北宮則始建於漢明帝,面頰大於南宮,是天子與嬪妃寢居之地……不過,在董卓西遷的時候,南北二宮化爲廢墟。而今的宮城,則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重又建造。

劉闖還沒有抵達洛陽的時候,麋竺便建議劉闖,把丞相府設立於南宮。

原因嘛……倒也簡單。

唯有南宮,才能夠符合劉闖而今之地位。

哪怕漢帝沒有北上,也無法再主持朝政。如此一來。劉闖的丞相府。也就變成了議政之地。既然是議政。那就必須要展現出足夠的氣魄。既然如此,乾脆把南宮作爲議政之地。

劉闖在詢問了衆人的意見之後,決意採納麋竺的主張。

不過,他下令將南宮的規模減小,只保留卻非、崇德和平朔三座宮殿,取消中德和千秋萬歲殿。中德,劉闖不喜歡這名字;而千秋萬歲殿,則略顯不妥。劉闖拆了這兩座宮殿之後。便宣佈將南宮更名爲丞相府。同時,又下令加快北宮的修繕速度。

洛陽北宮,規模宏偉。

早在董卓之亂以前,僅一個德陽殿,就能夠容納萬人。

如此規模的宮城,絕不是短期之內可以修建起來。而且,劉闖對洛陽宮城的規模也不甚滿意,在抵達洛陽後,便下令在北宮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擴建,預計需耗時五載。方能夠完成……反正漢帝去了燕京,這輩子休想再返回中原。

“伯苗。陛下而今到了何處?”

“回稟主公,文長前日傳信,已過了邯鄲……按照他們的腳程,再不濟此時也該抵達中山……估計再過幾日,就會進入幽州。”

盧毓而今在尚書檯做事,大部分時間不在劉闖身邊。

於是,鄧芝和羊衜便漸漸從盧毓手中接過了丞相府大部分的事情。重置丞相府,便預示着要重置十三曹。這將是一個極爲龐大的機構,好在劉闖如今並不缺少人才。

於是,曹氏舊部開始進入丞相府。

如荀彧、荀攸、董昭等人,也逐漸開始擔當重任。

不過,劉闖並沒有忽視了那些老部下的期盼。十三曹中,劉闖舊部便佔據了七人之多。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闖的舊部,依舊擔當着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夏侯惇、夏侯淵等人也被紛紛委以重任。或許在短期之內,劉闖不會委以實缺,但至少給曹氏舊部了一個希望。新舊力量的平衡,劉闖必須要掌控得當……爲此,他專門請教了荀彧賈詡等人,更命人前往燕京,向沮授等人請教。這其中的度,一旦不能把握好,很可能會引發兩部人馬的相互傾軋,從而影響到大局。

劉闖後世也看過不少歷史書,對於這其中的奧妙,倒也不算陌生。

聽鄧芝說罷,劉闖不由得冷笑。

“陛下,終究是柔弱了些……不過是去燕京督戰,何至於如此磨磨蹭蹭,忒不痛快。”

鄧芝笑道:“主公所言極是。”

“好了,不提這件事。”

劉闖擺了擺手,轉身便回到書桌後,“孔明那邊,進展如何?”

“回稟主公,自去年十一月,孔明兵發武都之後,曹朋夏侯蘭二人連戰連捷。

如今,張魯命其弟張衛死守陽平關,並派人向劉璋求援。”

“哦?”劉闖擡起頭,沉聲道:“劉季玉怎麼說?”

“聽說,劉璋本打算是出兵援救,卻被張鬆張子喬勸住。

這張松原本是蜀郡豪強張氏子弟,他兄長張肅乃蜀郡太守,甚得劉璋信賴。劉璋聽了他的勸說,也就罷了出兵的念頭。不過據細作傳來的消息說,劉璋手下一些人對此頗爲不滿,黃權費詩等人反應激烈,主張劉璋應該出兵,但並未的劉璋贊成。”

張鬆?

劉闖敲擊桌案的手指輕輕一頓,眼中閃過一抹古怪笑意。

這傢伙,終於還是出現了!

歷史上,正是這個張鬆引劉備入川……卻不知道,這一次張鬆是否還會投奔劉備?

在劉闖的記憶裡,張鬆一直不滿劉璋。

但他最初是想要投效曹操,卻因爲相貌醜陋,不爲曹操所喜。

事實上,當時曹操雖然經歷赤壁之敗,可元氣未傷,更當上了丞相,志得意滿。他看不上張鬆,也在情理之中。沒辦法,誰讓當時張鬆的名氣並不響亮,曹操又怎可能看重他?結果,曹操趕走了張鬆,卻便宜了劉備,更使得劉備勢力大增。

這一次,劉闖是絕不會再犯下曹操當年的錯誤。

也不知道張鬆是否會出使洛陽?若他出使洛陽的話,說不得對劉闖是一個機會。

“伯苗。你在西川停留過。對張子喬這個人。可有了解?”

鄧芝一愣,想了想道:“張鬆此人,恃才傲物,行爲**。

但若言才學,倒是不俗……如果不是他長得有些醜陋,說不得名聲會更加響亮。”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古人雖然早有警醒,但同樣的錯誤。卻一再發生。

張鬆這個人很重要,是奪取西川的重要棋子,劉闖當然不會忽視於他。但若說才能……劉闖倒是不太贊同鄧芝的話。張鬆這個人,小聰明有,可大智慧嘛……他若是真有才華,也不會走漏了消息,使得劉備入川遭遇變故,更害死了龐統。

一個嘴巴不夠嚴的人,即便是才學再好,也難以重用!

劉闖也不知道。張鬆是否還會如歷史上那樣前來出使。所以他的目光,旋即轉到了另一個人的身上。鄧芝剛纔說了好幾個人。但是讓劉闖印象最深的,確是黃權。

“伯苗,對黃公衡可有了解?”

鄧芝臉上頓時露出敬重之色,連忙道:“西川賢才衆多,黃公衡當爲其中翹楚。”

“哦?”

“芝於西川時日雖不多,但是對黃權卻頗爲了解。

此人年青時乃郡吏,後爲劉璋徵召爲主簿,智謀過人……”

黃權,黃公衡!

劉闖一邊聆聽鄧芝的介紹,腦海中卻閃現黃權生平。歷史上,張鬆引劉備入川,黃權是第一個反對。結果劉璋不聽,反而把黃權外放爲廣漢長,使得劉備順利入川。

後來劉備奪取西川,西川各郡縣望風歸順。

唯有黃權堅守閉城,知道劉璋投降,他才歸順了劉備。

在史書裡,亦或者演義之中,黃權在劉備手下並不是特別出彩,爲諸葛亮光彩掩蓋。可事實上,黃權在劉備手下建立無數功業,其中劉備奪取漢中,也有黃權功勞。

曹操死後,劉備稱帝,準備征伐東吳。

黃權自願爲先鋒官,建議劉備坐鎮後方,但不爲劉備接受,反而讓黃權去江北防備魏軍。結果彝陵之戰,劉備大敗,道路爲東吳切斷,黃權無法歸還,最終只得投降曹魏。可就算是這樣,曹丕依舊對黃權格外看重。甚至被拜爲益州刺史,遷進河南。

這是一個連司馬懿都讚不絕口的人物。

後來在司馬懿給諸葛亮的書信中曾提及黃權,對他也是頗爲稱讚。

“伯苗與黃公衡可有聯繫?”

鄧芝被劉闖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鬧得有些迷糊。

他想了想,沉聲道:“芝往西川,本是仰慕龐羲高義,故而直接前往巴西,並未在蜀郡滯留。那黃公衡是巴郡認識,我在巴西的時候,曾認識一人,名叫狐篤,與黃公衡是同鄉。主公若對黃公衡有意,我可試讓他前去打探,或有希望。”

“狐篤?”

劉闖聞聽忍不住笑道:“好怪異的名字。”

鄧芝道:“主公莫笑,這狐忠本姓馬,乃巴郡望族馬氏子弟。

只因自幼被養在外家,故而才用了外家之姓。此人有大志,且弓馬純熟,智謀不俗……他此前被舉爲孝廉,得龐羲所用。我在巴西的時候,與他交往頗多,情義深厚。主公若圖謀西川,可試與此人聯絡……若主公有意,某願書信一封。”

狐篤……

慢着,他本姓馬?

劉闖突然間醒悟過來,他爲何會對這個名字感到奇怪。

狐篤,馬忠?

這是蜀漢後期的鎮南大將軍,同時也是三國後期蜀漢少有的一位名將。之所以劉闖會對狐篤這個名字有印象,說來還是因爲黃權的緣故。彝陵之戰後,巴西太守閻芝派馬忠前去接應劉備,於是得了劉備看重。後來黃權歸順了曹魏,劉備曾感慨道: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爲世不泛賢也。

我雖然失去了黃權,但是卻得到了狐篤,這世上不泛賢良!

劉闖對劉備看人的陽光極爲稱讚,他如此稱讚‘狐篤’,也引起了劉闖的興趣。

後來他再仔細查閱資料,才知道‘狐篤’就是馬忠。

而今,馬忠尚未複姓,所以鄧芝仍以狐篤而喚之。

劉闖想了想,輕聲道:“伯苗,你可以先嚐試與狐篤聯繫,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做商議。”

他可不希望打草驚蛇,而且以黃權的爲人,斷不會因爲狐篤和他是同鄉的關係,便投靠劉闖。若這時候冒然讓馬忠過去,弄個不好反而打草驚蛇。他站起身來,在屋中踱步。沉思良久之後,劉闖便開口道:“你立刻派人前往南陽,詢問孝直,與巴郡馬氏關係如何?若有可能,讓狐篤先歸宗認祖,相信這也是他最爲期盼的事情。而後你與狐篤多做聯絡,試探一下他的口風,看他究竟是何想法。”

鄧芝立刻意識到,自己方纔的表現,恐怕有些過於心急。

是啊,狐篤而今不過是一個孝廉,如何能夠影響到黃權?他連忙躬身道:“主公所言極是,是芝有些莽撞了。”

劉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了鄧芝幾句之後,讓鄧芝退下。

漢帝已經不再構成威脅,接下來他將要甩開膀子……不過,這飯要一口口的吃才成,若吃的太急,反而會被噎着。心裡面,也有了一個決斷:在短期之內,他不會和劉璋反目。

甚至,就算劉璋有什麼過分要求,劉闖也會答應。

他要穩住劉璋,而後才能騰出手來,收拾孫權和劉備……

對了,以劉備的性子,豈能不對西川窺覷?只是他現如今實力不足,無力染指。不過看他在荊南的動作,劉闖相信,劉備絕不會就此收手,他會耐着性子等待機會。

絕不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否則的話……

“子路!”

“喏!”

隨着劉闖輕聲呼喚,羊衜邁步走進房間。

“你立刻派人把仲達找來,就說我有要事與他商議。”

羊衜躬身領命,正要離開,卻不想司馬懿竟然自己來了……只見他一臉慌張之色,步履匆匆,快步來到門外,用惶急的聲音道:“主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劉闖本打算調笑兩句,可是看司馬懿的模樣,他心裡也不由得一沉。

“仲達,我正要找你……你神色如此慌張,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慢慢說,別急!”

司馬懿似乎也意識到自己此刻,有些失態。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靜了一下心情,而後躬身道:“主公,剛得到文遠送來的戰報。”

“怎麼?”

“三日前,周瑜突然出兵,跨江偷襲歷陽……子義將軍,不幸身亡!”

第323章 鄴城之變(三)第380章 官渡(十三)第339章 矯詔(二)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三)第402章 遷都(三)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七)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三)第87章 諸縣之戰(一)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下)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十)第340章 水淹三軍(三)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上)第122章 火燒白門樓第34章 前奏(下)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372章 槍王登門(二)第144章 揚武將軍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一)第340章 水淹三軍(一)第82章 自此江山起風雲第240章 海賊(三)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第415章 鉅變(三)第370章 交趾之亂(一)第241章 海賊(四)第44章 江表虎臣(上)第180章 撤退第134章 情敵(二)第134章 情敵(二)第329章 冀州之戰(三)第98章 東望第422章 大決戰(四)第159章 搏!第378章 官渡(六)第386章 不知死活(二)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第385章 託孤(二)第164章 公美之殤第377章 官渡(二)第281章 亂起(五)第78章 三英戰呂布(二)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353章 涼州之變(三)第403章 遷都(四)帝399章天子守國門下第367章 雞肋(一)第69章 虎癡,虎癡!第325章 大號小徑(下)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274章 虎牢(一)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119章 夜行第379章 官渡(八)第5章 龍蛇九變(上)第201章 黜官第353章 涼州之變(一)第340章 水淹三軍(一)第146章 初會(二)第339章 矯詔(三)第185章 無題第367章 建安九年(三)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三)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上)第367章 建安九年(二)第331章 冀州之戰(九)第148章 羣英會(一)第96章 可入北海國第273章 大戰再起(二)第286章 洛神(三)第71章 行路難(一)第171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下)第21章 美人恩(上)第60章 神亭嶺(四)第116章 誰讓誰好看?第360章 斬將(二)第240章 海賊(三)第7章 人善被人欺(上)第254章 遼東亂(六)第330章 冀州之戰(六)第81章 再戰呂布第33章 從今以後,你的命歸我(下)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一)第14章 軍械(上)第400章 遷都(一)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三)第68章 聲名鵲起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下)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第331章 冀州之戰(八)第376章 虎牢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307章 可以坐下來談一談第422章 大決戰(四)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上)第314章 袁之殤第96章 可入北海國第375章 虎牢(四)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85章 託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