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動盪

馬鈞,字德衡,司隸扶風人氏。

史書記載,馬鈞在做給事中的時候,與高堂隆、秦朗爭執古時候有沒有指南車的問題。高堂隆與秦朗都認爲,古時候所說的指南車,純熟子虛烏有的事情,然而馬鈞不贊同這個觀點。

後來,馬鈞在魏明帝的旨意下,製出指南車。

他曾見過諸葛連弩,認爲諸葛連弩‘巧則巧矣,未盡其善’。並說如果讓他製作的話,可以令連弩威力增加五倍……

時名士傅玄稱讚:馬氏所嘗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還說,馬先生之巧,雖古公輸般、墨翟、王爾,近漢室張平子,不能過也。

在《馬鈞傳》中,更有記載說: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

上天賦予一個人某種才華的時候,就會奪取另一種能力。

馬鈞精於機關術,常有奇思妙想,但他的語言能力之匱乏,讓劉闖也感到吃驚。

在召見馬鈞的時候,馬鈞期期艾艾,話都難說的囫圇,甚至常有詞不達意的情況發生。但論及機關製造,馬鈞卻能滔滔不絕,只不過言辭生澀晦暗,哪怕劉闖費盡心思,也只能明白一個大概。

諸葛玲說的沒有錯,這馬鈞的才華毋庸置疑。

但他的語言能力,實在是……一個絕對的技術宅,而且是那種根本不懂得與人交流的純技術宅。這種人,在後世只能做科研人員,絕不可能擔當重任。你讓他改進某項工藝,進行一些創造發明。馬鈞可能會信手拈來。但若讓他獨擋一面,恐怕他會讓一件好事變成壞事。

可即便如此,劉闖對馬鈞還是非常欣賞。

別的不說,這傢伙不是穿越衆。卻能夠將八百年後纔可能出現的龍骨工藝設計出一個雛形……這樣的天份,絕對驚人。只可惜這些工藝,對於目前而言還略顯高端。以東漢末年的技術,恐怕想要完成龍骨結構的艦船。難度很大,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和製造。

不過,劉闖願意嘗試一下。

有這麼一個近乎於瘋子一樣的天才人物,他怎能不人盡其用?

馬鈞不善言語,不通表達?

這不是問題!

只要能勸說得黃承彥出山,接掌船塢,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說實話,如果是薛州活着。劉闖就算得到馬鈞這樣的人才。也不會讓他去協助薛州。蓋因兩個人的層次。實在是相差太大。薛州等同於一個小作坊的工頭,你給他安排一個院士級別的人物,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而黃承彥卻是一個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和馬鈞進行更多層面的交流,分工合作。

而且。黃承彥爲荊州名士。

江夏本來就是荊州水軍的發源地,黃承彥雖然不好武事,但身爲黃氏族人,對艦船事務並不陌生。

薛州,身體力行,與工匠們相處融洽。

而黃承彥卻能夠更爲合理的利用人力資源,進行宏觀層面的調控。

在這方面,黃承彥的能力、威望絕對超過薛州,也是石臼坨船塢目前,最爲合適的接替者。

不過,想要勸說黃承彥出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諸葛玲道:“不如讓妾身帶叔衡再走一遭孤竹城,勸說黃先生出山。

不管怎樣,孔明和黃家娘子訂下親事,黃先生與夫君也算是一家人,妾身出面勸說,若黃先生有什麼要求,也好說得出來。於夫君而言,也能有一個寰轉的餘地,免得把事情弄僵。”

劉闖想了想,頗以爲然。

“如此,便煩勞娘子,再辛苦一回。”

諸葛玲欣然領命,第二天帶着諸葛均和馬鈞,再次前往孤竹城。

一晃,諸葛均也十四五的年紀,正好是求學之時。

歷史上,他與諸葛亮耕讀於臥龍崗,尚處於懵懂之中。而現在,諸葛亮十八歲便被劉闖拜將,也使得諸葛均受到極大刺激。和諸葛亮一樣,諸葛均可說是從小跟隨劉闖,雖然不似諸葛亮那樣的緊密,但是對劉闖也極爲依賴。他有心向諸葛亮看齊,卻被諸葛玲所勸阻……

論天資,諸葛均略遜色於諸葛亮。

諸葛玲常見諸葛均拿着以前諸葛亮讀過的書籍,愁眉苦臉,便知道,諸葛均和諸葛亮走的路,不可能相同。諸葛亮沉靜而機敏,諸葛均聰慧更善於與人交往。諸葛玲覺得,諸葛均究竟選擇什麼樣的路,還是順其發展。讓諸葛均先入南山書院求學,等他再大些,自然清楚。

對此,劉闖也頗爲贊成。

臨行時,劉闖還贈了一口短劍與諸葛均,以資鼓勵。

送走諸葛玲姐弟之後,劉闖這心裡,好像放下了一塊大石。

如果黃承彥願意出山的話,石臼坨船塢便不需要他再去費心,有黃承彥和馬鈞,再加上費沃手中的工坊,相信石臼坨船塢,很快可以在孤竹城形成規模,並且能夠迅速發展和壯大。

但,海賊一日不滅,便是心腹之患。

劉闖現在擔心的,還是那來路不明的海賊,感到憂心忡忡。

建安四年七月中,在閻柔的勸說之下,見蹋頓兩次敗於漢軍,蘇僕延和樓班終於下定決心。

蘇僕延派人回覆蹋頓:我烏丸當年爲鮮卑所犯,惶惶如喪家之犬。

幸有漢天子收容,更將遼西賜予我等休養生息……我等理應心懷感激,爲漢室盡忠纔是。你身爲烏丸大單于,卻不思漢天子之恩義,一而再再而三挑釁大漢天子。實非明主所爲之事。

我雖然也是烏丸人,但我卻不贊同你的這種做法。

大漢皇叔劉闖,奉大漢天子之命而來,爲護烏丸校尉。我等本應該盡力合作纔是。可你卻幾次與劉皇叔爲敵,更不顧袁大將軍之好意,在會商之事囂張跋扈……我無法認同你的做法,所以絕不可能出兵相助。當然了。我也不會幫劉皇叔找你麻煩,一切就看你自己造化!

蘇僕延的檄文,雖依舊保持着中立態度,可言語間卻傾向於劉闖。

更重要的是,他還捅了蹋頓一刀,認爲此前淳于瓊出於善意,勸說蹋頓和劉闖會商的時候,是蹋頓太過囂張跋扈,才引發得雙方戰端再啓。從某種程度而言。蹋頓就是不遵袁紹。更不把淳于瓊看在眼中。

至於淳于瓊會如何考慮?

恐怕只有淳于瓊自己心裡清楚。

但蹋頓看到這份檄文的時候。着實大怒。

“蘇僕延老兒,樓班小兒欺我太甚!”蹋頓暴跳如雷,便想要點起兵馬。殺入遼東屬國和蘇僕延算賬。

“大單于且慢。”

一個漢人裝束的烏丸人走出來,攔住了蹋頓。

此人。名韃虺吉,是道地烏丸人。

早年他曾在幽州遊學,對漢室文化極爲仰慕。回到柳城後,因其精通漢語,又讀過書,見識非凡,被蹋頓看重。丘力居死後,蹋頓登上大單于之後,韃虺吉在其中爲其出謀劃策,可謂首功。

而他最大的功勞,便是一手推動蹋頓向袁紹請求和親的舉措。

時袁紹和公孫瓚勝負未分,韃虺吉卻敏銳覺察到,公孫瓚絕非袁紹對手,建議蹋頓與袁紹交好。此舉,伴隨着袁紹雄踞河北,也奠定了蹋頓烏丸大單于的位子,成爲烏丸八大單于之首。

蹋頓對韃虺吉,也非常敬重,可謂言聽計從。

“軍師,有何見教?”

韃虺吉想了想,沉聲道:“大單于這時候出兵醫巫閭山,只可能讓蘇僕延和樓班進一步靠攏那漢家兒。不管怎樣,蘇僕延和樓班並未反叛大單于,也沒有做出對烏丸不利的事情。他們身爲八大單于之二,自然要爲自己的部族考慮,很難說得清楚對錯。所以,大單于若出兵征伐,非但於事無補,反而會讓其他單于,心生不滿,認爲大單于你,實在是太過於霸道。”

八大單于,除頒下烏丸之外,幾乎是自成體系。

大家同爲烏丸人,守望相助……我們可以聽命於你,卻不代表,我們是你的部曲。

這種關係,在後世的評書小說當中,叫做‘聽調不聽宣’。我們奉你爲烏丸之主,卻不代表,我們事事都要聽從你的命令。我們有我們的想法和觀念,你就算再強大,也不能干涉我們。

蹋頓冷靜下來,也忍不住點頭。

“方纔我的確是有些衝動了,可蘇僕延和樓班在這時候發出這樣的檄文,我又顏面何存?”

韃虺吉想了想道:“蘇僕延和樓班,不過跳樑小醜。

要收拾他們,易如反掌……可不管怎樣,他畢竟是咱們烏丸人,且並無反意,不必理睬。當務之急,是要給那劉孟彥一個教訓,讓他知道大單于的厲害。不僅如此,咱們也要讓淳于瓊知道,大單于不可以輕辱。不如這樣,大單于再發命令,使烏延和汗盧維發兵發遼西。

只要給足了劉闖壓力,他敢不低頭。

到那時候,就算是大將軍也說不得什麼話,就算要咱們和劉闖再次會商,也能佔據上風……”

蹋頓想了想,頓時大喜。

“軍師好計,咱們就這麼辦!”

當下,蹋頓命莫離加強對樓子山漢軍的攻勢,同時命令烏延與汗盧維入遼西參戰。

只是,韃虺吉這計策不錯,卻忽視了一件事。

在他看來,幽州是袁氏之幽州,只要袁家二公子一聲令下,鮮于輔又焉敢繼續阻止烏丸大軍?

烏延與汗盧維得到命令之後,再次起兵。

消息傳到土垠,鮮于輔立刻把田豫找來,商議此事。

“這些烏丸人,實在是太過囂張。

二公子更不該如此處理事情,這不是要使整個幽州,重又陷入動盪?國讓,劉皇叔畢竟是大漢皇叔,你我爲漢臣,於情於理,都應該助他一臂之力。我準備攔截烏丸,你意下如何?”

田豫道:“木公所言極是,絕不可使烏丸人,如此張狂。

而今大將軍與曹操開戰,已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這種情況之下,相信他也不會坐視幽州動盪。另外,我們還應該把這件事通知休若先生。相信以休若先生與劉皇叔的關係,絕無可能坐視不理。他蹋頓想把事情鬧大,那咱們索性就把這事情鬧得更大……總不成使我堂堂大漢皇叔,在那遼西荒蠻之地受一干烏丸人所欺凌。若傳揚出去,必成我幽州人之恥辱。”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吶喊,雖已久遠,但漢人心中的血性,卻依舊強烈。

鮮于輔眼中閃過一抹森然,起身喝道:“既然如此,就依國讓所言。”

當下鮮于輔立刻徵召兵馬,以長史田豫爲將,屯駐徐無。

這徐無縣,也就是後世的遵化地區。烏延前次被鮮于輔所拒,對鮮于輔早就心懷不滿。而今見鮮于輔再次出兵阻攔,那暴烈的脾氣,再也無法按捺,立刻下令,命部曲向徐無發動攻勢。

鮮于輔一動,漁陽、代郡各地,也紛紛出現動盪。

袁熙萬萬沒有想到,他一紙命令,竟然會使得整個幽州發生如此劇烈的動盪,頓時慌了手腳。

七月末,渤海郡太守荀諶向袁紹疏陳:烏丸累世受漢室之恩,非但不思感激,反而屢次犯境。今我大漢皇叔暫居遼西,卻屢受烏丸挑釁。長此以往,我漢家顏面何存?當與之教訓。

在疏陳送出之後,荀諶便下令,向漁陽出擊。

汗盧維的部族,便居住於沽水沿岸。

他哪裡會料想到,他不過是出兵征討劉闖,卻引來荀諶的怒火。

不管怎麼說,荀諶是潁川荀氏最爲接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袁紹帳下的名望,雖比不得田豐沮授這些人,也非同一般。且不說袁紹帳下,諸多潁川名士,又豈能坐視不理?就算是沮授,也向袁紹表示了強烈不滿。

“今大將軍用兵在即,這幽州卻發生動盪。

公孫之亂方平息,烏丸人居然敢在這時候出來挑釁,實不應該。若幽州不靖,比與戰事不利。請大將軍立刻命蹋頓收兵,若再這樣鬧下去,恐怕整個幽州,都要亂成一鍋粥,到時候只能收拾殘局。”

袁紹也有些慌了!

他沒想到,幽州局勢會變成這副模樣。

當初袁熙說要試探一下劉闖,袁紹也同意……可是這結果,卻不是他想要看到,也頓感頭疼!()

第351章 瓦亭(一)第341章 短歌行(二)第400章 遷都(一)第85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三)第315章 新格局(下)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下)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61章 何不歸去第253章 遼東亂(五)第379章 官渡(八)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二)第31章 餘孽(上)第64章 生不能同衾,死同穴第160章 狼煙起第12章 贈金(下)第357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二)第340章 水淹三軍(三)第313章 蒼亭第263章 血洗高句麗第424章 君臨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二)第169章 又是哪根蔥(二)第279章 亂起(三)第347章 老羌(三)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九)第110章 虓虎之邀(一)第144章 揚武將軍第205章 對峙第103章 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第349章 大捷(一)第339章 矯詔(三)第243章 動盪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上)第187章 許都,許都(二)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十一)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擋?(下)第398章 自海上來(下)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二)第130章 袁氏之邀(下)第228章 廉頗未老(二)第161章 出兵第252章 遼東亂(四)第69章 虎癡,虎癡!第114章 警示第384章 單刀赴會(一)第373章 大戰再起(一)第12章 贈金(下)第263章 血洗高句麗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上)第91章 諸縣之戰(五)第319章 董家子(下)第234章 打完了,談一談!第208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一)第68章 聲名鵲起第293章 戍夫山第162章 徐州第一戰第133章 情敵(一)第256章 黃閣第16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26章 郭嘉,你好!(上)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170章 緣何強硬(下)第284章 洛神(一)第293章 許攸夜奔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攔?(上)第413章 鉅變(一)第224章 孤竹城(二)第247章 暴雪(二)弟378章官渡五2/3第249章 遼東亂(一)第153章 羣英會(六)第146章 初會(二)第3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113章 義戰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上)第80章 五禽鬥龍蛇第170章 緣何強硬?(上)第326章 郭嘉,你好!(上)第64章 生不能同衾,死同穴第314章 袁之殤第61章 何不歸去第127章 北海新氣象第352章 瓦亭(四)第206章 桃園結義第363章 斬將(十一)第287章 諸葛瑾第183章 匹夫不可奪志(一)第301章 建安六年第366章 雞肋(二)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七)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58章 神亭嶺(二)第123章 飛熊第399章 天子守國門(上)第317章 錦囊(上)第276章 衣帶詔泄密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一)第6章 伊蘆(上)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