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龍馬

【今日第一更】

藍天白雲、彎彎河水、茵茵綠草,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隨處可見的牛羊,在中華帝國的統治下,這裡已經變成了綠色的淨土和生靈的樂園。..

這裡的蒙古族人不再爲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物資的缺乏而發動搶掠戰爭了,每年他們只需要向帝國政府繳納規定數量的戰馬,那麼政府便會幫助他們將牛羊賣上一個好價錢,並幫他們兌換成所需生活用品。

茫茫無際的天然牧場,清新寧靜,置身在美麗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開朗。這裡地域遼闊,風光旖旎,水草豐美,4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700多個星羅棋佈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一直延伸至松濤激盪的大興安嶺。

每年的七月份,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和商人前來這裡。

當然,更多的還是慕名而來。因爲這裡已經成爲中華帝國皇帝每年必來的避暑勝地之一,很多人一開始都是想到這裡瞻仰一下神武大帝的威容。

靠近額爾古納河,那裡作爲蒙古族的發源地,已經被神武大帝封給了科爾沁部族。

作爲皇親國戚,這裡成爲科爾沁部的封地並沒有引起其他蒙古部族的不滿,最多就是嫉妒一番,後悔當初和神武大帝聯姻的怎麼不是他們部族的姑娘。

在原先蒙古金帳汗的所在地,也就是當年成吉思汗最早的汗部舊址上,科爾沁部外戚王寨桑在那裡爲神武大帝建造了一座行宮,每年的七月份左右,神武大帝都會帶着後宮妃嬪和皇子公主們來到這裡住上十天半個月。

每當神武大帝來到這裡度假時,蒙古各部首領們都會派出一批身懷絕技的人到行宮進行表演。

白天各部族之間的賽馬、套馬、馴馬錶演、蒙古博克、角力擂臺賽等等,鄧浩楠作爲主裁判,表現優秀的人將會得到獎賞,從金錢獎勵到獎牌獎盃,如果得到皇帝青睞,獲勝者將會得到一個不錯的官職。

夜晚,美麗的蒙古姑娘圍着紅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帶舞,那嘹亮悠揚的蒙古長調伴着美酒佳餚,令人癡醉。

當然,很多蒙古貴族們都安排有形形色色的美女,製造各種機會接近鄧浩楠。每當這時,總會有幾個皇妃緊緊的盯住鄧浩楠,讓鄧浩楠只能眼饞,卻沒有機會下手。

生活總是在這種樂趣中度過,鄧浩楠也沒想過再納妃子,此時已經有六個妃子了,對付他們鄧浩楠已經有些招架不住,更沒有別的心思了。

不過,蒙漢聯姻一直是鄧浩楠的既定國策。蒙古人控制的地區佔據了大半個中華帝國的版圖,蒙古的安定直接影響到帝國長期的既定戰略。

爲此,鄧浩楠也藉着度假的機會,帶着朝廷文武大臣,以及他們的家中子女,跟蒙古各部勢力的族人子女進行聯姻,政府高層的聯姻,強化了蒙漢的穩定性,讓蒙古族人不感到被漢族遺棄,進而影響到民間百姓,蒙漢通婚,強化帝國對蒙古大草原的統治。

當然,帝國政府對蒙古大草原的重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帝國政府的未來戰略步驟當中,需要蒙古大草原提供優良戰馬和優秀的騎士,從陸路向歐洲進行殖民戰爭,大多數地區都是草原和大漠,沒有騎兵根本不行。

中華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結成同盟國後,西域地區成爲兩國之間的軍事緩衝區。雙方都不會介入西域諸國,使得雙方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基本消除。

這樣一來,俄羅斯帝國可以放心的將重心轉移到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上去,爭奪烏克蘭地區成爲了俄羅斯帝國的首要戰略目的。

同樣,中華帝國減輕了西北邊疆的軍事壓力,皇家陸軍調集十萬騎兵部隊和兩萬步兵進駐青藏,向南威壓莫臥兒帝國。

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有着帝國三大軍事基地,分別位於內中外三個蒙古軍區。這三大基地建成了帝國政府騎兵部隊的完全體系,有着三大主要軍馬場。出於戰略考慮,最大的軍馬場位於科爾沁部,由國丈寨桑管理。帝國騎兵的主要戰馬培育和飼養都在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至神武七年,帝國已經擁有十數萬匹西方優良戰馬。對呂宋的殖民戰爭過後,呂宋的軍馬場的部分優良西班牙馬種也被轉移到大草原上進行培育。

此時,帝國在戰馬方面的培育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果。

經過十年的培育和繁殖,歐洲血統的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馬、法國的阿爾登馬、北歐的漢諾威馬,以及英國的夏爾馬等優秀戰馬已經完全適應了中華帝國的自然環境,並在中華帝國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廣泛生存下來。

這些世界古老的優秀馬種,隨着歐洲中世紀騎兵的衰落而在未來世界裡消亡,但卻因爲中華帝國皇帝的先見之明,使其轉移到亞洲使它們得以延續。

衆所周知,在現代世界上真正的戰馬已經滅絕。

過去高大、兇猛的戰馬由於重騎兵的衰落,馬種也發生了質的改變。由於廣泛的和阿拉伯馬混血,今天的“優良馬種”,多是純血馬這樣的賽馬,或者是荷蘭溫血馬之類馬術用馬。至於帶着歐洲古老戰馬血統的現代西歐重型馬,已經成爲挽馬、馬術用馬,但是我們還是能從它們身上,看到它們祖先的光榮。

中華帝國先是大規模的繁殖歐洲血統的優良戰馬,使其遠離瀕臨滅種的邊緣。

隨後,中華帝國遼闊的內中外蒙古大草原,爲其提供了新的廣闊生存環境。從蒙古族歸順中華帝國開始,育馬出色的蒙古族人根據帝國騎兵的需要迅速培育屬於更優秀的戰馬。

中華帝國龍馬就此誕生,龍馬是神武大帝親自命名的戰馬一族,集合歐亞兩洲戰馬優點,如龍馬繼承了阿爾登馬的勇敢和西伯利亞野馬的兇猛,這種性格才能保證龍馬在敵人的密集的長矛和火槍面前不會退縮。繼承了安達盧西亞戰馬的高大塊頭,普遍高度在160至190之間,種馬的高度更是達到了200以上,無愧於龍馬的稱號。而現代的西歐重型馬,例如英國夏爾馬,法國重型佩爾什馬,德國的荷爾斯泰因馬等等,從它們身上依然看到它們祖先的優點,比如身材高大這點,普遍在150到180之間,但卻因爲退化了三四百年,已經沒有它們的祖先高大了。

龍馬的塊頭大,但沒有贅肉,尤其是腿部肌肉發達,使其速度快,載重量大。這都得益於遼闊的蒙古大草原,長時間的奔跑讓它們即保持了歐洲戰馬的衝刺速度,也鍛煉出了蒙古戰馬的長耐力,以及平衡良好等等優點。

載重量大是歐洲戰馬的優點,在歐洲,普通的戰馬只能搭載輕騎兵,但騎士換做人後,即便普通的戰馬也可以用來搭載的重騎兵。而龍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搭載重騎兵依然健步如飛。

這是神武大帝鄧浩楠在騎兵領域內最大的突破,培養西方的重型戰馬,卻搭載的重騎兵依然能夠像輕騎兵那樣擁有機動性和靈活性,使得重騎兵依然在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

在後世,古代西歐戰馬的大多數優點已經不存在了。比如近距離衝刺,現代馬近距離衝刺能力強的比如純血馬類,它們的體型相較祖先而已,偏小,力量不足,性情也不夠勇猛等。例如現代的法國重型馬,就變成一種性情溫和的挽馬。

如今,中華帝國將歐洲瀕臨絕種的優秀戰馬移植到了亞洲,並通過新馬種——龍馬,在亞洲繼續繁殖生存下去。可以預見,未來的世界裡,這些優秀的戰馬將不再代表歐洲人,而是見證中華帝國的輝煌。

騎士作戰,需要乘坐高大快速的戰馬,適合進行無堅不摧長槍衝鋒,也可依託馬背的高度,使得斫殺的力量更大。這也是爲什麼騎士如果沒有好馬,寧可步戰的原因——騎一匹個頭小,衝刺差,勇氣不足的馬,不但失去了上述優勢,反而放大了騎兵格擋防禦不佳的缺陷,或者因爲馬的怯懦導致臨陣脫逃。

歐洲人曾在馬種、盔甲、人員上佔據優勢,他們的騎士成爲了中世紀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戰士,西歐也在整個中世紀都佔據了相對的軍事優勢。

但是,如今歐洲的騎兵正在快速退化,反過來,亞洲的新型重騎兵卻在快速崛起。

當年,成吉思汗用蒙古馬組成的騎兵打的歐洲人膽寒。如今鄧浩楠將用中華帝國的龍馬組成的重騎兵,給歐洲再來一次天翻地覆。

至神武七年,帝國境內的歐洲戰馬飼養數量已經達到了十八萬匹,每年有兩萬多匹戰馬增加。而作爲帝國單獨培育的龍馬已經達到了六千多匹,未來幾年將成幾何數字增長,很快將建立一個新的戰馬種羣。

帝國除了培育用於戰鬥的龍馬,同時也在培育用於攜帶輜重的重型挽馬。英國的夏爾馬作爲最好的重型挽馬,可以拖動一噸半的重物,之前作爲帝國託運火炮的馬匹已經表現的十分突出。爲此,帝國增加對夏爾馬的培育,大規模飼養。

爲了讓夏爾馬更加溫順,容易馴服,帝國政府沒有再大草原上培育這種挽馬,而是在長城內的京畿地區進行。龍馬因爲要保持戰鬥力而讓其出生和成長環境都在大草原上,夏爾馬爲了令其足夠溫順,全部在城鎮附近的馬場,或者農家進行人工餵養。

由於夏爾馬應用面積廣闊,民間託運貨物,出行代步馬車,磨坊、酒廠、工廠、作坊等需求量極大。因此,夏爾馬的繁殖速度大規模增加,遠比戰馬繁殖的速度快。

截止神武七年,夏爾馬在中華大地上已經成爲民間第二大挽用馬羣,數量急劇增加,全國範圍內約有五十多萬匹,並且隨着市場的需求,還在大規模增加。國內飼養的夏爾馬除了供應軍方需要外,民間根本無法滿足需求,爲此帝國政府不得不增加對夏爾馬的優惠政策,鼓勵飼養夏爾馬。同時,也在蒙古一些地方允許牧民飼養,但要嚴格控制夏爾馬同其他戰馬之間混血。

雖然帝國政府引入西方大型馬種,軍隊和民間都對此大加熱捧。但是相對於馬種,蒙古馬、伊犁馬和三河馬等還是帝國國民的主要使用工具。

帝國政府也並沒有因爲培植龍馬就放棄了數量龐大的蒙古馬,帝國陸軍步兵師和槍騎兵師使用的代步工具還是耐力持久的蒙古馬。嚴格的說,使用蒙古馬的成本很低,對於帝隊來說後勤保障跟得上。

隨着帝國政府從陸地上西擴的道路受阻,於是帝國政府將目標瞄向了莫臥兒次大陸。

1526年,中亞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後裔巴布爾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戰役中戰勝洛迪蘇丹,宣佈爲印度斯坦皇帝,標誌着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的開始。之後,巴布爾又經過1527年的坎努戰役和1529年的戈格拉戰役,統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馬雍繼位1530~1556。1540年,胡馬雍在曲女城戰役中爲比哈爾阿富汗酋長舍爾沙擊敗,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暫告中斷。1555年,胡馬雍重徵印度平原,佔領德里和亞格拉,恢復了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1556年,阿克巴繼位,實行了進步的內政改革,採取寬容的宗教政策,擴大了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的社會、政治基礎。他建立中央集權制,開疆拓土,統一了次大陸廣大地區,推動了印度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

到查罕傑(1605~1627在位)和沙-賈漢(1628~1658在位)時代,莫臥兒王朝國勢日盛,在阿克巴的基礎上,有向外擴張了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此時,莫臥兒帝國掌控了北印度、中印度和東印度的孟加拉地區,但孟加拉地區已經成爲了英國、法國、挪威、瑞典等國的東印度公司實控區,尤其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經成爲了孟加拉地區的實際封建領主。

不過,沙傑汗(沙-賈漢)雖然讓莫臥兒帝國的統治穩定了下來,但此時印度南大陸和東大陸部分土地還不在其控制當中,戰爭不斷,國力已經達到了王朝的最高峰,開始下滑。

莫臥兒帝國此時擁有八千多個賈吉爾,這個制度早在德里蘇丹國家時期就已實施,那時稱“伊克塔”。16~17世紀中葉,賈吉爾成爲莫臥兒印度土地佔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傑統治時,賈吉爾約佔全國耕地的70%,賈吉爾的持有者稱賈吉爾達爾。163個賈吉爾達爾,分上中下三層,分佈全國各地,上層68個,由王子和貴族組成,中層587個,下層7555個。他們彼此之間無隸屬關係。賈吉爾達爾對其賈吉爾沒有所有權,只有徵收規定的田賦和名義上非法實際上合法的各種雜稅的權利。

莫臥兒帝國的大部分賈吉爾都十分富裕,此時的莫臥兒次大陸的繁榮情況堪比中華帝國,主要原因是印度次大陸有喜馬拉雅山脈阻隔,受冰河時代影響很小。

正因爲這樣,莫臥兒帝國人口超過三千萬,成爲一個十分龐大的經濟體。

殖民戰爭就是要統治人口衆多的地區,中華帝國對於陸上殖民戰爭的態度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觀,主要是基於帝國財政、軍事實力的雄厚。

龐大的財政盈餘不能直接投入到帝國國內市場,那樣將造成經濟的崩潰。爲此,神武大帝需要通過對外殖民戰爭來拉動國內經濟的增長。通過戰爭來刺激軍工業,進而帶動國內其他產業,將鉅額的財政資金通過軍工業緩緩流入民間。

就像一個緩釋膠囊一樣,慢慢把藥效釋放出來。

帝國西擴終止,南擴成爲殖民戰爭的首選。

鄧浩楠在東南亞掀起了經濟侵略,但是對於南亞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其龐大的經濟體和落後的軍事,正好符合帝國殖民侵略的條件。而莫臥兒帝國的龐大人口資源,作爲中華帝國的殖民地,巨大的利潤不言語表。

此時莫臥兒帝國,一直是被天朝上國忽視的國家。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阻隔,天朝上國從來都沒有真正瞭解過這個南亞國家的情況,事實上在古代南亞的經濟並不比天朝差多少。

就拿現在的莫臥兒帝國來說吧其社會仍以農業經濟爲主,農業中商品生產擴大,出現商品糧和棉花、生絲、藍靛、菸草等經濟作物的專業化產區,產品遠銷歐亞市場。

莫臥兒時期的手工業十分發達,主要手工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超過當時歐洲先進國家。手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經濟的作坊和家庭手工業,大型官營作坊的優質產品主要爲滿足宮廷和貴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買商通過預付款項、提供原料並收購其產品等手段來控制手工業者的小型作坊的生產,但尚未出現先進的工場手工業。

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商業和外貿的發展。16~18世紀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雖仍是封建統治的政治中心和貴族的消費基地,但已開始起着工商業中心的作用。德里、亞格拉、拉合爾、阿默達巴德的城市規模可與當時北京、巴黎、倫敦相比。活躍的商業貿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區的閉塞隔絕狀態。沿着陸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許多區域性的國內市場。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則是對外貿易最發達的地區,商船往來歐亞非各地及中國。

商品經濟和貨幣交換的發展促使商人資本的興起。擁有雄厚貨幣資本的錢商在各大城市開設錢莊、銀行,經營存放款業務。發行期票和匯票。財力雄厚的班尼亞商人種姓充當皇室、貴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財政金融經紀人。但印度這時期的商業資本尚未轉化爲資本主義性質的產業資本,但卻是高度發達的封建經濟。

對南亞的殖民戰爭早在神武六年就已經秘密計劃了,到了神武七年,帝國皇家陸軍已經陸續開進青藏高原,屯紮在藏西普蘭。

普蘭區屬於‘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經濟落後。東段地區,山高谷窄,路險林密,氣候多變。西段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終年積雪,嚴重缺氧,氣候酷寒。

從普蘭越過喜馬拉雅山便是莫臥兒帝國的平原地帶,一馬平川的草原上,沿着朱木拿河便可以直達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德里。

德里和普蘭只是一山之隔,但莫臥兒帝國卻從來不擔心來自青藏高原的喇叭入侵,因爲他們認爲喜馬拉雅山是無法被突破的。雖然此時的青藏已經併入中華帝國的版圖,但中華帝國想要對莫臥兒帝國攻擊,需要繞過喜馬拉雅山,就得從西域諸國借路。顯然,莫臥兒帝國知道了中華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直接的協定,西域中立,中華帝國的軍隊不會通過西域的,所以莫臥兒帝國的沙傑汗不擔心。

然而,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

神武七年夏,中華帝國青藏住屯軍在普蘭附近繪製地形圖時,測繪人員意外發現了一條秘密山道,很快測繪人員便從這條山道穿過了喜馬拉雅山,直接出現在了莫臥兒次大陸的平原上。測繪人員一直找到了朱木拿河,並遠遠的眺望了德里城後,迅速返回。

這條消息迅速被送到了北京,帝國政府對其十分重視,原本被擱置的殖民戰爭計劃重新被提上日程。

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212章 張冠李戴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165章 鄭和寶藏之神聖祭壇第27章 山人妙計第390章 好吧,咱也有傳教士了!第31章 極限逃生第62章 發展機遇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中)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70章 揚帆遠行第176章 黑水洋海戰(中)第256章 火燒眉毛第140章 以戰養戰第212章 張冠李戴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23章 相互利用第222章 魚與熊掌要哪個第411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中)第284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六)第397章 改寫英倫歷史第154章 開府遼東第402章 角逐非洲(中)第22章 炮術教習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412章 伊斯梅里亞會戰(下)第11章 名聲鵲起第44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206章 勤王(中)第17章 大棒甜棗第168章 犒賞三軍第416章 加勒比剿匪記(一)第319章 移民策第347章 皇家實驗室第19章 培植班底第333章 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第146章 一觸即發第265章第74章 炮擊荷艦第29章 接舷炮戰第116章 官船賭博第2章 一貧如洗第216章 寶藏變成了寶貝第293章 明車暗馬偷吃炮第425章 暹羅灣海戰(一)第40章 懶散總督第350章 伊莎貝拉海戰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171章 海上狩獵T第191章 萬戶靖海侯第312章 “鄧浩楠頭像”銀元第38章 輾轉反側第437章 金蟬脫殼第261章 直隸總督第437章 金蟬脫殼第130章 寧遠大捷第70章 揚帆遠行第436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91章 天上摘餡餅第275章 開啓寶藏第319章 移民策第143章 窮的就剩錢第347章 皇家實驗室第32章 月夜思謀第47章 嚴酷考驗第366章 鴉片戰爭之山口會戰第159章 最後的蒙古天驕第163章 命運喜峰口第72章 陰魂不散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110章 驚天陰謀第256章 火燒眉毛第375章 產業革命第254章 新的威脅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86章 趙府議事第276章 運籌帷幄第3章 小鎮謀生第333章 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第444章 蓄力第446章 對歐政策之乾打雷不下雨第160章 雙雄對峙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66章 船炮交易第244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二)第414章 P計劃——釣魚行動第165章 鄭和寶藏之神聖祭壇第36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428章 暹羅灣海戰(四)第361章 帝國空軍誕生第50章 海軍儀容第442章 蝙蝠會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15章 賭坊鬥智第69章 因嫉外調第292章 詔會推閣臣第153章 一等忠勇伯第141章 丫的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