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法國淪陷

談仁皓花了三天的時間看完了這份非常詳細,完整的戰局報告,這是結合多份戰報,以及一些其他情報,由海軍司令部的參謀軍官單獨完成的一份戰局報告。實際上,海軍司令部完全沒有必要做這些事情,畢竟西歐戰場是地面戰場,那邊是陸軍的天下,與海軍沒有多大的關係。可帝國陸海兩軍一直就是兩套機構,而處於對整體戰局的考慮,海軍不但需要掌握海上戰場的情況,同時也得掌握地面戰場上的情況。任何一個戰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西歐地面戰場上的變化就對太平洋戰場,南大西洋戰場有着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因此,海軍也需要準確掌握西歐地面戰場上的局勢。

整個戰局分析報告的重點就只有一個,即法國的失敗,準確地說,是法國在這一個多月時間裡的失敗。

在談仁皓率領第一特混艦隊與斯普魯恩斯的第五艦隊鏖戰的時候,西歐戰場上,古迅雷與古德里安的“二古軍團”也迅速的擴大着勝利的戰果。兩人的配合算不上完美無暇,可問題畢竟是次要的,在法軍的第二道防線被突破之後,西歐戰場上的局面就基本上確定了下來,法國的失敗只是遲早的事情了。

首先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是古迅雷指揮的帝國裝甲遠征軍對被圍困在海邊的英國遠征軍的殲滅行動。被圍困在以敦刻爾克爲核心的英國遠征軍只堅持到了九月上旬,結果就在古迅雷指揮的裝甲部隊地迅猛突擊下被擊潰了。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內,英國海軍組織了大量的船隻。努力想把被圍困地遠征軍撤出來,可最後能夠逃回英國的只有不到五萬人,另外近三十萬英國遠征軍官兵。以及從低地國家徵召地僱傭兵全部被殲滅。戰鬥中,除了古迅雷的裝甲部隊之外。德國空軍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少有上百艘大小船隻被擊沉,數百架英國飛機被擊落。

這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重大的勝利,本來英國就缺少陸軍,而派遣到歐洲大陸上的軍團又是英國最精銳地地面部隊。現在。這支部隊被殲滅在了海邊,英國本土就更缺少兵力了。可問題是,在完成這次作戰之後,古迅雷的遠征軍就停了下來,並沒有參加南面的進攻行動,而是停在戰場外看熱鬧。

文件中沒有詳細說明爲什麼帝國裝甲遠征軍沒有參加進攻巴黎,以及隨後向南推進的行動,可談仁皓已經意識到,肯定是雙方的指揮官之間出來問題,也許古迅雷還跟德國將軍發了脾氣呢。而且。這肯定影響到了雙方的高層,至少是陸軍的高層,不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古迅雷絕不應該停下來。

在古迅雷殲滅英國遠征軍的時候,古德里安則在向巴黎迅速推進,也就在英國遠征軍覆滅前的一天,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到達了巴黎市區外圍。當日,巴黎市市長就宣佈巴黎爲不設防城市,並且派出了代表,前去與古德里安接洽,希望德軍能夠保存巴黎,不要摧毀巴黎。雙方協商了兩日,隨後德軍兵不刃血地開進了巴黎,佔領了法國首都。而當時,古迅雷實際上有足夠的時間趕到巴黎,至少象徵性的安排一支部隊開赴巴黎,這樣,唐帝國陸軍也能贏得一份榮譽吧,可他並沒有安排部隊前往巴黎,也許,這並不是古迅雷的原因,同樣的,文件中並沒有對此做出解釋。

巴黎淪陷,是西歐戰場上的重大轉折點。可以說,是西歐戰場的分水嶺,法國在戰場上堅持了四年多,最終還是倒下了。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法國還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可實際上,法國能夠堅持四年多,這已經是個奇蹟了,而且,其功勞主要歸屬於兩個人,一個是戴高樂,一是個勒克萊爾,而這兩人都是法軍最優秀的裝甲兵指揮官。

從地理條件,戰場的縱深,乃至國力等等方面來看,德國很有可能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年就擊敗法國,如果當時不是俄羅斯突然參戰,打了德國一個措手不及的話,也許在23年之前,德軍的坦克就已經開進了巴黎市區,法國就已經完蛋了。

相對而言,西歐戰場是很狹窄的,而且德國在戰爭初期有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裝甲兵,最優秀的裝甲兵指揮官,已經最爲完善的裝甲兵戰術理論。當時,在整個西方,恐怕就只有俄羅斯的裝甲兵能夠與德軍的裝甲兵抗衡了,而且也只有俄軍有足夠優秀的裝甲兵指揮官,相反,法國卻沒有這個資本。

法國在戰前號稱有歐洲頭號陸軍(專門用來對付德國的),可問題是,法國的裝備在質量上與德國陸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坦克方面。另外,法軍當時根本就沒有一套完善的裝甲兵戰術理論,仍然侷限在陣地戰的範圍之內,如同戴高樂,勒克萊爾這批優秀的指揮官,都是在戰爭中誕生的,在戰前,戴高樂只是個上校,而勒克萊爾只是箇中校,而且兩人是在21年初,也就是戰爭爆發的那一年初期才組建了法軍的裝甲部隊,而到戰爭爆發的這幾個月裡,法軍的大部分坦克甚至是配屬在步兵部隊裡的,根本就沒有多少裝甲部隊!

而與歐洲東線戰場不一樣,西歐戰場非常的狹窄,裝甲兵的一次突擊就可以前進200公里,而西歐戰場上最窄的地方還不到120公里。也就是說,完全在裝甲兵的突擊範圍之內。從這個角度來看,法國能夠堅持下來,這簡直就是個奇蹟,而且完全有賴於俄羅斯迅速參戰,並且給德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法國的戰敗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爲法國本身就沒有足夠與德國抗衡的國力。在很大地程度上,法國依賴外界的援助。特別是美國的援助,如果沒有美國提供地戰爭物資,以及英國提供的海上保護。法國也早就戰敗了。這其實是當時歐洲大陸國家的一個通病,如果德國沒有得到唐帝國與波斯帝國的強力援助的話。恐怕也早就戰敗了。

巴黎淪陷之後,法軍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向與西班牙接壤的比利牛斯山脈附近撤退,努力藉助法國西南部的山區抵抗,這其中就包括了戴高樂指揮的一部分裝甲部隊。另外一部分則向以馬賽爲中心的法國地中海沿海地區撤退。準備依靠英國,意大利等國的援助堅持下去,這其中就有勒克萊爾指揮的一部分裝甲部隊。

法國政府也在巴黎淪陷之前就遷往了馬賽,並且正式將馬賽設爲了戰時首都。也就在巴黎淪陷的時候,法國新的戰時政府在馬賽成立,並且正式承擔起了接下來的戰爭任務,宣佈自己纔是真正的合法政府。

德國也在做着同樣的事情。

德軍也分成了兩路南下,其中古德里安指揮的軍團向法國西南地區突擊,爭取儘快打到馬賽,徹底解決掉法國。另外一支才從德國國內調來地山地部隊(幾乎全是從南線戰場上抽調出來的主力山地部隊)則在海因裡希的率領下向比利牛斯山挺進。爭取將戰線推進到法西邊境地區,但並沒有接到要進入西班牙地命令。

德國政府也在忙着成立軍管區,並且還在設法扶持一個親德的法國政府。也就是僞政權。當然,這些政治方面的事情只稍微提到了一點,至於德國怎麼處理法國,這是德國的事情。就如同唐帝國不會讓別地國家來插手日本問題一樣。作爲世仇,德國終於擊敗了法國,自然不會輕易的放棄這個與德國對抗了數百年的對手。

這只是西歐主戰場上的情況,法國敗局以定,就連原本計劃在年底參加歐洲大陸戰爭的美國陸軍都留在了英國,而沒有來得及踏上法國的國土。主要是德軍與唐帝國裝甲遠征軍的推進速度太快了,快到美軍根本就來不及做好進入歐洲大陸戰場的準備工作,搞得艾森豪威爾將軍只能隔海興嘆,如果法國能夠再堅持半年,最多一個季度,也許西歐戰場上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可問題是,法國沒有堅持這麼久!

隨着法國戰敗,西班牙的處境肯定將非常的尷尬。雖然德國沒有要進攻西班牙的意思,歷史上,除了羅馬人,阿拉伯人,以及唐帝國的遠征軍之外,就沒有第四支軍隊征服過這個山地國家,而在西班牙作戰的難度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是,西班牙肯定會考慮自身的安危,在失去了法國這個屏障後,西班牙要麼做好本土遭到打擊的準備,要麼就體面的退出戰爭,當然,西班牙肯定會爭取保留一部分在戰爭中獲得的好處。

法國戰敗後,意大利的局面也將非常的尷尬。意大利的工業中心就在其北部地區,特別是以米蘭,威尼斯,博洛尼亞這三座城市爲頂點的北部平原地區。而這裡就靠近法國,只要法國戰敗,德國肯定會從西面與北面夾擊意大利。到時候,意大利要麼投降,要麼就得放棄北非戰場,將主力抽調回來,與強大的德軍在本土北部打一場正規地面戰。顯然,意大利是沒有選擇的,連法國都被打敗了,它還能堅持多久?

處境最爲尷尬的就是英國。法國戰敗後,英國就直接暴露在了德軍的槍口之下,雖然在德國海軍獲得制海權之前,是不大可能渡海登陸英國本土的,但是,德國潛艇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出海口,可以從法國西部的港口方便自由的進出北大西洋,僅此一點,就足夠英國人頭痛的了。

另外,德國空軍獲得了法國北部的大批機場,連戰術轟炸機都可以飛到倫敦上空去了,再加上唐帝國派遣到歐洲戰場上的重型轟炸機部隊,現在輪到德國與唐帝國對英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而不是英國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了!

可以說,西歐戰場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法國這一塊倒下之後,其他的幾塊也將倒下。而法國是銜接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幾個國家的重要環節,而這一環被擊破之後,其他的環節就無法連接到一起,也就失去了統一性。當然,法國還沒有完全戰敗,剩下就要看德軍的推進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法國人的抵抗意志到底有多頑強,還能夠堅持多久。這也僅僅只是時間的問題。德國原本計劃用一年的時間擊敗法國,而現在才半年時間不到,德軍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在法國的掃蕩行動。

同時,在歐洲戰場上,羅雲衝指揮的唐帝國重型轟炸機部隊也對英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特別是在德軍與帝國裝甲遠征軍奪取了大量前線機場,以及法國的大型機場後,羅雲衝手裡的那上千架重型轟炸機幾乎可以飛到英國的任何一座城鎮上空投下炸彈。而這纔是對英國最爲慘痛的打擊。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羅雲衝的轟炸機部隊已經在英國本土上空投下了超過20萬噸的炸彈,而且,從九月初開始,轟炸機大量使用燃燒彈,仿照英國人火燒漢堡的方法,燒掉了伯明翰,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好幾座英國的工業城市。實戰證明,燃燒彈在歐洲戰場上的威力沒有在日本戰場上的威力大,畢竟大部分的歐洲建築都是石頭砌起來的,而不是用木板搭起來的,但是,燃燒彈仍然非常有效,特別是那些經過了改進,專門針對歐洲城市特點設計的燃燒彈,往往能夠起到比常規炸彈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九月十二日,羅雲衝出動的600多架轟炸機在利物浦投下了近2000噸燃燒彈,燒掉了這座城市一半的城區,大火足足燃燒了三天才熄滅,超過5萬的居民被燒死,數十萬人負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利物浦的工廠被毀掉了一大半!而對其他的英國工業城市的轟炸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可以說,整個歐洲戰場上的局勢正在朝着對同盟國有利的方向發展,而作爲這場全球戰爭的一部分,這也將影響到其他的主要戰場!

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28節 “發動機”第16節 惺惺相惜第26節 局勢突變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3節 最高榮譽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45節 船隊進港第41節 大洋第13節 與烈日比輝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16節 陸上旋風第7節 各爲其主第35節 超級新嫩第32節 司令官大會第49節 危險與機會第24節 海軍的動力第8節 戰略牽制第44節 突擊“大和”號第64節 未盡的任務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26節 出發第50節 砧板上的肉第44節 當機立斷第40節 闖禍第29節 新的重點第18節 獎勵與懲罰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64節 半路殺出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35節 毫釐之差第57節 輪番上陣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7節 壯士斷臂(上)第39節 春季攻勢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24節 緊急轉向第45節 戰場馳援第24節 非議第12節 座談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63節 撲朔迷離第50節 海狼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43節 明修棧道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23節 緊急出發第57節 光榮的艦隊第26節 糾纏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節 最高榮譽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2節 潛規則(上)第6節 奇蹟第37節 夜間登陸第31節 秘密任務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21節 全面轟炸第35節 軍港末日第44節 突擊“大和”號第27節 簡單的婚禮第18節 獎勵與懲罰第31節 突然打擊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節 困獸猶鬥第13節 復仇的第26節 追擊與截擊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第68節 認輸第13節 圍攻“赤城”(下)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48節 錯誤的角色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45節 船隊進港第17節 實戰練兵第28節 遠航第43節 明修棧道第7節 競爭對手第11節 陰轉晴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18節 投石問路第2節 制衡第25節 忌諱第11節 避嫌第20節 擦亮的炮管第37節 德意志精神第25節 孤注一擲第22節 兜圈子第25節 膽大包天第6節 生存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