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一切都用電
船長指着掛在牆壁上的儀表說:“這些是‘鸚鵡螺’號航行必需的儀表。它們會告訴我在海洋中確切的位置和方向。溫度表,標示船內溫度;晴雨表,預告天氣變化;溼度表,指示空氣乾溼度;而暴風鏡可以預示暴風雨的來臨;羅盤指引航路;六分儀,測太陽高低來明確船所處緯度;經線儀,測算經度;這兩個分別是日用和夜用望遠鏡,船浮上水面時,我可以偵察海域四周。”
“這些是航海家常用的儀器,”我說,“還有些特別的儀器,想必是滿足船上特殊需要的。這個錶盤上有能轉動的針,是流體壓力計嗎?”
“是。它跟海水相通,讓我知道船的深度。這些是溫度測驗器,報告海底下各水層的溫度。這裡有一種強大方便的原動力,它是機械的靈魂。這原動力就是電。”
“電!”我驚叫起來,“船速這麼快,跟電的能量不太符合啊。而且電力是很有限的呀!”
尼摩說:“我只能告訴您這不是一般的電!”
“您怎樣補充呢?”
尼摩回答:“大海來爲我提供原料。”
“海?”
“方法很多。我可以把沉在不同深度下的金屬線連結成電路,金屬線受到不同熱度就產生電。但我通常採用的,是另一種方便實用的方法——1000克海水含96.5%的水,2.7%左右是氯化鈉,還有少量的氯化鎂、氯化鉀、溴化鎂、硫酸鎂、硫酸和石炭酸。不難看出氯化鈉在海水中比重很大。我從海水中提出來的就是鈉,用鈉製造我所需要的元素。鈉跟汞混合成一種合金,代替電池中鋅元素的汞合金。汞不會損失,只有鈉在消耗,但海水供給我足夠的鈉。而且,鈉電池的電動力是鋅電池的兩倍。”
“您怎麼把它提出來的?”
“地下煤炭所發出的熱能。”
“地下煤炭?”我越發疑惑。
“海底的煤炭。”船長說,“我的一切取自海洋,電給了船生命。”
“但電不能供給您呼吸的空氣吧?”
“呵!沒有必要,我可以隨時浮到海面上去。電雖不供給我可以呼吸的空氣,但至少能啓動強大的抽氣機,把空氣送入特製的儲氣艙,我可以根據需要延長停留海底的時間,想待多久就多久。”
“我真佩服您,您找到了人類將來要找的東西。”
“我不知道人類會不會找到,”尼摩很冷淡,“不管怎樣,我用這原動力做一切,這鐘也是電動的,也分爲24小時;因爲海底沒有白天和黑夜,有了它,你看,現在是上午十點。”
“這個錶盤,是指示船速的。上面的時針向我指出船實際速度。此刻我們的速度爲每小時15海里。”
“真了不得。這原動力可以替代風力、水力和蒸汽。”
我已瞭解這隻潛水艇整個前面部分,下面是從船中心到船首的佈局,5米的餐廳,一堵不透水的隔牆,5米長的圖書室,10米長的大客廳,5米長的船長室;我2.5米長的房間;最後是緊貼船頭長7.5米的儲氣艙。船前部總長35米。防水隔牆都開有門,都用橡膠塞得緊緊的,可以保證船的安全。
我們穿過縱向通道來到船的中央。在那兩扇隔牆間有天井一樣的裝置。順着內壁有一架鐵梯一直通到井口上方。我問這梯子有什麼用。
“通往小艇。”他解釋。
“您還有一隻小艇?”
“當然。一艘不錯的小艇,輕便不怕沉沒,用來遊覽和釣魚。小艇系在船身上部,一個專門藏
它的凹洞裡。它全身裝有甲板,用結實的螺釘鉚緊。鐵梯通到船身上的一個單人小孔,這孔接着小艇身上的一個大小相同的孔。人就由這兩個孔到小艇上去。”
“您怎樣回到大船上呢?”
“是大船回到我身邊來。一根電線連繫我們。只要打個電報就行了。”
奇蹟!
經過通到平臺的梯籠間,兩個同伴正在一間長2米的艙房裡狼吞虎嚥!接着來到長3米的廚房。廚房裡也用電。電線接到爐子下,把熱力傳給白金片,熱力分配保持規律的溫度。電又燒熱蒸餾器,汽化作用供給人清潔的飲水。挨着廚房,有一個浴室,隨時供應冷熱水。
旁邊便是長5米的船員艙房。門關着看不見裡面,船尾的第四道防水牆把它和機艙間隔開。
照得通明的機艙有二十多米長,裡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發電設備,另一部分是推動螺旋推進運轉的裝置。
這艙裡有一種刺鼻的氣味,尼摩說:“美中不足,鈉分解出的氣體很難聞,每天早晨總要把船露出水面通風換氣。”
這些設備激發我極大的興趣。
“您看,”尼摩說,“我用的是本生電池的裝置,雖然簡單但功率強大,產生的電傳到船後部,使大面積的電磁鐵作用於槓桿和齒輪組成的特殊傳動裝置,用它使螺旋槳的輪軸轉起來。螺旋漿每秒可達120轉。”
“可達到多大航速?”
“1小時50海里。”
我已經在林肯號上見識了它的速度。“但它如何轉動?升降?您又怎樣維持合適的深度呢?”
他遲疑了一下:“既然您是不可能離開這艘船的,那就跟我到客廳來吧。客廳纔是我們真正的工作室,您可以知道您應該知道的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