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地區,戴弗斯所關注的卡米盧斯接到了羅馬元老院的命令:讓其擔任領軍將領,帶領留守羅馬的軍隊去擊退沃爾西人的聯軍。
儘管他再三推辭,說自己年邁體弱、不適宜帶兵,希望將這任務讓給更適合人選,但是羅馬民衆卻強烈要求他擔任,因爲他們實際上並不期望他能夠身先士卒、衝殺敵陣,而是強烈信任他的實戰經驗和用兵才能,相信他一定會給羅馬帶來輝煌的勝利。
卡米盧斯只好接受。
考慮到卡米盧斯無法上陣殺敵,元老院還爲他配備了一位年輕的軍政官,叫盧契烏斯.弗留斯,擔任他的搭檔。
兩人帶領城內僅餘的兩個軍團,共一萬兩千名羅馬公民兵,匯合了幾千名盟邦的士兵,然後率軍向東南急進,很快就趕到了普雷尼斯特境內。
即將遭遇沃爾西聯軍,卡米盧斯卻命令軍隊停下來紮營,他想先拖延與敵人會戰的時間。一方面,他不想在此刻與士氣正旺的敵人交戰,想等待敵人懈怠,或者逼迫敵人來主動進攻他們的營地;另一方面,之前他之所以推遲元老院的任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受了涼,還在發燒,身體虛弱,想等待身體稍微好轉之後,再在與敵人較量。
誰知另一位年輕的軍政官弗留斯立功心切,急於要與敵軍進行會戰,卡米盧斯因爲生病而無法出戰,正好可以讓他獨攬戰功。
於是他私下裡極力慫恿軍中的隊官們,讓大家一致向卡米盧斯求戰請願,卡米盧斯見衆意難違,不想讓別人認爲他是出於嫉妒心理不想讓年輕人贏取功勳、獲得殊榮,所以他無奈的同意:讓盧契烏斯.弗留斯率軍出戰,自己則帶領少量士兵留守營地。
出於對戰事的擔心,他派人打探戰鬥的進展,隨時向他彙報。而他自己躺在病牀上,卻是輾轉難眠。
當得知因爲羅馬軍隊陣型尚未排列完整,弗留斯就貿然發動了進攻,結果被敵人一舉擊潰,潰兵正在逃向營地時,他忘卻了病痛,從牀上一躍而起,組織剩下的士兵迅速做好防禦的準備。
他親自跑到營地大門前,不停的大聲勸告那些從戰場上潰退而回的士兵們,讓他們重新拿起武器,擊退尾隨他們而來的敵人。
潰兵們看到這位威望甚高、白髮蒼蒼的老將象磐石一樣釘在大門前一步也不後退,不禁倍感羞愧,紛紛轉身作戰,和營地裡的守軍配合,最終趕走了敵人。
卡米盧斯經過這一番折騰,出了一身冷汗,感冒居然好了大半,不禁連聲感謝密涅瓦的庇佑。
神情沮喪、心懷愧疚的軍政官弗留斯前來向卡米盧斯請罪。
卡米盧斯並沒有嚴厲的批評這位作戰魯莽的年輕將領,而是耐心的向他詢問了整個會戰的過程。
經過思索之後,他對弗留斯說道:“明天我們要率軍出營,與敵人進行決戰!”
弗留斯以爲自己聽錯了:“我們剛剛經歷了會戰的失敗……”
“正是因爲這場失敗,崇尚榮譽的羅馬公民急需要一場勝利來洗刷掉這份恥辱!”卡米盧斯堅定的說道。
受到激勵,弗留斯點頭同意。
很快,“明晨會戰”的消息傳遍了全營。
士兵們聽聞德高望重的主將卡米盧斯明早將率領他們出營決戰,以洗刷這次失敗的恥辱。頓時個個都不再垂頭喪氣,而是摩拳擦掌,向神祗發誓要報仇雪恥。
第二天,卡米盧斯率軍出營一里之後,就停止了前進,並迅速的開始排列陣勢。
沃爾西聯軍聽聞昨天戰鬥失敗的羅馬人居然走出了堅固的營地,驚喜不已,紛紛率軍急匆匆趕來。
還沒等他們完全展開陣型,卡米盧斯就下令:全軍進攻!
急於復仇的羅馬士兵排山倒海一般的向沃爾西聯軍發動了猛攻,並且卡米盧斯將攻擊的重心放在了實力較弱的赫爾尼基人身上。
經過一番激戰,陣型混亂的沃爾西聯軍完全處於了下風,赫爾尼基人首先被擊潰,隨即導致全軍的潰敗。
卡米盧斯下令:全軍繼續追擊,不要放鬆!
羅馬軍隊趁機佔領了敵人的營地,大部分沃爾西聯軍戰士不是被殺死,就是被俘虜,羅馬士兵們歡慶勝利。
但休整一天之後,又傳來消息,羅馬的另一個拉丁盟邦伯內(Bolae)被赫爾尼基人給攻佔。
卡米盧斯當即作出決定,先將重步兵遣返回羅馬,然後率領輕裝步兵,一路急行軍趕到伯內,對赫爾尼基人發動了突擊。
剛剛佔據這座城鎮的赫爾尼基人毫無防備,很快就被擊潰,大部分戰士被殺。
卡米盧斯帶着大批戰利品和俘虜班師返回羅馬。
羅馬民衆對他報以歡呼。
而羅馬元老院在他的建議下,讓已經從北面返回的征討伊特魯里亞人的羅馬軍隊轉而向東面的埃奎人、赫爾尼基人等勢力發動了進攻。
兩個月後,已經在之前的戰爭中遭受重大損失的埃奎人、赫爾尼基人、馬西人經過連番打擊,再也無力抵抗選擇了臣服。
羅馬人釐清了東面、東南面的主要敵人之後,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南面的沃爾西人。
沃爾西人是意大利的一個古老的種族,幾百年前他們居住在意大利東北部的利古斯河上游河谷,可隨着凱爾特人的不斷南侵,無法與之抗衡的沃爾西人,被迫向意大利的西南方不斷遷移,最終他們在拉丁姆南部的肥沃土地上定居下來,並在這裡和平繁衍了幾百年,卻因爲隨着羅馬人的崛起和擴張,沃爾西人不得不開始與這個已經變成其北方近鄰的勢力發生不斷的武裝衝突。
在近百年的時間裡,雙方多次發生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沃爾西人還佔據着上風。可隨着羅馬征服周邊的拉丁城邦、建立起拉丁同盟之後,實力大增,沃爾西人對羅馬的攻擊逐漸感到了吃力。
並且在羅馬建邦358年(即公元前396年),羅馬將領卡米盧斯率軍一舉攻下位於臺伯河上游北部區域的伊特魯里亞強邦——維愛,這一次的征服不但徹底佔據了臺北河流域的周邊土地,而且震懾了周邊的種族和勢力。
於是,沃爾西人與羅馬簽訂了和平協議。
但是四年後,凱爾特人攻佔羅馬城,羅馬實力下降,導致拉丁同盟解散,沃爾西人趁機撕毀協議,並聯合羅馬周邊的勢力,不斷進犯羅馬的領地和盟邦,直至這一次被卡米盧斯率領的軍隊徹底的擊敗。
損失慘重的沃爾西人還沒有從敗戰中喘過氣來,羅馬人的軍隊就大舉入侵了沃爾西人的領地,並一舉包圍了沃爾西北部的強邦——維利特雷(velitrae)。
沃爾西人一邊集合軍隊前往救援,一邊考慮着向其他勢力請求援軍,實在是因爲這幾年羅馬人進行軍制改革之後,實力越來越強大,沃爾西與羅馬人的幾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他們對羅馬人產生了畏懼。
事實上,距離沃爾西更近、更強大的勢力是薩莫奈人,可惜這個強大的山地種族對周邊的勢力總是有着極大的侵略性。在過去的歲月裡,沃爾西與薩莫奈人也多次發生過戰爭,沃爾西幾座靠近薩莫奈山區的城鎮如索拉(Sora)、斯波阿塔(Cepeatae)還被薩莫奈人佔領,沃爾西人又怎麼敢向這個充滿暴力的敵對勢力求援。
因此沃爾西同盟經過討論,一致認爲只有南方的強大王國——戴奧尼亞纔是最合適的求援對象,但是沃爾西此前與戴奧尼亞沒有正式的外交接觸,怕遭到拒絕,於是沃爾西人想了一個辦法。
沃爾西同盟派出使者乘船南下,來到了坎帕尼亞地區,坎帕尼亞地區有一個沃爾西人看來比較強大的坎帕尼亞同盟,它跟沃爾西的關係還算不錯,雙方常有貿易往來。
坎帕尼亞同盟最初只是這個地區的希臘殖民城邦聯合組成的同盟,其目的是爲了保護城邦安全,共同抵禦外敵,其主要的敵人就是東面山區的薩莫奈人。後來坎帕尼亞平原東部同樣遭受薩莫奈人侵擾的一些伊特魯尼亞城邦也加入了進來。
伊特魯尼亞人曾經是意大利最強大的勢力,佔據過整個意大利的北部和大半中部,後來因爲凱爾特人的入侵,它的力量遭到了大大削弱,不少的領地不斷被別的種族侵佔,其勢力開始向北方退縮。但在坎帕尼亞平原東部,還留有以卡普阿(Capua)、塞薩拉(Suessla)爲首的幾個伊特魯里亞城邦。
在加入坎帕尼亞同盟之後,卡普阿還曾經與那不勒斯爭奪過同盟的主導權,然而在20年前,薩莫奈人攻佔了卡普阿之後,這個聯盟就一直以那不勒斯爲主了。
因此,沃爾西使者直接來到那不勒斯城,向其議事會提出了沃爾西的求援請求,並且委婉的提醒拿波里人:羅馬人侵略成性,一旦沃爾西被其征服,距離沃爾西不遠、而且土地肥沃的坎帕尼亞地區就可能是它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