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遠方的馮異、祭遵等人領兵攻打隗純,雒陽城的士大夫們卻開始準備擬定明帝的封號。

按慣例,新皇登基當年爲了以示對光武帝的尊重,並未改年號。可是到了第二年伊始,便要改立年號了。

正月十五,一碗熱騰騰的元宵之後,雒陽城紅燈十里。今日的雒陽城,宵禁推遲三個時辰。百姓無不換上新衣,呼朋喚友,齊聚看燈會了。

郭況一早便抱了幼帝出來,同妻耿煉玉一道,領着郭主、幼帝看燈會。

郭聖通卻在長秋宮中,與四位輔臣一道對着几上所陳列的年號進行討論。

“我屬意‘永平’,”劉黃道,“自亂世來,人人莫不期盼天下太平,長治久安。”

寇恂點了點頭:“我同湖陽長公主看法一致。”

‘永平’真是個好名字,劉陽,不,劉莊爲帝時,也稱明帝,年號便是永平。

那是極好的名字,很符合人們的期望:‘遇明主,享太平’。

劉疆如今的帝號,不就是劉莊曾用過的‘明’?

郭聖通聽了劉黃和寇恂,都屬意‘永平’時,心頭突然有些彆扭。

“蜀地公孫述未平,天水隗純還在掙扎,不如叫‘永勝’!”耿弇道,“唯我大漢者,戰無不勝。”

“應叫天佑!”鄧禹道,“少帝年幼,天佑吾主,天佑大漢,天佑百姓。”

劉黃一怔:“天佑很好。”

寇恂沉思:“天佑極佳。”

“天佑不錯。”耿弇道。

“我卻屬意永昌。”郭聖通笑了,“我惟願:大漢的昌榮,從此時開始!那隗純也好,公孫述也罷。都是我漢人,即使乃賊,也是家賊。可外有夷族虎視眈眈,匈奴,蒙古,女真,契丹,烏蠻等,不一而足。匈奴自不必說,武帝時,曾以衛青、霍去病等將軍抗擊匈奴,只可惜,雖有勝,卻損傷亦重。後期仍不得不和以宗室女,爲公主嫁與匈奴人。蒙古女真契丹等族,生性彪悍,也屢有犯邊之舉,只是同匈奴一比,便沒那般顯眼而已。”

郭聖通見四人若有所思,又道:“初時,我本欲:平公孫述等後,將其餘蠻族一一收復,可後來,我忽然想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言。欲重挫他們,卻留下一線生機。臥榻之畔,有人酣睡。欲以讓世代之君,莫沉溺於享樂之中。公孫述,便是前車之鑑。”

她見四人臉上俱驚,又道:“今日,我不妨將話說的更爽利些:公孫述初爲帝時,兢兢業業,所治之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如今?人乳餵豬,炮烙鵝掌,笞其牛脊。令所治之境百姓又開始思慕漢室。爲何?天府之國,物產其豐,如同一個巨大的溫室,已然將公孫述慣壞了。照我看來,雒陽亦不久遠。”

這……這也太大逆不道了!!!

耿弇當即起身:“太后未免太過危言聳聽!如此之言,少說,少說!”

“耿將軍,”郭聖通問他,“匈奴、契丹、烏蠻之人比我漢人身體如何?”

“那等夷族,生於荒野不毛之地,不過是身體強壯些罷了。”耿弇冷笑,“無禮義廉恥之見!哼!”

“比之我等軍士,戰時如何?”郭聖通問,“孺子嬰時,同上皇之兵孰強孰弱?”

“自然是我等軍士更強於孺子嬰,那幫子人,連血都沒見過……”耿弇突然頓住,他似乎若有所悟,“夷族也強於我,因,他乃不毛之地之人,若不搶掠,連一冬也難熬過。”

“且,夷族自高祖前,便戰力驚人,至今,仍戰力驚人!”鄧禹起身,激動道。他,也想到了!

“是!是!”寇恂連嘆幾聲,“我懂了,我懂了!”

“只是娘娘,您難道是想要……”鄧禹皺眉道。

“遷都。”郭聖通仍跪坐在那裡,語調波瀾不興,“諸位既然都明白了,也請回去好好想想其中的利弊,世家多不會同意,但此舉,功在千秋。”

周朝八百二十五年聽上去很悠久,事實上,除最初的一百年還算安定之後,後期便是一個逐漸吞併的貪吃蛇遊戲。到了後期,王權更是名存實亡。相反卻是當年周時劃分諸侯國中,最弱小的秦國,卻異軍突起。經歷商鞅變法等一系列自革求生之後,竟有了吞滅其餘諸侯國的實力。到了秦王嬴政時,更是統一了天下。只可惜,他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個好父親,長子迂腐,竟信了一道莫須有的聖旨,自殺了。

宦官專權,秦從統一,到走向滅亡,不過只有短短的十五年。

到西楚時,楚王項羽是個光明磊落的將軍,直性子。只可惜,直性子的成事快,敗事更快。西楚立國四年,遂亡國。項羽自刎於烏江。

到了西漢,劉邦想要改變東周時的諸侯制,卻依舊有心無力,分封的異姓王他是想了辦法除了差不多。但皇子受封,依舊給與封邑,將疆土分割了。

不過,西漢的滅亡卻不是因爲諸侯,而是外戚。

當皇帝能力強時,外戚是一種佇立,可皇帝能力弱,特別是後期的皇帝都長於內閨,婦人之手。以致於,帝王成爲外戚的傀儡。

也因此,在劉秀覺得自己要病重時,便動了同西漢漢武帝劉徹一樣的念頭,想要殺掉劉疆之母避免呂雉故事重演。

只可惜,郭聖通不是鉤戈夫人。郭家也不想做竇氏。

郭況主動在世人面前立誓:郭家不踏入政途,作爲太后的孃家,郭家此舉無疑爲日後的皇后母族做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再加以防範,外戚之困便可無慮。

只是宦官,卻仍是一大問題。郭聖通想了很多法子,最終發現,若想高枕無憂,其實問題的根源還是在皇帝身上。

帝王若強,一切都可爲腳下之石,能讓他站的更高。可若是弱了,就算神仙下凡也不能救。

她爲此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一套勉強可以算培養帝王的法子來。遷都,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其實,她此時透出這意思,不過是想將這四人拉倒她的船上來罷了。

良久,耿弇神色複雜:“娘娘其實說了半天,那只是一個猜想,光是爲了一個猜想便要做這般大膽的事,只恐,天下人不服!”

“很多事,沒做之前都是一個猜想,”郭聖通道,“比如耿將軍,在一場戰役前,您要想好怎麼攻打勝算最大,可這勝算大與小,也不過是一個猜想罷了。每一場戰役都是博弈,我如今也是想要博弈,勝了,或能千秋萬代。敗了,我若是敗了,北方蠻夷來襲,身處砧板之上,諸位將軍,可怕否?”

“娘娘想要遷都何地?”鄧禹猛然吃了一驚,“北方蠻夷,環境惡劣,莫不是……莫不是薊城?那不是趕着給鮮卑、匈奴和突厥人送肉吃嗎?”

“未免太過激進!”寇恂也搖頭道。

郭聖通卻不急,她想着關於薊城的事,臉上浮出笑容來:薊城,燕國之都。只可惜燕國棋差一招,敗給了秦國。它後來名幽。

再後來,蒙古族攻入關內,定都薊城,改名上都。元末後,明朝建立。明朝燕王朱棣得到皇位後又從南京遷都至薊城,將其改名北京,奠定六百年政治格局。此後所有朝代,都是以北京爲都。

而郭聖通,選擇薊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遠離南地的富饒之後,轉移權利中心至北方。她才能藉助到更多北地氏族是支持,來完成她後面更爲驚世駭俗的想法。

“誰爲砧上之肉,不過是看誰更強罷了。”郭聖通淡淡一笑,“我這話到有沒有道理,你們可以回去再慢慢思考。”

“可是……”耿弇還要說話,卻聽劉黃咳了一聲。

劉黃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們:“你們在說什麼?我們不是在定年號嗎?爲什麼又是匈奴,又是砧上之肉的?”

劉黃的確聽得有點暈,可她如今說話,卻是因爲現在,好像是耿弇他們三個在責問郭聖通一個。她雖然不明白定年號怎麼能扯那麼遠,卻仍舊覺得應該支持她的弟妹:“太后說了,遷不遷都你們自己回去想想利弊,明日朝會不就要正是宣佈年號了?”

“湖陽長公主,”鄧禹問,“若是真要遷都,您願意去薊城?”

劉黃有些猶豫,片刻,她道:“我要跟着陛下,跟着輔兒和翊兒走。可是,若有一日,我去了,我還是願意回到南陽去。同我的兄弟姐妹呆在一處。太后是疆兒的阿母,她不會害他,我雖然聽不懂很多政事上的東西,可是我知道,阿母是不會害自己孩子的。”

誰又能說劉黃不聰明呢?她看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東西,可是她明白,人有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她雖然聽不懂遷都的必要性和意義,可是她知道,若是活着,便要跟着孩子走。若是死去,再魂歸故里不遲。生與死,怎樣的選擇,怎樣的抉擇,她從不猶豫。

耿弇等人一時陷入沉思之中。其實劉秀很會選人。他選的託孤之臣,互相牽制,卻有一點是最重要的:他們雖出身氏族,卻愛着這大漢,希望它能長治久安。

是故,一片沉寂後,鄧禹道:“我覺得‘永昌’很好。”

“我也覺得‘永昌’很好。”劉黃緊隨其後,“永遠昌盛,欣榮。太后你說希望大漢的昌盛欣榮從疆兒開始,我聽了很激動。這個寓意很好,很好!”

耿弇和寇恂互相看了看並沒有說話。

他們還需要想想,雖然郭聖通那個遷都一事並不十分急促,但他們此時卻不願做任何表態。

“若耿將軍同寇大人沒有意義,明日便如此宣佈吧。”郭聖通道,“另外,出正月之後,少帝出征,同我一起,爲他的阿父報仇雪恨,平隗純,滅公孫。耿弇將軍爲主將,馮異、吳漢兩位將軍爲副將,需要帶哪些人三位將軍可以自行商議之後稟告於我。鄧禹將軍帶天子衛隨行。沙場是流血之地,你要告誡他們,若有機會,希望耿弇將軍爲他們創造機會一現身手。但要以護住他們的性命爲上。”

“少帝年幼,太后請三思……”鄧禹等人齊聲道。

就連劉黃臉上也露出了猶豫之色:“太后,這樣彷彿很不妥。刀劍無眼啊!”

“他是上皇的兒子,是大汗的天子,”郭聖通道,“爲人子,替父報仇理所應當,爲天子,親率大軍出征,天經地義。有何不妥?他縱才兩歲,卻早已身負家國天下之任。有何不能當?”

太瘋狂了!

這幾人只覺得自己今夜過後定要少活個幾歲。這太后,怎麼就這麼瘋狂?!

縱觀歷朝歷代。哪家的太后會爲了一個猜想,而提出遷都之事?又是哪家的太后,會要兩歲的天子御駕出征?這,真是太瘋狂了!

“我欲明日去鳳衛軍中選五十女軍交予耿純將軍帶走,宮中之事,我欲全權託付大姐。”郭聖通道,“朝堂之事,我欲全權交予寇恂、陳俊兩位大人。”

她倒是不怕,雒陽城中,有她阿弟阿母,還有耿家五兄弟,他們可是兒女親家啊!

至於宮中,劉黃有勇且有地位,葵女有謀且有機智。前番幾次都足以證明:無恙!

正月十六日,漢明帝詔令天下,改年號爲:永昌。

永昌元年二月一日。雒陽城東門。

郭聖通身着戎裝懷抱幼帝,接過了劉黃遞來的酒。

她的面前是坐在滾木車上不能說話不能動的劉秀。劉秀氣的吹鬍子瞪眼,只可惜,旁人看了還以爲他是在義憤填膺地爲他們送行。

身後是二十一名個身着戎裝,手持短槍的世家子。在其後斗大鳳字旗下五十名英姿煞爽,身着戎裝的女將,在其後,是大漢的兒郎們。

他們手中,美酒都已倒滿。

四周,是送行的文武百官,世家之人以及雒陽城百姓。這裡大多數人都是極爲敬佩的看着他們,卻也有幾個十分擔心的,諸如郭主,諸如那些世家子的親眷們,還有幾個特別生氣的老夫子。

“兒郎們,隨我舉起酒杯!”郭聖通一手抱着身着戎裝的幼帝,一手高舉陶碗過頭。

“諾!”一聲怒吼,所有人皆將手中陶碗舉起。

“隨我飲此杯中酒。”郭聖通說罷,選擇了使用‘風影’。

她話音剛落,便聽一聲清脆鳳吟,衆人皆擡起頭來,只見自她身一隻浴火鳳凰騰空而起。在她周身飛舞縈繞不休。

“蒼天佑我大漢啊!”郭況大喊一聲,率先跪倒下去。“太后乃鳳凰轉世,上天庇佑,此戰我大漢必勝!”

話音一落,便是此起彼伏的喊聲:“大漢必勝!”

就連軍士兒郎都俯□來,跪倒在地。

那鳳凰依舊在飛舞,縈繞,那般的宏偉,那般的氣勢驚人。

“兒郎們,與我盡飲碗中酒!”郭聖通喝道。

然後她將陶碗中的酒一飲而盡,‘哐’她摔碎了陶碗。

剛要轉身時,卻聽懷中劉疆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襟:“阿母,必勝!”

史官正奮筆疾書,聽幼帝此言,筆一頓,繼而更加瘋狂的記錄起來。

劉黃聽了這話,忍不住歡呼:“陛下說此戰必勝!”

坐在滾木車上,看着,聽着這一切的劉秀,眸中閃過一道異色,可惜,沒有人會去管,他想了什麼,想要做什麼。

“陛下說,此戰必勝!”太子衛們歡呼起來。

“陛下說,此戰必勝!”這是鳳衛軍的歡呼。

這樣的歡呼一層層席捲而去,雒陽城瞬間便活了一般,所有人都在奔走相告:‘陛下說,必勝啊!’

郭聖通心頭難掩激動,她看着懷中的劉疆,把他往上拖了拖,然後單身撐起,翻身躍於馬背之上。鳳凰的幻影依舊圍繞着她不肯離去:“兒郎們!且隨我去!”

馬蹄聲起,衆人分出一條道來,天子衛們也在耿純和鄧禹的幫助下上了馬背:“願隨太后、陛下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多方權衡,用了‘永昌’。

不好意思,腦洞比較大,這是一張很大的腦圖。我發現,好像50萬字完結不了了。嚶嚶嬰。我會努力盡快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