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雙簧

尖國拆破了臉皮。其和國也就沒什麼好顧忌的????收到軍情局提供的“美印軍火援助清單”之後,王元慶立即去了總參謀部,讓項鋌輝召開緊急會議。當然,王元慶不是來找項鋌輝討論戰略局勢的,一直以來,王元慶就非常注意軍人的身份與地位,很少讓軍人蔘與國家決策。王元慶只有一個目的,即通項鋌輝瞭解美國援助給印度的軍火會對南亞戰略平衡產生多大影響。

按照這幾年的一貫作風,項鋌輝沒有出風頭,而是把機合留給了裴承毅。

“總的說來,美國援助給印度的軍火不算先進,如同幾種直升機都是已經服役數十年的老舊裝備,就算丟給我們,我們也不會要,但是規模卻非常驚人。”裴承毅將一份剛剛寫好的報告交給了王元慶。“如果軍情局的情報沒有錯,這批軍火足以使印度將現有主戰兵力增加一倍以上。地面裝備方面,足以用來組建五個裝甲師或者七個機步師;陸航方面,足以組建三個空中突擊師或者五斤。空中突擊旅;空軍方面,足以使印度的戰略空運能力提高一倍以上、戰術空運能力提高百分之七十五。”

“簡單的說,能夠使印度在克什米爾方向上獲得兵力上的優勢。”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看了項鋌輝一眼,又朝裴承毅看了過去。

“巴基斯坦的國力遠不如印度。而且巴基斯坦一直奉行與我國結盟的政策。”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十多年來,巴基斯坦非常在乎軍費投入,幾乎每分錢都花在了應該花的地方,沒有跟印度搞軍備競賽。因爲我們不可能丟下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也用不着跟印度搞軍備競賽。實際情況是,就算我們爲巴基斯坦提供同等規模的援助吧基斯坦也不一定消化得了,畢竟巴基斯坦軍隊的規模非常有限。即便立即擴充人員編制,也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培,需要承擔更多的軍費開支。”

“印度不存在這個問題嗎?”

“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美國的援助行動有一個很大的特點。”

王元慶再次把目光轉向了裴承毅。

“雖然美國同意幫助印度重建海軍,甚至開出了用三十億美元轉讓兩艘級航母與二十多艘大型水面戰艦的誘人大單,但是總體上說。美國更加希望印度建立一支能夠在克什米爾與藏南地區作戰的軍事力量。”

“什麼意思?”王元慶放下了裴承毅的報告,拿起了香菸。

“簡單說,就是一支強大的山的作戰部隊。”裴承毅看了眼放在王元慶面前的報告,說道,“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美國援助給印度的陸航裝備上。總共上千架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還有數百架武裝直升機與兩百多架戰術運輸機,足以使印度將山地作戰部隊的規模擴大幾倍。全面提升山地作戰部隊的戰鬥力。這其中,凡田系列直升機醜系列傾斜旋轉翼飛機的高原性能都非常突出,在全電動直升機問世之前。小幼系列直升機是世界是高原性能最優秀的直升機,在上個世紀四年代,我們還從美國採購了數十架此類直升機。??雖然這種直升機已經在美軍中服役了半個多世紀,但是一直在不斷改進,美國提供給印度的型是其終極改進型號,某些性能不比我們的電動直升機差。八百架的系列直升機。足以讓印度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山地作戰部隊。”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克什米爾與藏南地區都是高原山地。”項鋌輝替裴承毅做了回答。

王元慶愣了一下,纔回過神來。

“從援助清單來看,美國的意圖很明顯,印度的想法也很明顯。”

“你是說,印度想借此機會動戰爭?”

裴承毅搖了搖頭,說道:“美國的援助遠遠無法滿足印度的胃口,只要魯拉賈帕尼有點頭腦,就不會盲目聽從美國的“指揮。更重要的是,如果戰爭爆,印度先耍應付的不是陸地上的威脅,而是海洋上的威脅。

王元慶滅掉了即將燃盡的菸頭,示意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我們向印度洋派遣了一支航母戰鬥羣,讓另外兩支航母戰鬥羣在南海待命。”裴承毅接住項鋌輝遞來的香菸,沒有急着點上,說道,“如果戰爭爆,印度先需要應付我們的空中打擊,隨後就得與我們爭奪制海權。雖然印度有兩艘中型航母,而且還採購了巫系剎戰鬥機。但是半島戰爭期間,石系列戰鬥機的性能就受到了質疑。如果爆海戰,印度很有可能輸得一乾二淨。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

““”非常清楚丟掉制海權的後重要的是,印度的情瓦”“日本好多少。雖然印度國土產袤、資源豐富,但河流域還是世界上條件最好的農業產區,但是印度所需的大部分資源,比如石油、稀土、乃至百分之四十的糧食都需要進口。只要遭到戰略封鎖,不但印度的經濟將迅崩潰,近一半的印度人還將面臨生存危機。除非美歐像援助日本那樣爲印度提供包括每年數億噸的糧食,不然在經濟崩潰之後印度沒有足夠的外匯從海外購買糧食。美歐能夠解決幾千萬日本人的吃飯問題。卻不見得能夠解決幾億印度人的吃飯問題。印度丟不起制海權,也不能丟掉制海權。只要無法確保在戰爭中獲得制海權,印度就不會貿然動戰爭

王元慶笑了笑,多看了裴承毅幾眼。

這些話能夠從一名軍人嘴裡說出來,足以證明裴承毅不是一名簡單的軍人。

“事實明擺着,印度不肯拿三十億美元的低價格換回兩支航母戰鬥羣,表明魯拉賈帕尼沒有失去理智,更不會聽從美國的吩咐。”

看了項鋌輝一眼,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魯拉賈帕尼沒有在誘惑面前失去主張。還是我開始的問題,美國此舉會對南亞局勢造成多大的影響,特別是對耳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以及對我們的利益造成多大的影響?”

項鋌輝苦笑了一下,把言機會留給了裴承毅。

“巴基斯坦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或許很快就會向我們提出新的請求。”裴承毅知道項鋌輝想讓他說什麼,更清楚王元慶想聽什麼。“支持巴基斯坦與印度搞軍備競賽是下下策,最好的辦法是在不擴大軍隊規模的情況下提升巴基斯坦軍隊的戰鬥力,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爲巴基斯坦提供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用質量彌補數量上的差距,維護南亞戰略平衡。以實際情況來看,即便我們轉讓生產技術,巴基斯坦也不見得能夠立即掌握,而且任何一條生產線都需要好幾年的建設與調試時間。如果巴基斯坦希望儘快獲的先進裝備,我們可以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成品,儘快提高巴基斯坦軍隊的戰鬥力”

王元慶暗自一笑,裴承毅不但提出瞭解決辦法,還提出了幕付常務委員的辦法。

“對我們來說,當前的威脅不是很大,主要是美國提供的裝備過於落後。技術差距太大,即便數量再多,也不可能改變我們與印度的軍力對比。不過從長遠來看,印度肯定不會滿足美國提供的二手裝備,會循序漸進的引進美國的先進裝備,甚至通過與歐盟、俄羅斯做軍火交易。迫使美國出售尖端武器裝備。按照軍事力量建設的週期計算,十年之內,印度很難對我們構成威脅。十年之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如果現在爆戰爭,會有多大的影響

“肯定有影響,而且不可低估這次,項鋌輝搶在裴承毅前面說道,“按照我們最初制訂的作戰計劃,一個空降軍就能收復藏南地區。即便支援巴基斯坦作戰,也只需要出動兩個空降軍。如果戰爭時間拖延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到達印度之後,我們至少需要投入兩個空降軍才能收復藏南地區。要想穩住戰局。還得在西面投入一個空降軍與一個快反軍,從而使我們的戰爭支出提高一倍以上,傷亡數字也很有可能增加一倍。”

很明顯,項鋌輝說的全是王元慶最敏感的事情。

“光有裝備,印度軍隊也不可能立即提升戰鬥力吧?”

“如果美國願意,隨時可以爲印度提供其他援助,比如培印度軍隊。”項鋌輝沒給裴承毅開口的機會,因爲這樣的問題只有總參謀長纔有說服力。“這些年來,美國一直在幫助印度軍隊掌握美製武器。雖然美國派往印度的教官數量並不多,但是對印度軍事力量產生的意義非常明顯。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美國教官教給印度軍人的戰爭思想、戰術指揮方式足以使印度的軍事實力提升一個級別,使印度軍隊懂得如何打一場大規模地區戰爭,特別是與我們這樣的對手作戰。”

“培工作很有可能在裝備到達之前進行裴承毅不輕不重的嘀咕了一句。

見到兩位軍人一唱一合,王元慶笑着搖了搖頭。

很顯然,項鋌輝積極主戰,裴承毅則更加理智,只是受項鋌輝的影響。裴承毅不得不在態度上有所選擇。

王元慶不得不承認,布魯德林的新德里之行給共和國製造了一個巨大的麻煩。

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36章 割裂第69章 權益第22章 傳奇人物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71章 民主表決第91章 契機第41章 埋頭做事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75章 內外並重第67章 快速船隊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56章 雙面間諜第75章 地面戰鬥第34章 團隊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69章 轉折第18章 奪權第63章 失控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3章 最高級別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61章 功敗垂成第16章 推波助瀾第42章 順大流第19章 分家大會第3章 暗流第78章 當面保證第52章 制空王牌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23章 問題累積序八生死角逐第91章 來勢洶洶第7章 珠聯璧合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28章 親自動手第89章 禍不單行第24章 四法案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34章 借刀殺人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9章 高層會晤第6章 波瀾不驚第12章 順從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章 打打停停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1章 識時務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26章 坦然面對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3章 手到擒來第51章 刀尖第16章 謀略第67章 同盟體系第33章 超級潛艇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60章 致命威脅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6章 新聞戰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48章 冒險第137章 修鐵路第54章 導彈雨第14章 三足鼎立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48章 圓滿結果第24章 接頭序三獅羣圍獵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1章 積極備戰第51章 堅守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6章 實地考察第32章 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