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變味

先得承認,顏靖牢時代的共和國與王元慶時代的共和國有協多區別。

如同前面提到的,顏靖宇在第一屆任期內主要做了兩件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繼續推進政治改革,加強民主制度在共和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受此影響,到闢年的時候。不管是顏靖宇親自出面,還是由國家副元首裴承毅出面,要想讓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即全體代表大會通過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斯德哥爾摩常規軍事力量控制協議》,都得設法說服足夠多的代表。

問題就在這裡,在本屆全體代表大會中。軍人或者具有軍人背景的代表佔了很大比重。

從這裡也看得出,共和國的民主政治體制確實存在缺陷,而且是比較嚴重的缺陷。

不管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如何。必須承認美國擁有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以美國的政治體制來說,在集權與民主之間形成良好的平衡關係。重點不是白宮的權力有多大。而是擁有一套健全的議會。除了因國情設立的參衆兩院之外,美國國會議員的產生方式也更加合理一些。也就是說,國會參衆兩院議員的任期與總統任期錯快,能夠比較有效的避免權力集中到某個人、或者某個政黨的手中,使得在野黨仍然有能力對國家生活,特別是某些需要在國會獲得絕對多數支持的重大事情上具有發言權。

很明顯,共和國的這套體制還存在問題。

正是如此,早在力屯年就有人提出,應該對共和國的議會制度進行調整,要麼設立第二個議院,要麼將代表選舉時間延遲,與國家領導人換屆選舉錯開,以免某一勢力或者集團在某一時期掌握共和國的所有權力,從而使共和國走上歧途。只不過。在當時。不管是顧衛民、還是顏靖宇、或者葉致勝,都不可能支持這樣的提案。到了,當上百名代表聯名提出對議會體制進行修改的時候,顏靖宇才做出承諾,將在他執政期間進行第二輪政治改革,並且推行新的選舉制度與議會制度。

很明顯,顏靖宇把議會改革的時間放在了昆年之後。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歷年就會出臺新的選舉法,並且以修憲的方式推行新的議會制度。

問題是,在曰年,顏靖宇與裴承毅仍然得面對軍人行表。

可以說,這纔是真正的關鍵點。

直到凹年舊月底,共和目全體代表大會都沒有在《斯德哥爾摩協議》上達成一致意見。雖然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代表支持該協議,認爲從國家利益出發,應該對常規軍事力量加以限制,但是在另外三分之二的代表中,半數以上都認爲該協議損害了國家利益,而且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共和國沒有理由簽署這樣的協議。如此一來,反對該協議的代表超過了支持該協議的代表,而沒有表態的代表都在繼續觀望,不會因爲國家元首與副元首的態度而輕易做出決定。

這也正是第二輪政治改革的“成果”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變得更加獨立自主了。

拿軍事委員會的成員來說,雖然這些代表與裴承毅的關係都不錯,有的甚至在私下與裴承毅往來密切,比如在猛 年離開三堅集團、在壓年當選爲全體代表大會代表。並且在當年就被選爲軍事委員會尖席的藺慕勳就是裴承毅的朋友,以及海航退役上將朱榮輝,但是不管是藺慕勳還是朱榮輝、或者其他代表,都是非常有主見的人,在關係到基本利益的問題上絕對不會輕易妥協。

在審議中,藺慕勳就多次提到,《斯德哥爾摩協議》並不是一份具有可執行性的協議。

在他看來,該協議對共和國常規軍事力量的限制,必然傳遞給共和國的軍事工業,從而對共和國的工業體系、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產生影響,最終使共和國的綜合國力受損,喪失頭號大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美國國會遲遲不肯批准該協議,擺明了是在看共和國的舉措,因此共和國更沒有理由走在美國的前面。

按照藺慕勳的提議,在簽署該協議之前,共和國必須與美國進行單邊談判,落實軍控細則,比如海軍在以戰艦總噸位爲標準的同時。還得明確各種艦艇的比重、單艦排水量的上限、艦種的具體數量等等,陸軍、空軍、天軍與陸戰隊的情況也一樣,絕不能因爲一份籠統的、含糊不清的協議讓共和國的國防力量受損、讓共和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

作爲軍事委員會的主席,藺慕勳擁有很大的發言權。

誰都知道,到了田年,也就是《倫敦條約》第三階段削減工作即將展開的時候再與美國談常規軍控,肯定來不及了。問題就在這裡,即藺慕勳的目的不是要共和國當局去與美國談判,而是希望用一份與美國的秘密協議,讓《斯德哥爾摩協議》成爲一份對共和國沒有約束一則協議。要知道。藺慕勳的首要身份仍然是其和國頭號枚他身後不但由全球最大的資源類企業如果按照總市值計算,三堅集團也是全球頭號企業,還有共和國最大的幾家軍火企業。

事實上,在年底,共和國當局就與美國進行了秘密接觸。

當時裴承毅剛剛住進副元首官邸,而他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確無誤的告訴顏靖宇,《斯德哥爾摩協議》很難在全體代表大會獲得支持。作爲軍人,而且是指揮共和國軍隊打贏了好幾場戰爭、並且在脫下軍裝前按照共和國的法律,軍人不能參與元首與副元首選舉,所以裴承毅在猛 年7月正式退役當了舊年的國防部長,裴承毅非常清楚共和國的國內情況,特別是軍事工業集團對共和國政治體制的影響。可以說,力多年前,王元慶能夠在上任之初就拿日本開刀,與軍事工業集團的支持密不可分。別的不說,整今日本戰爭期間,以藺彥博爲首的一批共和國商人就爲國家捐助了上萬億元的戰爭經費,不然共和國也不可能在短短數個月內打敗日本。如果再往前追流。在趙潤東時期的半島戰爭期間,乃至紀估國時期的東海戰爭期間,共和國的軍火商人就參與了戰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支持共和國軍隊南猛的戰。正是如此,到了引世紀中葉,幾乎沒有人敢懷疑軍火商在共和國政治體制中的影響力,不然也不會在毖年的換屆選舉中出現那麼多軍人代表。隨着戰爭威脅再度逼近,不管共和國當局是否承認,軍火商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對國家政治生活與重大戰略決策有着不亞於國家元首的話語權。

正是在裴承毅的建議下,共和國與美國首先進行雙邊接觸。

事實上,美國當局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即美國國會不可能簽署一份讓美國常規軍事力量銳減三成的軍控協議。如此一來,美國總統,要想說服國會的那些大佬,就只能設法與共和國達成秘密協議,在常規軍控上做點手腳。

在此情況下,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

拿海軍艦隊規模來說,在《斯德哥爾摩協議》中明確規定了戰艦的性質,並且對戰艦的種類做了劃分。卻沒有對戰艦之外的非戰鬥類艦艇做任何限制。比如沒有對運輸艦與補給艦的數量與規模做限制。如此一來,共和國與美國都可以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即將部分具備戰鬥能力的艦艇發 入非戰鬥類艦艇行列之中。在和平時期並不配備武器,在戰爭時期再爲其配備武器。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海上平臺”系統,如果將該系統拆解,各個組成部分都是非戰鬥艦艇,只有在組合的狀態下,才具備支援海軍航空兵的能力,成爲典型的作戰艦艇。如此一來,共和國與美國完全可以按照該系統的標準設計運輸船隻,最多對結合部分做一些限制,到戰爭時期加以簡單改進就能成爲戰鬥艦艇。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陸軍兵力中沒有包括民兵與預備役,而空軍機羣中也沒有包括具有再使用能力的封存戰機。至於天軍的軍要比例,因爲沒有對各國國防開支的具體方式做明確規定,所以也有空子可鑽。

總而言之,只要共和國與美國願意,《斯德哥爾摩協議》就將成爲一堆廢紙。

涉及到全面裁軍問題,肯定不可能由兩個超級大國說了算。不管怎麼說,如同俄羅斯與法國這樣的大國,也擁有監督共和國與美國進行常規裁軍的能力,所以共和國與美國耍想在私下做交易,就得拖上俄羅斯與法國。不管怎麼說。《斯德哥爾摩協議》的主要價值不是限制各大國的常規軍事力量,而是啓動《倫敦條約》第三階段削減工作,使全面銷燬核武器由理論變成現實,也使大國的霸權地位得到鞏固。雖然站在俄羅斯與法國的立場上,《斯德哥爾摩協議》仍然具有很大的價值。至少是其大國地位的重要保證。但是在共和國與美國的立法機構都不願意批准該協議的情況下,俄羅斯與法國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在某些具體問題上睜一眼閉一眼。

到曰年7月,共和國、美國、俄羅斯與法國在《斯德哥爾摩協議》的具體實施條款上基本達成一致,即調整覈查手段來降低裁軍要求。按照最終達成的協議,覈查工作將由飾約國聯合成立的機構負責,而且提前安排覈查工作,即先預約、再覈查,而不像《倫敦條約》中規定的那樣,各飾約國都有核查權,而且不需要爲覈查進行預約。總而言之。放鬆覈查力度等於降低了軍控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這種變化只針對4個主要大國,而其他飾約國享受不到這樣的特權。原因非常簡單,協議覈查機構主要依靠4個主要大國提供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主要來自個大國的軍事偵察衛星系統。也就是說。哪個國家有沒有按照條約規定履行軍控義務,不是閱讀最新童節就洗澗書曬細凹姍齊傘兇二方說了算。而是由個大國說了算。因爲共和國與美國柑舊票否決的權力,所以兩個,超級大國獲得的好處最爲明顯。

不管怎麼說,在以實現核裁軍爲根本目的的情況下,適當放鬆常規軍力不是壞事。

只不過。這樣的秘密協議要想生效。仍然得走法律程序。與公開協議不同的是,4個大國都只要求經過議會的軍事委員會審議與批准,而不需要得到更高的授權。如此一來,秘密協議生效的概率提高了不少。因爲這份秘密協議關係到《斯德哥爾摩協議》,所以共和國與美國當局都在目年舊月份將其提交給了議會軍事委員會。正是如此,共和國與美國當局不約而同的在。月底向議會發出信號,要求在口月初對《斯德哥爾摩協議》進行表決,並且明確表示,如果遭到否決,政府很有可能採取特別手段。

總而言之,共和國與美國當局都不希望讓好不容易談下來的軍控協議變成廢紙。

如同前面提到的,在共和國負責常規軍事力量控制工作的不是顏靖宇,而是裴承毅。

餌底,裴承毅就以國家副元首的身份,參加了由軍事委員會主持。邀請了其他多個,委員會的上百名代表組成的聽證會,詳細闡述了《斯德哥爾摩常規軍事力量控制協議》與共和國的國家利益有多大的關係,以及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維護共和國的國家利益,以此來說服那些反對該協議的代表。

可以說,這是共和國開國以來,規格最高的一次與軍事有關的聽證會。

在此之前,只有王元慶在推動政治改革的時候,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向全體代表大會的所有成員做了詳細說明,而那次特別會議,也是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聽證會的雛形。並且由此形成傳統,任何重大決策,都需要以聽證會的方式進行辯論,國家領導人必須明確回答代表提出的問題。問題是,在此之前,軍事決策都是元首府的特權,即便是全體代表大會的軍事委員會,也只有權過問國防預算、軍費開支、軍隊人事變動等一些次要問題,而關係到國家戰略決策的大事,都不會走這道程序。可以說,這是共和國政治體制進步的一個顯著特徵,畢竟軍權是國家權力中最有分量的一個。

在這次聽證會上,裴承毅給出的理由非常明確,即不能錯過制止戰爭的最後機會。

作爲國家領導人,在闌述常規軍控的重要性之外,裴承毅還明確表示。軍控協議本身就是一份多邊國際協議,即便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批准了該協議,只要沒有獲得美國立法機構的批准,該協議也不會生效,所以誰先批准沒有任何影響。

當然,這次聽證會上,裴承毅還對共和國的國防開支做了明確解釋。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意義非常的聽證會。雖然在共和國的新聞媒體看來,裴承毅積極推動軍控協議在全體代表大會獲得批准,是共和國積極制止戰爭爆發的直接表現,但是在很多西方新聞媒體眼裡,裴承毅在聽證會上做的國防開支說明,足以證明共和因正在爲戰爭做準備。軍控協議對共和國沒有任何約束力。不然那些代表也不會在這次聽證會之後,對已經耽擱了幾個月的《斯德哥爾摩協議》放行。

別說西方新聞媒體,就連半島電視臺都認爲,裴承毅以軍控爲名,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這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曰年的國防預算。要知道,在當年7月底通過的中央財政預算中,國防預算的增幅又在糊以上,而在舊月初,國防部向全體代表大會提交了一份總額相當於該財年度國防預算獼的追加預算。如果這份追加預算獲得通過,那麼共和國在該財年度的國防預算增幅將高達田,爲歷年之最。更重要的是,《斯德哥爾摩協議》中對天軍軍費的約束是以條約生效當年的國防預算爲準。

也就是說,共和國當局通過在 年之內將國防預算增加 的方式,鑽了協議的空子。當然,這種情況在其他幾個主要飾約國中也存在,比如以色列在曰年的國防預算增幅就高達,勵。爲各飾約國之最。美國的國防預算增幅也在溉左右。問題是,裴承毅在全聽證會上挑明這個,問題,表明共和國當局並不打算遏制戰爭。

換個角度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別的不說,如果共和國當局不提前加大國防開支,《斯德哥爾摩協議》就無法生效。

當然,對裴承毅來說,這僅僅是個開始。

正如前面提到的,變了味的《斯德哥爾摩協議》對兩個超級大國不再具備約束力,戰爭又逼近了一步。對共和國的領導人來說,更加需要考慮的不是軍控協議的現實意義。而是應該在什麼時候點燃戰火。,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第137章 新世界第32章 考察第85章 正規戰術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84章 內訌第24章 軍事顧問第180章 下基層第76章 有限反擊第36章 栽贓嫁禍第50章 未來戰士第70章 王牌登場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09章 打招呼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63章 轉變思想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60章 軍事變革第112章 行刑第35章 交易第7章 借勢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51章 輪迴第17章 殊途同歸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24章 出山第5章 變革時代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44章 閉門決策第98章 狂暴工具第36章 戰爭惡魔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4章 苗頭第62章 溝通第39章 主權宣言第98章 狂暴工具第87章 殺心第80章 再次遭遇第43章 藍天之主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42章 兩難處境第54章 第一人第79章 獨角戲第22章 力挽狂瀾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25章 戰略天才第60章 軍事變革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25章 追趕者第30章 戰略要地第85章 正規戰術第3章 暗流第19章 安全基石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02章 宏偉藍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26章 殲滅戰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41章 針鋒相對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84章 海上決戰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章 軍備競賽第23章 找準目標第29章 別無選擇第29節 虎口奪食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108章 選擇第37章 兵棋推演第52章 重大收穫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52章 傳話筒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4章 兩手準備第77章 遷都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5章 絕境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4章 懸疑故事第50章 防禦部隊第5章 權衡利弊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46章 隔岸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