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圖謀未來

“以戰養戰,此消彼長……”

張淮溶呢喃着這八個字,眼前一亮:“繼續說下去!”

“是!”劉繼隆頷首,緊接着走到廳堂東廂,取出地圖。

他將地圖鋪在了一張桌子上,然後將桌子搬到了張淮溶面前,指着地圖上的山丹說道:

“山丹雖地廣人稀,卻能團結一致,將心一處。”

“涼州雖然兵多將廣,可卻羣龍無首,各個節兒只知佔據涼州五城享樂。”

“涼州和甘州不同,涼州是人口大州,除了五城有人口外,城外還有許多番部遊牧。”

“倘若我們能組建一支精騎,集中馬匹供其使用,不斷掠奪番賊的牧羣和人口,便會達到此消彼長的作用。”

“這麼做,不僅能削弱涼州兵力,還能充實山丹實力。”

面對人口和實力都比甘州強大的涼州,劉繼隆想到了這個辦法來增強山丹,削弱涼州。

這個辦法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但能玩透的,無不是馬軍強大之政權。

所以劉繼隆的前提要求就是馬匹充足,不然很容易在作戰後,被四面八方涌來的吐蕃騎兵給拖住,最後葬身涼州。

劉繼隆能想到的前提,張淮溶自然也想到了,因此他沉着道:

“馬廄有馬六百八十四匹,不過其中有半數都是挽馬,不適合做乘馬和軍馬。”

“入冬後,你從中挑選一些,另外除了第一、第二團的人馬你不能調動,剩下三個團的兵馬供你挑選。”

“這三個團的軍馬和駑馬還是能湊出二百匹的,你自己看着招呼。”

他對劉繼隆的支持力度很大,就連劉繼隆都沒想到,自己可以隨意在三個團裡挑選兵馬。

沒有絲毫猶豫,劉繼隆直接報出自己需要的人和錢糧。

“山丹第三團是沙州十三團改編而來,裡面的人我用着最熟。”

“要想不被涼州的番賊咬住,起碼要做到一人三馬,所以我需要六百匹馬。”

“眼下的馬匹數量,還遠遠不夠,但將第三團訓練爲馬軍,卻也需要小半年的時間。”

“這半年時間裡,我想將第三團的吃食標準改爲每人米三斤、油二錢,每五日發羊肉一斤。”

“當然,若是有其它團的弟兄看不過眼,也可以挑戰第三團中任意一人,戰勝者頂替!”

劉繼隆將第三團的待遇提高了一截,而他也知道這麼做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所以他給予了挑戰的資格。

這份資格可不僅僅是資格,更關鍵的是他們都會在之後成爲劉繼隆的兵。

長此以往下去,山丹城內的第三、四、五團,起碼會有大半的人是劉繼隆帶過的兵,而他要的就是這個。

“你確定這支馬軍能取得你說的戰果?”

面對這麼大的投入,張淮溶忍不住質問劉繼隆。

只是對此,劉繼隆很是自信的點頭:“一定能,倘若不能,此半年所用耗費,便從我俸祿中逐年扣除。”

“你那俸祿才幾個錢……”張淮溶苦笑着搖了搖頭,但那語氣還是讓劉繼隆不要有負擔。

二人又閒聊了一陣,直到衙門的兵卒說酒居延找他,劉繼隆才走了出去。

他剛走出衙門,便見一身戎裝的酒居延牽着馬在門口等待。

見劉繼隆出來,他連忙翻身下馬,走到跟前作揖:“別將,都看過了,守城物資足夠。”

“走,去匠作坊看看去。”劉繼隆頷首示意他跟上。

由於匠作坊就在衙門百來步開外的地方,所以二人也沒有騎馬,步行就走到了門口。

門口的兩個兵卒對他們十分熟悉,作揖後便放行了。

二人走入坊內,敲敲打打的聲音絡繹不絕。

坊內的規矩是匠作爲主,不必行禮,因此坊內工匠都在忙碌自己眼前的事情。

劉繼隆走了一圈,這匠作坊不算大,四四方方的也就二畝地左右,其中有一畝地還是存放木料、鐵礦石的倉庫。

坊內的王直白見劉繼隆到來,連忙上前作揖迎接。

“不知劉別將到來,請別將恕卑職失禮。”

“無礙。”劉繼隆不在意說着,目光放到了倉庫中堆放的鐵礦石。

“如今這鐵礦石,每日產出多少鐵料,是否夠用?”

“回別將。”王直白略微思索,便回答道:“如今龍首山鐵礦有礦工五十人,每日能挖出二千斤礦石,能冶鐵七百斤左右。”

王直白的話讓劉繼隆咋舌,因爲細算下來,一個礦工一天也就能挖四十斤鐵礦石,僅能煉十幾斤鐵。

在沒有將火藥作用採礦的這個年代,挖礦確實是一件費力氣還費時間的活。

劉繼隆記得唐代官營的冶鐵最高產量,似乎也就才二百多萬斤,官民鍊鐵最高產量也才一千萬斤。

到了將火藥運用採礦的明代,單官營的產量就達到了一千八百多萬斤。

除了感嘆一句科技就是生產力,劉繼隆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這情況。

只可惜,黑火藥需要的硫磺在河西走廊很難找到,至少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人發現。

劉繼隆從落戶山丹的第一天起就搜尋硫磺的線索,可直到今天都沒有誰聽說哪裡有硫磺。

沒有硫磺,黑火藥就只能胎死腹中了。

在心底嘆一口氣,劉繼隆走到了冶鐵的地方。

冶鐵的地方是一個一人高的黏土熔爐,裡面燃燒着木炭,時不時能見到工匠把搗碎的鐵礦石倒入其中。

匠作坊雖然不大,可只要鐵礦石足夠,每天還是能出兩千斤鐵的。

當然,如今的它,每天只能產出一千五六百斤鐵,用來製作盔甲、兵器,頂多能滿足二十幾個人的裝備。

不過甲冑的製作並不容易,坊內二十個專門制甲的工匠,一年下來也就頂多制甲二百套,剛剛夠裝備一個團。

“匠作坊產量如何了?”

劉繼隆看了個大概,對王直白詢問一聲。

“每月可產出扎甲十五套,刀槍二百,長短弓各二十把,箭矢五千,還能存入一萬八千斤鐵。”

“這些鐵基本都要送往張掖去,張掖那邊雖然也有鐵,但需求太大。”

王直白如實回答,劉繼隆也有些慶幸。

若是日後商道暢通,山丹還能以鐵爲生,這也算是好消息了。

思緒到此,劉繼隆想起了自己來匠作坊的目的,因此向王直白要了紙筆,很快便繪畫出了幾張圖紙,並註明了要點。

他將紙上墨跡吹乾,隨後遞給王直白。

“這些都是守城要用到的器械,你差人去招募城中木匠打造,不要捨不得料子,每樣先打造二十具,有大用。”

“是……”王直白看都沒看圖紙上的器械,他只管按命令做事就行。

劉繼隆也沒有時間與他閒聊,只是交代完後,便帶着酒居延離開了匠作坊。

第41章 布衣之苦第25章 克復張掖第52章 分地事宜第52章 分地事宜第34章 兵至山丹第27章 終成一將第27章 終成一將第5章 酒泉光復第2章 盤根交錯第41章 布衣之苦第42章 治山丹章第58章 鄯州生變第59章 大戰在即第36章 河隴局勢第45章 以戰養戰第13章 抵達福祿第57章 覽衆山小第13章 抵達福祿第10章 練兵重食第42章 治山丹章第7章 漢道衰敗第26章 苟利難止第35章 遂定山丹第25章 克復張掖第17章 大戰在即第35章 遂定山丹第17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回紇南下第48章 兩軍對峙第34章 兵至山丹第13章 抵達福祿第11章 負重前行第30章 開拔在即第45章 以戰養戰第22章 沙場血氣第58章 鄯州生變第38章 別將劉氏第59章 大戰在即第5章 酒泉光復第22章 沙場血氣第13章 抵達福祿第10章 練兵重食第39章 兼任主薄第38章 別將劉氏第4章 攻取酒泉第5章 酒泉光復第39章 兼任主薄第36章 河隴局勢第36章 河隴局勢第56章 理念之爭第32章 漢人勢衰第24章 功成骨枯第43章 事務繁雜第57章 覽衆山小第41章 布衣之苦第8章 屈居人下第16章 身向張掖第15章 馬不停蹄第54章 唯漢可強第24章 功成骨枯第49章 雖千萬人第19章 張掖城下第32章 漢人勢衰第56章 理念之爭第50章 偃兵息鼓第10章 練兵重食第19章 張掖城下第22章 沙場血氣第44章 班底何來第44章 班底何來第4章 攻取酒泉第36章 河隴局勢第14章 磨刀霍霍第58章 鄯州生變第32章 漢人勢衰第29章 堅定本心第24章 功成骨枯第58章 鄯州生變第23章 血戰東城第34章 兵至山丹第28章 福禍未知第55章 與虎謀皮第53章 各抒己見第17章 大戰在即第38章 別將劉氏第45章 以戰養戰第13章 抵達福祿第49章 雖千萬人第16章 身向張掖第59章 大戰在即第18章 先登者賞第57章 覽衆山小第8章 屈居人下第23章 血戰東城第44章 班底何來第40章 吾日三省第3章 東進路上第19章 張掖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