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出口的同時,吳中元撤回了火龍真氣,在撤回靈氣的瞬間,他就知道自己賭贏了,因爲姜正和黎泰的靈氣並沒有趁虛而入。
雖然賭贏了,吳中元卻並無喜悅之情,因爲他是不得不賭,如果此戰將姜正和黎泰以及兩族的高階勇士盡數誅殺,接下來一統三族還是會受到兩族的拼命抵抗,死傷會更加嚴重,他想要的是三族合力對抗外敵,而不是一統三族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如果三族高階勇士都死光了,統一了三族又有什麼用,又如何抵禦五道侵襲,他寧願用自己的性命換取人族獲勝的希望。
靈氣撤回之後,姜正踉蹌後退,險些跌倒,姜南離他較近,急忙上前出手攙扶。
黎泰也是搖搖欲墜,黎別跑上前去,扶住了他。
與此同時,廣場內外爆發出了震天歡呼,三族族長都活了下來,而姜正和黎泰都沒有乘人之危,要知道此時誰乘人之危,誰就會成爲唯一的倖存者。
短暫的喘息之後,姜正轉身面對牛族衆人,“黃帝大人德隆望尊,仁義兩全,堪爲人族共主,即日即時起,牛族歸服黃帝大人,謹奉聖諭,秉行皇命,指天誓日,恪守千秋。”
姜正說到此處,轉身面對吳中元,撩動衣襬,雙膝跪倒,“諸位隨我跪拜聖主。”
姜正言罷,牛族衆人呼啦一聲跪倒一片,吳中元的氣度和品格爲衆人所欽佩,跪拜之時無一人猶豫,“參見黃帝大人!”
不等吳中元反應過來,黎泰也率領鳥族衆人跪倒參拜,黎泰不如姜正那般博學,說的較爲通俗,“黃帝大人重情重義,有天大的氣度,有地大的格局,鳥族願意歸順黃帝大人,以後皇命大於王命,諸位隨我宣誓效忠。”
待鳥族衆人跪倒,黎泰高聲宣唱,“鳥神鑑明,我等衆人起誓效忠金龍聖主,世代秉承,永不叛逆。”
吳中元知道自己保全了二人性命,兩族會對他心存感激,卻沒想到二人會有如此巨大的反應,一時之間竟然愣在原地,忘記了上前攙扶。
就在此時,熊族衆人也盡數跪倒,“恭賀黃帝大人,衆望所歸,天下歸一。”
跪倒的不止熊族衆人,也不止鳥族和牛族勇士,所有人盡數跪倒,連各處街道也都跪滿了人。
由於之前不曾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吳中元便不知應該如何應對,愣了片刻方纔反應過來,上前攙起了姜正,之後又扶起了黎泰,再然後慌不擇言,來了句‘衆卿平身。’
吳中元雖然自現代生活了很多年,卻一直恥於借用後世的名言和語句,但衆人可不知道他此時正在懊惱,反倒爲他的這句話大有威嚴而欽佩。
突如其來的逆轉令所有人都有些發懵,但所有的一切又來的如此順理成章,不久之前還恨不得將對方碎屍萬段的對手,此時都成了黃帝麾下的一家人,衆人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卻也並無任何虛假和造作,因爲三族衆人都知道姜正和黎泰是發自真心臣服於吳中元的,這種對吳中元高貴品格的欽佩不同於利益的結合,這種忠誠能夠持續一生。
廣場上已是廢墟一片,不能待了,所有人都去王宮,熊族大殿的靠背大椅全用上了,大殿裡密密麻麻的坐滿了人。
死者得入殮,傷者得救治,白髮老嫗是吳中元的姥姥,塵埃落定,吳中元重新拜見,老太太無顏自處,泣不成聲,實則她從一開始就很排斥吳中元,以黎千羽生下了他爲恥,而今見他光明磊落,義薄雲天,且又天賦異稟,文武雙全,心中愧疚,又想起自己愧對亡女,哭的越發傷心。
戰事既然已經結束,吳中元便撤去了八卦乾陽,被擋在外面的黑寡婦衆人這才得以進入,吳大烈也已經破繭而出,晉身淡紫居山,他的到來也派上了大用場,晉身紫氣之後天蠶神功是可以幫助他人再生肢體的,包括祝千衛在內有七八位各族勇士在先前的矛盾衝突中缺失了四肢手腳,但吳大烈一次也治不了那麼多人,只能一個一個來。
鳥族和牛族都派人回去拿取本族的疆域圖,這是歸順的一種儀式,納上疆域圖就等同將自己的疆土納入了熊族版圖,確切的說是納入了黃帝的統轄。
衆人打起來之後,負責後勤招待的衆人都以爲今天中午不用做飯了,未曾想戰事竟然很快結束,且化干戈爲玉帛,此等大喜之事,萬衆歡喜,千家出力,三牲遭殃,六畜倒黴。
一直到飯菜上桌,端杯敬酒時吳中元還有些不敢置信,但喝過幾杯之後,心情放鬆,豁然開朗,道家講承負,佛家講因果,足夠的因導致了足夠的果,兩族之所以誠心歸順,乃是因爲他先前饒恕了包括姜正和黎泰在內的所有兩族勇士的性命,如果他不留情,沒擡手,這些人此時已經死了,而他照樣可以一統三族。
他在佔據了絕對上風的情況下,沒有選擇殘殺報復,而是選擇了大度寬容,兇暴殘殺很容易,大度寬容卻很困難,危急關頭他展現出了帝王的寬仁格局,而沒有選擇下乘的屠殺和殘暴。
他如此作爲,哪怕狼心狗肺的人也會感恩戴德,兩族臣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如老瞎子所說,這世間沒有不可用之人,只看怎麼用。平心而論,姜正和黎泰並不是心思光明之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佩服他並願意追隨他,要知道就算是最壞的壞人也不會喜歡壞人,其實壞人都喜歡好人,因爲跟好人相處,他們不用擔心受到傷害和辜負。
但單純的好人份量也不夠,得是強大的好人才行,而他先前恰好展現出了這兩點,實力強大,品德貴重。
在此之前吳中元一直在爲自己的心慈手軟而懊惱,並將此視爲自己的缺陷,但此時他不認爲仁慈是一種缺陷了,也正因爲他的仁慈,纔會有今日的天下一統,這可是傷亡最小的天下一統了,距五道封印消失只剩下一年,如果用討伐的方法統一天下,還指不定打到什麼時候,也指不定要死多少人,萬一牛族和鳥族的民衆心中不服,總不能將他們全殺了。
還是這樣好,有一年的時間可以用來準備,雖然時間還是不夠,卻也比三族互相敵視,彼此作梗要好太多了。
看着滿座的紫氣高手,吳中元終於找到點兒感覺了,人多才有感覺,之前總感覺自己當的是個小縣長,這回總算有點兒當皇帝的感覺了。
以後三族互通有無,互相幫助,會有更多的紫氣高手出現,自己的實力會越來越大,對抗五道的勝算也會越來越大。
宴席尚未結束,兩族的疆域圖就送了回來,姜正和黎泰鄭重獻上疆域圖,牛族現有垣城二十七座,鳥族有垣城二十二座,加上熊族的二十座和正在開闢的兩座,所轄垣城的總數達到了七十一座。
酒宴結束之後,衆人再度上朝議事,用議事來形容其實不太精準,因爲此番上朝只是吳中元在下達旨意,不止一道,而是接連九道。
第一道聖旨,廢熊族,牛族,鳥族三族稱謂,定國號中原,取其諧音,避其名諱。
第二道聖旨,大赦天下,所有有罪之人盡赦無罪,古有十惡不赦一說,此番十惡也在赦免之列,千古盛事,給予所有有過之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以示天恩浩蕩,澤被蒼生。
第三道聖旨,敕封姜正爲姜親王,黎泰爲黎親王,王侯一等,世襲罔替,再賜銘功金牌,蔭子免死。所有垣城城主盡數封侯,以屬地爲號。所有邑城城主盡封將軍,亦以屬地爲號。
第四道聖旨,天下通婚,共生同榮。
第五道聖旨,天下通商,互通有無。
第六道聖旨,姜大花所轄三城歸姜親王代管,黎萬紫所轄兩城歸黎親王代管。
第七道聖旨,設總理院,三族各舉四人,輔政議政,統領協調。
第八道聖旨,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民生兵事。
第九道聖旨,設東南西北四軍大營,各屯兵三萬,免役從軍,勤加操練,姜親王統西營,黎親王統東營,南北兩營由黃帝親統。
吳中元口述,內吏書寫,即刻下發。
午後申時,諸事議定,正準備退朝,吳晨自殿外快步而入。
見她行色匆匆,衆人無不疑惑看她。而滿殿的三族勇士也令吳晨好生錯愕。
吳中元意簡言賅,衝吳晨說明緣由,轉而急問其回返緣故。
“辰巳之交,弱水龍澤突然金光大放,龍島自沉弱水,消失無蹤。”吳晨說道。
聽得吳晨言語,衆人先是一愣,轉而轉憂爲喜,因爲吳晨所說的時間正是鳥族和牛族歸順黃帝,天下一統的時辰。
古人最重異像,弱水龍澤的消失令衆人大喜過望,這說明三族一統之後弱水龍澤失去了它們原來的作用,由此可見天下一統乃是天意使然,吳中元乃天選之人,而姜正和黎泰所爲亦是順天應命……
.
.人仙微笑的於洛生日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