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

蔣太后對張氏其實並不陌生。她們論年紀,其實幾乎是同齡人,蔣太后可能還要比張氏略大幾歲,但論輩份,張氏卻是不折不扣的長輩。

老郡公曾經力保先帝以嫡長子立儲,自然也就造就了蔣太后的富貴安榮。先帝糊塗,待這位恩人的家眷薄情,但蔣太后卻是個有良心的。在恩寵不在的歲月裡,她默默地拜佛唸經,爲親人祈福,爲先帝贖罪,其中也有爲先帝的這份薄情,乞求老郡公在天之靈寬恕的時候。

先帝百日未過,她就先病倒了,纏綿病榻多日,入秋後有了起色,但也一直時好時壞的,直到十月中旬,方纔斷了病根。她其實一直很想見見從前的老臣誥命們,見見那些被先帝薄待了的人,好問問他們都有什麼難處,補償一下他們。如今她已經是太后了,皇帝是她的親生兒子,她已經不需要象先前那樣謹小慎微。若不是身體一直不太好,她早就宣人進宮去了。而張氏,就是她最想見的人之一。

張氏的丈夫保住了她丈夫的儲位,造就了她前半輩子的榮華;張氏與其孫兒孫女則保住了她兒子與孫子的性命,造就了她後半輩子甚至是子孫後代的富貴。張氏一家,着實是她的恩人,沒有之一。

而如今,張氏又再次好心解開她長子的心結,這讓蔣太后感激得無以復加,甚至都有些惶恐了,因爲她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報答張氏的恩情。這種虧欠了對方的感覺壓在她心頭,讓她下意識地有些逃避與對方相見。

而高楨很輕易就在祖母的言談中發現了這一點。他輕聲對蔣太后說:“趙老夫人十分關心父王與孫兒。她總是念叨着父王與母妃當年對她們祖孫的救命之恩,還總說,若不是父王母妃一直替她撐腰。只怕前些年早就被趙玦一家欺負死了,因此多年來一直不忘父王的恩情。父王卻覺得這沒什麼,當年善念,結下了善緣,方有去歲皇叔與孫兒得救之事。可見這世間之事。都是在冥冥中有定數的。”

蔣太后忙道:“你說得是,從來行善有好報。正因爲你父王救下了趙家祖孫,趙家祖孫纔會又救下了你皇叔和你。那趙玦的父親與妻子當年倒行逆施,害了趙綽夫妻性命,與趙家祖孫結下死仇,而後趙家祖孫立下救駕之功。粉碎了趙玦一夥人的圖謀,也將他們送上了絕路。真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老天爺行事。從來都最是公平不過。”

蔣太后覺得心頭的壓力大減,雖然仍舊感激張氏,卻不再覺得這份恩情大到無法償還了。當年太祖皇帝提拔重用老郡公,太祖元后與老郡公的元配秦氏夫人也交好,老郡公感恩,因此極力支持先帝爲儲。因爲這份恩情,張氏祖孫遇難時,廣平王夫妻纔會將他們救下。又出於正義爲他們張目,故而保住性命的張氏祖孫纔會有機會救下了廣平王的兄弟和兒子。先帝薄待恩人妻兒,變相使得趙玦有機會協助穎王造反。因此先帝纔會遭遇叛逆,被人毒害,先是喪子,繼而身殞。這就是善惡因果了。

皇家與趙家之間,相互有恩,延綿數代。根本就沒辦法說得清楚,實在不必糾結太多。蔣太后覺得。只要牢記這家人與皇家有着極深的緣份就是了。

蔣太后晃神回來,高楨已經講起了昨日小宴上大受歡迎的話題:“趙老夫人說了許多京中從前過年過節的有趣習俗。孫兒還是頭一回知道呢。趙老夫人分明不是京城人士,竟比孫兒更清楚這些,着實讓人驚歎。”

蔣太后聽得笑了:“你纔多大年紀?能知道什麼?自打記事起,哪一年過年不是在宮裡度過的?即使是在王府,也是處處講究體統規矩,哪裡比得外頭尋常人家的熱鬧?趙老夫人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小時候都是親歷過的。多年未曾記起,叫你這一說,倒想起了從前在孃家時的情形。”

宮人在旁笑道:“奴婢們在家裡時,也見識過民間的熱鬧,只是不知太后娘娘這樣的世宦大族,過年時又是何等光景?太后娘娘何妨說來與世子聽聽,既解答了世子的疑問,也叫奴婢們開個眼界?”

蔣太后又笑了:“分明是你們這些丫頭想知道,卻拿我孫子做筏。”

高楨哄她:“孫兒也想知道呢。”衆宮人們連忙附和。

蔣太后心情大好:“竟如此,我就說與你們聽聽。我們家本非京城人士,遊宦京中多年,卻也學了不少京城的規矩,卻跟趙老夫人他們從南邊來的習俗有些不一樣呢。”

她說了許多年輕時的見聞,特別是年輕未嫁時的經歷,有些能跟張氏說的聯繫上,有些則不能。她出身書香名門蔣家,而張氏同樣出身書香世家,卻落魄多年,僅僅是鄉紳薄宦罷了,兩家無論人力財力物力都是不能比的,卻是各有各的熱鬧,其中又因爲同是讀書人家,行事規矩竟還有不少相似之處,就連平日來往的親友,也有許多是拉得上關係的。蔣太后說得懷舊之心大起:“這都是多少年之前的事了,如今只怕當年交好的小姐妹們,都沒幾個還在了。”

高楨便勸她:“皇祖母說的,孫兒一概不知,改日見了趙老夫人,定要向她多打聽打聽,回來再說與皇祖母知道。”

蔣太后嗔了他一眼:“哪個耐煩還要等你來告訴?你說趙老夫人已經回京了?那好,冬日無事,哀家正好請她進宮來聊一聊。”做完這個決定後,她忍不住又說了一句:“早就該請她來的,先前怎麼就忘了呢?”

高楨微微一笑。只要今後能記住,先前忘了又有什麼要緊?趙老夫人張氏不愛交際,也不愛進宮奉承貴人。如今太后感念她救駕的功勞,還能對她多加賞賜。時間一長,她少出現在宮中或交際場合,很容易被人遺忘的,那又怎能讓宮裡對她的孫女留下深刻印象呢?他既然開了口求親,就絕不會只指望父王獨自一人爲他達成願望。

趙琇還不知道高楨在宮裡做了什麼。她回到家裡,發現家中一切井井有條,盧媽把什麼都準備好了,他們祖孫進門就有熱茶熱水熱手巾,飯菜很快就送了上來,還都是新鮮又合口味的菜色。吃過飯。洗澡水也好了,洗完換上乾淨的衣裳,炕已燒得暖暖和和的,手爐、腳爐、炭盆一應俱全。因爲怕煙火氣太旺,他們容易嗓子幹。炕桌上還備下了一壺溫熱的枸杞菊花紅棗茶。

張氏洗涮一新,穿着盧媽新做的素色錦襖窩在炕上,背後挨着大引枕,心裡十分受用。她笑道:“秀菊啊,你這樣能幹周到,等你離了我,我這日子可怎麼過?”

趙琇笑着抗議了:“祖母不疼我了,明明盧媽不在您身邊侍候的時候。您還誇我服侍得好的,怎麼一見盧媽,就把我給忘了呢?”

“你這小氣的丫頭!”張氏笑罵她一句。“我跟你盧媽是幾十年的主僕情份了,你纔多大?還跟長輩計較上了。”

щщщ● t t k a n● C ○

盧媽笑着說:“老奴不敢當,只要老夫人需要老奴,老媽願意一輩子侍候老夫人。”

趙琇卻說:“媽媽這話說得不對,祖母都答應放你們一家出去了,媽媽怎麼還捨不得呢?等侯府修好。你們就住在後街上,當家做主的。什麼時候閒了,就進來瞧瞧祖母。陪着說說話,愛怎樣怎樣,日子既清閒又體面。等將來碧蓮嫁進了好人家,明章考中了功名,你的福氣還大着呢。祖母心疼媽媽,就盼着媽媽能好好享福,媽媽卻說捨不得走,豈不是辜負了祖母的一番心意?”

一番話說得盧媽低頭抹淚,張氏瞪了趙琇一眼:“怎麼說話的?倒把你盧媽惹哭了。”

趙琇縮了縮脖子,起身笑道:“我先回屋收拾東西去了。”忙不迭走了。

回到自己的房間裡,碧蓮把她書案上放着的兩封信拿過來給她瞧:“她們說這是姑娘不在家時,別人送來的,一封是曹家姑娘寫來的,另一封卻是咱們家不認識的姑娘。”

趙琇接過來一看,原來是曹蘿和方仁珠的書信,便拿在手裡,打算上炕去看,又回頭對碧蓮說:“方纔不小心,把你媽說得掉眼淚了,她總說捨不得離開祖母呢。你去安慰安慰她吧,替我向她賠個不是。我並不是在指責她,只是提醒。我也捨不得盧媽,可若她不離了這裡,你要嫁人也好,你弟弟要讀書科舉也好,都會很麻煩的,請她別生我的氣。”

碧蓮臉上微微一紅:“知道了。”轉身出了屋子。

趙琇上炕打開信來看,曹蘿的信寫得簡單,她們幾個姑娘在那次之後,又開了一次詩會,可惜趙琇已經去了溫泉莊子,沒能參加。曹蘿對此十分惋惜,又提了這一次詩會的結果——仍舊是方五奪魁,劉大姑娘居次,方大姑娘方慧珠因巧合,早在數日前就作過同樣題材的詩,便沒有參加,其餘幾位姑娘寫的詩都尋常,曹蘿難得的只得了倒數第二,倒數第一叫方四姑娘得了去。曹蘿開心不已,又說如果趙琇也來了,說不定會得個榜眼。不過她也說,方四姑娘當場氣得哭了,詩會最後不歡而散。

趙琇看得啞然失笑。方四姑娘的詩才看來還真是不行,虧她每次都要嘲笑曹蘿,結果自己還比不上人家,竟還有臉憑自己書香名門的出身去貶低將門出身的曹蘿。個人的才學,從來都不是由家世出身決定的,它只取決於個人的天資與努力。

方五的信出乎趙琇意料之外,不過內容也很簡單——她把這次詩會的題目體裁要求告訴了趙琇,連韻腳和限時多少也說了,似乎希望趙琇也作上一首。她還附上了詩會所有人的詩稿,以供趙琇參考。

趙琇看了看題目,發現有些麻煩,真想作出來,還得花上不少時間去構思呢,而且還是限了韻的,她要更頭疼些。雖然不明白方五爲什麼會把這個捎給自己,可趙琇心裡總覺得,她應該是個在詩詞上頭非常認真執着的小姑娘。這樣的人,趙琇實在不好意思隨便糊弄她,只好認真應對了。

就在趙琇好不容易想出了半首,正在苦思下半闕怎麼辦時,宮中忽然來了使者。這是太后娘娘派來給張氏送進宮腰牌的。她也不明言讓張氏幾時進宮去,只叫後者閒了就來,隨時可以遞牌子。

張氏拿着牌子,不由得發起愁來。(未完待續)

第13章 救人自救第476章 會面第585章 女官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382章 怒火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246章 赴會第555章 婚期第344章 新居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53章 差使第151章 逗趣第461章 盛況第395章 偶遇第423章 喜事第37章 許諾第185章 歸家第217章 新店第471章 傳言第589章 質問第426章 避難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102章 詭狀第476章 會面第442章 遊趣第269章 賞雪第80章 羣起攻之第357章 厚聘第29章 調派第530章 擴散第496章 對策第447章 船宴第443章 祭拜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76章 察覺第383章 木梳第482章 賞燈第581章 賞賜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496章 對策第427章 請罪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88章 不甘第181章 尋親第268章 衡量第23章 一場鬧劇第158章 追捕第242章 烏龍第232章 山居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213章 圖紙第198章 診治第168章 算計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58章 背影第501章 潮第468章 積極第174章 勸食第461章 盛況第547章 對質第307章 籌備第276章 禮物第247章 詩會第153章 求教第391章 建議第413章 流言第338章 握手第166章 “隱疾”第367章 約定第61章 提點第278章 消息第347章 婚約第193章 擦肩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47章 船宴第273章 手足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1章 建南侯府第556章 請期第365章 打趣第241章 小丫頭第32章 京城來信第255章 雀金呢第255章 雀金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599章 臂膀第563章 杏榜第556章 請期第613章 勸弟第450章 感激第354章 秘信第571章 相看第153章 求教第601章 喜訊第371章 報仇第314章 籌備第355章 警告第384章 藏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