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省之

卞氏愣了一愣,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是,是我叔叔家的女兒,我的堂妹,她嫁進了廣德世族米家。趙姑娘興許沒聽說過,但這米家在廣德也算是有來頭的……”

她還未說完,趙琇就打斷了她的話:“伯母不必說這個,先母便是廣德米家的女兒,我對米家的來歷並不陌生。”

卞氏吃了一驚,她還真不知道趙瑋趙琇的母親姓米。自打陶縣令上任以來,她在奉賢一地還算混得開,平日裡也沒少跟士紳富商人家的女眷打交道。人人提起趙家兄妹的母親,不是稱爲郡公夫人的兒媳,就是趙家先二太太,又或是趙家哥兒的生母,哪個會以“米氏”來稱呼這位命薄的婦人?因此卞氏還真不知道,原來近在咫尺的趙家,跟她還是姻親。

事情一旦開了頭,後面就好辦了。趙琇是最近才知道了米家的內情,卻不清楚除去亡母米氏孃家這一支外,其他米氏族人的近況。卞氏提供的消息非常及時地彌補了這一缺失。

卞氏的堂妹所嫁的米氏子弟,名諱是上省下之,正好與米大舅的姓名“米度之”是一輩的。米省之比後者年長兩歲,在兄弟中行二。他是戊辰年的同進士出身,才名不顯,也沒考中庶吉士,直接補的外官。初時是在福建做個七品小縣令,因他於實務上十分有天賦,政績蜚然,也很注意團結上司、同事和下屬,沒跟什麼要緊人物鬧不和,所以一路官運亨通。三年縣令任滿,就升了六品通判;三年通判任滿,又直接升了五品的同知。都是兩級兩級地往上跳。竟沒遇上半點阻力。象他這樣地方小世家子弟,又只是同進士出身,本身性格方正,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的,能這般順順利利一路往上升官,也算是難得的幸運了。他最大的幸運,興許就是他一直在福建爲官。而福建巡撫恰恰是個愛惜人才的老好人。對米省之非常欣賞,便一路保駕護航。

穎王謀逆,在江南設圈套暗害當時還是儲君的今上。江南一地不少官員都被捲了進去,事後丟官的丟官,流放的流放,處死的處死。時任杭州知府非常倒黴地受了池魚之災。被開革了,不過能保得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米省之當時在福州任同知,因爲連續七年的考評都是優異,引來鄰省側目,就被吏部調到杭州去暫代知府之職。原本等新知府上任後。他就可以回福州繼續做同知了,可他上任後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已經顯出與前任大不相同的能力來。杭州官民捨不得換人,上報吏部。吏部便索性把他頭上的“代”字取消掉,讓他做了正牌的杭州知府。

瞧這運氣,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張氏聽了,歪着頭回憶:“省之……省之……對了,他是我那兒媳婦叔祖家的後人,大約是二房又或是三房的兒子,應該是嫡出。我記得小時候在松江,曾親眼瞧見米太夫人吩咐人備禮,賀小叔子家的二孫子週歲。週歲宴上,那孩子的祖父親自給他取了名字,就叫省之。米太夫人還誇說這名字取得好,命人送了好些上品細棉布過去,給孩子裁衣裳穿呢。”

照這麼算來,米省之與米氏是隔房的堂兄妹,是一個曾祖父的後人,還沒出五服呢,血緣也不算遠了。

從時間上來看,米省之中同進士是在戊辰年,那時趙琇有三四歲大了,早已回到了奉賢老家。米省之這時候去京城參加會試,正好是小二房遠離京城,而趙玦在遼東爲官,小長房家眷在京中低調度日的時候。他本不知道米氏嫁進了趙家,自然也不會上門尋親去,更不會有什麼人看他不順眼,就攔了他的功名路。只是可惜他們祖孫三人待在老家,沒有發現這麼一位親戚的存在。至於當時留京的盧媽一家,他們又怎會想到要打探參加會試的舉子中,是否有米氏的孃家人呢?

米省之娶妻卞氏,膝下只有一女,今年十四歲了,聽聞也是才貌雙全之輩。因他沒有兒子,便將女兒充作男兒教養,故而米省之之女與別家閨秀相比,又多了許多見識。陶太太卞氏與陶灼華對這位米姑娘,就十分推崇,說得趙琇都心生好奇了,想着將來有機會一定要見上一見。

意外地得知了親戚的消息,張氏與趙琇都很驚喜,陶太太卞氏的心情也很不錯,兩家重新敘了親戚關係,比往日更親熱了幾分。眼看着天時不早了,卞氏帶着女兒告辭,相約改日再來拜訪。她也會馬上給堂妹那邊寫信,告訴米省之夫妻趙家這門親戚的存在。

送走了客人,趙琇與祖母張氏對坐,臉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微笑。張氏笑完又紅了眼圈:“這回可好了,你們母親在天之靈,若知道你們又找回了她失散多時的孃家族人,定會十分歡喜。”

趙琇笑道:“嚴格來說也不算是失散,若是真有心去找,還怕找不到嗎?母親當年大約是因爲在咱們家做小媳婦,上頭長輩多,纔會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其實這門親戚說來關係有些遠了,但咱們如今正需要一門好親戚。若這位米知府如陶太太說的那樣,性格端正,人也能幹,就是哥哥和我的福氣了。”

可不是福氣嗎?壓制米大舅的人選找到了,多好呀,同輩的堂兄弟,米省之年紀比他長,官位比他高,元配嫡出的兒子的元配嫡出,比填房生的強些,簡直是樣樣都能壓倒米大舅。他還是個正派人,定會看不慣米大舅那些無恥行跡。若有他出面,他們兄弟只需要坐看米大舅吃鱉就行了。

趙琇只有一件事想不明白,這米省之堂舅既然性格方正,又不擅長交際,他是如何處理各方面的關係的?又怎能一個要緊人物都沒得罪過,一路官運亨通?

張氏也想不明白。推測道:“想來是他妻子能幹?咱們別想那麼多了,你若有心要認這門親戚,就打發人到杭州去打聽。回頭咱們也給你哥哥捎個信,他現如今在嘉定,跟一堆官兒在一起,說不定裡頭就有人認得你堂舅。”

趙琇答應了,下去給趙瑋寫了信。回頭又另派了家人立刻出發往杭州去。還有廣德那邊。年後也該打發人去探一探的好。如今也不清楚米省之這門親戚是否能走得起來,事先看看廣德米氏族中是否有旁人可用,他們心裡也能有數一些。

等忙完了這些事。天也黑了。趙琇陪張氏用了晚飯,正打算回房間去休息。前院門房卻有婆子來報:“宗房璟大爺、璟大奶奶來了。”趙琇只得重新挽好打散的頭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出來見客。

張氏也過來了。見了趙璟與沈氏夫妻,有些不明白:“有什麼話不能明天說?這麼晚了。外頭又冷,你們特地跑過來,仔細吹了風。”

沈氏賠笑道:“我本來也說明兒再來,偏他心急。說是族務要緊,一刻都等不得了,我也只得依了他。”趙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趙琇就明白了。趙璟這是想私下報告這兩年族中的事務。本來白天說也沒什麼不行,但看今日趙家老宅的熱鬧程度。就知道白天難有清閒的時候。萬一說到一半,來了外客,豈不麻煩?倒不如晚上過來,一口氣把事情都報了。趙璟能鬆一口氣,張氏與趙琇第二天再見族人親友,心裡也有數。

張氏也想明白了這一點,便笑着點頭讓趙璟報來。

這兩年趙家族裡也沒什麼要緊大事,有幾個孩子出生,男孩幾個,女孩幾個;又有誰家娶媳婦、嫁女兒了,親家各自是誰;哪家有人去世了,是壽終正寢,還是意外身亡,又或是因病逝世;再來就是內三房主持的族學,開課已經將近一年了,一直運作良好。

族學是在族人聚居的街道斜對面租了一處宅院,三房父子出面做山長與先生,又請了兩位博學的老舉人坐鎮。族中子弟,凡是滿七週歲以上,十五週歲以下,全都要入學讀書。學習的科目就是傳統的四書五經,詩書禮儀。因六房在族中勢大,族中子弟也不是個個都擅長讀書的,爲了日後學習庶務方便,族學裡加開了一門經濟課,教導學生基本的算術知識、經濟民生。學生們從七歲開始入學,先學五年基礎,等十二歲那年再決定是繼續深造,走科舉路,亦或是改行去六房的商號做學徒。若是決定留下來,那在滿十五歲之前,就一定要下場考試了。不一定要考中秀才,但必須至少要通過縣試。若是滿了十五歲,還不能通過縣試,那還是早日改行的好。

這是三房八老太爺定的規矩,他老人家認爲,縣試最簡單最好過的了。若是學生在他的教導下,學了八年還不能通過縣試,那再學下去也不會有出息。早些另尋營生,纔不會耽誤了自己,也拖累了家人。

張氏對八老太爺的規矩非常認可,她也覺得縣試是最容易過的,若真的用心讀書了,不可能考不過,考不過的都是朽木。

趙琇對此不置可否,她另外提了個意見:“族學的課程能不能再添幾門?我建議至少再添一門律法,讓族中子弟都知道國法條文,日後不至於因爲犯蠢就觸犯了國法,害了自己。另外還可以讓族學的學生們在課餘多活動活動身體,學點拳腳騎射,哪怕只是爲了強身健體也是好的。科舉考試可不好熬呢,沒個好身體,如何撐得住春闈?”

趙璟連忙道:“這話說得在理。今年秋闈,族中多位子弟下場,在裡頭待了九日,出來都有些撐不住呢。秋天天氣尚暖,大家就已經這樣了。明年春闈時天氣更冷,若沒個好身體,還真的未必能撐下來呢。我明兒就去跟八老太爺說,他老人家定會答應的。”

接下來的族務都是些瑣碎小事,張氏與趙琇聽完便罷,全都交給趙璟夫妻處置了,她們沒打算多加過問。畢竟二房不是宗房,他們祖孫只需要支持趙璟就好了。

對於張氏與趙琇的信任,趙璟的心情忽然有些沉重,他吞吞吐吐地說:“有件事……侄孫實在沒臉說……無奈家父有命,侄孫只能向叔祖母開口了。“

張氏和氣地問:“你父親又怎麼了?”

趙璟苦笑:“也沒怎麼,他……他老人家想帶着弟弟過來給您請個安,問您是否方便。”

趙琇挑了挑眉。弟弟?他說的莫非是趙煜的小兒子,那位小長房派來的柳姨娘所生的趙珀?()

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370章 傳聞第374章 遭遇第596章 淡定第335章 氣惱第510章 趙演第500章 聚首第573章 獎賞第146章 平定第237章 露餡第410章 倒打第278章 消息第233章 邀請第126章 異變第467章 提議第149章 元宵節第175章 自薦第487章 小口角第249章 搶白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201章 葛衣第23章 一場鬧劇第533章 熱鬧第126章 異變第35章 暗涌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297章 背約第224章 誅心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158章 追捕第546章 無賴第590章 喜訊第534章 新年第186章 教孫第127章 準備第41章 惹衆怒第520章 纏身第256章 借書第434章 選擇第110章 新太子第76章 察覺第88章 不甘第481章 疑惑第603章 勸母第482章 賞燈第618章 胡姑娘第19章 痛定思痛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436章 阻攔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98章 怨懟第571章 相看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95章 出族第160章 出獄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600章 上任第203章 聽聞第227章 歸來第462章 省之第383章 木梳第76章 察覺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24章 邀請第573章 獎賞第562章 離去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96章 對策第198章 診治第2章 老姨奶奶第525章 不合羣第603章 勸母第120章 搬離第294章 評價第556章 請期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585章 女官第404章 議立第76章 察覺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13章 流言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25章 不合羣第361章 來訪第600章 上任第188章 賞賜第193章 擦肩第615章 兄弟第309章 揭皮第475章 大案第109章 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