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爲民跨紙馬奔了陰曹,一路無話也沒遇到什麼特別的事,所見之人也和陽間之人差不多,只是面色無光了些,孫爲民知道這便是沒有陽氣的原因,心裡唸叨,我現在也收了陽氣,不會也是這副模樣吧?有個鏡子就好了,可惜陰間人不照鏡子,鬼不上鏡嗎。
孫爲民一路胡思亂想着前行,一擡頭髮現前面遠遠的出現了一條河,河那邊樓影重重,料到這便過是黃泉和地府的分界之河---忘川河。相傳忘川河水呈血黃色,裡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面。河上一橋,便是聞名已久的奈何橋了。孫爲民思索着就放馬到了橋頭,這裡人很多,應該說是陰魂很多,都在橋頭等待着。前面有數人守在橋頭像是鬼差,正在那裡安排陰魂過河,孫爲民一看,橋分三層,最下面的那層緊貼河面而過,河上波濤洶涌似有百鬼伸手,過橋之人時不時就有讓捲了去的。
“這奈何橋還真是分三層?”孫爲民心下驚訝,他雖然從前聽老爹講過‘奈何橋上三重過,善惡到頭路不同’,行善之人都是從最上面的橋上過,穩步平安鬼差送迎入了鬼門關。善惡兼半者從中間的橋過,雖然也是平安無事,但難免驚嚇失魂一場。大惡之人從下過,猛鬼攔路銅蛇咬身,挺不住的讓拽下河去,就永不得超生了。(以後誰要從下面過,記住老頭的話,挺住!)
孫爲民一看這架勢犯了難,自己過還是不過,過的話要從哪層過呢?頭疼。他正在犯難的時候,一鬼差走上前來,見孫爲民騎紙馬而來就知道他是做什麼的了,馬上客氣道“道兄安好,不知要拜哪司哪職?”這是在打聽孫爲民的來路,看他認識誰。
孫爲民一聽,下馬也回敬道“太平門人孫爲民,初來地府,水府司一訪”
那鬼差一聽孫爲民誰也不認識,還是是第一次來,馬上就沒有了先前的客氣,不悅道“陰曹幽冥鬼府生人不得進,你回去吧”說完也不理會孫爲民的答話,折返了回去。
“媽的,這不欺負人嗎”孫爲民氣的直跳腳,但也沒辦法,他可沒闖地府的本事,就這樣回去是不可能的,但進不去又能怎麼辦呢,心想“我來時帶些紙錢金箔就好了,錢能通神啊,現在可麻煩了”
孫爲民讓困在奈何橋頭直鬱悶,往那一站就和廣告牌子一樣,路過的陰魂都在看他,有幾個膽大的還趁機上來搭話,說的無非是些讓孫爲民幫着給家人帶話什麼的,當然也有昏了頭的,竟然哭求孫爲民幫着還陽,把孫爲民氣的都想踹人,是踹鬼...心想“我要是有幫你們還陽的本事,還站這當竿子啊!”,還好,陰魂騷擾的並不很多,在鬼差的監督下,能說上幾句話的也馬上讓責仗打跑了。
“您怎麼來了此處?爲何不進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孫爲民身邊又出現了一位鬼差,生的英眉武目膀大腰圓,和夜遊神都有的一比了,只是稍矮了些,不過到也結實一看就是壯實形的。
我?孫爲民奇怪,這人好象沒見過啊,難道在和自己說話?馬上接腔道“小的進不去,我是頭次來”孫爲民可算見個知心鬼了。一副無奈的樣子,眼巴巴的看着這位,估計是在等待奇蹟出現呢。
那鬼差一聽,好象明白了什麼,微微一笑神秘道“無事,你和我來便是”說完很客氣的伸手請孫爲民先行。
這一客氣可把孫爲民搞糊塗了?心想“這是出什麼事了?有點不對啊,難道.....這陰曹不會也有人販子了吧?或許叫鬼販子?要不就是...”孫爲民越看這鬼差越覺得有問題,就像是陽間車站上那些騙人錢財流氓,要不就是拉客的店主兒?孫爲民心想“我可沒打算在這長住,住店就算了吧...”
心裡的奇怪的孫爲民沒敢和這人過去,而是站在原地發呆。那鬼差一看馬上解釋道“您和我去便是,陰間法度嚴明,不會有爲惡之事的,您儘管放心好了”
鬼差顯得很誠懇,不像是奸惡之人,孫爲民琢磨“看來也只能跟着他進去了,總不能無功而返吧”於是孫爲民打定主意,心想,就算是真讓鬼給賣了也要進去看看啊,決定道“有勞神差了”
“客氣客氣,我前世姓劉名遠,叫我劉遠就好”那鬼差到也客氣,還是很神秘的奉承着孫爲民,馬上前面引路向奈何橋頭去了。
二人走到橋頭之時,剛纔問孫爲民話的那位鬼差馬上迎了上來恭敬道“劉文案可好,這位是?”他看着孫爲民奇怪的問着劉遠,看樣子是在打聽二人的關係。
“幫着牽馬,好生看管,其他的莫問”劉遠好象很不給這守橋鬼差面子,聽口氣完全是命令着他。孫爲民心想“看來這位劉遠還是官呢,文案,不知道是哪一司的文案,要是水府司的就好了,水猴的事就好辦了”
陰曹地府是由東嶽大帝管轄,司人間善惡福禍,因果報應。下有五方鬼帝,十殿閻羅,七十六司府。這東嶽大帝不是別人正是黃飛虎是也,受姜子牙封神掌管陰曹,五方鬼帝並不是指五位大神,而是說五個方位。乃--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十殿閻羅王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秦廣王--專管人間的長壽與夭折、出生與死亡的冊籍;統一管理陰間受刑及來生吉、兇。鬼判殿位居大海之中、沃焦石之外,正西的黃泉黑路上。
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獄。
宋帝王--主掌大海之底,東南方沃焦石下的黑繩大地獄。
五官王--掌管地獄在大海之底,正東方沃焦石下的合大地獄。
閻羅王--司掌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焦石下的叫喚大地獄。
卞城王--掌理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焦石下的大叫喚大地獄。
泰山王,掌管大海底,丁北方沃焦石下的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焦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平等王,掌理大海底,西南方沃焦石下的阿鼻大地獄。
轉輪王,殿居陰間沃焦石外,正東方,直對五濁世界的地方。
十殿閻王摩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整個陰曹地府就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七十六司,其實就和陽間的各各衙門差不多,各司其職,都有自己的司主神。七十六司的源起,還要從泰山追根溯源。泰山是歷代王朝封禪的聖地。而在民間,東漢以來,民間傳說卻將它視爲治鬼之所,以爲人死歸土,都要到這裡接受審判。所禪之地,蒿里,樑父等泰山下的小山,便成了招人魂魄的幽冥地府。漢末天師道文獻《女青鬼律》:‘天六方鬼之主,住在太山東南角道水中,諸死人所歸‘,‘主死人祿籍,考計生人罪皆向之‘。魏晉南北朝開始,道教逐漸將山川崇拜的神癨,納入自己的神譜,並受佛教輪迴因果觀念的影響,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樑朝陶弘景《真靈位業圖》雲:‘鬼官有七十五職名,顯者凡百一十九人‘,殆即七十六司所源起。從《道藏》宋代道士呂元素所集《道門定製》‘更籍醮地府七十二司聖位‘,和元朝《東嶽大生寶懺》中七十五司判官的設置來看,道教地府判官的設置已經形成。總的來說各各時代說法不一,但到現在得到普遍認可的就是七十六司之說,想也是世人喜好多多益善之故。
七十六司名目繁多,如舉意司、速報司、陰謀司、惡報司、門神司、忤逆司、山神司、毒藥司、飛禽司、精怪司、地獄司、土地司等等。相傳岳飛就是速報司主神。這爲劉遠自稱文案,就是司主神的鬼差,主管文字記錄等,可以說是個文職,看他生的虎背熊腰的,孫爲民怎麼也看不出他像個文案。
“請”劉遠客氣的請孫爲民先行,讓出的是上橋之路,也就是善人的過橋之處。孫爲民惶恐,但又不好推辭,壯着膽子踏步而上,這就要過奈何橋入鬼門關。
(高考了,祝願天下學子躍登龍門,家裡有親屬參加高考的書友不要忘了問候一下啊,人生大事啊~)